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见看不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52:25
关于《看见看不见》
from卫西谛,照常生活 by 卫西谛

广州的一位朋友寄给我一张DVD,是无国界医生组织呈献的纪录片《看见不看见》(Invisible),我想不是要我做一些评论或抒情,而是切实地做一些介绍和推广。和国内一些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一样,具有公共意义的影像的作用,并非是被少部分评说,而是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这套纪录片包括五部短片,分别描写一些深受战乱蹂躏和疾病缠身的人群,他们远在非洲和拉美地区。曾经这些人群,是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新闻中可能会出现某地区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忍饥挨饿、有多少人患上某种绝症、有多少人遭到屠杀以及有多少女人遭到系统的性侵犯。影像的力量是把这些几千几万的冰冷的集体数字,变成若干鲜活的形象和声音,呈现因为战乱和疾病而对作为个体的人、造成的身体和精神的摧残。《看见不看见》的作用和意义,是让更多人“看见”,关注就是一种人道的力量。
这套纪录片包括五部短片,分别由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和马力阿诺•巴罗索(MarianoBarroso)、伊莎贝拉•科榭(Isabel Coixet)、哈维尔•柯库耶拉(JavierCorcuera)和费南多•阿拉诺(Fernando León deAranoa)等几位西班牙导演完成,监制者是杰出的演员贾维尔•巴登(JavierBardem)。在令人悲伤、不忍听闻的事实面前,每个导演几乎都隐去了自己的个人风格,用最平实的方式,记录那里发生了什么。而且,在这些纪录片里出现的不幸者,往往都会以勇敢的态度直面自己的人生,他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无助,尤其值得尊敬。
在文德斯拍摄的《看不见的罪》里,记录了在持续内战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几位遭到性暴力受害者女性的遭遇,这些每天需要头顶笨重器皿、徒步数公里去寻找食物养活家人的妇女,却时刻都有遭到军人(包括叛军、政府军和警察)轮奸的可能,甚至村里的一些男性有时也和军人勾结在一起,而这些遭遇不幸的女人将一辈子活在恐惧的阴影下。据称:无国界医生的医疗队平均每日为六名遭军人性侵犯的妇女提供护理。
在北乌干达,我们看到了数以千计的儿童不得不每晚徒步近十公里,到一个被称为“方舟”的避难所睡觉,他们被称为“夜间通勤者”(nightcommuters)。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害怕夜晚的到来,因为会被反抗军掳走充当童兵。很多被掳走的儿童,将被训练成杀人机器,而第一个杀害的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亲人。很多孩子虽然逃了出来,但却要面对严重的心理疮疤,他们被强迫沾上他人的血,内心无时不经历噩梦。
除了战争所造成的人道危机之外,由于社会不公而造成的悲剧也在发生:比如同样一种依佛鸟氨酸(eflornithine),它即可以做脱毛膏用,也可以治疗嗜睡症。有钱的女人可以在任何一间药房买到脱毛膏;可是贫穷的中非女人可能因为无药可用而猝死在路边。同样,在一种叫美洲锥虫病(Chagasdisease)制造了无数人间惨剧,在拉丁美洲有一千八百万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病。但是,因为这些感染者多数是赤贫,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的药厂当然没有兴趣开发治疗该病的药物,他们宁可将科研力量用在新的减肥药上。
这些不为人知的土地上的故事,让人触目惊心。作为监制的贾维尔•巴登原先是因为要揣摩一个前线医生的角色、而认识了那些无私战斗在不为人知的地区的无国界医生,进而决定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发生在同一地球上的事情。他说“我们愈来愈趋向以独立个体看待自己,而忽略了我们是以一个社群或一个团体而生存。……我相信一个普通人要贡献社会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要确保更多人得知这个讯息,尤其是那些对缺乏经济利益的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的人。”在中国,我想问题可能会比西方来得更为复杂,因为看上去,我们自己的麻烦也很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似乎无暇顾及那么遥远的世界。但是,人同此心,也许当我们真正学会关心远方的他人时,我们才会真正关心身边的他人,以及自己。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个意义,我想是呼吁那些“事不关己”的人们去抗拒内心的冷漠。
我记得刘瑜老师在《民主的细节》里有一篇《他人瓦上霜》,谈到为什么美国人会对达尔富尔问题如此关注。那篇文章的结尾让我记忆犹新,看到《看见看不见》这个纪录片后,我把它找出来重新温习了一遍——“在所有的杀人武器中,沉默无疑是最凶猛的。当苏丹总统巴希尔用主权理论将联合国维和部队描述成‘殖民主义势力’时,他是在试图给人类的恻隐之心划一个国界。而当那10万个人站在广场上为远处的痛苦呐喊时,他们仅仅是在表达人类天然的同情心,他们在说,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无法用选择性失明为冷漠辩护的时代,我们只能做一个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