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理无榜样有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7:14:42
农村治理无榜样有方向 11月16日《检察日报》发表朱应平文章《“四议两公开”:“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揭示了党对农村治理作出新的战略安排。过去农村包围城市之所以能够完成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革命,就是确立了农民是革命战争的主要动力,也是主要利益主体的战略设计。安徽小岗村农民开启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先河,也是政策肯定了他们是改革的先锋,是改革利益主人的地位。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农村治理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农村治理无榜样但有方向!

  从历家寨、大寨到大邱庄、南街村、刘庄村、华西村、梁锥村,它们都可彰而不可学,因为它们还不能称作一个一以贯之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只有把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党的农村工作的经验教训集纳包容在整个制度框架内,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才可能具有最普遍的意义,这就是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本法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成果的出台。

  与此同时,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比制度变迁更重要的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根本保证在于创新党的领导。

  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公共治理的主要力量是外生的,不是传统中国良绅治村的自然继承,应对乡镇以上的权力结构是相当乏力的,对付外来资本的进入更是处于下风。在原来村民自治的制度框架下,村民委员会实际上很难代表村民利益主体,反而易被内部极少数人所控制,使广大村民陷于“集体的悖论”。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武宿村,村主任景信杰所签多份土地出卖合同无不违法,农村最为宝贵的土地财富损失惨重,党员生活会四年只召开过两次,党的领导被架空,村“两委”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暴力冲突不断升级,从乡镇到中央上访路上村民源源不绝。这皆是恶果。

  无论是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制度变革的动力都来自利益主体,这是个不变的规律。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走上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一切植入式的“乡村建设派”或者“送法下乡派”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根本改变农村的固有结构。一言以蔽之,办好农村的事业,离不开党的建设。

  “四议两公开”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强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凡重大问题“四议两公开”: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议两公开”在全国的公开推广,再次证明了党的领导是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