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河洛的客家文脉::河洛文化网http://www.heluochina.ne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34:39
源出河洛的客家文脉
日期:2006-11-10    来源:牡丹论坛     作者:河洛文化网
中原人往南迁徙的时候,脸朝南方,心向北方。
一路走,一路哭,身后有许多不忍撇下的东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诗人陆游虽然是绍兴人,但他的这句诗却代表了当时南迁者的心态。
精彩视频短片点击观看


 
在战乱中向南走,是无奈的;到了南方,连摆放的祖宗牌位都朝着北方,是执著的。所以客家文化始终固守着传统的中原文化。客家人向南走,既是人口大迁徙,也是文化大迁徙,是负荷沉重的文化之旅。
2003年10月,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客家人欢聚一堂。河南卫视进行了实况转播。洛阳人看到那些畅叙亲情、联谊招商、载歌载舞的镜头,难免有些羡慕。当时就有人说:“这等好事,咋就让郑州给包揽了呢?咱洛阳咋不承办恳亲大会呢?”
原来,承办这样的盛会,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得履行一定的手续,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申办方必须与客家文化有渊源,或是客家人的祖居地,或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第二就是得有承办盛会的经济实力。不用说,郑州具备这样的条件,洛阳也具备。
1971年9月28日,世界各地的49个客属社团的250名代表,在香港聚会并决定:将这次聚会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并决定此后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轮流召开一次这样的大会。至2002年,亚、美、非三大洲的1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3个城市先后举办了十七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郑州也想举办这样的盛会,并拟好了办会宗旨“联谊、寻根、合作、发展”,旨在联络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叙亲情,搞合作,共同发展。2001年11月,河南省侨联带着郑州市申办团,奔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参加了正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十七届恳亲大会。
申报成功了。次年郑州举办了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客家人参与。与会的多是官员和企业家,还有来自国内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客家人,对宣传郑州、招商引资和文化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撇开狭隘的地方观念来看这件事情,在郑州举行这样的恳亲大会也挺合适,因为历史上洛阳人向南迁徙的固然很多,但毕竟是整个中原人南迁的数目更大,客家人心系中原,怀念故土,并不分是洛阳还是郑州,他们是我们共同的亲人。洛阳这几年举办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以及周口市承办的“中华姓氏文化节”,都是联谊客家人的最佳方式——亲戚来往走动,中原处处有根!
心系中原,文脉不断,这是客家人的心路历程。
这里有一个镜头,说来有趣:客家人在“卡拉ok”的时候,总爱唱《故乡的云》,这首歌的原唱是费翔,他的嗓音配上歌词所营造的漂泊苍凉的意境,很能代表客家游子的心情;而中原人回赠的是一首《把根留住》,不管歌词内容妥帖与否,表达的是与客家人亲近的愿望。
中原人和客家人,就这样心灵相通,手牵手沿着时光隧道走来,不舍不弃。最可贵的是,客家人无论怎样颠沛流离,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都会把中原文化随身携带,这是他们的必备行囊。
客家人保留着中原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现仅以广东梅州为例。1925年,周恩来来到此地后,看到学堂比比皆是,密度竟然大于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而且都是新式学堂,就连连赞叹梅州教育先进,称其为“文化之乡”。
梅州是著名的“世界客都”,居住着很多客家人。其周边十几个县都是客家人的地盘。清代的王之正概括梅州风俗时说:“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不肯辍业。”这里的私塾和书院遍地都是,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者众多。
今日梅州依然书香袭人,一村一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就有六七百所学校,这真是令人惊叹!其学校的数量不但在全国绝无仅有,就是与欧美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梅州教育发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环境使然。这里山多田少,粮食不够吃,男子必须出外谋生。而学习谋生技能,必先知书识字。第二个原因是文化传统使然。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多为门户清高之士,读书为贵的观念代代因袭,因此走到哪儿都爱办学堂,甚至连祠堂都用来办学。崇文尚学和尊师重教的民风,使客家英才辈出,清代以前梅州考中进士者有67人,拥有翰林16名。
客家人还固守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强调尊老爱幼,特别提倡孝道。具体到一个家族,其所有成员都必须知道祖宗来自何方,进祠堂或者路过祠堂,不能有半点亵渎祖宗的言行。所以客家最庄严的地方,就是这些交代祖宗来历的场所,其次才是家族成员长幼尊卑的排序,再次是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原则。这些伦理观念逐渐被客家人推广到社会,用于协调人际关系。
客家人还固守着道德自治原则。这本是儒生的精神家园,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重视公利并压抑私欲。这也是客家人一贯遵循的原则,所以他们在远走海外、发家致富之后,都乐意捐钱捐物扶助贫困和兴资办学。这种善举一直延续到今天,客家子弟为内地捐建了不少希望小学。
客家人的团队意识很强,个体必须服从整体,必要的时候,个体需要牺牲生命来保全整体。凡遇外敌来侵,客家人均能奋起抗击,一致对外。这是河洛先民勇敢顽强和讲求合作的精神、气质激励着客家人。这种精神、气质的直接产物,就是客家人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客家人为了求得整体的出路,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甘洒热血,敢冒风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决策人物,有许多是客家人。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其将领几乎全是客家人。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除他本人是客家人的后裔外,其主要助手也是客家人,如廖仲恺、宋庆龄等。
客家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表现,刻画出客家人对清王朝集体叛逆的群像,他们在这场革命运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和领袖洪秀全,是地道的客家人,他的祖上可以从广东花县、潮州追溯到福建的泉州,再辗转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郑国,也就是河南新郑。其他如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入主天京(南京)之后,所封的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也都是客家人。他们都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重要的军事将领。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时,在组织和宣传发动阶段,有无数客家人踊跃参与,他们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在军事斗争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作出了巨大牺牲。尤其是在革命缺少经费的关键时刻,许多客家实业派人士慷慨解囊,无私捐资,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客家文化固守着河洛文化的基本要素,但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难免受当地关山河流的局限和当地民俗的浸染,吸收了许多当地文化,最终形成以河洛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为主干,以其他类型文化为枝叶的客家文化。
“情愿在外讨饭吃,不愿在家掌灶炉”。客家男子年龄稍长,就会有出门创业的念头。他们认为留守家园是没有出息的,出门创业虽然艰难,但有发展的机会。这种敢于冒险进取的精神,也来自河洛先民的拓荒勇气和敢于拼搏的血性。客家人属于汉族,而汉族又属于蒙古人种,蒙古人种是游牧民族、马背上的勇者,本乃强者之血统。所以客家人血脉里蕴含着冒险、粗犷、耐劳、刚强的品性。
社会学家认为,看一个民系的特点与个性,要先看其妇女群体的德行。客家妇女个个都是劳动能手,她们不但下田干活,回到家里还要带孩子、做家务,任劳任怨。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她们甘愿作出牺牲。不仅如此,与中原妇女比起来,她们还多出一种“勇挑重担”的美德,很多事情不用男人出头,她们敢于大包大揽,昂首出门去,顶起半边天。
客家人注重道德修养,这也与传统文化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极其注重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学家还认为,要看一个民系的道德自治水平,只要看看其少年群体就可以了。一要看少年往人前一站,猥琐不猥琐;二要看少年爱不爱读书,如果少年在场面上不卑不亢,又喜欢读书,好了,这个民系就是有希望的。客家人的下一代,从小就“立志”,既长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既是传统文化育人的衡器和标准,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点。有人说:客家文化的这些内容,咋看着似曾相识呀?原因就在于客家文化源自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母文化”,客家文化是“子文化”,两者血缘相近,脉络清晰,不可分割。
客家人每次离别中原之际,都是中原文明被战火毁灭之时,但由于客家人的南迁,把中原文明的种子保留了下来,他们成了中原文明的维系者和守护者,成为汉民族的“活化石”。接着他们又把中原文明的种子撒播到南方的蛮荒之地,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和繁荣,并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客家人,功莫大焉!
上一篇:天下之中 民族圣城
下一篇:河洛郎与河洛文化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