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台湾记者生涯失去生活质量个人时间和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7:01:41
一项调查发现,记者生涯虽然见多识广,丰富个人视野,但有得有失,逾半以上的记者认为,失去最多的是生活质量、个人时间和健康。
9/1 记者节前夕,1111人力银行针对平面及电子媒体记者,采取立意抽样进行「记者辛酸指数调查?」了解记者心酸、工作上的困扰、是否有转职念头?调查期间为95年8月14日至8月28日,总计回收376份。
调查从事记者工作是否快乐?结果发现,不快乐占37.77%、普通/没感觉占35.11%、快乐占27.13%,而以性别交叉分析来看,男性不快乐占4成2,女性占4成,其中男性比女性略为不快乐。
如以媒体性质交叉分析观察,以广播最不快乐占5成5、杂志占5成1、网络占3成9,电视只占3成1。
记者见多识广,随时拥有比绝大多数民众更快的信息,但从事这项工作到底失去些什么?调查显示,受访记者认为这份工作失去「生活质量」占65.96%、「个人时间」占61. 17%、健康占51.60%。记者劳心劳力,工时长,下了班只想回家睡觉,三餐不定时,不但没有生活质量,最后甚至连健康都失去了。
亦有受访记者认为这份工作不是一生的工作而有转职的念头,转职后最想从事的工作,以「企业公关」占22.93%、没想过先休息再思考未来的路占17.20%、进修/求学占14.65%,自由工作者占10.19%,自行创业占7.01%。由于企业公关工作必须熟悉媒体生态、会写稿,因此成为记者转职的第一考虑。
至于记者为何想转职?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台湾的媒体生态变质占40.43%、工时过长占35.17%、工作压力过大占 28.19%。由于台湾媒体都以「收视率」、「销售量」为最高原则,动辄以腥膻色新闻搏取收视率,让许多记者感到失望。而电视台工时每天10余小时、压力大,对身心煎熬甚深。
当问到记者若被指派不认同的新闻内容时是如何面对?当面跟主管表达意见/立场、但仍前往采访占49.73%,只是份工作、老板说了算占26.06%,私下跟同事抱怨占9.84%,通常新闻虽然违背记者意愿,却仍会配合采访。而以性别交叉分析来看,不论男女选项排行皆差不多。
1111 人力银行副总兼发言人吴睿颖提醒,台湾新闻环境恶劣,让人对新闻的专业性及准确性感到失望,整体大环境不良造成记者「出走潮」,未来这现象将继续恶化,因此记者要多充实新闻专业及临场判断能力,多看书报杂志及加强英文能力,在新闻圈不随波逐流,不被八卦大环境牵着鼻子走,平日更应与受访者保持良好关系,当作未来跳槽时的人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