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足迹—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0:17:57
共和国足迹
—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图]
2009年10月18日11: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图为1956年,毛泽东在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6年,是新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一年的许多重大举措,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可惜的是,这些重大的决策,没有能在随后一段时期一直坚持下去。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是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在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告诫全党的话。“以苏为鉴”,思考和探索自己的道路,是贯穿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号召:“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图为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辞。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知识分子参加,为解决知识分子问题,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多个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文件,推动了全国知识分子工作的开展。全国一时掀起了一个贯彻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精神的热潮,吹响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角。
为了发展文化和科学,5月初,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说:“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双百”方针的提出,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团结的国家形象,反映了繁荣文艺,发展科学的时代要求。《论十大关系》和“双百”方针的主旨完全一样,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一场新的建设热潮——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巩固新制度,建设新国家——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56年,是新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一年的许多重大举措,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可惜的是,这些重大的决策,没有能在随后一段时期一直坚持下去。
共和国足迹链接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共和国足迹—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实现耕者有其田[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婚姻自己当家[图]
共和国足迹—1951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共和国反腐第一案[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 蜀道之难改观[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登上国际舞台[图] 共和国足迹—1954年:“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中华民族大家庭[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图]
共和国足迹—1957年:从“和风细雨”到 “急风暴雨”[图]  共和国足迹—1958年:“急急忙忙往前闯”[图]
共和国足迹 —1959年:翻身农奴把歌唱[图]  共和国足迹 —1960年:勇攀世界高峰[图]
共和国足迹—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图] 共和国足迹—1962年:“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图]
共和国足迹 —1963年:石油基本自给[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两弹一星”建功勋[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初绘现代化蓝图[图] 共和国足迹 —1965年:“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图]
共和国足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图] 共和国足迹—1967年:中非友谊的丰碑[图]
共和国足迹—1968年:扬子江上架钢虹[图]  共和国足迹—1969年:崇山深处汽车城[图]
共和国足迹—1970年:万里长江第一坝[图]  共和国足迹—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图]
共和国足迹—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环境保护开始起步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攻克杂交水稻难关 [图] 共和国足迹—1974年: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 [图]
共和国足迹—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图] 共和国足迹—1976年:十月的胜利 [图]
共和国足迹—1977年:重启高考之门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科学的春天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伟大的转折 [图]  共和国足迹—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图]
共和国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图] 共和国足迹—1981年: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图]
共和国足迹—1982年:开创新局面的纲领 [图]  共和国足迹—1983年: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 [图]
共和国足迹—1984年: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图]  共和国足迹—1985年:百万大裁军 [图]
共和国足迹—1986年:“八六三计划” [图] 共和国足迹—1987年:准确的历史定位 [图]
共和国足迹—1988年:海南建省 [图]  共和国足迹—1990年:浦东开发 [图]
共和国足迹—1991年:扶贫攻坚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图]  共和国足迹—1993年:汪辜会谈 [图]
共和国足迹—1994年: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图] 共和国足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 [图]
共和国足迹—1996年: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图] 共和国足迹—1997年:洗雪百年耻辱 [图]
共和国足迹—1998年:众志成城战洪魔 [图]  共和国足迹—1999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图]
共和国足迹—2000年: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图]  共和国足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
共和国足迹—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3年:科学发展观
共和国足迹—2004年:提高执政能力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神舟飞天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废除农业税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天路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构建和谐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7年:高举旗帜继续前进 [图]
共和国足迹—2008年:百年梦圆 [图] 共和国足迹—2009年:共克时艰 [图]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