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观健康与一针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2:12
握手观健康与一针疗法握手观健康
一、握手观健康
(一)伸手看对方:
1、拇食指低于30度角的。不很舍得给你握手,这种人比较胆小、怕事、保守。不喜欢改变自己。身体素质比较差一点的。
2、拇食指角度在45度。这种人比较灵活,爱好自由,比较独立。这种人灵活适应能力强,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一般身体比较健康。
3、拇食指角度在90度。这种人比较大方,开朗,仗义,独立性很强,很喜欢自己做事,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容易自我主义,往往大意、浪费。这种人肝火比较旺盛。
(二)手感看对方:
1、手感的对比。
1)手感凉:主脾肾阳虚。发内寒,体弱怕冷,血气不循环,吸收能力差。阳虚的人很容易怕冷。
2)手感热:主心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3)手感湿:主心脾两虚。心情压力,容易疲劳乏力。手汗多,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精神紧张。
4)手感干:主肺脾两亏。肺是滋润皮肤的,肺不好皮肤干,这种人容易感冒。容易得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5)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的人比较多见。容易热,出汗,且汗是粘的。
6)手感温暖润泽有弹性,这是最好的。
2、手感的温度。
1)手感热: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热病,比如发烧,头越摸越热,多摸两秒钟,这说明多有炎症;另一种是虚火,也就是再握时反而觉得不是很热了,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阴虚,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劳热症等。
2)手指热:多见于便秘、血粘稠、三脂偏高。
3)手掌热:心火盛,多见于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炎等。
4)手感寒:可见于脾肾阳虚,甲状腺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容易疲劳、容易感冒、月经不调等。
5)手指凉:多为血液循环较差,容易疲劳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头晕头痛。
6)手掌凉: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女性多见于妇科疾病、白带比较多一点,月经不调。
7)寒热交错:手心凉手指热,或者手心热手掌凉,或者一只手凉一只手热,这叫阴阳失调。多见于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食热上火,食凉觉寒;上热下寒,穿多一件怕热,穿少一件又怕凉,虚不受补;月经不调。心烦心燥、失眠多梦、容易上面咽喉痛,下面手脚冻等内分泌失调现象。
8)正常的手应该是冬暖夏凉。如果刚刚相反的话说明是血虚。但是手的温度不一定都是别人的手太凉或者太热,也许是自己的问题,所以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
3、手掌的软硬。
1)手掌软:a、手掌厚而有肉有力,富有弹性,多为精力充沛,体质强壮,适应力强。b、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c、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手软的人多为用脑干活的人。中医有句话:手掌如棉,闲且有钱,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2)手掌硬:a、手掌肌肉硬直、缺乏弹性者。血气有点抑制了,经脉不是很通畅,适应能力比较差。b、手掌硬直而瘦者,多为消化系统功能问题,循环系统不是很好,凡事多固执,缺乏应变能力。手硬手粗的人多为劳力者,用力干活的人。中医有句话:掌硬如铁,奔波不歇。
急性腰扭伤病人,张登部教授针人中,陈兴田教授针后溪,一分钟后同时起针,病人疼痛全失

中医教你“察言观色”

中医认为,五官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脸上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让你及时就医。   受访专家
王泽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王亿平,安徽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
脸色:气血是否顺畅
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脸色潮红:心脏可能有问题
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经常红扑扑的人,并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红的脸蛋。当身体的血液循环不良时,就会使得体内热气不平衡,而造成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状况,同时腿部容易累积过多的水分而呈现浮肿的症状。心脏若无法正常运作,就会造成体内的热分布不均而使得脸色容易潮红。
脸上长斑:警惕妇科疾病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调畅情志才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医生提醒:
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
脸色发黑是肾虚的表现,应适当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嘴巴:体内是否积热
当肠胃功能减缓时,容易出现口臭、口腔会比较干燥的情况,同时脸色偏黄。而胃功能异常亢进而引发胃部发炎时,则会在嘴角冒出痘痘、舌头发红等。
唇色过红:防止“上火”
嘴唇红润是健康的证明,不过若是像涂了口红般深红,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示。红色在中医里代表着热症,体内囤积过多的热,小心上火。
唇色苍白:贫血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嘴唇的表皮很薄,所以能完全反映出血液的颜色。若是唇色变浅,表示血红素不足。若是嘴唇过白,则表示有贫血的可能。如果同时伴有指甲苍白的症状,则贫血可能性极大。
医生提醒:
如果你早晨起床时发现枕边流了一滩口水,则有可能代表着你的肠胃虚弱。而且,通常伴有胃鸣、腹泻、体温较低等其他相关症状。
当你被口臭所困扰时,你应当考虑自己是否胃火旺盛引起,或者警惕是否患有鼻炎或牙龈疾病。此外,暴饮暴食造成的消化不良也会引起口臭,它通常伴有胃胀、打嗝等症状。
舌头:反映五脏虚实
去看中医就会体验到,望舌诊病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表现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
舌质赤红:积热过多
若是舌头整个看起来非常的红,则表示体内积热过多,而处于水分不足的状态,往往伴随着头部或全身发热的症状。能量过剩而使得心脏亢奋或是肺部感染所引发的实热,都会使得舌尖变红。
舌质苍白:身体虚弱
舌头过白则表示血液不足,也就是有贫血的倾向,并且同时伴有容易疲劳、站立时出现晕眩、心慌等症状。另外,当体温过低时,比如寒冷,也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而使舌头泛白,要注意区分。
舌头发紫:血液过于浓稠
当人体血液中含有大量陈旧废物、体内水分不足,或是患高血脂症时,会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舌头出现紫绀色的反应。舌头偏紫的人,通常会有肩膀僵硬、腰痛、痛经等症状。舌头如果出现紫色斑点,表示身体某处的血管遭到阻塞,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
医生提醒:
舌苔肥厚,几乎看不到舌头表面,有可能是饮食过量等因素引起的肠胃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在发生重大疾病的时候,舌苔也会增厚。那种舌苔薄到几乎看不见的情况,也预示着身体虚弱或是过敏体质。
舌面光滑如镜,没有舌苔,是消化性溃疡的前兆;舌头粗糙,表示营养缺乏,以及因铁的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贫血。
牙齿:反映肾脏骨骼
在中医里,有“肾生髓,主骨,齿乃骨之余”的说法。牙齿的状况,不仅表示着全身的骨骼健康,而且和肾脏的关系密切。如果牙齿或骨骼发育不好,通常肾脏功能也不尽如人意。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将牙龈视为胃的一部分,因此若是牙龈呈现红肿的症状,首先就应该怀疑是否有胃部发炎的情况发生。若同时牙齿变得松动,并伴随强烈的口臭等症状,则表示是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同时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很容易在刷牙时出现出血的倾向。肠胃不好时,由于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使得血管变得脆弱,只要稍微遇到刺激会造成微血管破裂。强健的牙齿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肠胃吸收功能上,因此要想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首先从加强肠胃开始做起。
医生提醒:
无论你怎么爱护牙齿,还是出现了蛀牙。这时,你要小心,这预示着全身的骨骼衰弱。尤其是对于更年期女性而言,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眼睛:反映肝脏问题
当肝脏发生毛病时,通常脸色和眼睛会有变化,如脸色发青,眼睛容易疲劳、视力减退、眼白部分变黄、容易流眼泪等。
眼白泛黄:预示肝胆出毛病了
若血液中分泌出过多的胆汁,则会出现眼白泛黄的症状。这是因为胆汁本身为黄绿色的液体,由肝脏细胞分泌出来并贮藏在胆囊之中,具有帮助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的作用。当胆囊或肝脏的功能运作不良时会造成胆汁堵塞滞留,使得原本应从肝脏经胆管送到胆囊的胆汁从中漏出而流入到血液中,就会产生眼白泛黄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患上肝炎的人眼睛和皮肤会发黄的缘故。
眼睑泛白:小心贫血
若眼睛黏膜上的血管颜色过浅,到了几乎要看不见的情形,则可能意味着贫血。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期,更容易发生贫血的症状。所以,你最好经常对着镜子翻开自己的眼睑好好检查一番。另外,也可能借助站立时晕眩,稍微运动就心悸、气喘不停、皮肤干涩无光泽、落发、指甲变得脆弱等症状来判定是否为贫血。
眼皮浮肿:水分代谢不畅
即使睡前并没有喝很多水,可有些人早晨起来总是发现自己眼皮浮肿。这个情形就是体内的水分调节功能无法正常运作的结果。造成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肾脏机能或肠胃功能降低、心脏疾病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则需要综合全身的症状来进行判断。若是眼皮浮肿,且容易疲劳、口干舌燥、排尿不畅,则有可能是肾功能衰退。
医生提醒:
有时候眼皮上冒出一些不会产生疼痛的黄白色小疙瘩,这是因为体内堆积了多余的脂肪,这个症状很有可能是体内胆固醇过高的信号。
如果眼睑上长出了麦粒肿,则提醒您近期压力太大、睡眠不足或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严重缺乏,需要对症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