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决倒扁正考验马英九政治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1 06:43:41
刚于15日才声言自己将不会捐100元给施明德,以免被模糊焦点为“政党恶斗”,但将会鼓励党员以个人名义捐100元,惟不能用党的名义介入的马英九,16日当了一次“修正主义者”,以“马英九先生”的身份,分别捐给施明德和民主行动联盟各100元,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秋决倒扁”行动。
中国国民党发言人黄玉振表示,马英九在汇款单上填的是自己住家的地址和电话,因此与国民党或台北市政府都没有关系。黄玉振说,马英九也是全台湾2300万人的一份子,因此愿意捐钱表示支持,但仍然要强调他是以个人身份捐款。
马英九对自己个人行动取向的这个不小的“修正”,折射了他对这第二波大型“倒扁”行动的踌躇、焦虑:倘全力支持,将会重蹈“罢免案”的覆辙;但如置身度外,又可能将会陷于“不作为”、“无魄力”、“欠担当”的被动。更令他担懮的是,这场“秋决倒扁”活动的副作用,很有可能将会形成分裂国民党的客观效果。
实际上,对于“罢免案”盲目躁动的教训,不但是马英九已经深刻记取,就连是“始作俑者”并力主“倒阁”的宋楚瑜,似也是已有所觉悟。16日,亲民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显耀就指出,近来内阁人事更迭频繁,与陈水扁关系密切的指标性阁员均遭撤换,可见“扁苏关系”恶化。倘提“倒阁”,反助陈水扁顺势撤换苏贞昌,使到解散国会促成立委改选的机率微乎其微。故此是否继续推动“倒阁”,亲民党要审慎评估。
但是,施明德和民主行动联盟分别发动的“秋决”、“倒扁”行动,已呈星火燎原之势,短短三天已收到4500万元承诺金捐款,而且因捐款民众太多而烧毁了几部传真机、电话机,离一亿元的目标已经不远,施明德可能将会提前进行静坐。
16日,施明德方面就已扬言,他们一旦进驻凯达格兰大道,就不会走。只要陈水扁不下台,他们就不会中断静坐活动。这样,就将会与《集会游行法》有关每日集会活动只能到晚间十时为止的规定相抵触,作为掌有台北市警察指挥权及必须依法维持台北市社会秩序的马英九,是否下令驱赶超逾集会时限的施明德等人?可能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窘境——如放任不管,将是渎职失责,破坏马英九严谨守法的形象;倘依法驱赶,必会激发“反扁”群众反弹,损害马英九“泛蓝共主”的政治地位。
更严重的是,倘若参与“倒扁”活动的施明德尤其是身患绝症的诗人楚戈在“总统”府前倒下,必会引起泛蓝群众群情哗然,形成强大政治压力,催迫马英九再次发动“罢免案”或“倒阁案”。又势必形成“蓝绿对决”、“政党恶斗”的局面,再次破马英九清流、中道之局。
尤其是“倒阁案”正合势要将苏贞昌拉下台的李登辉的心意,他将必会指令台联党立委全力支持,过关机会甚高。这是否将会给李登辉一个耍弄权谋的机会——与陈水扁进行政治交易,任命王金平“组阁”,进而裂解国民党?
这些问题,马英九都必须及早筹划,做好应对准备。这也正是考验马英九是否具有较高政治智慧及较佳解决政治危机能力的时候。如果这道“坎”跨不过,就将会使他迈向2008之路严重受挫。倘此,“蓝天换绿地”的目标,可能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也难以实现。
台湾地区的一些政治评论人似是也觉察到马英九目前的窘境,因而针对马英九担心“倒阁”不易,不如坐待民进党烂透,到2008收获现成成果的心理,提出了“过程”重于“结果”的论点,敦促马英九放弃“目的论”的计算,而应重视“倒扁”的过程。
即使是“倒扁”不成功,也让民众在“倒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了是非,并凝聚起“民进党非下台不可”的共识,为2008的“蓝天换绿地”垫厚夯实思想舆论和民心的基础。
关于“过程论”的理论,可能最先是由台湾大学政治系荣誉教授张麟徽提出的。这位国民党执政时期外交部副部长黄秀日的夫人,其在政治活动上的建树,不逊于其先生在外交业务上的业绩。
长期坚持在反“独”促统斗争的第一线,且其以深睿的政治学术专业理论,针对台岛的政治态势演变提出许多新锐的观点,领导学术界观察分析台岛政情的潮流。
张麟徽在第十五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指出,马英九何以对民意视若无睹,不思反制?主要是马英九智囊考虑:扁即使下台,政权还是在民进党手中,如果还是由民进党人组“少数内阁”,则换汤不换药,政策又能改变多少?如果吕王合作成真,王金平在党内更可以制衡马英九,甚至与马竞争2008“总统”候选人。
如果吕秀莲放手让国会多数党“组阁”,国民党要接“阁揆”吗?如果“总统”仍然主控两岸、国防、外交大权,事事掣肘,马英九或国民党其它人等又能有多大挥洒空间?拖到2008,可能只是自我消耗,拿不出象样的政绩,则2008的选战岂不更难打?马团队的考虑可能不无道理,但是“民主政治”既取决于民意,则除非能疏导民意、主导民意,否则就会失去民意支持,这是马英九民调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且许多事常常是明知不可为也必须做。李登辉与陈水扁为何契而不舍要加入联合国?因为过程可以彰显“台独诉求”,比结果更重要。同理,体制内倒扁本来就很难成功,但是过程可以凸显陈水扁当局的贪腐无能,彰显其政权的不合法、不正当性,可以突出以“捍卫本土”、“捍卫台独”来掩盖贪腐无能的荒谬性。在野党如果简单的以结果难以达成,就坐视贪腐,没有行动,一样会被民意唾弃。
张麟徽提出的“过程论”,确是值得马英九及其智囊团队参考。不过,台岛政情颇为复杂,如何做到既能凸显“过程”,更能达至“结果”之目的,需要有颇高的政治智慧。因此,目前的确是考验马英九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