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4:5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出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盛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

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

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

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

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诗经·氓》)

(2)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 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 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 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 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

的指引。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盛宣怀所经营

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

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他因办“大事”卓

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进“大事”的发展。可以说,

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

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他

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

应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

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

聘用洋师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

久与其事”。基于这种认识,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

班性质的学堂。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

办有附设的学堂。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

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及时总结

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

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

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

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

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

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

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

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

   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

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

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

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

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

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

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

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

   B.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

   C.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D. 盛宣怀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E. 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

 

16.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6分)

 

 

 

17.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18.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李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名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

B. 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 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 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法原味的本土文化。

20.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名是(3分)

A.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 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 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 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22.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现成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5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   ②却是  ③更    ④但  ⑤随着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

例句: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六.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大开十中语文月考模拟试题答案

 

1答案: D2答案:C3答案: B 4【D.认为或表扬,注意下句】5【D. ①时人的看法②获封的原因⑥与直言谏劝无关】6【C.不是嵇绍不以为然,而是以书谏】7【(4分)(1)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10【(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2)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4)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如做了四题,按前三题评分。】

 

11【AC,   A. 应是紧张心情 C. 重情守信】12【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13【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4【1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15【BC, B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不是不给外国人插手,而是认为不便与外人久其事。C重视动手能力而已】16【答: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即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

反映了他“学以致用”教育思想。】

 

17【答:(1)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2)南洋公学设立了师范院、

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

办学目的:培养与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培养能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人才。】

18【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就行。】

19【B.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20 C, A不搭配,弥补不足,超越局限 B “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应为”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D去掉成为;在高墙体前加个动词或者把没有移到高墙体前。】21【②④③①⑤⑥】

22【①总要 夹上  ②却是 白字  ③更 应该  ④但 某些人 ⑤随着 中国 】 

 

23【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