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25:58
方 名:升阳益胃汤(补养之剂)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总 结:升阳益胃
【组成】 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
主 治:1.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
2.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3.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归 经:足太阴阳明药也
方 义:1.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耆,以补肺而固;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
2.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又附方:又补中益气汤加炒曲、黄芩-亦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候凝结,血块暴下,脾虚水泻。
【方解】 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升阳益胃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组成】黄耆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 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