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好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15:10
 

支持

李光耀——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好朋友

作者:周炯然 2009-11-7 16:19:22 发表于:博客中国

什么事一沾到国际,就变得稀奇古怪,好像人间的基本道理一出国界就全拧了。我们都知道批评和自我批评,都知道诤友可贵,都知道竞争与合作、双赢,可只要是国家之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刻地义愤填膺地群起而攻之地揭露某国领导人的险恶用心和罪恶本质。

不是昨天还赞颂李光耀的中国情结吗?不是一直都激赏他热爱中国文化、多次访问中国、使中新关系相友好……吗?这是咋啦?李光耀突然希拉克了?就像希拉克前几年突然“敌人”了?不就因为他的一次演讲吗?“拉美国抗衡中国”成了他的“罪状”,又“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了?这“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太脆弱敏感了吧!其实,许多人对李光耀那次演讲,好像压根儿没有通篇地读一读,更没有弄清楚他的用意和初衷。一听就炸、一点就着。不过,对于许多并不年轻的国民来说,可能主要还不是情绪化的问题,而是思维惯性问题。

冷战结束多年了,还一定要用冷战(甚至热战)思维来看待一切吗?

一.李光耀:到底有没有一颗“中国心”?

可以肯定,李光耀没有“中国心”,他不是中国人,尽管与中国渊源很深。他也没有理由有一颗“中国心”,因为他没有那个义务,如果我们中国的领袖人物不管台上台下,有一颗除中国以外的“X国心”,难道可以吗?

但是,对于中国的了解,对于中国人民的情感,李光耀相比起别国领导人,更加有一颗“中国心”。准确地说,他有一颗亲近中国的心、了解中国的心。这不仅是从他一贯对中国友好,在国际事务中基本未有过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言行;不仅是他多次访问中国,每次访问都要到各地走一走,而且一定要亲近中国民众;也不仅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不错的理解,真心诚意地接受并“活学活用”儒家思想、常年学习汉语,更在于,他对中国发展战略、国际地位和环境的理解相当到位。

关于当下的中国,李光耀说:“他们最好的战略是建立强大和繁荣的未来,用他们大量和越来越具技术和教育的工人,在销售和建筑方面把其他国家都比下去。他们会避免任何会恶化同美国的关系的行动。挑战像美国这样更强大、在科技上更优越的强国,会让他们的‘和平崛起’夭折。”——说的不对吗?

李光耀认为:“中美关系是合作也是竞争的。双方的竞争是无可避免的,但冲突却不是。中国需要国内稳定和国外和平,才能发展其经济。她需要所有大经济体的市场、投资和科技。”——说的不对吗?甚至比我们国内一些人的看法更加中肯。

李光耀显然是从亚州格局的现实出发的。看一看今天的亚洲吧:低水平的经济合作和“高水平”的政治冲突依然是一团乱麻。所谓“亚太共同体”、“东亚共同体”、“东盟”……也就刚刚闹出点略具雏形,别说与“欧盟”,就连当年的欧洲共同体都差得太远。我们周边或临近的国家,跟我们斗心眼儿、搞猜忌、闹领土争端、争中国提供的资金或援助,争着与美国老大纷纷套磁。亚洲各国之间,什么国界问题、民族问题、历史问题、核武化问题,不亦乐乎。实事求是地说,由美国在这个地区发挥作用,就这样平衡着,尽管问题多多,但中国既可以“和平发展”,又可以“集中精力”,何乐而不为?实事求是地说,美国影响力从亚细亚撤出,中国立即麻烦缠身。至少,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在客观上帮了中国大忙。要知道,中国作地区老大,决不仅仅是“时机不到”的问题,还有价值认同的问题。(这个问题后面再说)总之,由中国来招呼亚洲、观照亚太,完全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可能将千年不遇的“和平发展”良机由于我们的浮躁而断送。老话说“赔本赚吆喝”,用实际发展作代价换取虚荣光鲜有个屁用!

中国要想真正发展,就决不能做老大,也决不能做老二。但是,正如李光耀所说,只要美国的影响力从亚细亚撤出,其全球地位就保不住,那是因为中国在地区作了老大,就必然在世界上成为老二。这样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当下所一定要断然拒绝的。李光耀认为二三十年之后中国地位会真正提高到亚洲老大,那是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说“中国在20年后将具备全球重要性和影响力。” 其实,到那时中国依然不适合作老大或老二。

——李光耀对中国的评价和期待够高的了!

至少在相当历史阶段中,谨防中国“和平崛起夭折”,至关重要!

如果真正“爱国”,就要具备大国风范,具备大国公民的胸襟和气度,更要具备大国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客观理性。

二.李光耀怎样批评中国、批评了中国的什么?

当然,李光耀“伤害中国人民情感”或许还在于他委婉、但不客气地批评了中国。但是,他完全是从新加坡利益出发而心怀叵测吗?如果有“本国考量”,不足为怪;如果说出于恶意,就实在冤枉。

他说:“中国领导层并不否认他们的制度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贪污猖獗和乡村地区越来越频繁的群体示威事件,共产党官员在这些地方和发展商勾结,在没有足够赔偿的情况下把农民逐出土地。北京采取了灵活的反应,用软或硬或软硬兼施的手法,安然地渡过了可以摧毁一个僵硬体制的冲击。中国的发展还有难以预料之处,但她所设定的方向将在接下来的20年带来高增长率。高增长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化。中国目前的政治结构将面对巨大的压力。管理一个超过70%人口住在城市地区,可以通过黑莓(Blackberries)、手机和互联网取得全球信息的国家,需要重组政治结构和改变对这个大国的治理。”

这里指出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讳疾忌医吗?如果是西方国家领导人这样说,而且是公开地、在外交场合这样说,肯定又是“干涉内政”,“恶意攻击”。其实稍稍留意一下,西方政要有些年不这样做了,他们“友好了”、“战略伙伴了”,我们真的可以因此而自豪了吗?现在,我们的近邻、朋友站出来这样说了,说的不对吗?“用软或硬或软硬兼施的手法,安然地渡过了可以摧毁一个僵硬体制的冲击”——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含蓄还是中肯?有必要计较吗?还是好好反思吧!

“包括贪污猖獗和乡村地区越来越频繁的群体示威事件,共产党官员在这些地方和发展商勾结,在没有足够赔偿的情况下把农民逐出土地。”这些现象,不是连中国领导层也并不否认吗?不是国内广大民众也在反应吗?不是国内有识之士也忧心忡忡吗?至于“需要重组政治结构和改变对这个大国的治理”,更是一语中的!

李光耀,从最近这次演讲表明,他已经从中国人民的近友变成诤友。

诤友可贵!

三.必须从价值层面“关注”李光耀

国际上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战以来,颇有若干政要耍“两层皮”。简单点说吧,一层皮是立足于“务实”,即从国家利益、政治角逐出发而在国际上纵横捭阖;另一层皮立足于“价值”,即从价值体系和理想主义出发而着眼于自由民主公正正义和谐环保气候……等,颇有超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眼光或境界。一般来说,人们都把“第二层皮”看成弄假作秀,是为“第一层皮”服务的,就看你玩得高明不高明。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如果把一切“两层皮”都说成是手腕权术,就没有脱离冷战思维。事实上,确有一些国家政要“真诚地”玩第二层皮。

如果有第一层皮,就认为第二层皮肯定是“画皮”,就错误地判断了当今的国际和人类。关于这个问题,恕囿于篇幅而不在此展开。但必须指出:否认第二层皮,不仅使我们国际上被动,而且遮蔽国内问题!

两层皮,历史上就有,只不过凤毛麟角。如今,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马英九(尤其值得关注)两名帅哥。也包括帅大爷李光耀。

李光耀怎样对待儒家?1994年10月15日,北京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李光耀当选为名誉理事长。他在成立大会上致词说:“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新加坡人民有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治理国家和解决社会的问题。”其实,我们毫无必要、也毫无道理,将李光耀推崇儒家文化看成又是作秀,甚至看成是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的权术需要。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现在的新加坡人几乎全部是移民的后代。李光耀对于“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进行了新的解释,强调“由落叶归根转化为落地生根”,培养强烈的国民意识,为了培养这种意识,实行国民服役制,把自己两个儿子李显龙、李显扬都送去服兵役。

李光耀说:“他们(新加坡人)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而不接受美国人那种无限度的个人主义。”“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 ——新加坡,人口只有300多万,其中75%以上是华裔,他拿着儒家文化玩权术,就不怕玩成真的?——他也只能玩真的。这对于中国的启示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普适价值的沉淀!(之所以“普适”,而不是“普世”,就是要看到核心价值既有横向性,又有纵向性,看到其筛选、积累、沉淀的过程)

李光耀更多的是对于西方价值观的接受、推崇和实践,有人认为这是出于“攀美”的需要。看来,李光耀,新加坡,必须作出选择——你到底站在哪一边?到底是西方价值观还是亚洲价值观?其实,新加坡价值观完全可以是“杂交”。价值体系,本来就需要融汇,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本来就需要互补。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在人类核心价值体系中会有一席之地。(关于对立、冲撞、非此即彼,以及整合、互补等价值关系问题,请恕另行行文)

普适价值,一定是开放的体系,既非我们可以阻拦,也非西方可以独揽。

李光耀有从务实出发而纵横捭阖的一面,像俾斯麦、像基辛格,甚至其价值话语的运用也有着方面的因素;但他也有价值整合的一面。他有玩出毛病的地方,绝对算不上完美,(他专制为表民主为里,不像有些国家恰恰相反。有人认为他似乎搞成了专制与民主虽然别扭却已经成活的嫁接)但是他有这样的眼光和胸怀,站在一个蕞尔小国而让世界瞩目,单靠外交手腕绝对捉襟见肘。而这方面,正是需要中国好好学习的,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

中国对待国际事务、也包括国内事务,必须关注到价值层面!如果说这在历史上是“潜流”,二战以来越来越成为“隐蔽的主流”。丛林原则没有离开,但是早已不能决定一切。把一切都拽到丛林原则上去“唯物主义”一番,是一种浮躁的假深刻,是新的、跨国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中国,必须真心实意地面对价值取向问题!否则,中国国际环境、国际地位、国际形象,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以及台海关系等等,都会陷入极大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