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趋势在加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03:08
  社论

2009年10月24日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四宣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9%,超过第二季度的7.9%,经济复苏趋势相当明显。今年初,中国政府提出“保八”的增长目标后,外界对此提出怀疑,认为难以实现。但现在再看,过去九个月的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7.7%,既定目标的实现已不存在任何疑问。

  中国原本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是如此。现在,当所有发达经济体依然在艰难踯躅的时候,中国经济却在快速复苏,其积极意义就显得更加突出。最起码,中国明显复苏的趋势,能够为全球经济的回暖提供更好的基础。

  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无疑得益于政府采取的一整套刺激措施,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使中国成功渡过了金融危机后的最艰难时期,而且更为未来一个时期的稳定增长做了一些铺垫。这是因为,刺激经济的配套既是为了达到保增长的短期目标,也是着眼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便达到持续增长的目的。

  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并非完全依赖于政府投资和大规模基建项目。一个令人乐观的事实是,在第三季度,中国的公司利润取得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相比于一年前,大型公司的利润在6至8月份增长了6.5%,从而结束了去年年底开始的大幅度下滑趋势。而国有企业的利润也大幅度上涨了12%,这也是一年多以来的首次增长。对经济的全面和持续复苏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顺便提及的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利润也在增长,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5%。相比之下,该公司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额还在下滑。再例如,英特尔总裁最近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其公司之所以能够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原因就在于它在中国的业务明显回升。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经济复苏趋势的加快,与世界贸易形势的缓慢改善也有关系。在第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额上升到3250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761亿美元。尽管这个数字大大低于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来自外部的新订单,重新激活了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工厂。

  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虽然还不能说非常稳固,但可以说正处在不断稳固之中。这不仅会增强中国政府掌控经济大局的信心,而且也有助于提振其他经济体的信心。  但是,这种快速复苏的趋势,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包括出现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消费领域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对这些潜在的风险,中国政府一直在密切留意,故而在今年第三季度放慢了货币发放量,减少政府支出等。  中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产能过剩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例如粗钢产量高企不下。再就是私营企业的投资意愿不强,致使它们对经济复苏的贡献不明显。至于扩大内需,更是一个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除此之外,虽然就业状况有所好转,过去九个月新增就业达851万人,另有数百万人实现了再就业,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天公布,全国仅登记失业的人数就有915万,而实际失业人数也许更多。

  长期而言,中国依旧要严格控制经济增长的质量因素,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现象,注重环境建设,在GDP和社会发展之间要求得平衡。也就是说,在追求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令人鼓舞的是,中国越来越重视“绿色经济”,把环保领域当作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来投资和发展,这无疑是有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