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成长上市公司(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16:38
www.hexun.com 【2006.07.03 11:0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航天机电 收购新光硅业题材朦胧
越朦胧越美丽, 航天机电(600151)的投资者就陷在朦胧的预期中。自今年4月19日以来,航天机电股价最大涨幅近250%,期间曾两度因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而发布公告。但是,航天机电在公告中并未对市场中热炒的收购硅料厂做出澄清,只声称公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消息。
目前,航天机电的市盈率在100倍左右,最高时更是曾高达160倍。然而,如此一只广受关注的股票在今年以来却鲜有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报告,一些研究员表示,由于航天机电收购硅料厂的传闻无法得到公司的确认,所以不能据此提供投资建议。而公司对于传闻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耐人寻味。
4月份,市场传出了公司正计划控股收购某国内硅晶体原料厂的消息,航天机电本身就拥有目前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太阳能电池概念,而一旦收购成功,航天机电将打通产业链,成长性自然不言而喻。
5月15日,航天机电临时股东大会对经营范围进行审议,拟将公司的经营范围增加新能源、新材料应用等相关内容。紧接着,5月17日,航天机电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设立了上海航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航天新能源),作为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承担新能源方面的投资、经营及产业链布局的重任。
两则公告再次打开市场的想象空间,随后,航天机电股价再次连续上涨。此时,航天机电收购硅料厂的传闻已经演绎的颇具眉目,市场传闻称,航天机电将与川投能源(600674)联合收购国内目前最大太阳能多晶硅企业四川新光硅业。其中,航天机电将受让四川省投资集团持有的新光硅业30%的股份。也有说法称收购比例为51%。
不管是30%还是51%,在拥硅者为王的光伏产业中都足以使航天机电占尽优势。只是,这些传闻无法得到确认。
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重大事项予以披露,一切以公告为准,你还是等公告吧。航天机电证券部人士对传闻的回应模棱两可,对于坊间传言的最迟6月出公告的说法也持同样态度。
而据知情券商研究员透露,按行业划分航天机电应该归属汽车零部件行业,但目前的成长预期和主业完全没有关系。我们去上市公司了解过,虽然没有得到公司的完全确认,但收购新光硅业并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在正式公告前公司一直不会说的太明白。
该研究员表示,新光硅业是国家立项的项目,本来是为军用做准备的,从项目的发展状况来看是处于政府主导下的,即使天威保变进入之后,控制权仍掌握在四川省投资集团以及四川电力公司旗下的启明星控股手中。
这两家的控制权背景都是政府,航天机电不仅有政府背景,而且在光伏产业上也积累了一些优势,在政府的支持下收购新光硅业股权是有很大可能的。
不过,近期川投集团董事长黄顺福表示,不排除在适当时候将多晶硅项目注入川投能源。这对于航天机电的投资者是个不小的打击。
航天机电太阳能业务主要通过控股70%的子公司太阳能科技公司实现,2005年,航天机电汽车零部件业务、太阳能产品业务主营收入分别为14.34亿元、2.41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的79.53%、13.36%,汽车零部件业务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和盈利所在。
天威保变 不断把握新能源机遇
相信市场现在已经不再将天威保变(600550)视为单纯的电力设备上市公司了,而是更多地将其看作A股的新能源龙头。
多年前的一笔投资,促成了这家传统的变压器生产商向排名世界前15位的光伏电池巨头的转变。2002年,天威保变出资4475万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入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天威英利)。
天威英利成立于1998年8月18日,承担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生产项目,是国内较早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企业之一。G天威进入后,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500万元,天威保变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3年,天威英利仅实现净利润0.16万元,而到了2004年,天威英利净利润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达到了850.53万元。就在当年11月5日,天威保变以156万元的代价从英利集团手中收购了天威英利2%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51%。此时,天威英利已经成为国内惟一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达到100兆瓦。2005年,天威英利实现净利润8480.76万元,同比又是近10倍的增长,与无锡尚德相差无几,贡献了G天威净利润的42.64%。
2006年3月21日,天威保变发布公告称,天威英利拟进行增资扩股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拟赴美上市。根据计划,天威英利将募集约30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天威英利三期工程项目,预计2008年建成后将成为年产500兆瓦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年生产能力将分别较目前产能提高5.31倍、9倍和5倍。
无锡尚德的上市获得了海外资本的狂热追捧,成就了中国的新首富,比之无锡尚德上市,掌握光伏行业最上游的产业链--多晶硅原料则是天威保变最大的资本。
2005年9月,天威保变投资1.1亿元对新光硅业进行增资扩股,天威保变持有其35.66%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新光硅业是我国第一个千吨级多晶硅项目,一期将实现年产1260吨多晶硅原料。二期年产3000吨生产线,计划到2008年投产,届时产量将达4260吨,跃居世界第四。
目前,新光硅业设备安装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在2007年2月份项目将按时投料试车,之后3个月将完成整个生产线的试运行。当然,新光硅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能否保质保量按计划生产将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关键,毕竟,新光硅业是首次大规模投产,技术上的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技术成熟的国外企业如Hemlock、Tokuyama等也在加紧扩充产能,预计这几家公司2008年产能增长将达50%以上,硅原料的供需形势届时将有所变化,这势必将影响到新光硅业的盈利能力。
短短5年间,国内变压器三大生产企业之一的天威保变便完成了从一家传统变压器生产企业向一家复合型的投资控股公司的嬗变,目前来看其多元化扩张之路似乎是成功的,也正逐步实现着输变电设备和新能源双主业、双支撑的发展战略。
也许是此前即使在跨度较大的产业投资上的成功给了天威保变极大的自信,公司决定涉足新能源风能发电领域。2006年2月16日,天威保变公告称,计划投资2.5亿元组建保定天威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公司,进行整机和组部件的设计研发及制造。
特变电工 电气服务商的新疆界
在过去的十年中,特变电工(600090)通过内生和外延式增长一跃而成为国内最大的变压器企业。从公司传统的输变电业务来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特变电工都面临极佳的发展势头。而随着近几年大量项目的投入,新材料和太阳能将对特变电工的未来发展带来全新的变化。
2005年,特变电工变压器产量达到7100万KVA,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2%,远超过国内其他两大变压器厂商天威保变(600550)和西安变压器厂,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ABB公司。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网投资高速增长,将对输变电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年平均投资总和将可能达到2200亿元,和十五期间相比增幅达到了90%。而我们一直认为,在新一轮的电网投资中,特变电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
特变电工在输变电的国际业务方面也表现出远超过同类公司的实力。公司为苏丹承建的3000万美元输变电项目已经完工,而近期公司更是获得塔吉克斯坦3.4亿美元的输变电总承包项目,包括一条500KV和一条220KV的输电线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塔吉克斯坦项目应该是国内输变电企业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金额最大的国际合同,不论对特变电工公司本身还是中国输变电行业,这个合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从公司价值分析角度考虑,特变电工从设备供应商到输变电工程总承包商的转变已经初现端倪,这种行业地位和内在能力的提升相应地应该在公司估值上得到反映。
除传统的输变电产业外,特变电工另外两大产业分别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公司具备年产太阳能系统集成4.1MW和太阳能电池组件30MW的制造能力。公司投资的单晶硅项目计划于2006年年底完成一期20MW计划的投产,二期、三期的规划生产能力是50MW和30MW。另外,公司已与BP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硅原料采购已纳入BP的全球采购供应链中,同时与周边国家也建立了畅通的硅原料采购渠道,确保了硅原料的供应。
2004年底,特变电工投资2500万元,与沈阳工业大学、沈阳重型机械等发起设立特变电工沈阳工大风能有限公司,意欲在风机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生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设备。按照特变电工的设想,2005年合资公司就将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实现盈亏平衡,2006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5000万元,实现利润1750万元,适时增资后,2007年实现利润7000万元。然而,在2005年年报中,特变电工对风能业务却只字未提。
按照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的规划,特变电工今后将专注于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的开拓发展,努力成为一家值得信赖的电气服务提供商。相对于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新材料则已给特变电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特变电工控股37%的新疆众和(600888)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电子材料精铝及电子铝箔生产企业,其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高。新疆众和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已高达75%,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高纯铝和高压电子铝箔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大约25%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