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子秦润卿的后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01:23
金融巨子秦润卿的后裔
www.zjol.com.cn  2005年12月2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秦润卿(1877—1966),名祖泽,以字行,事业有成后,慕秦少游文行,以“山抹微云秦学士”句和“山抹微云无墨画,竹敲秋雨有声诗”联,自号“抹云老人”。慈溪县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其父秦九龄,曾任上海新康洋行会计,性刚峻,不谐俗,郁郁不得志,仅以岁俸所入勉强度日,光绪丁丑(1877)后失业在家。
秦润卿少时赖其母针黹所入敷衍日用,家境清贫,勉读私垫7—8年。迨至光绪辛卯(1891)适年15岁,由其表叔林韶斋既荐且保,得入上海协源钱庄学业,辛勤从事,朝习字晚学算,为今后经营钱业打下基础。嗣以对公竭力为之,对同事友朋一意融洽,对于文字及经营之道则虚心请益,甚得庄东器重,初委信房,继以跑街(贷放),后为副经理。1909年协源改为豫源,旋又改为福源,1917年起委为经理直至1949年,历经列强侵略、辛亥革命、军阀纷争、几次重大风潮(如“橡皮股票”等)、废两改元、纸币统一、日军侵华等等,达50余年。其历任社会职务有:上海钱业公会副会长、会长,江苏省兼上海市财政委员会委员,中国垦业银行董事长,上海总商会副会长,宁波旅沪同乡会副会长,上海银行公会理事,中央银行监事,上海市银行董事长等。
秦润卿鉴于自己少时未受高深教育,抱憾终生,故在其事业有成后,提倡教育不遗余力。在家乡创办普迪小学,穷人子弟可免费入学、免费升学,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在上海创办“修能学社”等,提高钱业同人子弟知识。对子孙亦严格教导,并特别提出:“自重”、“自立”、“自省”、“有恒”、“忍耐”,严令子孙随时遵照。    秦润卿有一女五子,女秦则贤,北师大毕业,美国留学,嫁美籍华裔。子秦颂如、秦式如、秦省如、秦纯如、秦耿如,其中秦纯如于解放前去台湾。现在子女多已去世,只有三子秦省如在北京,退休前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也垂垂老矣!秦省如之子秦雷,留法画家,娶媳法国籍,旅居巴黎,偶而返国,探视父母亲。
秦润卿长子秦颂如(履平)有三女四子,除第二女去香港外都居住在大陆。因秦润卿严于律己,对孙辈要求严格,1947年以古稀之年撰写《抹云楼家言》,由陈夏常印刷成册,请陈布雷作序,用以教育、训迪孙辈,每周亲自讲解,务使孙辈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才,从而使孙辈都学有所成,有教授、学者、专家,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作出贡献,兹依次分述于后:
秦匡宗,北京石油大学教授。秦颂如长子。1930年5月出生于慈城镇,幼年在慈城度过。1937年夏抗战爆发,冬天上海沦陷,日寇进犯浙东,全家避难到上海租界,开始与祖父秦润卿一起生活,从孩提时代一直到青年时期,在教育问题上得到祖父无微不至的关怀。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1995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大学执教,曾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指导教师;并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有机地球化学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亚洲与非洲地区有机地球化学家学会理事。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干酪根地球化学》、《煤成油的形成与成烃机理》、《Qil from cool and its Mechnism of Formation》、《石油沥青质》等,已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秦亢宗,中国文学家、教授。秦颂如次子。1931年出生于慈城镇。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系,留校任教,后转至杭大,历任中文系教授、文学硕士生导师,并任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秦亢宗长期教授中文,深研古典文学,诗词皆能创作;又专研现代文学,担任文学硕士生导师,经他培养学有成就的作者,散见于全国各地。他对上海及海外“宁波帮”也深有研究。
秦启宗,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秦颂如三子。1933年11月出生于慈城镇。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历任复旦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物理二系主任、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激光化学研究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上海原子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分子反应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化学物理学报》、《量子电子学》、《感光科学与光化学》等学术刊物的编委。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秦启宗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基础较为薄弱的放射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创新、培养人才作出很大贡献。在20世纪中叶,他与国外学者分别同时提出了反相分配色层技术和高灵敏度氯离子选择电极。近20年来,更在六氟化铀红外激光光敏反应、超声分子束研究激光气固表面反应以及激光烧蚀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中取得出色的成绩,获得1979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承担“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研究”,在1986年由国家科委、计委两单位颁发全面完成的纪念证书。其中“六氟化铀红外激光光敏反应研究”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科技成果。主持“激光诱导反应动力学”研究项目获得了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在“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分子反应动态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及“十五”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致密能源”中负责子课题,获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秦启宗对教育和科学事业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奉献精神,而且著作等身,主编的《化学分离法》一书,1987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至今已发表了约250篇科学论文,培养了近60位硕士和15位博士。还领导创建了复旦大学放射化学实验室和激光化学实验室。为了进一步改善激光化学研究环境,他曾通过同宗前辈,与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在宁波华园宾馆畅谈竟夕,得到应氏的有力支持,捐巨资建造一幢具备先进设施的实验楼,定名“抹云楼”,为复旦大学培养跨世纪的激光化学家而创造更好的条件。秦启宗的业绩已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化学卷》。
秦开宗,研究员。秦颂如四子。1934年2月生于上海,先后在家乡普迪小学、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慈湖中学前身)、宁波效实中学就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历任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压力加工教研室助教,北京西四金属加工厂(后改为北京冶金机械厂)技术员、工程师,1983年1月调中国专利局(现中国知识产权局),历任机械审查部专利审查副研究员、复查委员会委员、专利审查研究员。
综合秦润卿孙辈,分为两脉:秦纯如之后从台湾发展,多为学者,或在科技界工作,现散居在美国、加拿大,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秦颂如之后在复旦、浙大、北京石油学院等处,其后裔有在大陆各地,也有到国外求发展的。秦润卿的孙辈总数约有170余人,详见1998年由秦亢宗所编《秦润卿先生纪念集·承庆堂宗亲谱》。
秦润卿从钱庄出身,勤奋从事,以诚信立德立身,在20世纪中艰苦奋斗,被公认为中国的金融巨子,但其子孙在其谆谆诱导下,大多成为学有专长的教育界、科技界人士,这是在时代影响下的转变,也是先哲名言:“积财与子孙,不如积德与子孙”的先因后果。
来源: 宁波网  作者: 秦师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