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 nano拆开看,苹果匠心随处可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22:05

2005/09/15


【日经BP社报道】

不锈钢外壳。侧面有5个扣槽。近处的那一侧同样也有5个同样形状的扣槽。位于里侧的白色圆形薄片为压电式扬声器

iPod nano的印刷电路板。电池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和2005年1月上市的iPod Shuffle一样,锂离子充电电池和印刷电路板焊接到了一起

1.5英寸液晶面板。分辨率为176×132像素。采用了白色LED背照灯。加上背照灯,整个液晶面板的厚度为2.4mm
苹果公司为何能将iPod nano设计到厚度只有7mm?在精通便携设备的技术人员帮助下,《日经电子》对美国苹果电脑公司2005年9月8日发布的便携音乐播放器“iPod nano”进行了拆解。此次拆解的是2GB产品。
iPod nano配备液晶屏,正面为塑料材质、背面为不锈钢外壳。各有10处突起和凹部,整个机身严丝合缝。二者之间没有接缝的设计,这种结构和以往的iPod一样。从接口部位将一字型螺丝刀插进去,艰苦奋斗了15分钟,总算把外壳卸下来了。当能够看到里面的电路板时,技术人员发出的第一声是……
“啊——,这么多IC!”
的确,iPod nano几乎把所有的通用IC都用上了。比如,编解码芯片由英国Wolfson微电子生产,电源控制IC由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生产,闪存控制IC由美国超捷半导体(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生产。处理器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美国PortalPlayer的产品。尽管目前手机和游戏机等产品大都将编解码芯片和电源控制IC进行了芯片一体化集成,但使用通用产品的iPod nano采用的是分离元件。
从不设计专用芯片而使用通用产品这一点来看,产品概念一旦确定,在元件的准备上将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由此可见苹果最为看重产品概念,并尽量缩短开发时间。产品概念确定以后,很可能只花费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制出样机”。
从机身的外形尺寸上也能看出苹果公司设计之精心。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了iPod nano的外形尺寸,结果正好是90.0mm×40.0mm×7.0mm。小数点以下的数据全部整齐划一。 大量使用0603元件
从底板封装上能够看出苹果的准备大干一场的决心。线圈等绝大多数被动元件大量使用了0603元件。而1005元件则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印刷电路板仍有可封装的空间,如若考虑元件成本,完全可以使用更多的1005元件。
“从底板来看,苹果公司是在尽可能地多使用0603元件”。
0603元件为面积仅0.6mm×0.3mm的超小型被动元件。由于封装难度大,因此目前只是在轻薄小型化要求较高的手机上逐步成为主流。如此看来,iPod nano运用了水平与最新手机相当的封装技术。
令业界关注的闪存由东芝制造。也有报道说4GB产品采用了韩国三星电子的产品,因此估计苹果是从两家公司购买了闪存产品。据9月7日发行的《日经产业新闻》报道,2Gbit NAND型闪存价格为1800日元~2000日元。根据这一点来计算,要想构成2GB产品,仅闪存的元件成本大约就需要1万5000日元。如此一来,苹果为何能把2GB产品定为2万1800日元,4GB产品定为2万7800日元呢?敬请读者关注本站的后续报道。(记者:伊藤 大贵)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