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知的空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7:40:19
 吕少七日谈:袁腾飞抄袭!      公元2009年,在中国,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干支为乙丑,属牛,土命,纳音为“霹雳火”。是日,四海生平,纵是气候偶有反常,西边流泥石,东边生台风,南方行酷暑,边疆之地暴徒滋事,但诸多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辽阔,似乎年年在所不免,无关宏旨。至于北方,则更是张灯结彩,为着庆典,不亦乐乎……

    请原谅,未经同意,化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先生的开头,做一番“起兴”,缘起一股通俗的讲史热、读史热在帝国的热土上,滋生开来。朋友一语中的:我发现,当前这些讲史的,怎么看起来有点黄仁宇的感觉?

    说像黄仁宇,那是抬举了,人家套路有点野,不被正统所认同,但多少是有着扎实的史料功夫,有着自己的历史观的。返观日前被称为“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作为“历史热”的又一代表,在百家讲坛讲《两宋风云》中,被人指出抄袭、虚构历史。

    作为一位中学老师,能够站在国家电视台,为全国观众普及历史知识,自是不易,令许多专业人士羞愧。我们大可将之放在国学热、历史热的大背景中考察。但需要指出的是,袁腾飞的火热,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看他的视频,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善于操着京片子、口吐莲花、让课堂生辉的好老师。但如果苛求一点,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课堂的目标、宗旨,都没有了,只剩下讲一堂历史相声课。他之所以被很多人追捧,大概也是一些不好好学习、好好听讲的差学生。谁家孩子如果听这个老师的课,估计高考会很困难。而他的意义恰恰在这里: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一些课堂太枯燥,学生太抵触。只是,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回过头来谈历史热。

    是热,总是会有冷的时候。当前这股历史热,是市民文化和消费的一个变种,跟历史研究本身可能关系不太大,跟出版市场有关,跟上世纪90年代以降的“张爱玲热”、“余秋雨热”、“小女人散文热”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文学热走向历史热的表象来看,仿佛整个社会的理性思维能力在日益精进。其实也不然。从《明朝那些事》到《品三国》、《明亡清兴十六年》,大体脱离不了插科打诨,谈宫闱之变、解密探秘、麻辣水煮,谈战争,谈女人,谈皇上,谈宝贝,这跟过去路边摊卖的东西其实没两样。只不过现在出版机构多,市民消费需求旺,所以,都摆上了正规书店以及电视台,然后美其名曰:这是国学,好东西!

    中国是个重史的国度。“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主要是讲给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听的,要以史为鉴,修身治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活在当下更实在,历史往往好比茶余饭后的一碟小菜。这也是正史与秘史在功能上的区分。

    数千年来,大众文化心理一直沿袭着消费、娱乐历史的惯性。简单来讲,是人们偏爱历史的故事化、传奇化。随着中国市民文化的兴起,影视产业的发展,这一惯性正以加速度推进,从书店到银幕荧屏,几乎囊括了所有历史时空、尘封旮旯。

    换句话说,大学里,历史是冷门,但在社会上,懂历史,并能侃大山的,总是能让人刮目相看,趋之若鹜。

    如果把当前的历史消费热,放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大历史中考察,却是非同寻常。或者说,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这般热衷讲历史、甚至是颠覆性地讲历史。封建社会老百姓爱听三国水浒,但是几百年过去了,讲的还是忠与义,基本结构不变,最终完成了伟大的集体性创作。如今,恨不得时刻要挖点猛料,孔子与南子有一腿,刘备是个女人,等等。这其实也是件好事情。至少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舆论尺度在不断放开。更何况,除了谈风月、谈历史,我们还能谈什么呢?那就只剩下歌唱祖国了。

    至于有人地将这与当前的国学热联系起来,很可能也是一厢情愿。国学热、历史热的兴起,是政治空间压缩、政治力量推波助澜的结果,然而有趣的是,这股热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与官方、权威争夺话语权的态势。新中国60年的话语权争夺不了,于是就去争夺不痛不痒的早些时候了。长此以往,这股热可能会突破现有的舆论空间。毕竟,再通俗的历史,也都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我更关注的是,如果大量的非经科学论证的历史,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虽然能开阔视野,娱乐人心,但也很可能造成历史认知的空洞与文化记忆的扭曲。

    当年,黄仁宇被人称为“历史学界的琼瑶”,认为非专业出身,著述不严谨,处理历史过于简单化。但他写作还是很严谨认真,心有郁积,并非为书商所驱使、刻意迎合读者。如今,我们其实连这样的“琼瑶”还没有,大量的顶多也只能算是“历史传媒界的亦舒”,东施效颦,丢了品格,还不忘忽悠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