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为什么没有一部反战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0:14:02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部反战电影?
原文地址:http://blog.ce.cn/html/76/102176-10385.html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好长时间没有进过电影院了。最近,全家人去电影院看了《蜘蛛侠3》。勾起我写一写电影的念头。
中国的电影水平比较差,其中战争影片又是最差的。这些影片无怪乎几个八股招数:
1,歪曲对手。日本兵总是端个三把大盖,哈着腰,一副胆小鬼的样子往前走。国军(那可是咱的政府军呀),总是长得歪瓜咧枣,还歪戴帽子,打起仗来只会当逃兵。
2,歪曲自己的部队。在银幕上,“我军”士兵好象个个都是杀人狂,一说有什么杀人的活儿派下来,一个个伸长脖子嚎叫“连长,让我去!”“我去!”
3,歪曲中国老百姓。仗还没有打,老大娘们已经嘱咐上了:“孩子,吃饱了,上前线多杀几个敌人”,枪声一响,老大爷们已经主动上去背伤员了。
其实,都是被迫上前线当炮灰,有谁愿意去送死?谁不想在战场上保住自己的性命?都是老百姓,躲避战争都来不及,如果不是被迫,谁愿意去惹那身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那些脸谱化的战争影片,简直就是把观众当白痴。
谎言重复千遍,有时候还真就成了真理。到现在,可能还有一些傻瓜认为:以前战争的时候,“敌军”总是胆小鬼,“我军”总是神勇无敌。靠,要真那样,能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吗?恐怕早就是“中国鬼子制造东京大屠杀”了。
战争,首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次才是战术的较量,至于士兵的勇气,很扯淡。没有哪个士兵不怕死,除非他智商有问题。
我喜欢看美国的战争片,主要不是因为其场面大(场面再大,他能大过咱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吗?咱的八一厂,一高兴能调来10万士兵去弄个所谓大场面),而是因为人家能拍出点深度来,虽然这个深度有时候有点做作了。
忘记是什么电影了,甚至是什么内容都忘记了,只记得这么一个场景:美军士兵将要空降到某地,跳伞前,一个士兵非常害怕,大声喊“我害怕,我不去!”,结果,当官的一脚就把他踹下去了。当然,这只是美帝国主义电影工作者做的一个铺垫,后来,那位被踹下去的士兵非常勇敢,赢得尊重。好狡猾的美帝国主义,呵呵。
这个套路,在美国电影中屡试不爽。比如,我非常喜欢的《野战排》中,那个很嫩的白人士兵,刚到部队的时候,备受欺负,也很胆小,后来也成熟、勇敢起来。不过,野战排中最让我震撼的是,美国人的电影,竟然拍出:一,美国人烧越南民房,这换了在中国,是绝对通过不了广电总局老爷们审查的。从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军这样做,是因为越南游击队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经常混迹在平民中向美军开冷抢,美军给弄得害怕了。二,美军士兵自相残杀,这种残杀,比敌我之间的残杀更震撼人。电影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战争是如此疯狂与混乱,战争使人丧失理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野鹅敢死队》的结尾,跳上飞机的军官,看到自己的手下无法爬上飞机,即将被野蛮敌军俘虏,他只好忍痛开枪射杀之。这个创意被中国一导演剽窃到自己的电影中,结果引来当时官老爷的指责。
《兄弟连》那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我在看《兄弟连》的时候,总是感觉仿佛自己闻到了战场的气息,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场真实的战争。而我明明知道:这是假的,只是个电影。
9?1,暴徒丧心病狂地攻击民用建筑,各国人士死伤惨重。要换成在中国,我们足以像回味八国联军那事儿一样自怨自艾、自我悲情他几百年。可是,美国电影人居然拍摄了反战影片《华氏9?1》,并且还选在离布什总统的牧场最近的城市放映。
美国的反战影片太多了,记不大清楚了,不再举例。
每到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多少周年,各国都会举办一些电影周什么的。对比一下很有趣,美国人播放的,与其说是战争影片,不如说是反战影片。而中国和前苏联,则在不断播放那些老掉牙的、赞扬战争的片子,在银幕上展现我军何等神勇,敌军何等委琐。
一个是反战,一个则是宣扬战争。范伟说了:“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连俄罗斯,当他们摆脱了前苏联的铁蹄统治之后,他们也在进步。200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第2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主题是:“反战”。
就连日本人,也拍摄了很多反战影片。
回头继续说中国。
张艺谋的片子,他在拍摄《英雄》之前的片子,我很喜欢。《秋菊打官司》妙不可言。印象更深的,是《红高粱》,一部原本张扬人性的影片。可惜,影片后半部分,开始用剥人皮来制造噱头,甚至还把那群颠轿的农民树立成了与当今极端***分子一样的“人体炸弹“,仿佛不这样就不够高大全,狗尾。
《高山下的花环》,由于是中学时代看的,所以印象比较深。影片允许某小头目发几句战争牢骚,对“输出革命”时傻瓜式的对外援助表示了不满,算是个进步。但是后半部分,依然落入对杀人的赞颂,还弄得那个什么司令员的儿子“小北京”也得英勇牺牲一下,又是狗尾。
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一部反战影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野战排》我们不可能拍出来。
《西线无战事》我们拍不出来。
《美丽人生》、《辛德勒名单》、《乱世佳人》更拍不出来。
楞要找一部战争年代影片的话,也只有姜文的《鬼子来了》。不过,这么棒的一部片子,也算不上反战影片。虽然,它已经是我看到的中国有关日本侵华的最好的一部影片了。
其实,中国有很多现成的素材,可以用到反战影片中。比如,《雪白血红》在我狂热吹的“1980黄金年代”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本书的反战色彩浓厚,尤其是描写1940年代末的长春之战,“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谁来拍一部《雪白血红》或者《无血的长春》呢?
我们永远要控诉战争,而不是宣扬战争。我本人其实并未做到这一点,看到美国轰炸南联盟、打击阿富汗、收拾伊拉克,我居然很兴奋,我要检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