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出路在哪里?--关于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15:14
【经济发展】明天的出路在哪里?--关于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7/201 分享标签: null

    

我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尤其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更使我们有了更多乐观的理由;我们也把许多希望都寄托在了未来,认为发展将使今天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一切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就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而言,似乎今天所有的屈辱(如果说还有些屈辱的话)与不利,都将被发展的浪潮所湮灭,暴风骤雨即将过去,灿烂的万里晴空即将来临,真是一幅空前美妙的前景。但是,事实果真就这样乐观、未来一切都将是那么美好吗?或许,9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能性很大,但是,如果我们放眼周边、放眼世界呢?今天世界很多地方非但不是美好的人间,反而有些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如果这些连天的炮火、遍地的弹痕都远在天边、与我们毫不搭干,那我们尽可以不去管它,但如果炮火越来越朝我们耳边轰响,弹痕越来越向中国边境靠近,沉重的乌云就在可望而又可即的地方翻滚蒸腾,这样一来,世界美好未来的可能性还有多大的百分比呢?用句官话套话来形容,现在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当然,中国的“专家”“学者”们总要得出机遇大于挑战的结论来,只是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知道别国的“专家”“学者”是不是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抑或他们水平低根本就论证不出来)。既然有挑战,而且首当其中的就是挑战,那就意味着有相当的危险存在,就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危险,就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思考危险来自哪里,也就不能不认真地研究,在严峻挑战下,通向未来的国家战略之路应该走向何方。  

一、能否靠贸易超越强权  

国家发展强大的标志,不仅仅是经济产值不断攀升,更不仅仅是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滚雪球般地膨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更重要的标志是,战略空间越来越大,战略之路越走越宽广。如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个国家经济总量一直增长,钱越来越多,但是战略空间却越来越窄,虎视眈眈的对手和觊觎者伺机而动,那么这个国家非但不能喜乐平和、悠哉游哉,反而相当危险。历史上西班牙、荷兰等就有这样惨痛的教训。在某种意义上说,进入十七世界后的中国也曾如此,貌似强大的天朝1840年后多次被打翻在地的原因,早在二百年前就开始酝酿、积累了。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发展强大,都必须一方面发展经济,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同时要打开自己的战略空间,给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战略环境,路越走越宽。通俗地说,就是不但有钱,还要有势。这就要求,发展中的国家必须在战略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以敏锐的眼光、高超的智慧和灵活的手段,促使战略形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而不是相反。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现如今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经贸立国的发展战略,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以外贸关系为基轴,为国家发展强大创造条件。就总的原则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问题是,现如今的中国已经太过依赖对外经济关系了,太过依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以至于一旦西方感冒,我们就也要跟着打喷嚏,就得赶紧打针吃药,如果仅仅就是这样,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里有一个疑问,存在一种危险,一个疑问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已经处在世界顶级了,继续发展,还要到什么程度呢?2万多亿美元不够,要多少才能够?是不是通过贸易就能使中国摘取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桂冠?使美国即或仍然还是超级大国,但也变成跛脚的了(因为经济上已经居于人后)。一个危险是,就算中国能凭借外贸所向无敌,横扫一切,但西方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吗?美国就不会感到做一个跛脚的超级大国有些不爽吗?如果他们不甘心在实力上被中国超过,不甘心世界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到中国来,不甘心做一个跛脚的超级大国,要丢掉自由贸易、进入彻底的贸易保护主义该怎么办?何况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苗头。更进一步说,如果他们不只是消极地锁国,而要用其它手段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该怎么办?就像鸦片战争那样。说句老实话,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单纯依靠对外贸易就能把强权国家从宝座上掀下去的先例。非但如此,财富滚滚而来的结果,既有羡慕的目光和赞叹的声调,也有很多仇视的眼神与觊觎的心理,这可是不得不防啊!(更详细的说明,请看笔者网文《中国能不能避免与美国的斗争》)。  

二、战略选择应该有多样性  

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人世间的事从来都该这样。国家的发展战略也并不例外。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大国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世人每每把眼睛盯在美国的武器和武装力量上,但实际上,维系美国全球霸权的绝不仅仅是武力。美国的战略家为美国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战略框架图,他们也做了很形象的说明。他们说,美国的防线在哪里?美国的第一道战略防线是美元,用美元控制世界,是美国的第一根战略支柱;美国的第二道战略防线是美国的外交,要通过美国对世界各地事务和进程的积极参与,使局势能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是美国的第二根战略支柱;第三道战略防线是美国的盟国及其武装力量,这些盟国是美国的战略前沿和战略边疆,他们日夜在为美国站岗放哨,有一些小的麻烦他们就可代劳解决了,这是美国的第三根战略支柱。最后一道防线才是美国的武装力量,这是美国霸权的核心力量,是美国战略大厦的基石。当然,这里所说防线第几第几,只是一般形象的比喻,总体上说,这些手段都是综合运用的,就好像一个基石上立起了三根柱子,支撑着美国的战略天空。必要的时候,美国也会赤膊上阵,如伊拉克、阿富汗等,这就要看准时机,选好手段,以期事半而功倍(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应该在仔细钻研美国战略运用方面多下功夫,有些人总爱喋喋不休地絮叨各种武器的长短,不亦鄙乎!)。就连那个根本都够不上战略层次的日本,居然也能在前些年提出一个什么“综合安全保障战略”,还想再经济手段之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日本的安全利益最大化。与美国、日本等情况相反,作为战略大国的中国,现今对外战略倒越来越缺少选择的余地,几乎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经济往来这根弦上,没有多少弹性,更缺少应有的抗冲击性。有一个时期,甚至流露出明显的嫌贫爱富的倾向。这实在不是大国战略所应该有的弱点。面向未来,中国的形成自己全球战略观,实施完备的综合保障战略,要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一切手段,保障和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这一点,我们要像美国学习,向其它一切大国学习。要知道,向战略对手学习一点都不低下,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事情多了去了,在战略较量中学习战略较量,这是一种很谦虚很认真地态度。还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说实话,毛主席是世界公认的战略大师,今天中国议论战略问题的人别说望老人家的项背了,恐怕连提鞋都不配,毛泽东战略思想是一个最贴近中国人也最容易为中国人所理解和掌握的宝库(真不明白一些反毛的人,怎么不衡量一下自己的斤两,居然桀犬吠尧)。连别人的战略智慧都不能理解,怎么能形成自己的战略智慧呢?  

三、走向综合的全球战略之路  

世界大国的战略必须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全球性。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重点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寻找独立的战略力量。在现如今许多表述中,“战略”一词用得既烂又肤浅。就比如国家之间的关系吧。有的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什么战略层面的意义,但我们中国居然也能与之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听了之后让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从一些常识问题谈起。  

全球国家众多,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其中能成为战略力量的国家并不多,而且与大小强弱也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要成为战略力量,必须具有相对全面的政治、军事、经济能力,对于周围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影响,能对力量平衡等发挥明显的作用(当然,这都是相对的。由于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的不同,对不同国家是否成为战略力量的评价也不同)。比如,对中国而言,澳大利亚、南非、巴西就很难成为战略力量,因为不管我们与他们的经济联系有多密切,在战略全局上,他们的向背取舍对我们并不发生明显的影响(尽管澳大利亚前一段时间把澳中关系弄得很夺人眼球,中资企业也在大举进军澳大利亚,但澳大利亚的力量无论如何也辐射不到东亚来,充其量也只能造成一些原材料供应上的波动),但以色列却是一个战略力量,新加坡也是,因为他们虽然小的可怜,但对战略平衡的影响都是明显的。  

能成为战略力量的国家不多,而能成为独立战略力量的国家则更是少之又少。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固然是战略性力量,其动静取舍事关全局,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被绑架了的,是没有战略行为自由的。比如日本,比如英国、法国、欧盟,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战略性力量,但不是独立的,他们的力量都被以美国为核心的联盟控制住了,他们在整个力量体系的定位与角色已经明确,任何变动并不是他们自己能左右的,甚至他们的战略想定及作战计划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没有完全的战略主权。这里法国有些特殊。戴高乐时代奉行独立自主,退出了北约,但是现在法国又缩回去了,重新加入了北约体系,所以也没有多少独立性了。要成为独立的战略力量,必须拥有完全的主权和战略行动的自由,自己有战略主动权。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知道,朝鲜是独立的战略力量,而韩国却一点都不是,越南是独立的战略力量,但加拿大却一点也不是,他们只是山姆大叔的小哈巴狗。  

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在进行战略性运作的时候,要明确目标,分清与哪些国家只能是互相利用、互利互惠的关系,与哪些国家要立足长远,把国家关系提高到战略层面,是为了摆布格局、实现力量平衡的。比如说日本,现在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很密切,而且最近又提出了一个什么“东亚共同体”,宣称要融入亚洲,咱们且不说中日之间有多少争端、日本对中国包藏多少祸心了,就说中日美之间的关系吧。假如中美之间爆发冲突,日本会帮谁?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两个人打架,第三者拉架,这拉架的学问可是大得很了,是很有偏向的。照笔者看来,中美打架,不要说指望日本能拉架或者拉偏架了,极大地可能是奋勇帮架,不是帮中国,而是要帮美国狠狠地打我们中国。就算日本或许可能心怀犹豫,但在山姆大叔严厉的目光下,小日本它敢不动手吗?假如有那么一天,所谓的“东亚共同体”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说,我们的战略努力,不能做那些劳而无功的事情,指望从美国的战略体系上撕下一大块肉来,瓦解美国的战略体系,中国现在也没这个力量,美国也绝不会容忍,小哈巴狗们到底也还会跑回美国那里去。所以,我们要寻找那些独立的战略力量,如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伊朗、越南、墨西哥、古巴等,进军那些战略上的破碎地带(限于篇幅,不再解释什么叫战略上的破碎地带),如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广泛联络边缘地带的国家,如非洲、南美洲等。突出重点,突出层次。这就好像是青年人谈恋爱,得互相吸引,单相思的结果,单相思的滋味,那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好受的。看看美国的作为吧。沙特是那样一个封建保守的国家,但美国却呵护的很,伊朗的政治架构几乎和美国差不多,但被美国妖魔化得不堪,这就是美国的运作,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2、联盟战略是战略博弈的必由之路  

人们经常用“纵横捭阖”一词形容战略行动的复杂,这实在是太贴切了,战略行动从来都是这样。早在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等的战略策划就已经大行其道,被运用得非常纯熟,而震撼世界的两次大战实质上都是从始至终都是联盟的博弈,战前在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之间,战争中和战后在美苏英法中之间等。战略博弈从来不是打擂台,从没有单打独斗一说。冷战时期形成了两大战略集团即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就是现在一超独大的美国,它也是网罗了一帮打手,共同进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国今天之所以横行天下,与它身后跟着众多打手关系重大,如果没有这些打手给捧臭脚,美国是不敢也无法这么狂妄的。所以,进行战略博弈必须依托联盟,客观地说,联盟战略是战略博弈的必由之路。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结盟,没有坚强的战略帮手,在当今世界严重战略失衡的现状下,简直就是一种自我孤立。在两大集团对峙时期,中国不加入任何一方,作为一支独立的战略力量,保持行动的自由,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现在世界的格局已经严重扭曲了,战略的天平不是有多大倾斜的问题,而是几乎彻底颠覆,在人类历史上,霸权国家从没有获得过如此大的行动自由,这才有了小布什的“单边主义”、“牛仔行为”。现在,美国在经济上遇到大麻烦了,新上来的奥巴马变换了手法。但是,“单边主义”的客观基础仍然没变,经济危机也总要过去,美国的霸权主义不会有任何改性,难道就不担心“单边主义”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更胜从前吗?到那个时候,也许伊拉克、阿富汗已经被搞定,朝鲜、伊朗也支撑不住了,那么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难道不可以拿镜子照照自己吗?  

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怎样创造?最好的办法是推动新的战略平衡,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实力,这是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辅助的力量。以正合,以奇胜,多助得道,寡助失道,没有一个盟国,何来战略格局?就连衰败的俄罗斯,还有白俄罗斯这样的铁杆呢。几乎是孤零零地形单影只,这真是今天中国战略上的一个悲哀。  

那么,与谁发展战略联盟关系呢?笔者在《中俄军事演习:期盼演出好戏演出战略大戏》、《中俄互相通报导弹发射:不只是互信那么简单》的网文中已经做了一些阐述。这里想再补充几个问题。  

可能性的问题。同中国目前的现状有些相似,俄罗斯也在寻求战略突破。在西方的围追堵截之下,十多年来俄罗斯西奔东突,但周围的陷阱却越挖越多,无形的绞索越来越紧,战略困境日甚一日。俄罗斯的经济杠杆本来就弱,金融危机又重重地打击了一下,现在俄罗斯几乎连乌克兰都玩不灵光,连白俄罗斯有时都起脾气,格鲁吉亚都敢叫板,可谓虎落平冈。前苏联的战略体系本来以武装力量为核心,现如今俄罗斯的常规力量随着经济走弱也日渐萎缩,有效性大打折扣,只剩下核武装可以依赖。谁都知道,核武器没有任何灵活性,只是最后的武器,可总不能什么事情都威胁说要进入末日吧?于是,俄罗斯的战略弹性和灵活性就荡然无存,只能在核武器上做文章,所以,前些天它就借着希拉里访问的机会,再次宣布随时要使用核武器,目的就是努力增加核武器的灵活性,加大威慑的力度。可以说,今天美国没有核武器可以,俄罗斯要是离开核武器,简直就玩不转了。这种困境,俄罗斯的领导人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急需在战略上突破,他们有冷战的经验,他们非常清楚,仅只俄罗斯一国之力,想对抗西方的围捕,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放任西方的围堵持续下去,俄罗斯的萎缩只能是日甚一日,国家民族的颠覆性危机都可能出现。寻求战略同盟,是今后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必由之路。  

意义问题:与俄罗斯进行充分的战略合作,没有多大的战略包袱,这一点,与有些国家不同(当然,有些是包袱,但是这些包袱必须背,要想有好处必须得出力),而且可以实现大面积高效益的战略互补。首先,中俄密切战略合作将创造出一个空前巨大的安全空间,中俄背靠背就能构筑亚欧大陆的一个巨大的安全岛,这个安全岛将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中俄的合作很是不能让人满意。西方集团已经把同伊斯兰的斗争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中亚,这是一箭双雕,既打击了敌对势力,又在中俄各自的背后打进一个巨大的楔子。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曾试图拔掉中亚美军基地,结果在美国的反击下还是泡了汤。现在美国还在准备增兵阿富汗,借口当然是塔利班(鬼才知道庞大的美军在阿富汗每天都干些什么,不是在干玩寇的把戏吧?)照此下去,这个楔子说不定哪天就向东,楔进中国的后背和俄罗斯的下腹。这危险不危险?这就像下围棋,就算人家下的是弃子,但既然能深入你的腹地,也足以达成巨大的破坏作用,使对手的全盘安全都不敢大意。中俄合作,将西方集团挤出这个地区,或者至少使之不再扩张,这是任何一个战略大国理之当然的行为,如果俄罗斯或者中国把大军派到古巴、委内瑞拉或者墨西哥,想想美国会怎么办?其次,中俄合作,互为战略后方,将形成事实上的战略分工,也便于集中主要战略资源于主要的战略方向。战术也好,战争也好,战略也好,都不能四面出击,都要集中主要力量于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中俄这样国力都相对不足的伙伴,更是应该这样。中国可以把主要技术手段和资源准备更多地向海洋方面倾斜,加大海洋力量的比重,俄罗斯可以专注于西方和南方,专注于陆地。最后,中俄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而这恰恰是中国所急需的。从俄罗斯获得原材料补充,不只是经济意义,更重要的能破解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海洋困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与主要对手在浩瀚的大洋上较高低、争短长,依赖海上运输解决中国的原材料及能源供应,始终面临着极大的战略风险,一旦出现战略摊牌,中国的原材料及能源供应只能立足于国内、争取周边,其中最大最稳定的只能是俄罗斯。  

3、要有果敢的战略行动。  

战略目标的达成要靠具体的战术行动,再好的战略,如果缺乏有力的战术行动支撑,最后也将一事无成。在战略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谦虚一说,战略上很谦虚从来也不会被别人称赞为美德,古今中外都是这般。美国及西方集团是这样一种思维:你必须有实力,你必须证明你有实力,你还必须证明你随时可能使用你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当年他们讽刺前苏联说,苏联人只能听懂一种语言,那就是“你到底有多少个师?”,即或前苏联果真如此,那怕也是从西方集团那里学来的,西方国家从殖民时代起就是操着这样的语言闯荡天下的。所以,在与西方集团进行战略博弈的时候,完全没有谦让的必要,不然将会被看成是大傻瓜。笔者历来主张,不能对霸权存在任何幻想。不能人家和你热乎了两句,马上开始浮想联翩,就像前几年的什么“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不要指望美国有什么“鸽”派,好象总有些菩萨在哪儿似。那是美国资本家的两手,一手持刀,一手笑里藏刀。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就可能长远些,得到保障些;以委曲来求全,结果将是处处被动,处处受压。不要担心刺激了美国这个大老虎,大老虎既然来了,躲是躲不开的,你再怎么“韬光养晦”,可它看着你就两眼放光,你还韬个什么光,养个什么晦?不要怕刺激老虎,就如伟人说的,“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针锋相对,存土必争”。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狠手时绝不容情,这样才会更主动、更积极。  

这样说来,未来也许就带有一点火药味了,可能有人一闻到火药味就哆嗦,但是怕是没有用的,你越是怕,他们就越要拿恐吓与叫嚣来吓唬,来讹诈,也不是怕就可以躲掉的,勇敢而义无反顾的迎接挑战,才能打造安全的环境,走上明天的坦途。  

    [最后更新时间为 2009-10-26 20:51]多分享,做达人>> 崇拜楼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14小时前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开心-一笑
  • 积分:36
  • 体力:50
  • 头衔:1级 嫩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推荐圈子

1楼感谢您积极发帖:)撰文请用3号字!
并请自行在帖子标题前注明分类!以减轻管理员工作量!此次由管理员代劳,谢谢! 分类可从中圈首页复制:
【行政法律】 【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 【环境灾害】 【医疗卫生】 【其它分类】
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也请您积极与大家交流互动:)
我是美丽签名档圈子的讨论重点:站在民生、爱国立场上讨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及未来的出路,提出可行性建议,亦可转发、推荐优秀文章与大家分享,杜绝空发牢骚的帖子。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14小时前中国怎么办_管理员
  • 积分:3369
  • 体力:250
  • 头衔:小草根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2

忧国忧民之心可鉴。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13小时前晓风抚柳
  • 积分:646
  • 体力:50
  • 头衔:嫩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3

晓风抚柳 在上文中提到:
忧国忧民之心可鉴。
   

    
我是美丽签名档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13小时前小虎女
  • 积分:3024
  • 体力:250
  • 头衔:小草根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4


   
我是美丽签名档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10小时前慕容君
  • 积分:5118
  • 体力:200
  • 头衔: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5


弱国无外交,这话时真理。现在中国知识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更不是军事大国,军事强国就更说不上了。
有时候我们希望政府硬起一些,不过这个总要有个度。我们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国家,基本上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对付一群狼,这就是中国的生存现状。
俄罗斯可以瞪眼,因为他有那个硬实力。中国现在还没有资本瞪眼,就这么残酷。有人说我们掌握了那么多美元储备,美国会怕我们。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我们当然可以不用忌惮他,但是现在它是superone,那种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决定权并不掌握在我们手里。
可以这么说,在今后一段时间,没有哪个国家能明目张胆地挑战美国的霸权,社会仍然要生活在美军的讹诈之下。指望俄罗斯,我觉得也不靠谱,这是一厢情愿。首先我们奉行独立自主。其次,只要看看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他们的贪婪秉性决定了他们其实和盎格鲁撒克逊后裔都是一路货色,俄罗斯民族搞敲诈绝对拿手,而且敲诈起来绝不手软。
中国未来只能靠自己。但是只要看看我们民族的汉奸传统盛行就不能不让人担心,摧垮我们民族的绝对是我们民族内部的汉奸。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9小时前朵朵白云海里游
  • 积分:260
  • 体力:50
  • 头衔:嫩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6

删除

明天的出路在哪?民众缺少一张选票,缺乏民选的政府,“公信力”的缺乏谈何超越?中国未来战略是以旧思维阉割新思想。


      中国未来战略有点像这位摄影者*!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3分钟前二片君子兰
  • 积分:436
  • 体力:50
  • 头衔:嫩草芽
  • 加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7

删除

明天的出路在哪?民众缺少一张选票,缺乏民选的政府,“公信力”的缺乏谈何超越?中国未来战略是以旧思维阉割新思想。



      中国未来战略有点像这位摄影者〖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