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12:58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解放日报》9月11日刊登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的专访。摘编如下。

    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比如,谭其骧领头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从1955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86年,历时31年,所有参与的学者都从黑发变为白头,最后形成的煌煌8册 《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又比如,陆谷孙教授主持编撰 《英汉大辞典》,历时17年。在此过程中,6个正副主编中有5人离开,只有陆谷孙坚持到最后。17年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最终,这部高质量的权威辞书成了联合国专用工具书。

    所谓学问也好,学术也好,实际上是对规律的探索,需要时间观察、收集、思考,然后加以总结。而且,这种总结还需要时间检验,反复论述,反复修正,才能形成经典。复旦大学鼓励教师写 “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就必须要有时间积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上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作者高慎盈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