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么追求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53:43
作者:仲之春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11-30
本站发布时间:2009-11-30 12:17:45
阅读量:188次

随着世界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民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潮流。我们一百多年来的艰辛探索、奋斗,就是要融入到这个人类主流文明中去。虽然这个过程几经曲折,困难重重,但我们必须克服一切的困难和障碍,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社会的组织、经济乃至舆论的资源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建立民主政治,就意味着他们要失去对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垄断,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民主政治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都要经过民众长期的努力和争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此,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期望明天起来“德先生”就会降临(过高的期望往往伴随着过度的失望),而是要锲而不舍地开展唤醒民众、批判社会的工作,在实现民主的道路上不断地“得寸进尺”,不放弃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次机会,有时甚至还要做好进两步退一步的准备。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如果没有在根本性的制度上取得突破,具体的改革也是难以实现的,即使实现了改革的成果也会慢慢地流失,有时甚至还会发生倒退。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地争取时机使政治体制改革获得重大推进,有效地巩固我们社会发展进步的机制。
同时,坏政府也比丛林法则的无政府好,对现有政府进行改造要比推倒重来成本低、收效大。我们要改变过去的革命思维(当然,这并不否认人民有革命的权利。洛克认为,如果政府侵犯了人的天赋权利,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当统治集团不得人心,又拒绝进行改革,要一条道走到黑时,人民就只好起来革命,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不是去推翻现有政权,而是对它展开批评、施加压力,甚至还可以进行谈判对话,通过改良一步步地实现民主政治。民主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反映的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也是一种现实考量(它是目前人类找到的减少社会冲突、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最不坏的制度),因此,我们在实现民主的道路上,既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怀有一种价值理想的追求,同时又要以实现人民的自由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旨归,注意民主追求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朝着民主政治的目标脚踏实地前进。
在“人权运动”爆发后的1929年7月2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态度是‘修正’的态度,我们不问谁在台上,只希望做点补偏救弊的工作。补得一分是一分,救得一弊是一利。”他指出:“民主主义的逐渐改革,时常是迟缓的,甚至是不得体不适当的,以致没有耐性的人们,自然会受到所谓‘革命的’制度的吸引,因为在革命的制度下,独裁者的力量,似乎能使他们的理想主义的迷梦,更彻底更迅速的实现。但是经过迷梦者,才会明白:走向进步,并无捷径,而逐渐改革的程序,毕竟还是真正民主的生活方式。”①胡适先生的这种态度常常遭到人们的批评和攻击,有的说他脱离当时中国的实际,有的说他是“小骂大帮忙”,甚至还有的说他是“贾府的焦大”,然而,当后来我们在激进革命的道路上走入死胡同时,又开始发现他这一思想的巨大价值。我们当然不能放弃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我们首先要面对眼前的现实,要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抓住每一次解决问题的机会。虽然这样的进步看似不起眼的、小敲小打的,然而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如果我们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一味追求大而无当的理想,寻求社会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想一步就迈入“黄金世界”,到头来就会发现不过是“黄粱一梦”。
民主就是要承认社会是多元的,是不同阶层之间、不同政治力量之间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所以它需要的是让步和妥协,而不是赢家通吃。民主运动中容易产生的一种倾向是对既得利益集团进行清算,不给他们留下一条退路。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首先有悖于民主的精神,会削弱自己的道义力量和民众支持,而且还会继续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民主制度最终还是建立不起来的。“我赞美革命风暴。问题还在于‘娜拉走后怎样’?大革命要求铁的纪律,大革命涤荡污泥浊水,不过,新秩序一旦确立,那个革命集团势必要一分为二,‘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历来如此’。这时候怎么办呢?按逻辑推论,任何时候,都要一分为二,你总不能用‘我吃掉你’来解决啊。用‘吃掉你’解决以后,还是会‘一分为二’,不断演变下去,势必要像蜻蜓一样把自己吃掉。既然总要一分为二,干脆采用华盛顿的办法不好吗?”②既然社会不能做到铁板一块,既然社会必然要出现阶级、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为了避免出现赢家通吃最后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我们只能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争取建立民主政治,实现政治的有序竞争和利益的正常博弈机制。只要如此,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找到“本”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是自由的,这个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界”,因此,我们需要具有一种容忍的精神。“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必定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③没有谁能够穷尽真理,也没有谁有权利宣称自己垄断了真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怀疑、否定中前进的,当初的许多异端最后都被证明是发展进步的先驱。人类一旦不再实行容忍,思想自由的大门一旦关上,社会的创新、进步机制也就失去了。同时,人的尊严还在于他能够自由地思想,能够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容忍人的思想就会被禁锢,人就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语)。正因为容忍如此之重要,正因为容忍如此之稀有,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容忍。诚如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从民主政治的层面看,在西方多党制国家,容忍就是执政党能容忍反对党的存在,一是承认它们存在的权利,二是看到它们对于民主政治的巨大意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实现政权的开放性、多元性、竞争性。在西方许多国家的民主政治实践中,哪个政党都有存在的权利,也都有机会通过竞选实现上台执政。因此,对于宣称要建立民主政治的执政党而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承认其他合法存在的政党,接受其监督。这不仅是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防止政权腐化变质、实现社会和平改良所须臾不可离的。不承认这一点却声称要建立民主政治,声称可以实现民主政治,都是对民主政治的一种歪曲和嘲弄。“和平改革有两个意义,第一就是和平的转移政权,第二就是用立法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做具体改革,一点一滴的求进步。容忍反对党,尊重少数人权利,正是和平的政治社会改革的唯一基础,反对党的对立,第一是为政府树立最严格的批评监督机关,第二是使人民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使国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来转移政权,严格的批评监督,和平的改换政权,都是现代民主国家做到和平革新的大路。”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