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游记:朝鲜人“不谈政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28:56

朝鲜游记:朝鲜人“不谈政治”
 最讲政治的国家,老百姓往往就最不敢讲政治。这一点,西方人不能理解,而对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确是不言自明的。 到朝鲜免谈政治,在过境前旅行社已经跟我们讲得非常明确。但这一叮嘱看来有些多余,因为在朝鲜的行程,除导游外,你很难有机会接触任何朝鲜平民百姓,更不用说一句朝鲜话不懂,你就是想与朝鲜人谈政治,又何从谈起呢? 但是,要想避开政治,有时候还真难。 一次,我问了导游一个纯粹的生活问题:“朝鲜姑娘择偶有哪些标准?” 导游回答:“因为我们朝鲜搞的是‘先军政治’,所以,姑娘们的择偶标准也是根据这个‘先军政治’排列的:一是军(官),二是党(员),三是大(学生),四是机(家电),五是房(住宅)。” 我有些不解:“在中国女孩子择偶,要么有权,要么有钱,可你们朝鲜却不讲权钱”。 导游答:“不是不讲,你是军官,肯定是党员,党+军=权和钱,一样的嘛”。看来,讲政治也好,不讲政治也好,权与钱的意义也都大同小异,本是这个天下的乌鸦嘛! 在朝鲜旅行,最令我纳闷的是,除了万景台妙香山几处著名景点之外,朝鲜的山上基本没有树木,哪怕是灌木,也没有。朝鲜纬度虽高,却因为是半岛海洋性气候,每年降雨量达1400毫米,理应是“锦绣江山”才对,而我在丹东那边也见识过,植被长势十分繁茂。 其实,同样的情形,在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地方也十分明显。我有个同学,在七十年代末参加完对越自卫还击战回来,曾对我说:“妈的,别看我们广西这边的山光秃秃的,一过越南,人家那边全是原始森林。当地老百姓告诉我,早先都一样,后来我们搞大炼钢铁,把树都砍下来烧光了。” 可朝鲜也没有搞过大炼钢铁,为什么能长树的地方却不长树?当我就这个问题问导游时,他犹豫了半天,才回答:“在艰难时期砍光了”。我再问:“什么时期是艰难时期?艰难时期砍树干什么?既然砍了为什么不再种?”导游就只笑不答了。 很显然,导游是出于礼貌与我们谈旅游之外的事情的,他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而令自己无端地承担上政治风险。 我是在从平壤到丹东漫长的铁路旅途中获得与普通朝鲜人交谈的机会的。 在火车上我遇到两个朝鲜人,他们一个因为与中国人做生意,会讲几句简单的中文,另一个在日本留过学,懂得日文,而我又粗通日文,所以我就有了与导游之外的朝鲜人交流的机会。 谈话当然是从“不谈政治”的开场白开始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看过《大长吟》没有?”他们均作莫名其妙状。再问才知,朝鲜电视只有一个频道,根本不转播朝鲜以外的节目。不过,说起韩国,朝鲜人流露出不屑的神情:“我们不喜欢他们”。我说:“你们是同一个民族啊”。朝鲜人摇摇头:“不,他们跟我们,不是一样的人”。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总说自己强大和富有,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是凭什么这么认为的?” 他们的回答坚定不移:“我们就是强大和富有,这是明摆着的,用不着向谁证明”。 我摇头表示否定。他们极坚决地要求我解释。 我是这样解释的:“朝鲜人说自己的国土为‘三千里锦绣江山’(总面积为十二万平方公里),据我所知,有80%为山地,另5%为江河,平地只有15%,这也就是说,你们再上韩国总共五千多万人口,挤在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平地上,如果再刨去韩国那一半,你们还剩下多少人口和多少可使用的土地面积?这样的人口资源和土地资源,国家又能强大到哪里去呢!” 朝鲜人显然对我的说法闻所未闻,且很不服气,但一时又无法反驳。 我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你们现在搞的是‘先军政治’,据说北朝鲜不到三千万人口中,却养了两百多万的军队,还要搞核武器,国力都投到养兵跟核试中去了,哪还拿得出钱来改善人民生活?” 朝鲜人连连摇头,不容其置喙,我接着说:“你们有核电站,但为什么连平壤都经常缺电?你们如果真正有钱,也不会因为被美国人在澳门银行冻结两千万美元就哇哇叫吧?你们……” 朝鲜人争辩道:“我们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我们全民享受公费医疗,我们从农村到城市人民的住房全由国家免费提供,这些,在如今的世界,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成就”。我点头道,“你们义务制教育的水平如何,我没有看过,不敢乱加评论。不过,你们的公费医疗,我不看,也敢肯定,那决不可能是今天的水平。我看过你们马路上跑的汽车,就可以猜测出你们医院里医疗器械的落后,如果只是涂涂红药水擦擦龙胆紫,最好不要用‘享受’这个词。至于说道你们的住房,尽管从外表上看,你们的住宅楼像中国的危房一样,但仍然让我们心动……” 朝鲜人也曾想与我谈他们的主体思想,即被我以“不谈政治”为由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