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降兵首次成规模开展风洞伞降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0:38
      7月5日,空降兵某部首次成规模开展风洞伞降训练。曾跳过500多次伞的教练员黄长剑兴奋地介绍说:“在风洞中飘浮坠落的感受,和从飞机上伞降没什么两样。1分钟的风洞伞降体验,相当于3次高空实跳。”

    “立式风洞使空降训练不再受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有些伞兵甚至仅通过风洞训练,就可直接跨过圆伞训练阶段,转入难度较大的翼伞训练。”现场一名训练专家告诉记者,风洞让伞降训练效益倍增,成规模成建制开展风洞伞降训练,大大缩短了空降兵伞降训练周期。风洞训练进入常态化,标志着我军空降兵伞降训练模式跨入了“风洞时代”。

    记者在现场看到,士官刘志保携带基本战斗装具走上直径5米的立式风洞上面。当达到每秒近50米的风速时,他以高空离开机舱姿态平稳飘浮,自由坠落,完成了离开机舱到平安落地的一系列技术动作。

    在整个“高空跳伞”的过程中,数台摄像头同时采集训练过程中的图像,计算机利用采集到的相关训练参数进行自动评判,并实时提供一些训练参考数据。在现场指导的教练于亚宾,不断地纠正试训官兵的空中动作,以减少和防止各种特情的出现。

    据介绍,空降兵某部利用风洞开展训练课目主要有1分钟训练,训练大姿势空中飘浮,提高官兵空中平稳坠落的能力;3分钟训练,训练空中左右移动动作要领,提高官兵空中平稳定向能力;5分钟训练,训练空中旋转及翻滚动作,提高官兵长时间空中保持平衡能力。下一步,他们将成建制开展风洞伞降训练。(雷宗江、记者谭洁)

    相关链接

    立式风洞是能产生垂直向上气流的科研试验设施,当垂直气流达到一定的速度,人以一定姿态进入气流,不需任何工具就能飘浮起来,可满足飞行人员、空降兵以及跳伞运动员的训练需要。

    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立式风洞用于模拟跳伞,这一新颖的训练方法一出现,立即以其逼真的模拟效果和极高的安全性受到欢迎。2005年9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在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建成并通气试车成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