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云:福州再爆“土地窝案”(经济观察报 2006-6-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26:17
福州再爆“土地窝案”
要闻 269期 发布日期 2006-06-27
杨兴云

福州的天气近来湿热高温,有福州人据此戏称福州为“火锅”。与此同时,福州正在掀起的“土地廉政风暴”似乎更是让涉嫌其间的贪官备受煎熬。
据福州当地有关部门知情人士证实,“福州这一波与土地有关联的涉案者,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不仅在福州,即使在整个福建,都是空前的,同时很多案子都是串案和窝案。”
记者在前往福州市纪检监察部门求证相关情况时,福州市纪委、福州市监察局办公厅副主任吴国辉并没有否认相关案件的事实,只是表示,由于目前“案子正在查处过程中,具体的情况还不便透露”。
目前,福州市纪检部门的三个工作组仍然驻扎在鼓楼区、仓山区和平潭县,仅仓山区进出纪检委工作组被约谈的人员就有十多人,因此,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人会被卷入“风暴”。
多名官员涉案
据悉,引发此次“土地廉政风暴”的是福州市前任规划局局长姜燕生。他于去年4月被“双规”,7月被福州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人民币1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姜燕生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非法收受他人贿送的2万美元及11万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共约28万元,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继姜燕生之后,新上任的福州市园林局局长王廷杰于年初被收审、仓山区土地局局长李仲、福州市国土局局长王炳毅、仓山区区委书记张森兴等一批官员相继被“双规”。
张森兴,本在乡镇工作,后一路高升至独掌大权的福州仓山区委书记。其间他不但大卖农田,而且为出让某地块给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将一批拥有百多年历史且人文价值极高的古建筑夷为平地。当时尽管福建师大的一些专家和当地许多百姓极力劝阻,仍无法阻拦。
平潭县是一个远离经济中心城市的偏僻“海岛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但在此次“土地廉政风暴”中却有原县长薛源官以及县国土局局长、县建设局局长和县人事局局长等一干官员因涉案被纪检部门“双规”。据悉,薛源官是在刚调任福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不久,就被“双规”,原因也是借出让土地中饱私囊。
“现在福州跟土地沾边的部门,很多心里有‘鬼’的人,整天人心惶惶,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轮到自己进去了”,福建国土系统一位领导向本报记者表示。他认为,这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无关系,“运作的方式市场化了,但是对权力的制衡、监督却几乎失控,这样,在巨额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人便走上以身试法的道路。”
本地开发商纷纷出走
尽管难以直接证明福州国土系统部分官员的腐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福州房地产市场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福州本土房地产商大举出走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熟悉福州当地情况的人士介绍,福州顺华、大通、泰禾、永升等地产商大举北上,进军京城房地产市场,成为举国进京洪流中的一部分。福建顺华地产董事长林厚勇表示,北京宽松的环境是吸引开发商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福建顺华地产已在北京通州一带圈了1550亩土地,名为“世纪星城”的住宅区首期开发约30万平方米,以中高档住宅为主,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30多亿元,目前正在做前期筹备工作。
福州大通机电挟上市公司之优势,在北京三四环之间的“太阳宫新区”项目中抢到一块“蛋糕”,总投资额18亿元。
甚至就连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也向有实力的开发商宣传北京地产业的前景,鼓励他们进京开发北京福州会馆附近地区的地块。
此外,泰禾集团、福州永升等开发商也都已悄悄地进入京城“攻城略地”,抢占市场。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在投石问路,跃跃欲试。
分析人士表示,一些开发商虽然声称不放弃福州市场,但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主力已大都迁往异地。深层原因在于福州的投资环境“不理想”。
土地腐败的“土壤”
上个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就《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福建的实施情况,赴福州、泉州、龙岩等地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福建房地产业存在大量问题,“这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为权力常常是通过寻租来实现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一位委员表示。
福州大量房地产企业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这可以从目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项目中得以证实。”如:2800亩的江南水都、1800亩的居住主题公园、1400亩的名城港湾、1234亩的东方威尼斯、800亩的家天下、700亩的大儒世家、600多亩的中天金海岸,还有香江红海园、融信第一城、海润滨江花园、运盛美之国、公园道一号、武夷绿洲等等项目的规模都在300至400亩之间。这些项目开发工期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
据业内人士透露,福州市开发商手中的历年存量土地约有1.1万亩,而龙岩市用地项目平均开发期4-5年,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土地闲置。与此同时福州商品房空置面积也在节节攀升,截至2005年12月底,福州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0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2.64%。
这些都丝毫没有改变福州房地产企业对于土地的渴求状况。特别是近两年刚壮大起来的中型房地产企业,出于对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土地拍卖会上,伺机拿地。大幅地块屡屡、拍出高价足以说明企业强烈的拿地愿望。
2004年5月21日,总出让面积636.78亩的金山生活区五期地块,以7.9亿元价格拍出;今年5月25日,总出让面积680亩的旗山森林公园道路北侧国有土地以3.8亿元拍出;6月15日,总出让面积761.43亩的旗山森林公园道路南侧地块拍出4.53亿元的高价。
参加执法检查的王克益委员指出,近年来福建土地供应量逐年递增,土地出让价格也一路飑升,但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房开发量的增长,造成供需的矛盾,反而鼓励了违法违规,这一态势令人担忧。
http://www.eeo.com.cn/jjgcb/yaowen/2006/06/24/2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