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与穷人:谁更乐善好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11:53

美国富人与穷人:谁更乐善好施?

1已有 10 次阅读  7小时前   标签:  生活  【用户推荐日志】

 

 

钟布

  给一位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买一个汉堡在美国并不鲜见。近日华盛顿一位记者发现,给一位乞讨者送去汉堡的人自己也是靠乞讨谋生。在麦当劳买个芝士汉堡虽然只要99美分,但这位给别人买汉堡的乞讨者当天所得才九美元。也就是说,他当天收入的九分之一已经慷慨予人。

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美国多数家庭都为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慷慨捐款。过去30年来的社会调查和报税记录显示,每年有65%至85%的美国家庭为慈善事业和机构捐款。美国的人均捐款额与捐款比例与最为乐善好施的欧洲国家相比平均高出两倍以上。美国全国捐款情况的最新数据来自2002年。当年,67%的美国家庭为慈善事业捐款,平均每个捐款家庭捐出了1872美元。2000年,69%的美国家庭为此捐款,平均每户捐款1854美元。

那么,是不是收入越多者捐款也越多?美国研究慈善的学者注意到,如果以捐款和收入的百分比为基准,美国穷人比富人捐款更多。值得注意到是,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穷人捐款的下降幅度也比富人小。

穷人乐善好施

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最穷的五分之一家庭拿出了家庭总收入的4.3 %捐献给各种慈善事业。而美国家庭中最富有的五分之一只捐了这个比例的一半,为2.1 %。中产阶层包括中上和中下阶层家庭的捐款额都不超过他们收入的3 %。以上数据还不包括美国穷人中相当比例的新移民给国外亲人的汇款 。每年新移民给国外家人的汇款高达数十亿美元。如果考虑这个因素,美国穷人为别人付出与自己收入的比例会更高。

2007 年,美国家庭中最穷的五分之一年收入为10531美元,最富五分之一家庭的年收入达158388美元。调查发现,这些最穷的五分之一家庭成员有如下特征:他们平均受教育程度最低,年龄最大,信教者最多,也最虔诚,租房而不是拥有自己的住宅者最多。就是这些人成为向社会捐款比例(与自己收入相比)最高的阶层。

捐与不捐的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有钱人认识的人中很少需要别人救济,而多数低收入者却又不少穷亲戚和穷朋友。这也许是穷人常常给予的一个原因。我所在的大学城,大街上看不到任何乞讨者。大学教授们会在年终给各种奖学金捐款,也会给一个癌症基金会捐款(这个基金会每年年底举办活动筹款)。平时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市民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图书馆或播放新闻或古典音乐的电台等捐款。

有钱人为什么不如穷人乐善好施呢?调查发现,有经济能力捐款但不捐者最常用的两个借口是:第一,没有人要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第二,担心一些非盈利机构不会有效使用捐款。在美国,哪些人会说自己无钱可捐呢?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的调查都发现,他们常常属于中上收入人群,而非中下收入或低收入者。

社会学家发现,低收入者捐款比例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宗教信仰。美国低收入者的信教比例最高。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信,给予越多,获得也越多,因为上帝会赐福于乐善好施的人。一些好施的低收入者说,他们的所得来自上帝。他们会常常设身处地想,自己也经历过无数艰难的日子,最知道其中的不易。何况自己还有可能再去乞讨。

富人的捐款

穷人捐款额与收入比例在美国社会各阶层中最高,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捐款的绝对数额最大。来自美国最富有10%家庭的捐款占了全美国总捐款额的四分之一。那些特别富裕的家庭健康绝对数额最多。美国有7%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百万美元,这些家庭的捐款一般占全美国慈善捐款的一半以上。2000年的数据显示,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平均捐款为3089美元,7.5万至10万美元年收入家庭的平均捐款为2059美元, 而年收入2万美元的家庭捐款为458美元。

美国人中大多数人信教,但捐款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用于宗教目的。宗教机构和事业获得的捐款一般占捐款总数的三分之一。历年来,教育和医疗获得的捐款最多。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捐款中的相当部分并没有用于美国人,而是用于了国际上的人道主义援助。

穷人捐款的启示

是不是所有的穷人都乐善好施呢?调查发现,有工作和没有工作的穷人在捐款方面有根本性的不同。捐款比例的最高的人还是有工作的穷人,远远高于那些收入相当,但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救济的穷人。举例来说,两个家庭在2001年的年收入为1.4万美元。这份收入在当年同处于美国最低收入家庭中的最底层。如果第一个家庭的收入来自工资,第二个家庭的收入来自政府福利。研究慈善业的专家发现,第一个家庭的捐款额平均会比第二个家庭高三倍。

穷人高比例的捐款也许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低收入者如果有机会靠工作谋生,他们至少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的乐善好施。不要轻易得出穷人无力给予的结论。他们能够做到而且多年来已经这样做了。社会给低收入者创造工作机会也许比单纯发放社会福利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