公费出国每年3000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06:39

漫画来源:9flash.com
张魁兴作者文集
“必须对公费出国加强监管,刹住借公费出国考察之名旅游的不正之风。”全国人大代表叶青、麦康森建议,官员出国考察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两会期间,公费出国每年开支3000亿元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依旧,公费出国有增无减。(3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出国学习、培训、考察,只要真正有利于建设国家,本无可厚非。然而,哪些官员是真正出境考察,哪些官员是出境旅游,实在很难分辨。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曾讲过一个笑话,他说:“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的官员就对我们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依笔者看,现在借公费出国行旅游之实的大有人在,许多官员出国后只记得旅游景点,“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回国后啥也不知道”。在某些地方,出国培训、出国考察已经成为公费出国旅游的代名词。
当然,真正的出国培训、出国考察还是有必要的,那么谁来认定有无必要呢?现在,有无必要,很大程度上就在某些领导干部的一念之间:想去就有必要,不想去就没有必要。有意思的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官员出国考察,竟不像我国官员那样随随便便。以美国为例,一个市长应中国某市邀请到中国访问,最后因没有筹到资金放弃了,因为他们政府预算中没有这笔开支。同是用纳税人的钱,美国官员没有预算就不能开支,而我国官员花钱不仅不“请示”纳税人,还非常随意。原因就是,我国的纳税人管不了官员,官员不向纳税人负责,这就是一些官员无所顾忌地拿公款频繁出国旅游的主要根源。
有制度不落实,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官员公费出国旅游,除了得到媒体和公众的一些“口水”之外,总是“毫发无损”。没有制度约束,或有制度不执行,官员公费出国旅游现象就不可能得到遏制。叶青代表说:“公费出国考察已经成为腐败的一个通道。”一些官员出国考察带着老婆、子女,费用由政府报销。更有甚者,借考察之名,转移赃款、携款外逃。近年来,出国考察已成了贪官携款外逃的新通道,高山、杨秀珠等人就是借助公费出国考察的机会为转移赃款、外逃先“踩好了点儿”。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出国是否有必要,不应由官员自己说了算,而应由公众或纳税人来评判。笔者以为,每次官员出国之前都要把详尽的计划通过报纸、政府网站公布于众,并开通民意直达渠道,该不该出国,该谁出国,出国行程、日期由公众或纳税人把关,而且回国后要进行述职,出国费用也要公布于众,只有被公众或纳税人认可不是在糟蹋纳税人钱后再予以报销,否则自付费用。
纳税人的每个铜板都包含着纳税人的辛勤汗水,每个铜板都不允许政府乱花,更别说用于官员出国旅游腐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