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0:42
《创意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每天,我们都在呼吸两种物质,一是空气,二是创意!
三十年前,每个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小孩,无一例外的都穿着开裆裤,春夏秋冬拉撒自便,天气冷的时候,他们又都无一例外的让父母在后面加上一条屁股帘子,用以挡风御寒??这是几千年来中国贫穷的历史中自然长出的生活智慧。
短短的三十年过去了,而今的每一个婴儿都被曾经穿过开档裤的父母在两腿间塞上了柔软舒适、吸水防潮的纸尿布,他们都象天使一样衣食无忧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这是科技发展、商业繁荣、生活富足所带来的史无前例的生活改观。
无论是开裆裤还是纸尿布,它们在本质上都展现了人类在特定时代战胜困难、创造幸福、改变历史的卓越创意——创意,就象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被我们呼吸着、利用着、再生着,同时又被抛弃和否认着!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意的产生都抱持一种狭隘的认识,认为创意是人类从自己的大脑中自然生成的“稀有金属”,认为创意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所特有的专利。事实上,创意不是人类头脑中长出来的鲜果,而是世界本身就固有的东西,世界每天都在千变万化,不断产生需要去挑战的新问题,人类只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这些问题、用大脑想出对策,进而用双手把对策变成了现实。这种在新问题激发和推动下形成的新事物让我们投机取巧地贴上了创意的标签,也让我们有了标榜自己“拥有创意”的口实。
不论问题和创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问题不仅是创意发生的根源,更是创意发展的依托。忽视问题的存在创意就无从谈起。因为创意最本质的定义就是“突破性的想法”,要突破就意味着一定有问题或障碍当道,如果一路无阻那又谈何突破?
有一则关于乌鸦喝水的寓言再次雄辩地告诉我们“创意不仅是问题之后的产物”,而且“绝对不是人类的专利”,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问题在于瓶里的水位太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怎样使水位变高,所以它在瓶里加入很多石头使水位终于升到了瓶口。这种从问题出发催生的创意恐怕连人类有时候都不一定能想的出。
我抱持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否认人类开发和运用创意的伟大能量,更不是指控人类在对待创意的问题上“贪天功为己有”,而是希望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创意存在的特点,更好地建立开发创意的态度与方法论——因为创意往往都是躲在问题背后的辫子,而世界又是问题的集中营,人类只不过用自己的慧眼在这个集中营中发现和抓住了这条辫子,进而又略施小计将其发扬光大,如此而已!
我们经常用“找到点子”“获得创意”之类的说法描述开发创意的动作,实际上也在不自觉地承认了创意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我们比其他生物更善于“慧眼识珠”和“妙手偶得”,所以才有了得天独厚的猎获和领养创意的机缘。
伟大的创意从来都是世界的漫反射。不可否认人类的意志在创意诞生的过程中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性作用,但如果我们就此把创意的产生完全归功于自己那块六英寸宽的大脑皮层,未免有失天公地道,而且势必会让我们在追寻创意的道路上缘木求鱼迷失自己。因为人类的智慧只是一面高度聚光的反射镜,如果没有外来的光源它怎么会光芒万丈耀眼夺目呢?
好大喜功惟我独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只有在“江郎才尽”“挖空心思”“搜索枯肠”“智穷力竭”的时侯,人类才会变得诚实和谦卑起来,才会发现自己的创意内存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才会承认个人的智慧不过是一滴露水在烈日下的物理作用,既微量又短暂!
只有重新勒定创意的根源和所有权,还世界以公道,人类才算真正的明智,才能和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依为命共同成长。“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既是大千世界赋予创意海量性的生动写照,也是大千世界作为创意源泉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的本质所在,所以詹姆斯-韦伯杨非常睿智而精辟地指出——“创意不过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但是我们之中又有很多人再次在詹姆斯-韦伯杨的定义表象摔了个狗吃屎。詹姆斯-韦伯杨在这个简短的定义中对创意的真相出具了两个证辞:首先是创意的根源——旧元素,这是创意存在的客观前提,其次是创意的方法——新组合,这是创意成型的主观作用。很多人在欣然接受这个定义的时候恰恰是是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忽视旧元素的来源这个基本前提,而在所谓的创意技巧的迷宫中盲人摸象误打误撞,为了驱赶麻雀,就把自己变成稻草人,却让麻雀们笑翻了天,因为它们害怕的恰恰是人而不是稻草人。
我们总想抓住自己的影子,所以常让上帝感到无可救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类总认为自己是一家独大,所以很多事情往往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漠视事物的本质,却在其表面疲于奔命,肤浅和浮躁让创意的发掘变得异常艰难,当真理一次又一次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就会感叹“唯小人和创意难养也”??
创意不仅属于世界,更是世界的神经末梢;不仅遍布世界,更是牵动着世界的休养生息。不论是人类的发展还是自然界的进化,不管是莲步轻移还是大步流星,世界的步履所及总可窥见创意神秘的踪影,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竭尽所能地诠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则,但实际上通篇都在揭示创意改写历史的真相。我们想不出创意是因为不知道创意在哪里,抓不到创意是因为抓不到问题,怀疑创意的力量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肯怀疑自己,所以创意之于我们,总是那样的扑朔迷离、那样的捉摸不定、那样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旦我们了解了创意的本质和来龙去脉,摆正了自己与世界的位置关系,再去寻找创意就会发现它不再遥远。因为当你的思想不断超越自己的视野,你就会觉悟,所有的精彩不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而是来自你对世界的洞察;所有的创意都不在我们的大脑,而是躲在世界的怀抱,你只要及时发现它、抓住它、养活它,你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创意难养是因为你总想自生自养。其结局要么不孕不育,要么痛不欲生。所以最聪明的人总是最会借鸡生蛋的人,最成功的人总是能够异想天开的人——这里的“异想”就是眼光向外心顾八方,求诸于己也能求助于天。开发创意更是如此,当我们明白自己的所知终归有限,而世界总是气象万千精彩绝伦,那就不要强求于心而为难自己,不妨让自己做一个创意的养母,世界就是一个满含创意的自留地,只要你能用心耕耘,创意就会触手可及,只要你能调整角色,就能与世界平分秋色——因为“创意本天成,妙手偶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