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临时性建筑——山东烟台投资一亿建的“随时会塌”的“豆腐渣”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2:34
  近日,论坛上的一则图片引发了众网友的关注。这条名为《烟台汽车东站拉起让人“恐怖”的标语》的帖子,实拍的方式,描述了当初投巨资兴建的烟台汽车东站因质量问题成为“豆腐渣”工程。
  网友“王敬传”在帖子中称:“烟台汽车东站由烟台市交通局投资一亿人民币建设的,因为质量问题汽车东站成为“豆腐渣”工程,大楼随时垮塌,两万多平方米的公益车站被迫封闭。也是国家交通战备枢纽车站之一,此工程中存在多少腐败问题,大楼倒塌,人命关天,请领导立案调查。”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作者的拍摄日期是10月28日,虽时隔十天左右,但是依然受到网友们的持续关注。
  据《新快报》的报道:早在2005年7月,大楼投入使用半年后就出现了问题。山东省建筑科学院、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年3月对汽车站进行现场检测后出具的报告指出,汽车站的地面保护材料是用建筑垃圾充当的,本应该使用珍珠岩的保温层,却用的是塑料袋、木渣和沙等垃圾。
  汽车站的保卫人员说,建楼时虽然放了钢筋,但钢筋腐蚀成了粉末。专家鉴定指出,此楼随时可能倒塌。在大楼里面,所有的办公单位已经搬出,楼体不少地方都有裂痕。还是毛胚房的四楼,地面不平,有的地方鼓出来,用脚随便踩踩都可能出现裂痕,用钥匙就能撬起大块大块的水泥沙浆,下面露出的钢筋已经有锈迹。有些地方,钢筋裸露在外面。
  这些描述足以让人心惊。网友们认为,“豆腐渣”和“楼脆脆”都不足以形容看到此楼的愤怒,应该称这个汽车站为最强“临时性”建筑。    编者评:如果说十年前,我们讨论安居质量的话题是“公共卫生”、是“周边配套”,那么5年前,我们讨论安居质量的话题大约是“外墙脱落”、是“环保材料”。没想到,如今我们对于安居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所需进行讨论的是“楼脆脆”!是“楼倒倒”!是“人身安全”!是楼板有多厚!是墙体有多薄!
  关于这些,随手列举就有如下触目惊心的案例,而这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

11月5日 重庆曝出“楼脆脆” 商品房靠木棒撑

  上海在建楼房整体倾斜倒塌,被网民称为楼脆脆。而现在,重庆忠县拔山镇也惊现楼脆脆:一幢建筑面积5065平方米的商品房,出现大梁断裂、墙体可插进手掌等险情后,靠10多根木棒支撑防止垮楼。
  值得一提的是,这幢楼房的业主都从开发商处领到了房屋产权证。这意味着,这幢楼的建筑质量是通过了权威部门验收的。
  10月23日早晨,1单元3楼2号业主易大勇醒来发现,主卧室窗户突然无法打开,而窗边墙体一夜之间出现的裂逢宽度竟可插进手掌。震惊还不止这些:客厅和次卧室等门框上方的水泥过梁变形裂开,墙面爆裂裸露出砖块。
  更让易大勇害怕的是,裂缝不仅往楼下延伸,楼下邻居察看后惊呼不断——一夜之间,顶楼至底层的门面,每套房都有宽窄不等的裂缝,甚至底楼用于承载整幢楼重量的大梁已经断裂。
  然而,业主仍在这幢楼内生活——开发商的排险措施是,在底楼门面内用10根木棒撑住已断裂的大梁。查看详细

11月4日 浙江义乌曝出“楼糊糊” 百万豪宅被曝用毛竹代替钢筋

  丹桂苑位于义乌市中心丹溪路与雪峰西路交叉口的丹溪三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一度被冠以“豪宅”的称呼。2008年,其房子的销售均价为13000元,全是大户型,单套成交价最低200多万元,最高450多万元。在小区门口的景观雕塑上,房产商的宣传标语“市心美宅,少数派的优享领域”仍在,彰显着豪宅身份。
  而现在,在楼顶、外墙到处悬挂着维权横幅。诸如“强烈要求万厦房产解决丹桂苑(1-16)幢大梁及柱子断裂问题”、“毛竹当钢筋、黑心建筑商”、“退房、退房”的字样格外刺眼。小区业主们直指自己购买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装修时发现敲出来的墙壁是“千疮百孔”。平时出现漏水堵塞都是小事。前段时间,13幢4楼的业主想把阳台做成大理石的,敲开阳台表层却发现,有毛竹,有的还没有钢筋。
  业主们称,诸如“大梁有裂痕”、“毛竹代替钢筋”这样的问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查看详细

9月23日 嘉兴曝出“楼薄薄” 楼板设计12厘米实际7厘米

  嘉兴桐乡市的徐先生买了位于市区汇宇都市花园的一套房子。在装修过程中,当他准备给阁楼安装楼梯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楼板很薄。他找了相关部门进行检测。这一检测,可让徐先生吃惊不小,设计12厘米厚的楼板,实际竟然只有7厘米多,最厚处也只有10厘米。
  然而,不仅仅是徐先生的房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据其他业主反映,他们之前装修铺地板时,一不小心就会打穿楼板,有人还以为是自己施工不当,赶紧偷偷地补上,谁都没有想到是因为楼板太薄。有网友戏称,继“楼倒倒”、“楼脆脆”之后,桐乡出现了“楼薄薄”。查看详细

7月中旬 成都曝出“楼歪歪” 两栋楼靠在一起成20度夹角

  7月16、17日,成都下了两天大雨。17日早晨,家住“校园春天”7栋1单元1号的张先生起床后,按照惯例走到阳台,准备打开窗户透气,可连推了几下都没有推开。张先生向外一看,旁边6栋2单元4号的阳台靠在了自家阳台的窗框上,窗框被压变形。
  再抬头向上一看,张先生发现6栋和7栋两栋楼越向上贴得越近。他大吃一惊,交房不到5年的楼居然倾斜了。
  两栋楼房斜靠在一起,不仅导致相邻的阳台窗户无法打开,而且一些业主家里墙面出现细微裂痕、房门变形。在邻近的8栋17173,业主家里也陆续发现了细细的墙面裂缝。查看详细

6月27日5时 上海“楼倒倒” 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件

  2009年6月27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位于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路口“莲花河畔景苑”的一栋13层在建商品房突然倒塌,此事引起了各方关注 ,这栋楼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名字——“楼脆脆”。
  13层楼突然倒覆,这引起人们的震惊,建筑一栋大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至少需要六道环节,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序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等等,如今,当一栋高楼骤然倒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们也在期待着。
  7月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其调查所得的结果,大楼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倒塌大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