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在尴尬中疾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57:41
9月17日,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审核通过了7家公司的首发上市申请,这是中国创业板市场的首批过会公司,9月18日又有6家公司获批。在8月14日成立创业板发审委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密集审批,比市场预期的三个月明显提速。

虽然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审核节奏加快了,但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和创新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判断,所以审批质量有待观察。创业板公司的这两个特质也决定了其有短期融资需要,而且其规模及抗风险能力都不及主板上市公司。如果审核周期过长,甚至像主板市场那样出现即使过会、上市时间也不能确定的情况,不仅会让创业板拟上市公司贻误商机,甚至有可能被拖垮。

这种尴尬恰好暴露了现行的发行核准制度并不符合创业板市场的运行规律。发行核准制相当于监管部门给了投资者一个隐性担保,由于创业板比主板具有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在创业板发审委中吸收了行业专家也很难清楚地判断风险。如果“看走了眼”,日后难免遭到血本无归的投资者埋怨。如果监管部门为了规避风险,采取僵化和较高的上市门槛,又会把真正有潜力的创业型公司挡在门外,让一些传统行业公司或者业绩稳定的非创业型公司滥竽充数,导致创业板名不副实,有沦为“守业板”的可能。

这种现象已经初露端倪。从目前申报企业的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都集中在所谓的“两高六新”行业(“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 “六新”即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但也有一些传统行业鱼目混珠,比如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宋城旅游、生产轮胎的赛轮股份和生产黄酒的胜景山河等。而且,有些申报公司即使属于“两高六新”行业,但也大都过了创业的阶段,有许多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甚至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比如三川水表就成立于1971年。

除了发行核准制让创业板可能名不副实外,创业板公司原有股东持股锁定期太长以及定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融资额偏低的问题也让许多真正有潜力的公司对创业板敬而远之。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调查,只有16%的高成长新兴企业愿意在创业板上市,愿意去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是中国创业板的两倍,这也与大部分风险投资人士的看法相同。

由于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大小限”锁定期完全相同,对于原有非控股股东来说,一般要1-2年才可以“脱身”,与海外资本市场3-6个月的锁定期相比明显太长,这无形中增加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E)和风险投资公司(VC)所投资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风险。此外,融资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融资额的高低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定价能力。据深交所的统计,2004-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的34家中国企业平均IPO市盈率为113倍,平均融资额为1.14亿美元,同期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平均融资规模仅为3.35亿元人民币,约为纳斯达克的一半左右。从首批过会的7家创业板企业来看,其平均融资规模仅为3.2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市场预期整个创业板的平均融资规模不过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PE和VC投资的公司不太愿意在创业板上市。据《创业家》杂志9月初的统计,在首批申报创业板的108家企业中,接受过风险投资的只有不到30家,只有极少数外资VC参投。

此外,要认识到之所以推出创业板并不仅是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融资场所,更是为了满足有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而投资者需求受到市场质量的影响。目前创业板的开户率并不尽如人意,投资者普遍担忧创业板将难以避免不同个股“同涨同跌”的系统性风险。据深交所的统计,截至8月31日,创业板的开户率仅为3.68%。随着证券公司不遗余力地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和送礼品等手段“促销”,目前开户率虽有所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也仅为7%左右,投资者不买账加剧了创业板的尴尬。

中国当然需要创业板,因为中国有大量的上市资源,而且居民的投资渠道也需要拓宽。但如果监管部门依然掌控着发行核准权,重视上市前监管而忽视上市后监管,不还给市场自由的定价权和融资权,那么创业板将注定陷入尴尬境地,不仅会与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失之交臂,也会因受投资者冷落而成为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