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从幼儿园抓起是中国的悲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13:35

英语从幼儿园抓起是中国的悲哀

 


今天再来谈谈有关教育的事情。

前不久,收到一家幼儿园的短信,说本园即将开园,美国外教,全英文教学环境,让你的孩子从小就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云云。收费当然不菲,大约是一个月5000左右。

最近,北京的望京地区又有一家幼儿教育机构招生,也是全英文环境,一星期上一次课,一年收费1.5万,基本上和抢钱没多大区别。我的一个朋友想让孩子去,说从小接触英文的环境,我劝说了几句,似乎无效。

总是见到这样的事情,忍不住评论出来评论几句。

在当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大小,会把英语强调到比本国语言还重要的程度。作为一个大国,把英语当成至尊绝对令人悲哀。

这从根本而言,是中国人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自信。对于这个话题,我说的太多了。可参加其他文章,如自信才能让中国人真正站起来。

对于中国的英语教育,8月29日的英国《独立报》发表文章,题目为“疯狂的英语:中国的语言老师如何成为名人”。

文章说,在中国,英语会方便你旅行,提升你的社会地位,英语教师也变成“名人”。对大山来说,教中国人英文让他成了高级外交官。

现在,甚至连和尚也开始学英语,全国各寺庙共挑选20余名和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接受英语培训。

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中国人讲英语会像在瑞典、德国或法国等欧洲国家那样普遍。如果不会讲中文,你照样会遇到困难,即便在上海和北京这种大城市也是如此。

英国记者观察到了中国的英语热就如此感慨,如果他观察到中国人学英语从娃娃抓起,他可能会觉得不是英语疯了,是中国人疯了。

语言,不过是一门工具,一个交流的工具,在中国却变异成超级重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实用主义原则。发展到如此地步,教育部“功不可没”,让我看,取消四六级,中国的大学生,凭什么英语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简直荒唐。

比大学教育更疯狂的,是把英语教育的链条延伸到3岁的孩子,却是商业向教育的无耻侵夺。你知道,商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孩子的钱最好赚。

我知道,所有这些做法都是迎合了父母的心理:希望孩子将来成龙成凤,希望孩子出人头地,那么,就要在起跑线上开始竞争。英语,是提升社会地位、出国的重要一环,因此,也就从小抓起。

其实,这大可不必。英语是个很简单的玩意。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用的也就是1500个单词。把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3岁孩子扔到英国或美国的幼儿园,半年后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可回来后过上两年,保证忘得一干二净。

记得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经报道过一件事。说上海一家人,孩子父亲学英语,母亲学日语,老人是苏州人。也是英语日本上海话普通话苏州话一起上阵,知道结果么,孩子到了3岁不会说话了。甭说孩子,我的一个朋友中英日三种语言均精通,她就觉得有时候脑子会产生分裂。

我大学是学英语的,也学习并感受西方文化,深切的感受是,中国的古老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学好了中文,英文不在话下,我的大学老师,不是逼着我单词,而是逼我背古文。别逼着孩子学英语了,如果他喜欢,让他背背三字经,如果不喜欢,让孩子多享受童年的幸福时光吧!

来源:凤凰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