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传媒变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46:37


专题摘要:《财经》公关负责人张立晖周一下午公布,《财经》主编胡舒立已经递交辞职报告,联办经过研究,已经同意了她的请求;联办同时也接受了副总编辑戴小京的辞职报告,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评论][滚动报道]
《财经》主编胡舒立辞职何力接班
[中山大学证实胡舒立去向《财经》杂志副总编辑戴小京辞职
《财经》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胡舒立继任者仍存疑
《财经》采编团队11月9日正式离职
相关报道更多>>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 (11月10日 17:49)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辞职 (11月10日 16:00)
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接班胡舒立 (11月10日 11:33)
《财经》主编胡舒立辞职 与中山大学已草签协议 (11月10日 08:08)
中山大学证实胡舒立将出任传播及设计学院院长 (11月10日 02:16)
胡舒立去职 继任者仍存疑 (11月9日 20:24)
背景资料更多>>
《商业周刊》被出售 80年历史面临终结 (10月16日 14:02)
《财经》震荡背后的媒体生态隐忧 (10月15日 10:15)
《财经》动荡:当媒体遭遇资本 (10月15日 10:13)
王冉:胡舒立出走 《财经》拷问各方 (10月15日 10:09)
《财经》三岔口 (10月14日 02:17)
精彩访谈

刘坚牛文文聊财经传媒变局实录

包月阳:对舒立遗憾

刘旗辉:建新杂志不易

王冉:《财经》难复制

向熹:两问题要反思

牛文文:传媒大繁荣

刘坚:传统媒体的价值

刘东华:两败俱伤

陈婷:融合是趋势

何力:变革时代到来

王胜忠:多媒体时代
外媒视点

中国最有影响力记者胡舒立辞职
预计她会在不久后与新的一家媒体伙伴以《财新》为名重新推出《财经》杂志。[详细]

胡舒立辞职标志一场试验失败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媒体业,胡舒立是一个罕见的人物。她鼓励调查性报道,反对审查制度。[详细]

舒立辞职 90%编辑团队随其出走
员工们还被告知胡舒立已接受了中山大学的职务,但这不会影响她对新的出版业务的领导。[详细]
博客热议

不希望胡舒立再去创办杂志
一个创字并不适合她如今的年份,也不适合她曾经攀援的那个无数传媒人望其项背的巅峰。

没有了胡舒立 《财经》还能走多远
品牌效应在没有危机事件冲击的情况下是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的,这也是胡舒立影响力的持续。

没胡舒立《财经》还是《财经》吗
新闻业是一个冲突的场域,大凡对这个领域有点了解的人,都有体会的。

后悔一次性订阅《财经》杂志三年
1998年4月《财经》创刊到现在,风雨十二年,我是最坚定的读者之一,一路陪伴,没漏过任何一期。

离开是胡舒立的最好选择
其实媒体在一个国家中最好状态时具有多样性,如同这个社会中有不同意见形形色色的人一样。

胡舒立心头永远的痛
不是作为曾经给《财经》两期撰稿的作者身份,而是更多的作为母亲的身份,对胡舒立心头的痛,我感同身受。
纸媒变局

《财经》杂志简介
《财经》始终秉承“独立 独家 独到”的编辑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新闻原则,及时报道、评论影响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详细]

《财经》原主编胡舒立
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1992年到《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1998年《财经》创刊,任主编。[详细]

《财经》原总经理吴传晖
早年曾在香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投身投资银行业,英文流利。加盟《财经》杂志后,在开拓《 财经》的新业务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胡舒立称为“我的最重要搭档”。[详细]

《财经》原副总编辑戴小京离职
财讯传媒执行董事、联办媒体管理部总经理
《财经》杂志高层动荡
缘起:《财经》总经理吴传晖等高管辞职
《财经》杂志负责经营的副总经理张翔昨天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总经理吴传晖已于9月25日正式辞职,而张翔与另外一名副总经理傅继红是在9月29日辞职的。 张翔称,经营部门共有60多人已于国庆节前递交了辞职信。[全文]
传闻:《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拟辞职创业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将与浙报集团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体,部份资金将来源于中金创始人之一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小超人李泽楷也可能参股进入。[全文]
证实:财经杂志称确有人事变动 会适时作出公告
针对目前媒体报道的《财经》在人事上的变动,财经网周三发表公告称,人事上确有变动,但《财经》运行正常。
目前财讯传媒执行董事、联办媒体管理部总经理戴小京已经接替吴传晖出任《财经》总经理一职,而《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去留仍然是个未知数。 [全文]
进展:《财经》杂志证实主编胡舒立辞职
《财经》公关负责人张立晖周一下午在其新浪微博上公布,《财经》主编胡舒立已经递交辞职报告,联办经过研究,已经同意了她的请求;联办同时也接受了副总编辑戴小京的辞职报告,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
张立晖称,胡舒立辞去《财经》主编之职后,有意接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担任传播及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
《财经》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98
4月18日,以关注改革、记录改革、促进改革为使命的《财经》月刊第1期面世(时用名《Money》)。
1999
《财经》陆续刊发多组报道和评论,关注中国证券市场、电信业重组、中国加入WTO等重大话题。同年,《财经》杂志奖学金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设立,旨在培养通晓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青年新闻工作者。
2000
10月号刊出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同月,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
2001
以“股市忧思录”、“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夏陷阱”等重点报道,继续秉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理性观察与分析。
2002
1月,《财经》正式改为半月刊。随着“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财经》开始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年底,《财经》年刊创办,邀请海内外一流政商学界人士撰写文章,对未来一年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趋势作出专业预测和战略分析。
2003
《财经》凭借SARS系列调查报道,获“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这一年,“周正毅兴衰”、“卢万里案真相”、“马招德卖官链”等封面文章,标志着《财经》将敏锐的触角伸向了反腐败领域。
2004
以“矿难探源”为起点,《财经》杂志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推出“年度特别话题”,揭示一桩持续性公共事件的广泛影响和反思主题。同年,《财经》年会召开,并成为中国金融和经济界深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盛会。
2005
1月,《财经》正式改为双周刊。这一年,从对“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等深度报道开始,《财经》全面关注中国的环境与科技问题。子刊《金融实务》和《视觉Lens》开始随《财经》定向发行。
2006
8月,封面文章“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刊出,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全面揭开了上海社保大规模投资背后交织的权力寻租“灰幕”。
2007
“谁的鲁能”、“内部人关国亮”等封面文章,表达了《财经》对“灰色地带”的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调查处理。自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年起,联合《体育画报》打造《奥运特刊》。《财经》系列论坛全面展开,在国内外财经界形成广泛影响。年底,《财经》年刊英文版首次推出。
2008
4月18日,时值《财经》杂志创刊十周年,《财经网》全新推出,旨在打造权威的原创财经资讯及互动平台。年初,《财经》首度携手欧美一流智囊机构举办国际论坛,并成为在“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举办中国经济研讨会的第一家中国媒体。
2009
11月9日,《财经》杂志创立人胡舒立辞职,副总编辑戴小京辞职,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此前,财经杂志的采编团队60多人已离开。
财讯传媒股价走势图更多>>

财讯传媒
财讯公司结构更多>>
主席:王波明
董事会成员:王波明(主席兼执行董事) 章知方(执行董事) 戴小京(执行董事) 李世杰(执行董事) 吴传晖(执行董事) 傅丰祥(独立非执行董事) 王翔飞(独立非执行董事) 张克(独立非执行董事) 丁宇澄(独立非执行董事)
董秘:蒋尚信
《财经》杂志管理及经营团队

联办旗下媒体

相关方更多>>

仲伟志简介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长期致力于经济变革与社会变迁方面的报道与评论。曾任《齐鲁周刊》副总编辑、《财富时报》执行总编辑,《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陈海:告别书
孟雷:让我们快乐出发
经济观察报高层变动
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仲伟志创立全新商业杂志
10月12日上午消息 《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周一宣布成立由媒体人、投资家、企业高管、艺术家组成的商业文化传媒机构“远见传播”,并将创办一本全新跨界商业类杂志。[全文]
仲伟志:打造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传媒公司之一
这将是一个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它摆脱了传统营利模式的单一化与局限性。在期刊图书出版、商帮价值开发、网络传媒运营、区域经济策划、商业旅行服务等领域,我们将有明显的差异化表现。
此次加盟该杂志的业内人士包括:《观察家》主编孟雷、《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陈海等等。 [全文]
高韵斐简介更多>>


1966年1月生,工商管理硕士、主任编辑。现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常委,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详细]
第一财经人事变动
高韵斐正式调离第一财经 任文新集团副总
10月14日下午消息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高韵斐正式调离第一财经,到文新集团任副总。高韵斐2003年起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财经频道、频率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整合集团内部财经内容产业资源,统一上视财经频道、东广财经频率的呼号为“第一财经”,并筹组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全文]
电视媒体变局
改版内容
一、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
二、新推栏目:
《环球财经连线》每天中午12:00-12:30播出
改版后的《第一时间》每天早上7:00-8:00播出
改版后的《经济信息联播》每天晚上8:30-9:00播出
《市场分析室》周一至周五 每晚22:23—22:58播出
《交易时间》每天9:00-11:50 13:00-15:30播出
三、新添海外信息渠道:从9月28日开始,英国路透社将为财经频道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印度的新德里免费开设两个演播室,进行几次试播,并请路透社在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深财经评论员为观众带来最新的资讯和独家的点评。这是继纽约和伦敦连线开通之后,财经频道和路透社又一次新的尝试。
新logo及其意义


箭头向上向下,体现了信息的互动,信息的流动,体现了动态的传递,传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或者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字母“2频道”的意思,2的变体。它最重要一点是经济是流动的,永远不是在某一个点上是不动的。[详细]
央视财经改版
标志:央视经济频道更名为财经频道 三档栏目全新亮相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金黄色的“财富金”确定为频道主色调,充分体现财经特色,频道面貌焕然一新。据悉,8月24日当天首推的节目包括全新的《环球财经连线》(午间版),改版后的《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三个栏目。接下来,财经频道所有新栏目将陆续展现在观众眼前,10月1日前全部节目推出完毕,以全新的频道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全文]
解读:CCTV2改版为财经频道及新LOGO的幕后故事
虽然经济改成财经两个字的变化,实际上建立在三个背景下面,一一个是全球经济化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我们中国真的需要在国际发出自己声音的财经媒体。第二个动力中国的经济改革走到今天也是热点、难点不断,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经济宣传的主战场。[全文]
评论:央视二套改版有助提升企业家全球视野
此次央视二套的改版,可以说是顺应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趋势,我相信,全新改版后的央视财经频道,必将推进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进程,成为这一伟大历程的最佳见证者。[全文]
声音: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开启新财经时代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最权威的财经频道!”面对本报记者,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声音响亮、语气坚定。
郭振玺向记者透露,此次全新改版我们提出了“全球视野、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智慧”的全新运作理念,对此,郭振玺幽默地形容为“站在月球看地球”。 [全文]
网络媒体变局
相关者简介

杨斌简历
1996年底加入《南方都市报》,2003年11月,任《新京报》常务副总编辑。2005年担任南方日报驻北京记者站负责人。2007年1月8日加盟和讯,2009年3月加盟网易。[详细]

陈峰简介
陈峰曾就职于《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搜狐以及和讯网。在《南方都市报》就职期间,陈峰成为国内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案的记者。今年初和讯网宣布陈峰、陈志华为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于今年6月离职。[详细]
财经垂直网站和讯网变局
和讯网总编辑杨斌加盟网易任副总裁分管网站部市场工作
3月20日上午消息,和讯网原总编辑杨斌今日正式加入网易出任副总裁,分管网站部市场工作,本月初他曾到网易广州总部拜访并熟悉工作。杨斌于上月末离开垂直财经网站和讯。
观察人士称,杨斌的加盟被视为网易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网易网站部今后在市场推广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全文]
和讯网联席总编陈志华离职加盟激动网
6月26日下午消息,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今日发出内部邮件,称其因个人原因离职。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志华将于近日加盟激动网并担任副总裁职务。 [全文]
和讯联席总编陈峰加盟酷6网出任总编辑
10月9日下午消息,据酷6网CEO李善友确认,和讯网前联席总编辑陈峰已经正式加盟酷6网担任总编辑职务。据李善友透露,陈峰今日已经开始在酷6网工作,未来将负责酷6网视频内容方面的工作。 [全文]
国外媒体变局
相关方介绍
彭博社简介
彭博新闻社在全球拥有约130家新闻分社和约2,000名新闻专业人员。
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现在,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集新闻、数据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全球性多媒体集团。彭博仅用了22年的时间,就将它的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越了具有15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资讯公司——路透集团。
《商业周刊》简介
创刊于1929年的《商业周刊》在140个国家里拥有480万读者。《商业周刊》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每周发行量达120万本,读者人数超过560万人。美国《商业周刊》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和细致详尽的信息,帮助专业人士在商业、财务及事业发展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定。通过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读者能掌握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和预测、科技应用等的最新动向。因此它是许多商业巨子的必读之物.《商业周刊》的读者群包括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制造业、通讯业、银行业、金融业的精英。
《商业周刊》被售 80年历史终结
彭博社收购《商业周刊》价格约200-500万美元
美国《商业周刊》13日宣布,美国财经信息巨头彭博社已经在竞购中获胜,将收购《商业周刊》。
据消息人士说,彭博社的收购价格将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并且还将承担《商业周刊》的债务,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员工离职费用。[全文]
彭博社总裁:商业周刊可能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
彭博社总裁Dan Doctoroff表示收购后,《商业周刊》很可能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他还表示,彭博社旗下《Bloomberg Markets》杂志与《商业周刊》服务的市场不同,二者都将被保留。另外,二者的网站BusinessWeek.com和Bloom-berg.com也将保留。 [全文]
彭博入主《商业周刊》 发出杂志行业洗牌预警
财经资讯巨头彭博社已经在竞购中获胜,成为该杂志的新掌门。分析人士指出,这为传统商业杂志格局的大洗牌发出首个预警信号。
《商业周刊》、《财富》与《福布斯》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三大财经新闻杂志。有业内专家曾指出,这三家至少有一家将被踢出局。而如今,《商业周刊》首先应验了这句话。 [全文]
2009年国内外媒体大事记
时间
事件简介
国内
10月16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变出版发行领域的原有布局,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百亿、销售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10月14日
有消息透露,中国首个国家网络电视台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仅集纳央视及各省市台节目,还吸引社会视频制作机构加盟,甚至支持网民原创作品上线发布,实现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播送。
10月12日
《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辑仲伟志与《观察家》主编孟雷、《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陈海等成立由媒体人、投资家、企业高管、艺术家组成的商业文化传媒机构“远见传播”,并将创办一本全新跨界商业类杂志。
10月9日
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讲话。
9月25日
《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及8位部门总监在内的经营部门60多位员工,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有关人士称,《财经》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
9月
由新华社主管,定位财经报道高端的《财经国家周刊》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目前进入了全面筹备阶段。其目标是打造"中国首席财经周刊”。
8月28日
《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8月24日-9月29日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陆续推出一系列新栏目。
6月26日
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称其因个人原因离职,将加盟激动网并担任副总裁职务。
2008年10月
北京市零售量最大的早间都市报之一《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已经正式离职,《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兼任总编辑一职。
2008年9月
《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辞职,创办一本面向新一代创业家及投资人的《创业家》杂志。
国外
10月15日
纽约时报集团表示,由于工会作出让步,《波士顿环球报》未来的财政将有所改善,决定放弃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的计划。
10月14日
彭博社的收购价格将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并且还将承担《商业周刊》的债务,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员工离职费用。
10月14日
《华尔街日报》称,截至9月底的六个月,该报纸的印刷和网上订阅量总计为202万份。《华尔街日报》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工作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9月23日
美国道琼斯公司表示,由于广告收益和读者人数持续流失,该公司拟于今年12月停止出版《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这意味这本63年来报道和分析亚洲政经情势的刊物,将正式走入历史。
8月17日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社宣布,为进行结构重组和减轻债务负担,该杂志社申请破产保护。两个月后经过债务重组,债务危机得以缓和,同时加大对网络业务的投入。
7月28日
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首次与四家全国性报纸网站达成合作协议,与它们分享自己的部分视频新闻内容。这四家报纸分别是《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和《独立报》。
7月23日
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出版发行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成为美国又一家放弃印刷版、只以网络版形式存在的老报。
7月
全球最大的财经网站之一福布斯网站(Fobes.com)CEO吉姆·斯潘菲勒(Jim Spanfeller)于今年夏末离开福布斯创办媒体管理公司。
专题内搜索
全文 标题

相关报道更多>>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 (11月10日 17:49)《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辞职 (11月10日 16:00)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接班胡舒立 (11月10日 11:33)《财经》主编胡舒立辞职 与中山大学已草签协议 (11月10日 08:08)中山大学证实胡舒立将出任传播及设计学院院长 (11月10日 02:16)胡舒立去职 继任者仍存疑 (11月9日 20:24)《财经》采编团队11月9日正式离职 (11月9日 19:19)胡舒立离任财经后或赴中山大学教书 (11月9日 19:07)《财经》杂志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 (11月9日 19:02)广告收入陷下滑泥潭 华尔街日报拟关分社 (11月4日 03:33)美国读者文摘破产对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启示 (10月29日 17:18)财经杂志总经理辞职 胡吴配已到尽头 (10月29日 15:27)传财经杂志敲定新管理团队 联办回应称不知情 (10月28日 06:52)上海文广公司化改制 拆分为上海广电和东方传媒 (10月21日 19:34)彭博商业周刊的未来 (10月21日 16:30)向熹:财经变局中的两个问题要引起反思 (10月20日 21:32)王胜忠:未来媒体将是多媒体的时代 (10月20日 16:25)何力陈婷聊财经传媒变局实录 (10月19日 18:15)刘东华:中国传媒领域创业时代正在到来 (10月19日 13:31)刘东华:胡舒立离开财经将是两败俱伤 (10月19日 13:25)
背景资料更多>>
《商业周刊》被出售 80年历史面临终结 (10月16日 14:02)《财经》震荡背后的媒体生态隐忧 (10月15日 10:15)《财经》动荡:当媒体遭遇资本 (10月15日 10:13)王冉:胡舒立出走 《财经》拷问各方 (10月15日 10:09)《财经》三岔口 (10月14日 02:17)邓中翰点评央视财经频道推出 (9月21日 09:42)
《财经》主编胡舒立辞职 标志一场不同寻常试验失败(2009-11-10 10:13:33)
标签:杂谈
英国《金融时报》席佳琳 北京报道2009-11-10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独立新闻杂志的主编周一辞职,引发了更为自由的媒体或许已开始撤退的担忧。
胡舒立从《财经》杂志辞职,标志着就编辑自由及财务策略等问题与出版方长达数月的冲突中,她最终落败。
管理层的大部分成员已于上月辞职,以示对胡舒立的支持。执行主编王烁周一表示,他和编辑团队的若干成员也将离开《财经》。
一位记者表示:“没有理由再留在这儿了,因为没有胡舒立,《财经》就不再是《财经》了。”
多名员工表示,胡舒立计划成立一家媒体公司,并已经找到了发行方。
出版《财经》的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简称“联办”,SEEC)接受了胡舒立的辞呈。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媒体行业,现年56岁的胡舒立是一个罕见的人物。她鼓励调查性报道,拒绝软文广告,反对审查制度。
胡舒立于1998年创办《财经》杂志。媒体专家表示,离开了她,《财经》的地位将面临威胁。
此次集体辞职将使《财经》仅剩下一个空壳。胡舒立的离开被视为一个象征,表明“联办”可能会采取遵循政府审查制度的编辑立场,减少对后台关系强硬企业的针砭。
这将标志着一场不同寻常的试验的结束。虽然一些传统新闻媒体为半私营状态,但它们的出版方都隶属于政府部门。
“联办”与政府高层官员关系甚密,与证券交易所的关联则不太紧密。
此次人事变动之际,北京方面正试图在加强媒体控制的同时,打造商业过硬的媒体集团。
《财经》杂志表示,胡舒立将赴广州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任教。
记者未能联系到胡舒立请其置评。
译者/何黎
来源:FT中文网
财经传媒变局 传媒变局与传媒集团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财经日报:网络游戏变局 一个更广泛的新传媒变局 一个更广泛的新传媒变局 Yucaipa入股新华财经传媒 文新传媒 收盘 财经 Yucaipa入股新华财经传媒 [中财网]-中国第一专业网络财经传媒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变局_侯自强_博客_移动Labs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之彭兰教授讲话内容 李泽楷携《财经》办金融通讯社 进军内地传媒 雅虎财经头条:前传媒巨头被保释 1——信息公开与传媒变局——2008年我国新闻实践的突破与启示 新股大户披露赚钱秘籍 - 98财经网论坛 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 - Power... 追涨停板股票的技巧 - 98财经网论坛 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 - Powere... 什么是成功的看盘? - 98财经网论坛 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 - Powere... 追涨停板股票的技巧 - 98财经网论坛 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 - Powere... 十一年炒股的感悟-98财经网论坛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Powered... 中国外交变局 中国财经期刊竞争分析:角逐影响力_传媒_和讯网 信号已经出现!房价不得不降的五个信号 - 财经论坛 - Topyl.com - 受众传媒网... 教你发现涨停股的蛛丝马迹 - 98财经网论坛 专注于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财经传媒 - Pow... 邓小平在中越边境作战情况报告会上的讲话 - 财经论坛 - Topyl.com - 受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