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魅力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7:59:09
 温家宝的魅力何在?  我从来没有这么直接而深刻地感觉到中国政治家温家宝的政治风格如此的特别。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位于河南的温家宝返回北京的路上,立刻做出决定,再飞往四川。随后他在现场亲自指挥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其行动迅速,判断敏锐,姿态慎重。

我一直以密切来关注并跟踪温家宝的政治风格。坦率说,温总理不太像政治家。在我眼里,政治家一般很严肃,毕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与以往的政治家不同,温总理格外善于跟老百姓进行心连心的沟通,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和”,温总理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政治家当中最温和的一个。许多日本人也很欣赏温总理。

据说,胡锦涛与温家宝,即“胡温体制”的特征是“亲民政策”。我2003年来到北京后也常常看到两个领导人搞“亲民”的场合。在此过程中,温总理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其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他确实以自己的性格与信念推动着“胡温体制”的亮点。而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他的作用已经到了“高峰”。在本文中,我想用8个形容词描述一下此次温家宝总指挥表现出的政治风格。



一、亲切

不提“亲切”一词,我们没法展开讨论温总理的魅力何在。此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他亲密并优先接触灾区的小孩子、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用他亲切的眼神与声音鼓励他们、安慰他们。温总理还主动让某个小孩叫自己“温爷爷”。温爷爷确实抢救了许多受灾者对生命的渴求与对生活的希望。



二、认真

这次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当地的生存环境很恶劣,作为现场总指挥,他只好每时每一都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他踏踏实实地引导救灾人员,明确指示各方面的工作内容,确认工作进行得如何,其态度不动摇。在我看来,温总理的认真表现在做事的原则性、灵活性以及规律性。



三、勇敢

我看到温总理主动向“灾区中的灾区”闯过去,亲自跟埋在地下或倒塌建筑下面的受灾者发出声音,鼓励他们,传达生命的价值、祖国的希望。温总理今年已65岁,但他不顾自己的年龄与体力的局限,跑来跑去,尽量与救灾人员、受灾者近的距离接触、沟通。据说,他有一次摔倒了,也哭了。相信,他的眼泪里包含的是他对抗震工作的信念以及对受害者的痛心。



四、坚韧

“坚韧”是我此次对温总理感到新鲜的一点。因为,如前所述,我一直认为温总理很温柔,也许我原来过多关注他“静”的一面,而忽视“动”的一面。从此次他的表现中,我们不难发现温总理绝对不会无条件地妥协,对原则性问题的“固执”是一贯的。令人感动的“温柔”之背后隐藏着毫不动摇的“坚韧”,这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温家宝。



五、慎重

温总理表现得勇敢的同时,他在应付危机、采取措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慎重”是值得一提的。他在飞往四川的飞机上,仔细研究如何进行救灾工作才有效,与有关人士紧密进行沟通,尽量达到最佳方法。他是不轻率下结论的人,行动迅速的同时,采取的态度也相当慎重。这是温总理至今取得稳定政绩的重要理由。



六、纯粹

我相信,没有人敢否定温总理的纯粹。指的是他的性格。我这次通过电视屏幕每一次看到温总理就直接感到,他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地纯粹?好像刚生下来的孩子或没有任何杂成分的清水河一样,很干净。我们在世界上很难看到像温总理那么地纯粹、可爱的国家领导。思想将日益成熟,性格则永远纯粹。这也许是真正的“大人”。



七、耐心

“温家宝在震中奋斗的88个小时”,各媒体都做出了类似专题。我相信,温总理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坚持88个小时的动力在于耐心。用耐心进行抗震、用耐心与灾民沟通、用耐心与救援人员协商,才会产生比较顺畅的救灾过程。他工作上的“细心”,相信,也来自于“耐心”。



八、温和

最后,我还是要提出“温和”。我们都知道,在此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是微不足道的。但同时,一个拥有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存在又是不可或缺的。领袖能直接抢救的人数极少,但他能鼓励、安慰、心疼的人数却众多。他的温和给灾区带来了温度,他的温和也给灾民带来了温馨。他无疑是温家宝。
文章来自华文读者 华文读者文摘
文章来自[华文读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