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落实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6:13:13
揭示做事真谛的好书
吕日周
——评刘玉瑛教授新作《关键在于落实》
我读书杂,常逛书店。在知识更新的年代,新出版的书太多了,有时真不知哪些书更适合我读。
但是,今年六月中旬的一天,中央党校学员书店在不醒目的地方摆着《关键在于落实》的新书,书的封面使我眼睛为之一亮,心灵引起共鸣,有了先睹为快的欲望,立即购买了10本,因为我不仅想自己阅读,还想送给朋友们。
这本书的封面内容和设计紧紧地吸引了我。红底白字突出了书名。书名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以这句话写成一本书,又是那样不简单、不容易。这是因为,越是人们经常碰到的问题越是难解决的问题,越是解读普遍的问题越是饱含着艰难和价值。书的封面在书名的下方,突出地设计了咬紧牙关、憋足气力才能那样紧握的一只拳头。这只似有千钧之力的拳头,表达了抓落实要有下定决心、一鼓作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在这只拳头的下方,出现了一句话:“不要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时弊,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在什么地方着力和下功夫,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全书的兴趣。
封面像一个向导,引领我情不自禁地翻开扉页,不分昼夜地读完了这本有15万字的专著。这本书以诠释落实的真谛、点击落实的现实意义、落实不力的深刻警示、寻找落实不力的根源、做一个落实型领导等十七个章节,全面摆开了关键在于抓落实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有故事、有观点、有争论、有结论。作者用由表及里的叙述、深入浅出的议论和以事说理、夹叙夹议的写法,使人读起来很轻松,很有兴趣。我在时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又长叹一声的感情起伏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精彩的观点。
这本书引用的古今中外的故事很多,但又不感到庞杂。这是因为作者以一条主线统领丰富的案例,观点突出,主题明确。在主线的构成上,作者抓住了领导重视的大课题:强调落实的重大意义,解决要不要落实的问题;抓住了干部缺乏方法的大难题,解决会不会落实的问题;抓住了管理者世界观上的深层问题,解决敢不敢落实的问题;抓住了群众担心的大问题,解决能不能落实的问题。要不要落实的问题是个认识问题;会不会落实的问题是个方法问题;敢不敢落实的问题是个利益问题;能不能坚持落实的问题是个体制问题。正因为这本书以解决这四个方面的大问题来破解抓落实的关键,所以对糊涂认识摸得清、采用办法想得准,政策建议点子多,使人读后受启发、受鼓舞,增添了狠抓落实的信心和力量。
体制决定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在旧体制面前,多数的公务员会随波逐流,他们懂得明哲保身,会说:这是体制问题,我有什么办法?这使会议的落实成了难题;少数公务员利用体制性的漏洞以谋私,他们违哲肥身,甚至想把体制的漏洞挖成漏斗。这使反腐倡廉的落实成了大难题;还有少数公务员明哲献身,以共产党员的牺牲精神去堵漏洞,大胆改革,自主创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改革前沿的抓落实的案例。我们可以从这里清楚地知道,落实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世界观。对于这一结论,本书的作者没有简单表述,而是从世界观形成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落实是一种观念;二是落实是一种责任;三是落实是一种意志;四是落实是一种文化,这就把深层次的问题的本质更加具体化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加深了人们的理解。
读后深思,人的一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得做事。做的事情越多,就越有价值。不做事,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人民不会承认你,历史不会承认你。所以,做事是做人的基础,做事是做官的标准。而落实,又是做事的起点和终点。只说不做的人不会抓落实,谋官谋钱的人不会抓落实,庸俗懒惰的人不会抓落实,因为落实是做事的真谛,是做事的过程和结果。什么叫把事情做到实处?从理论上讲,就是主观到客观的飞跃,这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观点。把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就是落实。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讲得生动形象一些,巨石落在实地谓之落实;种子落到沃土,生根、发芽、破土、抽芽、长叶、秀穗、扬花直至结出果实谓之落实;要战胜自然界降临在我们身上的风霜雨雪等实实在在的灾害谓之落实;要战胜人世间降落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诸如亲情关、利益关、政治关、风险打击,直至陷害等实实在在的苦难谓之落实;要战胜思想、理论、哲学上散落在我们周围的传统说法、世俗观念、庸俗偏见而形成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谓之落实!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关键在于落实》一书中讲的道理,就是我们追求干事情的真谛。
我多年在基层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做事情、抓落实之难难于攀高山,难于游大江。我任县委书记时,曾经给一位干部布置了一项工作,过了一段时间问他落实了没有?他反而惊奇地瞪大眼睛反问我:
“你怎么还没有忘记?过去很多给我布置任务的领导,我不去完成,他也早就忘记了!”
有这种心理的干部不在少数。以后我在其他岗位工作也经常在抓落实时听领导干部说:“我给下边开会了、布置了,也不知他们落实了没有。”把开会、布置工作当作推卸责任的方法,使很多工作得不到落实。人们经常对抓落实有种无奈的感觉,我曾研究过很多办法,但这本书使我从更高的理论角度,更广泛的时空中受到很多启发。
抓落实的案例是解决问题的源泉。刘玉瑛教授十分关注实践的进程,书中大量引用了改革前沿抓落实的做法,给研究落实注入了一股清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书中还有很多经验,就是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晶。
我相信,书中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实践成果一定会感染、教育和启发更多的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