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的学问--易大旗专辑--凯迪文库--凯迪网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26:34
  中国菜远近驰名,八大菜系各领风骚,其实并不都是大厨的功劳。所谓西餐重情调,中餐重味道,那是“洋奴哲学”,中餐又何尝不重情调?

 

  远的不说,单举《红楼梦》,笙歌院落,灯火楼台,盛筵小酌,目迷五色,其精深之文化意韵,岂是凡夫俗子所能咂品!说到上乘国菜之情调,除了要色味香俱全,还讲究食肆的格调,“歌管楼台声声细”;“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村山郭酒旗风”;“黄鹤楼中闻玉笛”;“轻烟散入五侯家”……还有杯箸与盘碗,桌凳与字画,须得一个雅字。自然,尤应记得菜谱亦为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之一个细部,菜牌名头要吉祥、醒目、雅致,要含隐喻与象征,最后那笔字还需写得好,至少不能丢人现眼__这些都是学问。

  只不过今日吾国之食文化已遭双重蹂躏,一是中共的革命,二是海外中餐馆之自甘堕落,油烟烘烘,藏污纳垢,令人望而生畏。海外中餐馆越开越多,同行间更要互相倾轧,于是乎日贱其格,到如今已穷途末路,唯剩一线希望,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菜”。中餐的振兴大任,只能寄托于她的伟大祖国。

  犹记“1999《财富》全球论坛”国际会议恰在江泽民的发迹之地上海举行,意气风发的江主席一尽地主之谊,遂在富丽堂皇的上海国际会议厅筵开百席,曲意款待诸国来宾,体验周旋于众多亿万富豪与跨国巨头之间的乐趣与荣耀。

  追想先皇老毛,成天在中南海深宫里接见那些来打秋风讨赏银的“国际叫化子”,有何意趣?虽说前朝帝王也有过万国来朝之盛,大抵亦是游牧番邦在殿前献上几盘奇瓜异果,蹦跳一圈“胡旋”,于是龙颜大悦,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照单全送,中华上国之威仪便恩泽四海。然而,据说天朝的衰落正是源起于西夷来使不肯下跪,结果由辱国始而以丧权终。

  现时来朝觐的不再是三山五岳的革命乞丐、国际恐怖分子和毛主义的宗教狂,而是外夷列强的“强中之强”,即是发达国家里富可敌国的金融寡头、托辣斯企业集团总管或是名门望族的香火传人,他们跺跺脚地球都要抖三抖,只怕北约的机群空袭也难有如此能量。这等簪缨公侯到此一游,不谓屈尊也算赏面,教江泽民怎不喜上眉梢?于是在灯红酒绿、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之间,久违了的上国威仪似曾相识燕归来,壮哉中华!

  却说事关国体,张罗这百席盛宴自然要煞费苦心。当局遂再请“国宝”级的沪上老者钟先生出山。钟老前辈已有七十八岁高寿,1942年起便在十里洋场侍候过无数阔人,饱经酒池肉林的浸淫,几成大食家肚里的蛔虫,此公身怀菜谱密笈的不传绝技,当年上海市长徐匡迪宴请克林顿总统,亦要三顾茅庐,请钟老前辈设计菜单。如今世外高人重作冯妇,麾下有从各高级饭店征集而来的数十名国家一级大厨,钟老“食神”断然圈定宴席由粤菜、川菜、闽菜为三大鼎足,余者俱不论。外行便要问:申城盛事,何以独缺上海菜?原来沪菜聊有薄名,却都是家常小炒,见不得大场面的。说到粤菜,不仅在海外中餐馆占山为王,近十余年在国内也所向披靡,俨然紫之夺朱,凌驾于其它菜林先辈之上;至于川菜,则是唯一未向粤菜折腰的大菜系,且又在洋人之味蕾中稳固地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故非它莫属;闽菜一向锋头不健,但赴宴阔佬中多有台湾豪客,焉得不兼顾?

  只有一点不明,扬州菜资历颇深,亦不乏佳作,摆上桌面又可令江泽民这扬州人氏有了讨巧的话题与卖弄的空间,何以将它扫地出门?惜乎,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钟老前辈挂帅,竟不为江主席徇私,看来钟氏在食谱上皓首穷经,实在大材小用,当调任中纪委或中央反贪局去“传帮带”,则以正辟邪,海晏河清了。

  欲知钟老先生圈定的菜单,请阅下表__

风传萧寺香(佛跳墙)
云腾双蟠龙(炸明虾)
际天紫气来(烧牛排)
会府年年余(烙鳕鱼)
财运满园香(美点笼)
富岁积珠翠(西米露)
鞠躬庆联袂(冰鲜果)

  骤读菜谱难免生疑,钟老先生的中文根底是否不及他于食艺上的学养?遣词造句似乎不甚妥贴。细看之下才悟出原系“藏头偈子”,连起来读为“风云际会财富鞠躬”,真是大拙大巧!

  中国人玩藏头露尾的文字游戏有一把年头了。宋江浔阳楼醉酒题诗,明明无心之作也能让有意者读出藏头反诗来。后来神机军师吴用照葫芦画瓢,设定计谋用暗存反骨的藏头诗,逼反了卢俊义员外。后来海外一留学生投稿《人民日报》,明为歌颂吾党吾国,实系藏头反诗,读出来为“李鹏下台平民愤”。东窗事发后,循例应“严肃处理”报纸的责任编辑,结果居然不了了之,可能大家都认为李鹏早该下台了,实话实说,何罪之有?但李鹏至今混得有头有脸,从未转过下台的念头,可见无论是“民愤”抑或藏头诗,都不足论,以卵击石而已。

  说到藏头菜单,如何令外夷富豪们能在大快朵颐之外还咂品出其中意趣?这毕竟不是口感问题,而是另一种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以我所见,玩这游戏应与对牛弹琴类同,实难讨喜。

  “风云际会”犹自可,“财富鞠躬”未免太俗,而且也有违明文入宪的四项基本原则,更与江泽民“讲政治”的口诀不符。说来还是先皇毛泽东心口如一,他在国宴和私宴上仍不忘向宾客播扬主义和信仰,譬如筷子指向辣椒,就必能借题抒发一通关于中国革命的联想。故此欲在菜单上印证中共的终极理想,须得有另一番语境。某虽不才,也献丑试拟六菜一汤__

   四喜丸子
   海鲜上汤
   翻生咸鱼
   腾飞龙凤
   云耳蒸鸽
   水饺三鲜
   怒江活鲤

  这份藏头菜单即为“四海翻腾云水怒”,那是何等豪迈雄奇的世界革命情怀!

  极为可惜,这种毛式气概已彻底失传。如今的江主席对腰缠万贯的国际资本家倒屐相迎,百般献媚还来不及,怎会去败人家的兴头?再者,中共对自家的百姓也换了汤药,革命诸事,休提也罢,大伙儿赶潮下海,一同发财去吧!连舞台与影视亦成天为“财迷”们鼓劲,大腕艺员穿著长袍马褂,抱拳作揖,齐唱:“四海同庆恭喜发财心呀心相通,花也红心也红富贵在手中。”(贺岁歌曲《满堂红》)。

  如此时代主旋律,折射至民间食肆酒楼,更有一番奇幻光景。不妨回到菜单上探究吧。

  “金钩挂玉牌”是何菜式?金玉满盘,吉庆有余,果然讨彩,原来不外是黄豆芽拌豆腐__煮豆燃豆箕而已。“翠柳啼红”不谓不美,十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光看这菜牌也想小酌两杯了,它是什么东西?竟是青菜炒红辣椒。还有“二龙戏珠”,造句略为流俗,却也还过得去,此为何物?是两条豆角之间赫然摆上一颗肉丸子。说到“三冬雪花”,你大概能猜出来是银耳或者蛋白__竟然不!一碟豆腐渣而已。还有汤式叫做“漂洋过海”,是开水、味精加几片菜叶。足见店家缺乏文化素养,何不叫“登萍渡海”或者“一苇渡江”?那才称得上大学问。

  既是媚俗,当然要俗到家了。于是街边冷饮“自有颜如玉”,招牌上有红粉佳人、清凉小妞、冷面西施、甜心妹妹……简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更有突破官方道德规范的摩登菜谱,叫做“玉女脱衣”和“花花公子”,那个一丝不挂的玉女是去了皮的凉拌黄瓜,花花公子倒还有点身价,是一盘清蒸田鸡。如此类推,北菇、木耳、金针菜蒸鸽,应为“三陪乳鸽”;传统贵妃鸡不够前卫,应叫“一楼一凤”;各式甜咸粽子应叫“玉莆团”;百合莲子羹应叫“潘金莲戏叔”……

  这就是菜单的学问。它即便未足以成为当代中国的编年表,至少也能测出这个时代的风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