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相助国际协作 中国外交官在战乱中撤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08:30

7月17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部分撤离工作人员到叙利亚等待返回国内。
7月以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并在几天内急剧升级,大量平民伤亡,居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各国纷纷采取撤侨措施,惊现二战后最大的撤侨高潮。中国政府立即启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应急机制,迅速组织在黎中国公民撤离。截至7月底,先后安全撤出167人,且无人伤亡。
惊心动魄的撤侨行动
黎以武装冲突骤然升级,十几个国家的政府迅速组织大规模撤侨。我国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我国公民在黎的安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外交部长李肇星多次就中国驻黎使馆和机构的安全以及加强护侨工作做出明确指示;党委书记兼副部长戴秉国连夜主持召开部内紧急协调会,对撤离工作做出具体部署;部长助理何亚非坐镇指挥落实各项措施;领事司在外交部网站上多次发布消息,通报武装冲突形势,建议中国公民尽快撤离危险地区,并告有关驻外使领馆制定撤侨预案并做好应对形势变化的各项准备;驻黎使馆紧急联系在黎中资公司和中国侨民,通知其做好撤离准备;驻叙利亚、塞浦路斯和以色列等周边国家的使领馆,也做好了协助撤侨的准备。
7月15日,中水公司阿西河水坝项目周围地区遭到轰炸,在危急形势下,中国外交官在刘向华大使的指挥下,当日迅速组织51名中资公司人员和3名香港同胞分两批从陆路迅速撤往叙利亚,政务参赞等人全程护送到出境口岸。
7月16日,黎中断了与外界的海空联系。中国使馆全体人员转入地下掩体坚持工作,当天又组织14名中资公司人员从陆路安全撤离到叙利亚。这样中资公司除两人坚守外已全部撤离。
7月16日晚,外交部启动应急机制,召开部内有关单位协调会,对撤离驻黎使馆人员和组织进一步撤侨做出部署和安排。使馆部分人员和侨民共42人在政务参赞等人的护送下于7月17日下午3时通过黎北部口岸阿布迪亚进入叙利亚。至此,驻黎使馆只留下以刘向华大使为首的八名工作人员留守。
7月18日,我国使馆又协助九名中国公民撤离黎巴嫩。7月18日晚至19日,以军首次轰炸贝鲁特市区。当日又有一批中国侨民要求使馆帮助撤离。但是,此时陆路交通安全已无法保障,也很难再租到客车。经过多方联系和交涉,决定安排22名侨胞搭乘希腊的撤侨专船前往塞浦路斯。至此,中国从黎巴嫩有组织的撤侨已近尾声。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在介绍此次撤侨行动的危险性和困难时说,“连日来,使馆人员均在地下掩体办公,外出身着防弹衣,几次撤侨行动几乎是在炮火声中进行的”,“在使馆同志向国内电话汇报时,我们清楚地听到从贝鲁特传来的炮火轰炸声”;“这次撤侨组织难度大,在黎中资公司和侨民虽然人数不多,但居住分散,且在战乱期间很难集中。使馆多方联系,四处奔走协调,分期分批组织撤离”。据驻黎使馆了解,目前还有数十名中国公民因各种原因选择留在黎,驻黎使馆留守组密切关注当地形势的发展,随时准备提供紧急协助。
多方协作与国际合作
撤侨行动需要多方协作。由于贝鲁特国际机场瘫痪,以色列又封锁了黎巴嫩的出海通道,几十万黎难民和需要撤离的外国侨民大都通过陆路通道拥入叙利亚,造成交通堵塞,旅馆爆满,机票难买,物价飞涨。中国驻叙利亚使馆承担着接待和协助途经叙利亚中转的中国公民的任务。使馆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周秀华大使坐镇指挥,紧急联系叙利亚外交部等有关部门,请叙方为我撤离人员和侨民入境提供便利;政务参赞率领工作小组前往叙利亚边境口岸迎接中国撤离人员和侨民,并协助他们办理入境手续;使馆各部门动用各种联系争取尽快订到价格低廉而实用的旅馆和近期的机票,安排他们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周大使还代表使馆看望和慰问了撤离人员。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也承担了部分工作。
在领事保护领域和撤侨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是国际惯例。一些国家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或者约定,互相提供有关信息,在需要时向对方公民提供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领事服务和协助。我国虽然没有和外国签订这方面的专门协定,但是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广交朋友,积累了丰厚的外交资源,这为我国同外国进行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保证我国从黎巴嫩撤离人员的安全,外交部领导亲自同以色列和美国驻华大使紧急通电话,通报中国政府关于撤离驻黎使馆部分人员和侨民的决定及具体安排,要求对方国家政府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中国公民的安全。我驻黎使馆也同时向驻在国当局通报情况,提出要求,争取各方面给予合作。驻黎外交官们在中国公民撤离的车辆上放置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以此防止以色列军机误炸。再如,有22名中国侨胞是搭乘希腊撤侨船撤往塞浦路斯的,这是许多国家政府和外交官员们通过多次紧张的联系、交涉和沟通才取得的结果。因为在战争环境中要想成功地从海上撤侨,首先要希腊政府同意派船,塞浦路斯政府同意接收外国侨民,黎巴嫩政府同意船舶靠岸,特别是以色列军方同意开辟海上安全通道并保证撤侨过程中的安全;其次,在有成千上万的外国侨民需要撤离的情况下,哪些国家的侨民能上船,也需有关方面协商决定。在我国驻黎使馆留守组的多方联系后,在外交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在我国驻塞浦路斯和希腊使馆的配合和希腊政府的帮助下,该船于20日凌晨抵达塞浦路斯港口,我国驻塞使馆派员前往迎接、协助办理入境手续并协助安排侨民前往目的地。
战乱中撤侨的国际惯例
从战乱地区撤侨是国籍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最后保护措施。国籍国可以通过其驻外机构以各种方式协助公民撤离战乱地区,在必要时要派遣飞机或者舰船将本国侨民接回国。国际上一般的做法是,除了政府派遣或者租用的运输工具不向个人收费外,其他一切因为撤离所引起的费用,原则上都应该由当事人承担。
美国政府的领事规章中对此有详细的规定。美国公民在国外因为私人原因需要撤离回国所引起的费用,首先应该由当事人设法解决;当事人无力解决的,要设法用尽私人资源,即设法从亲属和亲戚朋友那里得到资助;如果还无法解决,则可向政府申请临时贷款,这种贷款不仅是有限额的(只解决回国旅费和途中食宿),而且是必须保证偿还的;如果贷款人不守信用不能如期偿还,政府有关部门将进行追讨或给予相应的处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视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从人道主义出发,政府部门可以设法从慈善机构或者非政府组织争取一些救济款或捐款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
一些人想让政府承担自己撤离所引起的全部费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有人说美国政府撤侨费用是全免的,这不符合事实。今年8月2日,美国驻黎使馆网站上登出公告,告知今后不再有政府船只来撤侨,要求美国公民不要到黎旅游,而目前在黎的美国人应尽快离开。公告还声明,美国务院将通过驻该地区的使馆为因黎巴嫩危机滞留的美国公民继续提供领事协助;美国政府的协助将恢复标准的领事服务和程序;遣返和其他财政协助将根据标准程序在可偿还的基础上提供;国务卿放弃偿还旅行费用的要求只适用于美国政府以美国军舰和军机或者政府包船和包机的形式安排的运输工具。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在介绍我国政府撤侨的做法时说:“撤侨时政府提供的交通工具是不向个人收取费用的。”“此次把中国侨胞从战火中撤出黎巴嫩,驻黎使馆也没有向侨胞收取分文费用。需要强调的是,黎以冲突爆发后,黎机场很快被炸毁,我们只能租车从陆路把侨民撤到叙利亚。中国驻黎使馆工作人员是冒着炮火,身着防弹衣四处奔走,付出高额费用才联系到愿意运送中国侨胞前往叙利亚的车辆。”“对于从陆路撤到叙利亚的侨胞,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在办理入境手续、代订旅馆和机票等方面全力提供协助。按照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撤侨至第三国后所发生的交通、住宿费用均应由个人承担。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在协助侨胞撤离过程中也未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