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所中学推荐上北大学生确定 选中理由五花八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1:51
各地推荐情况
地区
中学
校长姓名
名额
被推荐人
广东
广东深圳中学
王铮
1-3
罗美钰 金柏宏 陈俊龙
广东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吴颖民
1-3
邹佛灵 梁昊 陈琳琳
黑龙江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
赵文祥
5
张穆 常云瀚 邱清乾 于越 陈光湜
江苏
江苏苏州中学
张昕
1
郑子牧
江苏
江苏无锡县天一中学
沈茂德
1
洪欣格
江苏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丁伟明
1
黄超然
江苏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王占宝
1
匡超
江苏
江苏淮阴县中学
张元贵
1
朱睿智
江苏
江苏启东市中学
王生
1
黄骎骎
河南
河南省实验中学
王学进
1-3
赵勤勤 邢英华 席恺媛
河南
河南郑州一中
朱丹
1-3
王美琪
湖北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张真
1-3
彭康 李正一 吴萧剑
湖北
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
李鸿朗
1
王琬
湖北
湖北武汉二中
董汉利
1
宋轶凡
湖南
湖南长沙市一中
赵雅茜
1
王靖文
湖南
湖南师大附中
常力源
1
冯文君
吉林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李桢
5
高传萍 徐婧馨 胡楠 黄子健 陈军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永智
5
郭雨阳 刘泉 吴宇青 马潇 谭妙琪
重庆
重庆巴蜀中学
傅唯泉
1-3
阳盼 袁潇 韦宇丹
重庆
重庆市南开中学
宋璞
1-3
李雷 郭采薇 邓思圆
北京
北京师大二附中
曹保义
1-3
已推荐3人,姓名未公开
北京
北京四中
刘长铭
5
尚未推荐
北京
北京人大附中
刘彭芝
5
尚未推荐
北京
北京北大附中
生玉海
1-3
尚未推荐
黑龙江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符景海
1-3
尚未推荐
黑龙江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宁德忠
1-3
尚未推荐
湖南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
卢鸿鸣
1
尚未推荐
湖南
湖南长沙雅礼中学
刘维朝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泰州中学
将建华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南通中学
姚天勇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
董正璟
1
尚未推荐
江苏
江苏海门中学
石鑫
1
尚未推荐
陕西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
王淑芳
1
尚未推荐
天津
天津南开中学
杨静武
1-3
尚未推荐
天津
天津耀华中学
任奕奕
1-3
尚未推荐
新疆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闫立晋
1
尚未推荐
浙江
浙江镇海中学
吴国平
1-4
尚未推荐
浙江
浙江杭州二中
叶翠微
1-3
尚未推荐
浙江
杭州学军中学
马里松
1-3
尚未推荐
各地推荐情况一览表
2009年11月26日央视《新闻1+1》播出《要推就推全面的?!》,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这个举措从它面试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巨大的议论声。今天北大开始对这六十几名的推荐生进行初审了,这些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来看一看。
解说:
各中学已经确定推荐名单及推荐理由,那些被推荐上北大的学生们。今天刚过北大接收实名推荐学生,申请材料截止日期,虽然北大网站并没公开推荐名单,但各媒体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归纳推荐名单了。据悉,39所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中,绝大多数已经公布推荐名单,今天我们在各中学网站上找到了推荐北大人选的公式,其中列举的推荐理由五花八门。
字幕提示:
文科生里他理科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最好!
解说:
匡超,南师附中学生,在北大公布推荐学校名单后两天,匡超就成为南师附中校长王占宝的推荐对象,也成为实名推荐学校中获推荐的第一名。匡超是年级第一,班长,多次在省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学校对他的评价是文科生里理科最好,理科生里文科最好。
匡超:
这的确是我的一个现状,这个现状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一个缺点,在我的专业未来方面很矛盾、很矛盾。
字幕提示:
14岁女生“作文篇篇都是满分作文”。
解说:
无锡天一中学的洪欣格只有14岁,是推荐名单中年龄最小的,她被校方称赞为自主学习能力非常突出,作文篇篇都是满文作文,她还高分通过了雅思、托管、SAT等考试。
洪欣格:
我对自己参加面试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加上分之后,我也要有高考一定的成绩才能进入北大。之后可能会出国念研究生,或者在北大念研究生,其实我觉得差异也不会太大。之后我就可能自己出去创业。
字幕提示:
少年科学院院长被中科院院士称赞“资质不错”
解说:
杭州市少年科学院的院长,奥运火炬传递手,在进入北大推荐名单之前,杭州学军中学的邵林博就已经是媒体关注的人物了。邵林博有多项科技小发明,在参加一次竞赛论文答辩时,一名中科院院士曾写信到学军中学,称赞他“资质不错,很难得。”
字幕提示:
柔情侠女出版12万字的武侠小说
解说:
海门中学的朱臻慧此次也进入了推荐名单,根据媒体报道,朱臻慧不仅外表俊美俏丽,还是全校理科生中的顶尖高手,她出版了12万字的武侠小说《在江湖》,目前她正创作续集。此外,朱臻慧还曾经为一个“爱”字即兴精彩演讲20分钟。     从推荐名单看,不少学生的推荐理由都另辟蹊径,加了一些闪光点,例如个性娴静、养殖花木,对F1很感兴趣,偶像是舒马赫等等。但是被推荐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成绩优异,有特长。学习成绩大多是年级前三名,3/4以上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七成以上的学生有音乐、美术、英语等特长,而约有六成的理科生获得过全国性的物理数学等竞赛的奖项。而从整体上看,女生略多于男生,理科生略多于文科生。今天,北大招生办的办公电话一直是占线声。按照计划,北大招办今天将组织专家审核推荐学生申请资料,确定初审名单,并报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11月30号公示。
主持人:
对于校长推荐这件事,到目前来讲是质疑的声音比较多,你的观点是什么样的?
白岩松:
就是我们可能很多人看到了武汉大学原来的校长刘道育先生的一句话,说这次改革注定会失败,就是北大的这次。刘道育校长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家,但是在这件事上我跟他有一点略略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不一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成功,但是失败谈不上,为什么呢?它不会比原来高考独木桥这样的方式再差,起码是试,我觉得在死沉沉的教育改革,就是大家期待的这种欲望之中的时候,试是必须要进行的,否则谁都不敢动,举步维艰,因为社会上的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我认为试是这次最大的价值,而不在于说选择了学生符合了我们所有人的期待,我认为这批学生绝大多数是不用推荐,考也能考上。
主持人:
对,恰恰是这个问题,你说试,试什么样的学生。你看刚才短片里面也说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用推荐,升考绝对稳稳考上的,而且刚才说学习成绩大多是年级前三名。而北大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所谓的新的方式,就是想打破应试教育的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但是他们选来选去,选的都是一些成绩好的,不等于正是应验北大的。
白岩松:
不是他选的,是各路的中学校长们在选择的过程中,最后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思考、难度,最后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而且是不约而同的。
主持人:
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畸形的结果?
白岩松:
我说非常正常,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只能是这个结果。说句实话,之前大家看到的也是这个结果,我们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到明年北大真正选进去的人,符合降低了30分之后考进北大的这批推荐生,大部分是考也都能考进去,也是正常被招生的。我认为对中学的校长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最难的事情,因为现在目前只有北大这么一个试点,因此全社会把关注点都盯在这三十几个校长身上,到底选什么样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绝不会选择冒险,而会选择中庸,绝不会选择个性,而会选择安全。因此,你还看一个数字能够看出来,这次如果各个学校的校长满额的话是可以推荐90多名学生的,最后只推荐了不到70个,才68个,你能看到校长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做出妥协。但是我认为,这非常正常,这恰恰反映了目前中国中学教育跟高考接轨之间的一种必然的现状,这也是这次试点的另一种收获。
主持人:
你说安全、中庸、妥协这和试,希望达到的目的恰恰是有些背道而驰。
白岩松:
我是换一个角度去看,我认为北大这次有两个非常积极的一面,第一个,有很多人把它看成是缺点,北大并没有在一开始说要进行试点的时候,就给各个中学写出了我的标准,第一年刚开始试,你凭什么认为你的标准是对的呢,我认为它没写是对的。最后呈现出这样一种结果的时候,全社会都在思考,我们在这儿思考不一定深,有更深的人,全社会的人,网络上都在思考,这些声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集结在一起的时候,将为明年更多学校的试点,甚至北大自己的试点,以及未来中学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一种声音的依据,我觉得整个舆情已经广泛地被调动起来,包括民意。另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有价值的地方,这件事情全程被监控,一直到明年的高考,我们也难得试一下在中国的现状中做一件事被全程监控,最后走向公平,甚至我觉得矫枉过正了。开始大家担心的是,校长会不会黑箱操作,现在校长在巨大的监督的压力下反而走向了中庸和妥协。
主持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位第一个向北大推荐学生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王占宝,王校长您好。
王占宝: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
我们知道匡超,刚才在短片里面结识的那位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就是你们学校推荐给北大的,那在这儿想问您一下,在向北大推荐学生的时候,您和学校的老师推荐的标准是什么?
王占宝:
我们南京师大附中有多年的推荐保送和自主招生、提请招生的条例,这个条例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道德品质方面,第二个是关于他的兴趣和特长方面,第三个是关于他的学习成绩,他的竞赛成绩,他的学科活动的情况,第四个方面是他参与社会活动和国际交流的表现。
主持人:
王校长,我打断您一下,您刚才说的这些条件是在往年历次向优秀的大学推荐的过程中的一些标准,面对这次北大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你们面对他们这种新的要求,有没有自己的推荐标准?
王占宝:
我们是在过去的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北大的要求,我们做了一些加权,就是更加重视符合北大要求的学生。
主持人:
您觉得北大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王占宝:
北大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心目当中的一块圣地,所以我们希望它更多的能承担社会变革的重任,能有所作为。那么我们这位匡超同学他除了学习成绩优异以外,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个孩子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非常强,有非常强烈的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认为,他是比较符合北大的办学传统。
主持人:
王校长,我们刚才说到匡超,通过短片认识了这个小伙子,他各方面非常优秀,即便他考,可以稳稳当当的考上北大,为什么面对这么一个难得的名额,你们不选一些大家期望你们选择的一些偏才,就是偏科很厉害的学生去推荐上北大,而是还选了这么一个稳妥的人选。
王占宝: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是很多人关注的。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这是我们尊重标准,这个尊重标准首先是北大的标准,北大的标准他是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学科特长比较突出的学生,那么他并没有说希望我们推荐所谓的偏才和怪才。第二个,我们也是尊重我们附中的标准,南京师大附中对优秀学生的推荐标准,我们理解这种推荐它不是扶贫也不是助学,它就是要把综合素质优秀或者说学科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推荐给北大。而匡超同学他是符合他的这个要求的。第二个,我认为这是尊重学生权利,因为匡超同学自愿选择了北大,我们就要尊重他在所有选择北大的学生里面,按照这个标准去排序,那么匡超同学是排在前面的,那么我们就要尊重他的权利。我们不能考虑说为了学校多一个学生上北大,而是说把有这个权利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推荐给北大。更重要的,我认为这是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它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古今中外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在某一方面有优势,所谓的偏才和怪才,他都是极少数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好象治病一样,偏方的作用总是有限的。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王校长,由于时间的关系。
白岩松怎么看王校长刚才对偏才和全才的评价?
白岩松:
我觉得第一个,这反映了作为一个中学的校长,王校长本身的办学思路无可厚非,但是当所有的中学校长全都是这样一个思路的时候,北大的这种推荐,希望能够吸引到一些通过高考很难遇到学生的愿望,恐怕要泡汤了。公众所产生的,能让我们几十年前的时候,数学考零分,但是历史方面是天才,可以依然被北大和清华招进去,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了。其实有一个细节我提醒大家注意,不能埋怨我们的中学校长,这次北大推荐,就是让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不是说推荐完了之后,只要我认可了,就明年可以免试来北大,只比北大在当地得分数线低30分,也就是说给你30分的余地,我们想象一下,有几个中学校长敢推荐偏科的,这一个偏科就能把这30分拿下来,他明年要考不上,虽然被推荐成功了,但是明年高考的时候差40分,上不了北大,那这个名额不就浪费了吗。
主持人:
而且校长的面子上也不好看,我推荐一个学生,结果还没考上。
白岩松:     对,这一方面也从某种角度来说,北大的自主招生的“自主”二字由于各种因素在左右,他也很难艰难。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全部缺失的一种东西,是这个社会的诚信急需建设,谁都不信谁,所以互相盯着你,然后互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事情很难往下干。如果诚信在,每个人都敢拍着胸脯说,我就推荐这样的人怎么了,我就招这样的人,他可以比我的分数线低100分,但是现在行吗,不可能,因为的确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事情。我总是在想这样一个事,看到很多质疑的时候就在想,难道因为奶粉里头被别人放了三聚腈胺,我以后是不是就永远不生产奶粉了。
主持人:
也有这些很有个性的校长,比如说北京四中校长非常有个性,他说我就认为要推就推怪才,他就举吴晗,在某些方面有过人才华的特殊人才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均衡发展的优等生,这和王校长刚才的观点似乎在某些方面是不一样的。
白岩松:
刘校长历来就很有性格,虽然我跟他不熟。但是另一句话,我看了,他说如果五年、十年没有符合标准的,给我五个,如果我认为没有,我照样空。他甚至举了一个例子,我也交出过得过世界奥赛冠军的金牌的,他教出来的,但是现在在美国研究室,但是他不是说那个学生不好。他说不意味着成绩非常好的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
主持人:
你怎么看他说宁愿空着也不推荐。
白岩松:
我认为这种空着,包括刘校长这样的校长,明年会比今年还多,后年会比明年还多,当越来越增长的时候,这就是现代的中学校长和大学高考之间的博弈,我认为一切会慢慢的好起来。
主持人:
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人们普遍觉得应该是那些所谓的偏才和怪才更应该让校长去推荐到北大去,但是为什么校长们不大愿意不拘一格降人才呢?
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
我个人的观点,从学校推荐来说,应该推荐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学生,如果有就推荐,没有不必勉强。
解说:
想要不拘一格的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最终在今天下午确定了推荐五个学生,但是名单并没有向外界公布,而在已公布的名单中,我们还看到了郑州一中放弃了两个推荐名额,只推荐了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的学校推迟,有的学校放弃,我们目前尚无法得知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困难与权衡,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大多数校长都小心谨慎的原本授予个人的推荐大权,以不同形式转交给了“集体决策”。
这是苏州中学向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媒体公开自己选拔面试推荐生的全过程,六名候选人要回答一道论述题和一道英文题,题目涉及面广,除了怎样看待文理分科,还有你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对奥巴马获和平奖的看法等等热点问题,学校六位正副校长现场给学生打分。
张昕 苏州中学校长:
最后的结果就是根据我们这六位校领导的打分,最后加出来的,加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是谁。
解说:
而此前称要以个人名义和自身信誉为担保,向名校推荐学生的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在此次推荐中也是成立了由学生、教师、家长组成的推荐团队。
叶翠微 杭州第二中学校长:
在一种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征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的有效票以后,我才行使这样一个签字(权)。
解说:
推荐程序基本相似、评定标准大同小异,校长个人观点作用微小,使得整个实名推荐显得有点四平八稳,并没有太多惊喜。为什么推荐出来的基本都是全才,而不是偏才、怪才?重庆南开中学校长一语道破校长们的忧虑,非不能也,是不敢也!
王铮 深圳中学校长:
如果我推荐上去的,北大没有通过,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北大通过了,也同意给他加分了,高考之后加了这个分还没考上北大,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这后面是一个有很大的挑战。
解说:
或许是为了能更稳妥的把学生送进北大,校长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全才,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没有出现偏才、怪才和校长们无关,而要从现有的教育体制中找问题。
王晋堂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
高三了,已经读书十二年,始终是一个模子刻的,然后层层的用分数选拔。所以现在说临时我要出个偏才怪才也就非常难了。
主持人:
你看我们在关注校长到底应该是推荐全才还是推荐怪才,如果你是一个中学校长,你会怎么权衡这个问题?
白岩松:
我先看其它的校长,我觉得看其它校长其实悄悄地在反映一种心态,但求无功绝对不求无过,就是绝对不能有过错,所以大家非常谨慎。然后另一方面,你看应该满额的话,90多人才推荐68个,欠缺20多个,这里头有很多因素,就是在于我宁可推荐出来如果不能服人,我宁可不推荐。当然也不排除有刘校长那样,我认为就没有符合我标准的,所以我就不不推。你问我,我要推荐什么样的人,我才不考虑为大学进贡这件事,这是一个报纸上的一句话写的,我才不考虑为他进贡的事呢,我要通过这个有权利推荐,我作为一个校长,我给谁看呢,我给我自己的办学宗旨看,我给我在学校的所有的学生和老师看,你看作为一个校长,我是愿意推荐这样的人才,那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是,我要做校长的话是不同的标准,但是我的宗旨绝不是为了推荐北大,而是要推荐给我的学校的发展和长远的发展来看。
主持人:
但是现在我们通过推荐的这些60几个孩子,也许恰恰能够反映出来现在校长的办学理念,这就是我要培养的。
白岩松:
但是换一个角度我想,真像大家期待的偏科等等的话,有哪个大学敢保证能把韩寒上了大学之后给培养成现在韩寒这个样子,我觉得他幸亏没上大学。还换一个角度来说,你我不都是在电视自主招生的时候,难得那几年自主招生的时候给选上来的吗,包括崔永元、水均益等等很多都是这样。如果我们要参加主持人的考试的话,咱是考不上的,我可能更考不上,长得不好看,学英语我不会,我学俄语的,所以我们是自主招生成长的这一批。奇怪了,回头去看的话,那一批的人很多。所以学校的教育的改革也应该借鉴某些这些因素,我觉得要建立起诚信,要还高校权利,也给中学权利,中学自主育人,高校才能自主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