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能说服中国富豪多行善举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2:38:32
中国人应该知道,曾经的世界首富、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几年前将个人财富(500多亿美元)全部捐给慈善事业,全球老二巴克菲勒又将80%的财富交给盖茨一并打理,而据说比尔·盖茨先生仅仅留了几百万美元给自己的子女创业,当年就曾有中国网民惊愕的直呼他才是当代的“活雷锋”、“洋雷锋”,同时也令很多国人对比中国的富豪们挥霍无度的同时,几乎不愿意回馈社会从事慈善事业的鲜明态度,感慨于中国的慈善事业举步维艰的现状,也许用为富不仁来形容中国的富豪也毫不为过。正因为此,比尔·盖茨这位如今号称全世界最富有的专职慈善家,近期将到访中国,而且来中国的主要目的竟然就是要“将发起一项活动,鼓励那些最富有的中国人从事慈善义举”。

  据新华网北京2月1日转述法新社报道,盖茨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肯定会去那里(中国),我们将和那些考虑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促膝而谈。”他说:“一些中国人成为成功人士,在我看来这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但中国会不会像美国一样,有许许多多富人把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奉献给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的事业,这还有待观察。”显而易见,比尔·盖茨似乎对说服中国富豪也就是那些他眼里的所谓“成功人士”投身慈善事业充满信心,但从多年来中国人自己的观察来看,估计很有可能这只是比尔·盖茨先生“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了,至少我看他成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这次高调来中国会让那些中国富豪们避之唯恐不及,与过去的趋之若鹜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说比尔·盖茨试图说服中国富豪多行善举的中国行可能会无功而返?其实这是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整体道德水平甚至与中国富人一以贯之的为富不仁传统直接相关的,我们首先应该承认,今天的中国并不缺少富豪,在最新的财富排行榜上,中国百万富翁的数量高居全球第六,而且数量还在飞速增多,一掷千金的中国富豪的各种奢侈行为往往总是令世人惊叹,世界最奢侈的商品就不愁在中国找不到买家,那为什么即使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富豪却看不到国家慈善事业发达起来?反而我们一再讽刺的那些西方贪婪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富豪们却对社会慈善事业乐此不疲?我们首先应该从中国所谓富豪阶层的构成加以分析,中国的富豪(应该说是大陆的富豪)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真正靠自己顺应时代、白手起家、辛勤打拼奋斗创造起来的,这类人也许会基于传统观念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另一类人则是那些靠投机取巧、官商勾结、买空卖空或利用改革无非占有国有资产等不道德方式等手段一步步累积的原始资本,有人说是原罪式资本积累,是改革的成本,这些富豪的出身可以原谅,但很难相信这些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会热衷于社会慈善事业;第三类人则是那些娱乐或体育明星们,当然也会有其它文化人,他们的钱来得轻而易举,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中国之前很多慈善演出也基本上似乎也只有这些明星们搞点活动来彰显一下,但很难说他们能有多大慈善能力,号召力似乎也只限于自己圈子内了;第四类人就不用说了,就是在中国大量存在的贪官污吏,这一台面下的富豪群体是实实在在的富得流油的家伙,但因为是黑钱,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可能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基于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前基本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富豪阶层,所以就算是以上四类富豪,也大致都算是不折不扣的暴发户,也就是说中国的富豪们基本上都是些暴发户了,让暴发户们捐钱,岂不是缘木求鱼的事,似乎道德水平还难达到普济社会的境界。

  比尔·盖茨希望“和中国

  那些考虑从事慈善事业的富豪促膝而谈”,想说服他们投身慈善事业,显然是看到了中国富豪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但他似乎又充满信心,但我看他至少目前会大失所望;首先中国人对个人财富的观点本身从传统上就存在重大误区,与西方国家回馈社会的传统信仰似乎南辕北辙,中国人大多数还都是小农经济意识,尤其是富人们,钱是自己的,进了腰包就别想出去了,有钱之后是要置房子置地,花钱给自己享受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捐献出去,自己死了,钱宁可烧掉跟自己陪葬,也不能拿给陌生人,人们想当然地以为财富就是一己之私或遂一己之私的工具,人们忘记了财富流通社会的至善源起,人们忘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公益公义一类的文明教化,人们也没有西方人那样为上帝积累财富的清教伦理,因此,今天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除了获得集体无意识的成功认同,也就只剩下贪婪可以形容其集聚财富的心理。其次我们看到,目前很多情况下中国的慈善事业都只是依赖于公众的零星捐款,那不就是主要依赖于发行赌性质的各种福利彩票,很少会在平时有富豪会象西方国家一些富人那样将财富捐出成立专门的基金;在国外,富人都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把慈善捐助作为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重要手段。去年世界第二大富豪、75岁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把其85%的财富——约370亿美元,捐赠给5个慈善基金会,其中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获得捐款约300亿美元。至于盖茨夫妇,目前已捐献出了500多亿美元,并且已签署好遗嘱,死后除留给子女几百万美元外,其余99%以上的财产都将毫无保留地捐给社会。据统计,2000—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达650亿美元。即使是在香港,富人也都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香港首富李嘉诚多次出巨资捐助社会,前年8月份又宣布,未来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给李嘉诚基金会。以李嘉诚约1500亿港元的财产计算,基金会将增至约500亿港元,这将是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个。而中国内地却有“富人不仁”的说法。来自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大陆的富豪拥有80%以上的社会财富,但对慈善事业的捐赠所占比例却不到15%,所谓为富不仁,似乎并没有污蔑大陆的富豪们,要不为什么总是只有中国公众喜欢”仇富“呢?其它人们本没有理由要仇富,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关键还是富人们自身的所做所为。

  那么为什么只是在中国广泛存在富人们为富不仁的现象呢?这既有传统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问题,第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有钱人普遍缺乏社会责任。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和道德传统使人们形成“父业子承”这样的观念,父辈打下的江山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与旁人不相干。“财富取之于社会也要适当回报社会”只是学者们一厢情意的想法和愿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都献出去了,是要遭旁人笑,遭子孙骂的。所以有钱人宁可让自己家的纨绔子弟去挥金如土,也不肯给那些寒家英才们应急救命。正如大明星周润发所言:“我这十亿身家将来都要捐给慈善事业,当然给亲戚得留够了用的,否则要挨骂的”。第二、对慈善事业的监管不力让有钱人失去信心。捐出去的款项用到哪里,帮助了谁,老板们当然希望心知、肚明、眼亮。可是,在中国有那么一大批神通广大而又不怕遭天打雷轰的人,抗灾扶贫的救济款都敢往自己兜里拿,搞慈善事业的钱物又有何不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热心的人捐了,相关的机构收了,苦难的人却根本没摸着边。所以,很多有钱人宁愿单打独斗地搞些一对一的帮扶也不再大兴土木的当成事业那么热衷了。而更多的有钱人就当吃个哑巴亏,把钱包收起来,不跟你玩了。这情况不仅听说过,也亲历过。第三、回报太少让有钱人望而却步。人非圣贤,都有点功利心。做完慈善,希望得到点回报无可厚非。可是在中国,做慈善的常常入不敷出。一方面社会舆论总是负面的占上风,实在伤人心。中国人好猜忌好说道,尤其是针对演艺明星,网络发展起来之后就更加肆无忌惮。杨澜当年把公司股份拿来做慈善,被世人好一顿议论;孙俪资助贫困大学生,却遇到个不识好歹的,得了便宜还不肯卖个乖,弄得一身骚。谁愿意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另一方面国家对慈善人士不仅没有优抚,而且总当成冤大头。有的企业家这样抱怨,国外搞慈善在减税方面是有相应的好处的,但在中国搞慈善没有任何利好,慈善做大了反而可能树大招风,被重点盯、防、查。此外,国家对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也使慈善事业失去吸引力。许多企业、老板做慈善的深层用意就是要扩大自身影响,可是由于做过之后就落地无声,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热情。

  所以我根本不看好比尔·盖茨这次中国之行能说动中国人富豪们多行善,因为无论是从中国富豪的构成、财富的来源还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和道德现状都不是他所能“促膝而谈”就能解决的,充其量只会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在西方有一种说法,慈善是一种正义,而中国目前似乎就缺少道德和正义,有专家就指出,与其说我们社会的爱心资源有限,不如说是我们的正义资源稀缺,与其说这些爱与正义稀缺,不如说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健全。那些已经占有资源财富的人对于人生社会失去了想象力,他们只会斗富比富,只会无限地重复聚敛财富的过程,慈善基金会及其相关的慈善正义事业在中国举步维艰,也多少证实了这一点。

  比尔·盖茨要来中国促富豪行善,不管有没有成效,不论会不会有中国富豪真的会见他,我想多少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能让那些暴发户们在比尔·盖茨面前产生对比心理,就象他说的“中国会不会像美国一样,有许许多多富人把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奉献给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的事业,这还有待观察。”也许他只会达到观察的目的,中国并不是他所想象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