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慧专栏:组建城管公安绝非改革正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12:04
肖雪慧专栏:组建城管公安绝非改革正途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肖雪慧 原创 浏览量:168  发布时间:2009-10-10
版次:AA32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组建“城管公安”,激化矛盾,是为不智;偏向强势,是为不公;打压小贩,既抬高市民生活成本,也收缩底层谋生空间,是为道义有亏。不是任何新举措都可以称为改革的,改革是有向度的。不智、不公、不义,肯定不是改革方向。

    ■知道分子 之肖雪慧专栏

    城管总是在提供新闻话题。涉嫌非法的全国城管局长联席会议引起的风波未了,注定要遭物议的“城管公安”又浮出水面。

    据悉,广州进行大部制改革,在重组城市管理委员会的过程中,拟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中增加城管特勤大队,协助和配合城管执法。有关媒体在透露这一举措时,转述了某城管负责人的说法:此项改革意味着此前一直呼声甚高的“城管公安”将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今后公安人员可以随城管上街执法,不仅能有效减少暴力抗法,城管执法人员在暴力抗法中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也可以得到根本解决。谈及随同前往的公安与城管的分工,该负责人表示:前者主要维护现场治安、防暴抗暴,“对于城管被打伤的刑事案件也会负责调查”,“至于捉走鬼,还是由城管执法者负责。”

    这番解说,一个无主语的“呼声甚高”,会使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是社会各界呼声,实际上却是一方面急于摆脱身份尴尬,另一方面有强烈扩权冲动的部门要求。然而,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出台任何措施,充分征询利益相关者各方意见是决然不可迈过的一步。这项措施影响所及,首先是小贩群体,此外,还有数量上也许远比小贩多得多的中低收入市民甚至收入不低但青睐小贩商品多样和服务方便的人群。而首当其冲的小贩群体,是近一二十年极端“车本位”的城市空间配置和病态的城市理念最直接的受损者,不仅生存空间被收缩、挤压,而且当他们莫名其妙成了一个准暴力机构的“执‘法’对象”之后,被粗暴对待,被追赶、呵斥、拳脚相加,就成了小贩的经常体验。在这种极端屈辱的经历中,他们作为劳动者的人格和尊严也遭到了无情践踏。

    推出一个势必影响众多人生存权利和生活成本的举措,不征询受影响群体的意见,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如果真有这样的“改革”措施,究竟经过了什么样的程序?有没有听证?听证对象的选择是否合理,都应该公布出来,不能黑箱操作。而十多年持续打压小贩已经积累了难解的矛盾,“城管公安”只能使矛盾更加难解。这从内含于“城管公安”这一称谓的倾向可以预见,更可以从那位城管负责人的说法见出端倪。

    小贩与城管之间的暴力事件,谁是攻击方、谁是躲避方,谁滥用暴力,全社会有基本事实判断。但城管负责人却把自己说成“被动挨打”一方,说城管公安将负责调查“城管被打伤的刑事案件”,至于城管(或“协管”)打死打伤小贩,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对于城管职能,负责人给自己部门定位在“捉鬼”!一个部门负责人如此罔顾事实,如此自我职能定位,如此自我偏向,视“城管公安”为部门保镖,权力在实际运作中只会更出格。一旦组建城管公安成了事实,在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之外,还将迫使公安与小贩冲突频发。前一经常性冲突已经使我们这个社会不堪承受,后一情况则根本承受不起。

    组建“城管公安”,激化矛盾,是为不智;偏向强势,是为不公;打压小贩,既抬高市民生活成本,也收缩底层谋生空间,是为道义有亏。不是任何新举措都可以称为改革的,改革是有向度的。不智、不公、不义,肯定不是改革方向。

    (作者供职于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