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申遗联盟宣言:用周易思维构建和谐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52:19
周易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第二届大会宣言
世界热爱易经的人联合起来    用周易的思维构建和谐世界
2009年11月15日,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周易学者聚集在北京参加由北京周易研究会、河南安阳周易研究会、国际易学联合会、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建国60周年中国本土心理学高峰论坛,与会人员呼吁:全世界所有热爱周易的人联合起来,继承往圣之绝学,开创未来之大业,用周易博大精深的思维方式构建和谐世界,共同组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产物周易,尽快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会现场 摄影:高群
在周易理论体系的影响下,西周时代的李耳成立了道家文化。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孔子为《周易》作《易传》,从事教育二十年,弟子三千,孟子将孔子的言论总结归纳成《论语》,形成了儒家文化。唐宋时期的佛家弟子丰富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的“和”的内涵,形成了以和为尚的中国本土文化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本土文化的纲,而道和儒以及佛却是目,只有纲举才能目张。所以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本土文化的根源,这个根源文化是历代中国人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耕耘出的精神家园。周易得到许许多多聪明智慧人的不断地充实完善,使这个古老的本土文化与时俱进,否极泰来 ,始终是朝气蓬勃,适应并指导社会发展进步。《周易》之所以被推为四书五经之首,由此可想而知。《周易》之所以风靡世界,是有 他深刻的道理。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中国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设创新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 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中国早期心理学是以“心”为整体,包含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西方早期发展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以德国荣格为主的后现代(二十世纪)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 主题。他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国文化中吸取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六个卦直接使用“心”子达八次。这六个卦是:坎卦,明夷卦,益卦,井卦,艮卦,快卦,旅卦。
周易中的创造性思维,理性思维,意象思维,忧患意识等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存在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也存在与大量的文化遗产中。
当今西方心理学史家们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他们认为理解中国本土文化心理学必须要了解《周易》。
西方著名学者卫礼贤的儿子海尔姆特、维尔海姆在翻译《周易》时说:周易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
周易处处包含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有着莫大的助推作用,西方人从周易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
瑞士阿斯科纳的爱诺思是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爱诺斯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她便与中国文化,尤其是周易结下了不解的因缘,自1933年起,至今每年都要举办“爱诺斯圆桌研讨会。”1934年,德国荣格在研讨会中专门介绍中国周易的心理学意义,几十年来,周易与心理学分析,周易心理学意义,周易深远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斯研讨会的主旋律。研讨会的负责人利策玛博士认为周易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刻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深刻道理。他曾说周易包含圆形力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要把周易中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世界:表现与发挥周易中的心理学意义。1994年英国基础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了爱诺斯的《易经》,将其定名为:《周易:中国的经典,变化的启示》。
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各国的历史文化信仰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和世界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关系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其广度和深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是一致的。用周易的理念拥抱和谐世界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与其他国家上存在一些分析和诧异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周易的思维理念保持沟通,取得谅解,在一定的条件下达成中间方案。当前国际上面临着能源、气候、环境、恐怖等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具有复杂性,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只要国际社会下定决心,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依赖人类自身的智慧,就一定可以战胜各种挑战。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人类有能力战胜来自其他物种及大自然的各种挑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将呈现一片和谐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