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不要花钱造航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5 19:24:32

中国反航母手段多 未来航母将没落

发布时间:2009-11-14 来源:军事论坛 - 新浪网 类型:军事动态中国要造航母,目前已经成为定论。但是,关于中国要不要花钱造航母、以及造航母对中国决战未来究竟有多大价值等问题的争论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挺母”派与“贬母”派仍然尖锐对立。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就航母在决战未来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准确判断。离开这个判断,盲目“挺母”和无端“扁母”都是有害的。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二战及其后50年间全球战场的“巨无霸”

航母作为巨大的海上作战平台,称雄二战以降近60年时间。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发动的多场域外战争,都充分展示了航母的巨大威力。可以说,没有航母,就没有美国的海上霸权、全球霸权。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航母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以下问题:
(一)域外作战的“制空权”问题。“立体化”是二战期间发生的战争革命。随着飞机被用于远程轰炸和对地攻击,战争由平面转变为立体。任何国家要想以较小的牺牲赢得战争,都必须掌握制空权。过去,比如1840年,一个殖民主义国家要想征服另外一个国家,只要派出一支远征舰队就可以。在没有战机的年代,炮舰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在制空权成为作战的基本要素的条件下,仅靠炮舰是无法达成作战目标的;相反,在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一支没有看制空权的远征舰队,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如何使一支远征舰队拥有制空权,就成为立体化战争条件下开展域外作战的关键问题。于是,一个把战机部署在游动的海上平台的构想产生了,航母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游动岛屿”,航母解决的就是域外作战时的制空权问题。
(二)远程攻击与杀器的攻击距离不足的矛盾。一个国家,其实就是美国,要想保持全球霸权,就必须将自己的军事威慑覆盖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由于科技发展能力的制约,二战以后的数十年间,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可能从一个固定的点形成全球打击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是二战以后许多年称霸全球的决定性问题。办法有两条,一条就是建设固定的军事基地。由于受到主权国家体制的约束,建设固定军事基地的数量和规模都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条就是发展航母。通过形成航母舰队,构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形成立体综合打击能力。加之后来发展的核动力航母具有无限续航能力,航母舰队就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主要依靠力量。
(三)由于航母舰队具有比较高的作战效率,在其他方面的配合下,一个典型航母舰队可以轻易打败一个弱小国家。因此,在许多时候,只要美国的航母舰队部署到哪里,哪里就会感觉到战争的阴霾,一些弱小国家除了收敛自己,别无选择。
因此,在二战以降60年来,是实力的象征、霸权的象征。拥有航母,也成为大国的共同追求。

二、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将“退居二线”
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 兵器的时空局限不断被突破,不少兵器拥有了全球打击能力。在这种形势下,航母的“巨无霸”地位已经风光不再;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将居于辅助角色。
(一)远程精确制导导弹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二战期间,攻击手段主要还是子弹和炸弹。随着导弹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导弹的威力日益受到战争青睐。现在,导弹家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族群,拥有各种攻击能力。一是多点攻击能力。近、中、远结合,海上、陆地、空中结合,可以对全球任何一个点进行直接攻击;二是纵横打击能力。横向,可以依靠子母弹进行地毯式轰炸;纵向,可以通过钻地弹打击地下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目标;三是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主动制导、轨道调整,实现指哪打哪;四是核常结合,既可以遂行战术打击任务,也可以遂行战略打击任务。在以“非接触、零伤亡”为未来战争原则,以剪除对方的战争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情况下,未来战争肯定是导弹对导弹的战争。以“远征制空权”为主要目的的航母,自然而然的将退居战争的次要地位。
(二)航母的自身缺陷,将迫使不得不从主战场退下来。由于导弹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不被导弹锁定,就成为未来战争防御的重点。各种隐形兵器的出现,也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不被雷达发现、进而不被导弹锁定,才可以实现战场生存;而只有能够实现战场生存,才可以有效的打击敌人。因此,当导弹成为主要杀器的时侯,隐形也就成为主要生存手段。航母,由于其体形硕大、易于被发现,在立体化战争时期的优势,转而成为“导弹战争”中的劣势。有人称之为“浮动的棺材”,在这种条件下,是完全成立的。
近年来,中国以“拒止美国武力干涉中国统一大业”为目标,认真研究制服航母的办法,已经多有成就。特别是1500公里以上的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的开发,已经构成对美国航母的巨大威慑。而远在1500公里以外的航母,将无法发挥其战争效能。
航母,在未来战争中,将不得不玩“藏猫猫”的游戏。

三、在中国,发展航母是必须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搞航母?原因是,航母在中国全球战略中是一个重要节点,不可或缺。
航母是加强海防的需要。中国拥有36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再加专属经济区,中国需要防卫的海洋权益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支可以远洋巡逻的拥有“立体化综合攻击能力”的舰队是难以办到的。
航母是保护海上运输线安全的需要。从这次索马里护航可以看出,航母对于中国的国际航线安全是多么重要。如果在考虑到某个霸权国家时不时就想强行检查我国货轮,航母就更不可少。
航母是开展国际救援的需要。前年发生的印尼海啸,美国航母舰队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由于没有航母,只能出钱,难以出力。凸现出中国国际救援能力的软肋。
航母是对国际恐怖主义进行惩罚性打击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大。保护这些海外利益,航母是重要支撑力量。

所以,尽管在未来战争中航母不在重要,也丝毫不影响我国发展航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因就是,它是我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四、未来战争设计要力避“航母情结”
中国要成为全球大国,必须有能力赢得未来战争。中国不能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将领在中国人头上,中国必须有能力“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中国必须为赢得未来战争制定一套完整的作战原则。包括非接触、零伤亡、空天海陆地网“六位一体化”、体系对体系等,都应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原则。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坚决抛弃“航母情结”。
航母是“立体化”时代的“战争之王”,在“导弹作战时代”它已经成为“浮动的棺材”;

如果想“以航母对航母”去和昔日的霸权较量,“甲午海战”的悲剧一定会重演;
航母可以作为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坚决不能作为“未来战争格局”中的主角。
在未来战争中,航母只能执行以下任务:
(一)在完成第一波次的攻击后,延伸实际控制线。第一波次的进攻肯定要由导弹来完成。通过密集的导弹攻击,初步接触敌人武装后,把航母舰队开进战争前沿,构成对敌人的进一步威慑。当然,航母舰队也可以作为导弹发射的重要基地,但是,不是主要基地。或许,作为预备基地更有利。
(二)在战争后期,完成对敌方的实际占领。当战争进行到后期,如果需要对敌方区域进行军事占领,则航母承担重要的军事投送任务。
(三)巩固胜利成果。建立海上流动的军事基地,把战争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