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结束了大熊猫被洋人掠夺的辛酸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26:50
新中国结束了大熊猫被洋人掠夺的辛酸历史三晋都市报  大熊猫出洋的历史,起初只是一段辛酸史,在新中国成立 之后,才结束了掠夺大熊猫的历史,大熊猫成了“留洋大使”,在许多国家安了家,为中外友好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琳流落美国
  自从法国大卫神甫发现大熊猫后,大熊猫便成为外国人猎取的对象。第一个把活的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是美国纽约的一位女服装设计师,她名叫露丝·哈克纳斯,时年35岁。她找到一只大熊猫,取名为“苏琳”,在朋友的帮助下,露丝仅以两美元的“贿赂”,就登上了美轮“麦金莱总统号”。她提着一只柳条编织的大筐,在海关登记表上写着:“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就这样混出了中国。
  当露丝提着这个不时传出婴儿般叫声的柳筐,登上旧金山海岸的时候,正是1936年圣诞节的前夕。美国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庆贺这件意想不到的喜事。苏琳在热烈的鼓号声中,登上了美国的国土。旅馆特为高山来的“贵宾”降低了室内的温度。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特为苏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西奥多在纽约看到这个活泼可爱的苏琳时,很动感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那我宁愿拿自己的儿子来代替。”
  1937年苏琳被送到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立即成为芝加哥城的超级明星。人们从四面八方来瞻仰这位熊猫“小姐”,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当年的参观人数打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来到这里,看不见,也要亲手摸摸苏琳。前来索取照片和报道的电报,超过了当时轰动美国的歹徒、芝加哥犯罪团伙的首脑卡彭。苏琳的每一个滑稽逗人的动作,都成了当时报纸和广播的新闻。市场上许多商品的广告上,都出现了苏琳的形象,甚至一种时髦的鸡尾酒也以大熊猫命名。
  伦敦的中国明星
  自从苏琳在美国大出风头以后,大熊猫成了摇钱树,成了国际的猎获目标。从1936年到1941年的几年间,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英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迫使当时四川省省主席张群同意,于1945年12月竟组织了一个两百多人的庞大队伍,分10人一组,深入汶川大熊猫产区。不过收获不大,只猎获一只,运往了英国。而收获最大的是英国的丹吉尔·史密斯,当时西方称他为“熊猫王”。他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特别是在1936年至1938年之间,在四川汶川山区,一连收购了活体大熊猫12只。
  英国的伦敦动物园是西方饲养大熊猫最多的一家动物园。1939年该园从史密斯手里一次买到三只大熊猫,以中国的三个朝代取名:唐、宋、明,其中雌性大熊猫明最年轻,活的时间最长,最逗人喜爱。她对英国公众的影响,犹如苏琳之在美国。1940年当德国飞机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任凭炸弹像冰雹似的落在周围,她不动声色,玩耍自如。她成了这座英雄城市团结、镇定、无畏的一种象征。甚至当法西斯的铁蹄已经践踏法国,逼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报刊上仍然显著地报道着明的私生活。有一次,皇室的贵宾专程来访的时候,她一点不懂规矩地抢夺玛丽皇后的花伞。接着又仰卧在地上,咧着嘴乱哼哼,然后用前肢捂着她的眼睛,让皇后搔她的肚子。她这些笨拙而滑稽的表演,使皇后开怀大笑了。明死于1944年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的讣闻中写道:“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
  熊猫的跨国之恋
  明死了14年以后,大熊猫姬姬又成了伦敦公众的宠儿。她是动物园花了1.2万英镑从一个动物商那里买来的。她和所有的大熊猫一样,享受着任何其他动物所难以比拟的待遇。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她高兴。但有一件事,就是拥有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伦敦动物园也难以办到。她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样,几年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逐步显现出她那日益强烈的青春欲望。她开始定期地发情,表现郁郁不乐,也不爱吃东西。有一天,她突然对年轻管理员马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把他打翻在地,骑在他的身上,开始咬他的腿。幸亏救得快,马丹逃脱了。很明显,姬姬需要一个伴侣。伦敦动物园曾向北京求援,被拒绝了。剩下的惟一希望,就是借用莫斯科的平平了,平平是当时中国和朝鲜以外仅有的一只雄性大熊猫。经过长达一年半之久的高级谈判,两国终于达成了协议,同意两只大熊猫进行联姻。当时新闻界将此事称之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1966年3月31日,在两国动物园兽医和官员的包围之中,在遥控电视摄像机的监视之下,在世界新闻界的重重围困之中,从伦敦飞来的9岁的姬姬,被引见给8岁的平平。但这两只大熊猫丝毫不理睬人们隆重而急切的心情,一见面就疯狂地打起来。亲家变成了冤家,洞房变成了战场。人们还不死心,以后又相继在莫斯科和伦敦安排了两次会面,即使注射了生殖腺激素,也没有起什么作用。
  美国的可怜母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掠夺大熊猫的历史。高价收购、偷猎偷运、外交压力、物物交换等各种各样的手段都行不通了,剩下的惟一途径,就是作为国家的政治礼品,大熊猫才有可能离开中国。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
  熊猫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繁殖问题,多产的熊猫于是就成了英雄。在国外,英雄母亲当然属于墨西哥的迎迎了。她1980年至1987年之间,共生产了5胎7崽,成活了4崽。她创造了西方的4个新纪录:第一胎的纪录,最多胎的纪录,成活最多的纪录,可以自然交配并繁殖成功的纪录。
  1972年初,周恩来总理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宣布送给美国人民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就作为第一批正式出使西方的使者,在当年的4月来到了华盛顿国立动物园。美国自从1953年芝加哥动物园的大熊猫美兰死去以后,已经将近20年没有看到大熊猫了。所以玲玲和兴兴的到来,就好像苏琳第一次来到了美国一样,享尽荣华富贵。遗憾的是玲玲和兴兴虽然从“青梅竹马”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同居也不少年了,但始终膝下无后。美国人盼崽心切,想尽了办法,甚至用专机把伦敦的佳佳请来帮忙,也不见喜。一直等到1983年8月21日,玲玲才喜得一崽。
  动物园按迎产做好了一切准备,从7月11日起,就关闭了大熊猫馆,请了90位义务观察员,用三台录像机进行全天24小时的监视。到8月21日凌晨3时18分,果然产下一只幼崽。落地时,又爬又叫,玲玲对它非常爱护,抱在怀中,又摸又舔。但3小时以后,观察者发现幼崽完全不动弹,似乎是死了。但玲玲仍然爱抚备至,紧抱不放。所以第二天才把幼崽取出来,确实死了。这个不幸的消息,震动了美国,甚至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也下半旗致哀,因为这个基金会的会旗是以大熊猫为标志的。
本文来自:飞越图书下载论坛:http://pk2009.5d6d.com  原文链接:http://pk2009.5d6d.com/thread-98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