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家 中国淡水供应减少引起全球关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3:57:40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正在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遗憾的是,工业污染和水利用率低不仅危及数百万中国人的健康幸福,而且危及到这种新的繁荣。
利兹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两位学者克劳斯·胡巴切克和关大波音正在研究中国怎样使用水,他们已经有了几项令人吃惊的发现。由于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用水最多、污染最重的工业却移到了最缺水的地区。
胡巴切克说:“你会想到比较干旱的地区主要依靠那些用水少的工业,而进口生产中要用很多水的产品。实际上,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情况恰恰相反。”比较干旱的华北地区主要出口纸张、纺织品、加工食品和其他使用化肥的农产品。化肥和农药是河流湖泊的主要污染源。
这个地区养育着全国一半的人口,但只有1/5的水资源。在华南,得到淡水容易得多,然而这个地区从北方进口它需要的大部分粮食,主要出口电器和服务业产品——两个用水较少的行业。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危险的工业政策。
胡巴切克说:“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政策对广东的支持超过其他地区,使那些在生产中使用资源较少的工业得到蓬勃发展。环境资源在中国被视为免费的,因此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不会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然而,经济要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水资源的消费及可利用性。这在中国和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不限于亚洲。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近年来大大增加。尽管西方消费者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他们的购买习惯对地球另一边的环境和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明显的影响。
胡巴切克说:“我们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所以我们把我们自身的许多污染问题出口给了他们——这可以部分说明为什么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怎么那么成功地改善了他们的环境记录。”
另外,有环境专家也对该地区的资源短缺表示了类似的不安。
据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华北水资源短缺可能具有全球影响。他说:“过分抽取地下水是我们用来提高目前粮食产量的一个措施,但它几乎肯定造成未来粮食产量的降低。我们现在开始看到这种情况在华北出现,那里的地下水位在下降……中国通过提取储备水源来补偿产量的降低,但这样做可能维持不了一两年,到那时它就不得不求助于世界市场。”(作者:帕特里克·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