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羽 访 谈 录_乔羽_校友风采_济宁市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31:02

  乔 羽 访 谈 录

  《我的祖国》这首歌在中国的知名度,用妇孺皆知来形容毫不过分。很多人还知道,它的词作者是乔羽。有位评论家说,乔羽写了三大国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写给少年儿童的;《最美不过夕阳红》是写给老年人的;《我的祖国》是写给所有中国人的。新近出版的《乔羽文集》让我们有了一个更深一步了解他的机会。
  主持人:观众朋友,我国歌坛有一位人称“乔老爷”的大写手,几十年来他一共创作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至少有三代中国人是听着他的歌、唱着他的歌长大的,他就是今天被我们请到演播室的词作家乔羽先生——乔老爷您好!
  乔羽:你好!
  主持人:作为晚辈,我直接称呼您的雅号,您不介意吧?
  乔羽:这已经不能说是雅号了,是通称了,现在大人小孩见了我都是这么叫。
  主持人:都叫“乔老爷”?
  乔羽:对啦。
  [说明:1959年,根据川剧改编的电影《乔老爷上轿》在全国上映,剧中的男主人公“乔老爷”机智幽默,行侠仗义,深受人们喜爱。一时间,全国姓乔的男同胞几乎同时得到了一个爱称——“乔老爷”。在众多“乔老爷”中,有两位的知名度最高,一位是曾任我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在决定由谁率团出席联大的时候,毛泽东亲自点将:让“乔老爷”做团长。另一位就是词作家乔羽先生,连周恩来总理都亲切称他“乔老爷”。]
  乔羽:周总理跟我们关系很密切,当然他也知道我叫这个,所以有时候他就喊我这,哎乔老爷,听说你喜欢喝两杯呀,我说是,拿酒来,我们喝两杯,跟乔老爷来喝两杯。周总理呀,我们都很尊敬他,他对我们又那么亲切,所以当时也是随口喊的,没有什么别的深意。
  主持人:有报道说您很少写跟爱情有关的歌词,这个报道还准确?
  乔羽:是很少。
  主持人:《思念》算吗?
  乔羽:这又不好回答了,你说算也可以是算,你说它是别的也可以。
  [《思念》是乔羽歌词创作中耗时最长的一首,前后酝酿了20多年。这首歌对他来说,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
  乔羽:如果我的别的歌大部分都是遵命文学的话,遵导演之命,遵编剧之命,遵电视台之命,遵谁之命,你给我写个什么,这一首歌是谁的命都没有,是我自己忽然间写出来的。
  [但这首歌词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总想知道“乔老爷”心中的蝴蝶到底是谁?这也许正是让他欲言又止的原因。您想知道答案吗?别走开,谜底即将揭晓。]
  乔羽:《思念》是写的一点内心的东西,一种隐秘的东西,是不是呀,有人讲这个诗是最好的朦胧诗,我说它一点都不朦胧,每一句话都是大白话,它一点也不朦胧,我不会写朦胧诗,但是整体上看,他们说太朦胧了,他说不知道你这是说的什么。
  主持人:每一个局部不朦胧,但是放在一起就朦胧了。
  乔羽:关于这个实际有各种说法,大家现在对这首诗兴趣大着呢,我到哪里哪里追问我,老追问你的蝴蝶到底是谁。
  主持人:您怎么回答的呢?
  乔羽:我说不是好像一只蝴蝶吗?是呀,谁好像一只蝴蝶呀,他们又追上来了。我在那个美国的硅谷碰上这么多中国的科学家在那里工作的,都是些很不错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总”什么,都是搞尖端科技的一些人。他们跟我见面的时候,有几百人,我们有个聚会,那开大Party了那是,也说起这个来了。我就回答,我说这个……我说每个人大概心里头都有自己的蝴蝶,你们不敢说,我替你们说了,所以你们就特别喜欢唱这首歌,或者老想问我这蝴蝶是谁,我说不信在座的诸位,谁没有蝴蝶的请举手,一个举手的都没有。我说你看证明了吧,都有,它是一种内心的一种,内心深处的一种极为珍贵,又极其让人眷恋的一种东西,它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友情,都可能,我说过这话,如果说爱情它应该是爱情中的爱情,最纯的爱情了,如果说友谊,它也是友谊中的友谊了,就说一个人一生里头,总有这种内心深处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我说这个歌呀,大概它的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引起来的共鸣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它可能想起他的某一位朋友来,他也可能想起一件什么事来,当然开玩笑的时候多了,我这个人有时候讲话,喜欢跟人家开玩笑,有人问是不是你夫人呀,我说谁家的老婆进房子从窗户里进呀,这还用问吗,是不是。
  [《难忘今宵》是乔羽和作曲家王酩用最短时间写出的歌,传唱20年经久不衰。这首歌如何诞生,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主持人:您写那个歌词,写完之后编导来拿吧,拿了以后在现场看了,说乔老就这样?然后您说你拿回去拿回去给他们看看,是有这事吧?
  乔羽:那是这么回事。那是黄一鹤你们电视台的大导演,老的,那一年的春节晚会,那是1984年的,他把春节晚会弄好了,他找我去,说我们这个春节晚会已经行了,但是结束不了,只好写一个歌吧,说那现在就请你来写这首歌,我说怎么个写法呢?他说这我都不管,就是春节晚会结束不了了,他临结束。你怎么叫它结束唱这个歌就行了,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一个,他说我就是马上要,实在是没有时间了。我还问过他,你马上要的“马上”的概念是什么,他说“马上”的概念就是我在这儿坐着,你现在就写,你写完我得拿着走,我说这不行。
  [当时,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的乔羽,正在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忙得不亦乐乎,不可能放下几千人的排练不顾,为黄一鹤导演现场写词;另一方面,春节联欢晚会的任务也是刻不容缓。]
  乔羽:我说那这样吧,你缓一下吧,我说你这样,你明天早晨来拿。
  [二人约好后,黄一鹤回到春节晚会现场继续排练,乔羽也是一直忙到了次日凌晨3点。]
  乔羽:要睡觉的时候,我就忽然想起来答应的黄一鹤写歌呢,写吧,这我是平生写的最快的一首歌了。
  主持人:文集里面收进来这篇文章了。
  乔羽:没比它更快的了,就几分钟的事,因为他非要不行,我答应下的事,君子一言呀,写吧。迷迷糊糊的,我都不记得写的个什么纸上了,随便个纸条,就写了这么几句话,奇短这个歌,就像一个……他又不说你怎么写,他说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想了,一个春节晚会嘛,写歌的诀窍就是你写这个歌的时候,你得找到这个歌所能含概的大多数人的共同的情感是什么,共同的愿望是什么,你必须符合这个,你不管写什么歌都是这样,我一想,春节晚会嘛,家家看,你说共同的想法,看春节晚会的时候,共同的想法是什么?大概只有这么一点算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的这个国家能好一点,大概这是共同的想法——有了,“共祝愿祖国好”吧,它是晚会嘛,晚会就是夜里的,所以“难忘今宵”,它告别了,它散场了,说这个晚会好,这一晚上很难忘,这个“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写了这四句。我说这太不像话了,就这四句,人家又是个告别曲,按照这给他再填四句不就行了吗?“告别今宵,告别今宵,不论新友与旧交,明年春来再相邀”——明年不是还有春节晚会嘛,你再来,再请你来,“青山在人未老”——写了就放那儿了,放到那里我就睡着了,我觉得我还没睡着的时候。
  主持人:就被叫醒了。
  乔羽:是啊,我说“谁呀?”来人说“黄导让我来拿歌词”。起来,我迷迷糊糊的那个桌上有个纸条上写的就是那个,人家这个女同志当时也是个小姑娘,别说人家了,她反正挺可爱的个小姑娘,她就看了一下——“哟,你这是写的什么呀?不是这个意思吧?”你说我困了吧唧的那样子,我说“哎呀,这样好不好,你拿回去现在,给你们黄一鹤导演看看,他如果是不行呀,明天这时候你再来,我再给你写另一个”。“好吧好吧”她就拿走了。这是早晨来的,这一天都没消息,晚上黄一鹤又给我打电话了,说你他词写得太好了,我们已经找王酩谱曲了,也叫他赶紧地谱曲了,就这么一个东西,那也是个非常短又非常快,就几分钟的事。
  主持人:就传唱了这么多年。
  乔羽:后来这个歌被大家认为好,这又是刚才的话了,这曲子实在好,这王酩的代表作,王酩去世以后,给他送葬的时候,灵堂里头放的就是这首歌,就放这首歌,没放哀乐,(歌声起)代表作真好,那个深情写的,委婉又好唱,李谷一唱的嘛,李谷一当然是好唱家了,人家唱得也不错,几十年都是她唱,谁也没想到这个歌后来每个春节晚会都唱。(《难忘今宵》唱至结束)
  主持人:您写了一首歌,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浆》,那是1954年写的。
  乔羽:对,那是很早流行的一首歌。
  主持人:到现在已经是唱了……
  乔羽:50年。
  主持人:半个世纪。
  乔羽:整50年,头一阵跟这些小孩又见面,当时他们是10岁,11、12三个年龄段,现在是60、61、62,都当老祖母了。
  主持人:在儿童节快到的时候,咱们在节目最后您能不能起到调,咱唱一下这首歌,送给儿童节祖国的花朵。
  乔羽:(唱)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