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警钟背后 管理层调控决定牛市步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25:52
【热点】牛市警钟背后 管理层调控决定牛市步伐
www.hexun.com 【2006.07.21 09:22】 证券时报
【作者:高上】
随着IPO扩容加速、市场资金抽紧,牛市似乎敲响了危机警钟。如果市场击破沪指1500点心理大关,牛市观点将被推翻,意味着证券市场因股改与制度性变革所营造的大好局势将不复存在,管理层调控的预期也将落空。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想,上半年市场的强势表现仅仅是5年熊市末期演绎的一场诱多的反弹行情,更多的机构将再度步入破产边缘,其后果让人不寒而栗。难道包含管理层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真的错估了当前的市场形势?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牛市的根基是否牢靠。
我们认为,上半年市场具备了牛市行情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三大条件。所谓天时,政策变革产生的推动作用,使得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东的利益达成了一致,提高了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的热情,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了根本性改观;所谓地利,国民经济步入持续增长阶段,而经历了5年熊市的市场风险得到极大释放,对价因素降低了市场整体市盈率,股指的上行空间被逐渐打开;所谓人和,恢复了直接融资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形成了制度性转折,市场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从管理层到一般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发展的前景信心倍增。
从深层次来看,当前股市步入了特殊阶段———中国特色的牛市:管理层不希望股市长期低迷,以免失去直接融资功能,也不允许股市持续暴跌,以防范金融危机的产生;但同时不愿看到股市上涨太快,防止出现新的系统性风险。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场既受基本面的影响,又受到管理层刻意的调控,股市游走在管理层掌控的方寸之间,引发了机构浓厚的观望气氛。
我们知道,证券市场的长期走牛取决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行业景气度平稳上升、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板块的盈利能力受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影响。而市场走势直接地受管理层政策调控,可以说中国特色的牛市形成离不开管理层的精心呵护。为此,重视对管理层调控政策走向的研判是获取超越大盘收益的关键手段。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管理层调控开始更多地融入了市场机制。如通过“对价”方式让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协商来解决国有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便是管理层市场机制运用成功范例。我们看到,无论是股改、汇改,还是息改、税改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政策逐步摆脱了生硬的计划经济调控色彩,遵循市场规律的调控手段成为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的规范,证券市场管理层的调控手段逐步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的牛市,与其说是考验投资者分析股市的能力,不如说考验管理层调控的智慧。相比之下,市场机构更多的是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政策调控风险直接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一方面受宏观调控趋紧以及非流通股减持影响,另一方面受IPO扩容加度的影响。对于前者,市场机构逐渐消化了预期;而对于后者,随着大盘蓝筹股的发行加快,市场如履薄冰,调控风险陡增。尽管发行的是优质的大盘蓝筹,但是过快的发行速度对刚刚恢复信心的市场而言无疑于杀鸡取卵,打破了市场已有的平衡,致使投资者眼中的“仙女”演变成了做空的“恶魔”。为此,在股改后期如何避免短视行为、利用手中的砝码调节资金供需平衡、防范牛市形态产生变异,对于管理层调控而言的确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我们认为,牛市步伐取决管理层调控意图。尽管存在IPO发行过快引发的市场风险,但从基本面来看,排除对价因素,股价总体仍在合理的估值区间内。随着管理层调控能力的增强,市场短期剧烈波动难以动摇目前的牛市根基,坚定长线投资不动摇,在近期市场扩容加快的背景下尤其难能可贵。(作者系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