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并感动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36:03

不知哪位网友从地震报道中找到灵感,编了段“知音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看后感叹:这要是真的,该是多么感人啊!但没想到旁边已经哭倒一大片了,我顿时对自己不够善良感到惭愧。但后来竟然看到它上了媒体,还配了图,我疑惑的指着说:这不是文学作品吗?怎么……。“住嘴,电视都报道了,是真的”、“就你明白,显摆什么”。躲开网友砖头,又问媒体的朋友——“嗯,哈,是假的,假的也要发嘛”。于是在呵斥与劝导中,我学着让自己明知是假也要当成真的一样感动着……[详细][评论]
秋雨老师指示:“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
地震后该如何言说,两位文化名人给我们指明方向:于丹老师说,“如果人不在废墟上,坐而论道是可耻的”,意思是如果你没去做志愿者,那么最好在嘴上贴个封条;余秋雨老师则在昨天指示:“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那么遵命,于丹老师,我感动总可以吧,虽然没站在废墟上,但总也在帮助营造“动人的气氛”…[详细][评论]
“只要导人向善,真假何防?”
而思想觉悟比我高的人,早就以身作则,其中编写了《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网友贡献最大,这种“知音体”故事在论坛不鲜见,网络文学嘛,但没想到可以妙用作新闻。“用作新闻咋了”,有网友反问:“只要是导人向善的,真的假的又何防?”…[详细][评论]
“就算情节有夸大,母爱也是真的”
但接下来的事又让我不安,这个故事在我的手机报里就出现好几遍,上了所有晚会,最近还获了“XX特别奖”,整个中国都为之癫狂。从文学欣赏来说,这个故事在结构情节上都算蹩脚或俗套,编得不像,13亿中国人为一个蹩脚故事癫狂,这个……,情何以堪嘛。——“煸情了吗,不真实吗?即使不是写在手机上,也写在心上,我们没你‘聪明',因为我们相信母爱”,网友回应…[详细][评论]
“新闻追求事实,但更要为人民服务”
但还是有点别扭,毕竟是假的,你可以宁愿把假的当成真的,但媒体应该有告知真相的义务,说出事实,由人们自由选择是否当真嘛,现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真假,这不侵犯人家知情权吗?——“如果这条新闻能帮助灾区人们,能够给灾区人们带来勇气,给救援人员带来动力,我们又何必管它是真是假呢?新闻工作的灵魂是真实,但新闻工作的目的不更是为人民服务吗”,网友释疑…[详细][评论]
相 关 新 闻

最感人短信疑为杜撰
冒着挨骂的可能性,我仍然要指出:这则故事中短信内容很可能是杜撰的…[详细]

“最美赈灾女主播”澄清累倒传闻
你我没晕倒,更不需要去医院。地震头三天,我不是三天三夜连续播报,只是三个夜晚…[详细]
相 关 专 题

别再人为拔高抗震英雄了

感动之外的灾难

为了感动,要主动挖掘,善于发现
蒋敏,被誉为“最坚强女警”。实际上,她的遭遇的确让人动容,蒋敏在闻知自己亲人的噩耗后,陷入了非常绝望的一种心理境地,看得出她孤弱和绝望的表情。她孩子在北川遇难,她在彭州,那种时刻,回去不现实,她只能依赖于长时间的工作,试图忘掉那巨大的痛苦。她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并不特别,但记者就是以某种提问方式,制造出了效果:丧失亲人,依然坚守岗位…[详细][评论]
为了感动,可以基础之上,随意发挥
某电视台的一台赈灾义演晚会,在介绍到网上被称为“最美警察妈妈”的女民警蒋晓娟时,男主持人用诗朗诵的煽情语调说:“她把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丢在一边不管……”全场掌声雷动。但最初的新闻报道里,说的可是蒋晓娟把儿子托付给了乡下的亲戚照看,救灾情势紧张,她职责所在,不能离岗。何尝有把自己儿子“丢在一边不管”这样不近人情的举动?…[详细][评论]
为了感动,可以完美不够,拔高来补
记得今年的雪灾中,农民刘吉桂救助了44名旅途中受困的乘客,刘吉桂本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没收钱”这话,但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却从最初基本如实的报道一步步人为拔高,最后说成了“刘吉桂没有收一分钱,无偿帮助了44名乘客”云云…[详细][评论]
感动吧,情绪总得有个出口
大灾难里不缺感人故事,但人们还嫌不够,不惜造假,中国人咋就需要那么多感动?——因为我们只有感动这一条路,万千情绪,都得通过此发泄,所以供需两旺…[详细][评论]
感动吧,不要与大家唱反调
为什么不感动会被网友骂?——灾难后等待感动已经融入老百姓意识中。他们自觉维护“动人的氛围”,之外的声音被认为不合时宜,会影响救援工作…[详细][评论]
感动吧,到哪里都得感动
电视煽情太多,我不看了。——但你躲不过网友,在媒体几十年熏陶下,在网上获得话语权的网友也在主动编辑感动故事,媒体那套挖掘包装的功夫,网友也照样拿来,到处是“最美主播”、“十大感动排行”。现在形成了网友和媒体联动的局面。在这感动大网下,往哪逃…[详细][评论]
感动吧,只许感动
感动对灾区人民真有那么大作用?无论当初困在废墟下的人,还是后来安置在帐篷里的灾民,他们对外界汹涌的感动浪潮有多少感知?对于救援和捐款,有真实的灾难情景已经够打动人心了,这样铺天盖地的感动,不能给灾民当饭吃,它更多是没遭灾人的消遣,这样的消遣,很廉价,而人们这是把廉价当神圣,难道不能做更有意义的事吗?——嗯,也有道理,但是目前只许感动…[详细][评论]
一场大地震后,涌现无数感人故事,而领衔的竟然是一条并不高明的假消息,我们脆弱到不愿接受真相,又强悍到对这样的荒诞事情无动于衷,真是奇怪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