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广安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28:09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东、南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合川市接

广安市

壤,西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大竹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 30°01′-30°48 ',东经 105°56′-107°18′ ,东西相距 130 千米,南北相距 90 千米。总面积 6344 平方千米。总人口 453 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广安区广福街道,邮编: 638500 。代码: 511600 。区号: 0826 。拼音: Guang'an Shi 。市内地貌呈东高西低,华蓥山将全市分隔为地表形态各不相同的两大部分:东部的邻水县属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西部的广安区,岳池、武胜县和华蓥市属川中丘陵区,嘉陵江、渠江流经其间。全市中丘、浅丘面积 4091 平方千米,占全市幅员面积的 64.66 %;深丘面积 270 平方千米,占 4.3 %;山地面积 1747 平方千米,占 23.23 %;平坝面积 509 平方千米,占 8.3 %。广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目录

·                                 • 历史

·                                 • 人文资源

·                                 • 地理气候

·                                 • 城市建设

·                                 • 自然资源

[显示全部]

广安市-历史

 

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远在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这里

广安市

就建立了始安县。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为路以下行政区)。以后历代都在此设置军、州、府建制长达944年。1913年改名为广安县,1993年成立广安地区,1998年撤地设市。悠久的历史,为广安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邓小平故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匾额,这里孕育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培育了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纪伟人,人们瞻仰伟人故居,缅怀伟人业绩,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还有7处省级保护文物,“灵宝山石刻”据传为唐代诗圣杜甫手笔,时时引来游人驻足揣摩,希冀从那一钩一划中,窥探诗人当年身逢战乱,在颠沛流离中犹自忧国忧民的襟怀;南宋大学士安丙在广安城南建造的白塔,雄踞渠江之滨,登临塔顶,如步青云,图画般的绿水青山、田野城廓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被列为“96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安丙及其族属墓群,使一批珍贵文物重现世间,让现代人领略宋代文化的丰富内蕴;宝箴塞是国内罕见、蜀中第一的军事要塞,构思精巧,易守难攻,牢不可破。还有冲相寺、褒先寺、真静书岩等历史文化遗迹,让人留连忘返。

历史沿革
 广安地域,春秋属巴国,秦属巴郡宕渠县,“迄汉及晋,综属宕渠县之西南地”(清光绪>)。
公元前11世纪,聚居在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巴人西迁川东,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取得各部族间的统帅地位,建立巴国,定都江州(重庆)。巴人的一支板楯蛮族沿嘉陵江、渠江水道向上游拓展。在茫荒的江河两岸,勤劳勇敢的板楯蛮逐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最早开发了广安这一片热土。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年从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县,治所在始安城,属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为流江郡,县属流江郡。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zong(宗下一贝字)城,改名为zong(宗下一贝字)城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丰乐县后,复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废丰乐县,其地复入。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县为渠江县。
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于渠江县境秀屏山(亦称翠屏山、银顶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为广安军。广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军治所迁至大良城。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两度被蒙古兵占领又两度为宋军收复。咸淳二年收复后,改广安军为宁西军。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迁回浓洄镇。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宁西军及其辖地为元所据。十五年(公元1278年),县改隶顺庆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

广安市

)顺庆府升为顺庆路,置广安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将其纳入版图,同年改名为广安州。
清初,州境先后为张献忠、李自成、姚黄(姚天动、黄龙)及明将甘良臣等部占领,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归入清版图,但因州城尚为人所据,治所设来苏寨。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迁竹山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迁至浓洄镇,领有岳池、邻水、渠县、大竹四县。嘉庆年间推行道府制,州属北道顺庆府。
宣统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军占领州城,宣布广安州脱离清政府,并由蜀北军政府直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蜀北军政府撤销。明道废府,州直属于省。次年恢复道制,广安州改为广安县,隶属川东道。三年,川东道改为嘉陵道,县为其所辖。八年至十二年,四川军阀纷争,广安县先后为黔军、陕军、江防军所据,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又先后为罗泽洲、杨森所辖。
二十四年川政统一后,属四川省察专员公署设于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区,至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未变。
1949年12月9日广安解放后,隶属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员公署。
1953年3月大竹专员公署撤销,改属南充专员公署。
1968年9月南充专区改为南充地区,县随之改属。
1993年7月广安地区成立,广安县隶属广安地区。
1998年11月广安地区改广安市,广安县改县设区。

广安市-人文资源

 

广

广安市

安人杰地灵。孕育了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养育过工农红军33军,川陕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等革命力量,培育了以著名数学家何鲁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
广安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邓小平故居纯朴庄严,吸引着中外游客;阳和革命纪念碑、华蓥山游击队及双枪老太婆、江姐、许云峰等事迹有口皆碑、有踪可觅;华蓥宝鼎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曾有庙宇30余座,极盛时僧众达千余人,素有“东朝宝鼎,西朝峨眉”之称。现在每年佛教朝圣民众达80多万人次;展现当地民俗风情的“云童舞”已流传200多年,曾获文化部优秀民间舞蹈奖;南宋安丙墓及族属墓群列为“'96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广安市-地理气候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是三峡库区发展的

广安市

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谓。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合川市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地理座标为北纬30001′-30052′,东经105056′-107019′,东西宽134.5公里,南北长93.6公里,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代蓥市,共86个乡,87个镇,2886个村,2002年总人口444.3万。广安属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边过渡地带,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其中中西部为丘陵区,东部为平行峡谷低山区,海拔高度从185米到1700多米,以华蓥山主峰高登山1704米为最高。两大主要河流渠江自北而南纵贯市域中部,嘉陵江自北而南纵贯市域西部。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17.7oC,年平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全年无霜期310-324天,具有冬温夏热、冬春雨少、夏雨集中、秋雨连绵和风力小等特点。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两大地形之间,是三峡库区发展的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谓。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合川市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
广安市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风力小。年平均气温1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5600℃,无霜期306-32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43%的降水量集中于作物生长旺盛的夏季。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8,即降水量的48%汇入河川,52%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腾所消耗。终年植物繁茂,且无季节性河流。 

广安市-城市建设

 

广

广安市

安,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乃是旅游业开发之圣地。华蓥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天下第一雄山”之美誉,山上有中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宝鼎,素有“西朝峨眉、东朝宝鼎”之说,山峦叠幛,沟壑相间,有千年古栈道,有三大高山湖泊之一的天池湖,有千姿百态的地质奇观石林,有光怪陆离的天然溶洞。境内嘉陵江、渠江蜿蜒流过,溪河湖泊点缀其间,岳池翠湖风景秀丽,武胜太极湖烟波浩淼,还有御临小山峡、千岛大洪湖、杪椤林等自然景观。 

广安,城市优美,基础设施完善。1993年设立广安地区以来,广安建设突飞猛进,围绕“建设‘四级’城镇,形成地方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思路,大抓了以广安城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经过九年奋战,建成区达1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人。一个基础设施配套、市政功能完善、建筑格调新颖的新广安已矗立于四川东部。一是新区扩展迅速,人居条件大为改善。九年来,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资金近30亿元,拓展城市新区达7平方公里。构成了“三纵三横”的城市框架,88米宽的金广大道和66米宽的金安大道成为市区靓丽的风景线。投资24亿元,新建房屋50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人口10.4万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二是交通、通讯方便、快捷。市区形成了“四面环转、纵横交错”的交通道路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649公里。襄渝铁路、国道210、212、318线横穿东西,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安)南(充)高速路、达(州)渝(重庆)高速路纵贯南北。市区到各县(市)的时距缩短到30分钟。通信发达,信息传递速度快捷。市区程控电话2万多门,农村一半的村通了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移动通讯网络基本实现无缝覆盖,宽带网、党政网运转正常。三是水、电、气供应充足。年供水能力460万立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农村乡镇自来水受益比重65%左右。改造了农村和城镇供电网络,电量充足,电价低廉。天然气长输管线连通,年供气量达3600万方,城区天然气普及率达75%以上,天然气主管线沿途乡镇用气户达52%。四是公益设施配套,服务机构齐全。已建成2.1万个座位的体育场一个,建成1200个座位的会展中心一个,《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和广安人民广播电台是全市重要的传播媒体。学校、医院、休闲、餐饮、宾馆、金融等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齐备,城市功能趋于完善。五是大抓“四化”,提高城市品位。坚持绿化上档次、美化上台阶、亮化上品位、净化达标准,努力建成山水园林城市。采取街道插绿、人行道植树、公园培绿、庭院缀绿等措施,狠抓绿化工作,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0.7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6.57平方米,创造了清新宁静、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狠抓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影响观瞻的建筑物,扮靓城市容貌,突出街景特色,让人们在闲情逸致中得到美的享受。特别是把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作为建设重点,根据“保护、发展、美化、繁荣”的设计规划,全面实施绿化工程,到2004年,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建成郁郁葱葱、井然有序、自然亲切、令人仰慕的名人故居保护区,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广安,规划宏伟,风格独特。充分突出“山水绕城、城拥山水、园中有城、城园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风格,2004年前把广安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到2020年,市区规划面积63.85平方公里,形成7个组团,城市人口达到38万,人均用地面积89.07平方米。形成市政广场、文化广场、中心广场等7个广场,新建桥梁4座,最宽街道88米。绿地面积6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8%,人均绿地15.86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38%。把广安建成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周到、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名城。

广安市-自然资源

 

已探

广安市

明或已发现的矿藏有煤、天然气、岩盐、石灰石、耐火粘土、菱铁矿、钒钛矿、铝土矿、锂、铍、锗、铬、硼、油页岩、白云石、硅石、冰洲石、磷矿、含钾岩石、石膏、石英砂、玄武岩、辉绿岩、矿泉水、硫铁矿、沙金等三十余种。其中原煤蕴藏量7亿吨,是华蓥山煤田的富集区;岩盐层厚160-200米,蕴藏量约1000亿吨;石灰岩分布800余平方公里,层厚20-200米;天然气蕴藏量颇丰,年开采量7亿立方米。
丘陵、平坝地区垦殖程度较高,经果林、薪炭林、防护林点缀其间。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植被良好,植物种类繁多,形成若干植物群落。有以马尾松、杉木、柏木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有以丝栗、香樟、楠木、桉树、桔柚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有以桦木、杨树、麻栎、枹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有以山茶、杜鹃花、柃木、山苍子为主的山地灌丛,有以白茅、巴茅为主的山地草丛。珍贵植物有杪椤、三尖杉、红豆杉、银杏、润楠、连座蕨。野生动物因“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对森林的过度采伐面而大为减少,但仍有4000余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红隼、雕鹄、小灵猫、小獭,有省重点保护动物豹、大灵猫、赤狐、红腹凤头鹃、鹰鹃、山地有大鲵、蝴蝶、松鼠、紫蟹、“玻璃鱼”等观赏动物。

广安市-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广安建区设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

广安市

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突出发展主题,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高于全国8.1%、全省8.8%的增长速度。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5亿元,比1993年翻了近两番。地方财政收入4.65亿元(按新体制口径),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9亿元。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广渝高速公路广邻段竣工通车,襄渝铁路过境段完成电气化改造。电信C3本地网扩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5万门,实现了电信传输光缆化、电话交换程控化。广安市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县市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骨干产业逐步形成。能源、建材、食品工业支柱地位凸现,2001年,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已达35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岳池特曲、邓府酒等食品工业初具规模。

广安市-基础设施

 

交通状况

广安市

广安境内318、210、212国道及203、304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通车里程达2631公里。华蓥市实现了镇镇通水泥公路,村村通公路。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广邻段竣工通车,邻(水)渝(重庆)段、广安至南充、至垫江、至达川高速公路也动工兴建,经广南、成南高速公路至成都250公里,以广安为中心的公路骨架正在形成。襄渝铁路纵贯全境,渠江水流连接长江,均可通航重庆。
广安市除航空外,铁路、公路、水路交通便捷畅达。电气化铁路襄(樊)——渝(重庆)线纵贯南北,拥有火车站6个,其中广安站是川东片区重要的物资、客源集散地,每日有6对客运列车停靠,可直达成都、重庆、西安、郑州、北京和武汉。规划建设中的兰(州)——渝(重庆)铁路穿境而过,将打通广安向北而出的快速通道。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区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平均密度均高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广安至邻水段已建成通车,余下路段将于2004年前全线贯通,由广安1小时可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与空中交通对接。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广安至南充段2004年建成通车后,由广安至成都仅需2.5小时。正在规划中的南充至重庆高速公路将穿过武胜境内。届时,广安不仅可实现县、市、区均通高速公路,而且将自动融入成——渝——沪旅游经济圈。广安还拥有过境国道210、212、318三条,过境省道石(柱)——南(充)线、仪(陇)——北(碚)线、溪(口)——石(梯镇)线、广(安)——遂(宁)线四条,以及县道岳(池)——武(胜)路、广(安)——武(胜)路两条。国、省、县道纵横交错,构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体的“三横四纵”交通网络格局。如今,从广安市区出发,到任何一个县、市、区,乘汽车最多只需30分钟,这就是知名的“半小时工程”。同时,境内嘉陵江、渠江连接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直通重庆、南京、上海。渠江水上游、太极湖水上游等已成为新兴的热门旅游项目,为广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邮电通讯

全市通讯已实现程控化、网络化,可提供国内、国际电话服务及电报、传真、移动通讯和公众多媒体数据网(DDN)、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一线通”(ISDN)、宽带网络(ADSL)、视频点播、邮政快递等业务,对外通讯、信息传递十分方便、快捷。

广安市


科技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落实,科技投入增加,推广“百项工程”项目79个,实施重点科技项目45项,科技兴农项目92项,科技产业实现产值2.4亿元。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成效明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12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7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971人,中等专业学校年末在校学生1852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95万人,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卫生资源配置优化,计划免疫和预防保健深入开展,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卫生机构1565个,医疗病床位6329张,卫生技术人员9920人,村设医疗点3018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534人。全市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5个,藏书量25万册。有文化站16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10项次,获团体名次6个,单项名次80个,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正式运动员10人。

广安市-旅游资源

 

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现代旅游经济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邓小平同志的家乡,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广安是邓小平故里。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并在这里度过了15年青少年时光,留下了众多遗迹。由江泽民同志题名的邓小平同志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中央批准修建的邓小平铜像广场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是瞻仰伟人风范,追思伟人功绩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