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53:57
根据美国智囊机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在基本食品、能源和工业产品等多方面的消费都在赶超美国,目前已经在绝大部分领域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中国在消费领域超越美国的事实是中国在向经济超级大国方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一直以世界资源的最大消耗国著称,长期以来在食品、能源、原材料和工业品消费方面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但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消费市场的格局。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消费的粮食总量为3.82亿吨,美国则为2.78亿吨;中国各种肉类消费达6400万吨,而美国为3800万吨。考虑到人口庞大的因素,中国粮食消费总量大幅度领先于美国不足为奇。但是传统上以粮食为主食的中国在肉类消费方面几乎超过以食肉为主的美国一倍,这有些出人意料。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成果是肉类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攀升。改革以前,中国肉类短缺严重,然而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各种肉类产量翻了7,番。  目前中国不仅肉类消费总量大大超过美国,而且猪肉的人均消费量也超过美国。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曾把钢产量视为经济上赶超英美的主要指标,如果的确如此,中国现在已经把美国远远甩到了后面。中国去年钢产量为2.1亿吨,领先美国一倍以上,钢材消费量为2.58亿吨,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消费量的总和。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材料,占全部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去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为8亿吨,远远超过美国的5.74亿吨的水平。
在五大类基本资源领域,美国只在石油消费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每天消费石油2400万桶,而中国每天消费石油650万桶,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国石油消费的潜力惊人,过去10年中,美国的石油消费增加了15%’,而中国增加了一倍以上。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中国石油消费赶超美国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逐年扩大,它的消费市场潜力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  以手机为例,1996年中国只有700万部手机,当时美国有4400万部。然而到了2003年,中国手机拥有量达到2.69亿部,而美国仅有1.59亿部。
中国在生产扩张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正在向消费型经济转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地球研究所所长布朗认为,中国逐渐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家,这一事实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在走向经济超级大国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也仍然把它看作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也正在成长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如果把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以及美国最大债权人的地位计算在内,恐怕美国已经不能说中国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了。
布朗指出,如果按照过去20多年的速度发展,本世纪成为中国世纪似于是不成问题的。但问题是中国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考虑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巨大的资源代价,中国不会长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中国的牧场、耕地、水源和森林都已经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可能极大地制约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机构评析中国能源进口情况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国内供给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然而,在把寻找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外交核心时,中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冲突的风险。
中国曾经出口过石油。在1977年至1985年期间,原油和相关产品的出口额增长了7倍,为出口收入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尽管中国GDP加速增长,但石油产出的增速却在放缓。为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需求,石油出口逐渐减少。到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从那时起,中国石油进口的负担急剧上升,原油和成品油都出现了逆差。2003年,中国石油贸易赤字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原油赤字为180亿美元,成品油的赤字刚好超过20亿美元。  一些估计认为,去年中国石油贸易赤字上升到接近300亿美元。现在,中国面临着石油贸易赤字巨大且逐年上升的前景。2004年原油进口增长了34.8%,创下新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美国。
去年,中国石油进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2亿吨。 由于中国国内石油产量略高于I.7亿吨,所以目前石油进口占石油供给(不包括储备)总量的41%。  即使国内石油产量增长,也只能是缓慢增长,因为没有新发现大油田。然而,预计2020年对石油的需求将达到4亿吨。中国只能依赖进口的石油。
中国石油进口不仅反映了GDP(尤其是重工业)增长的压力,也反映了能源使用的低效率。
中国的公路交通油耗高,耗用了进口石油的30%,是主要的耗能用途。随着轿车使用的增长,情况将变得更糟。  中国公共汽车、轿车和卡车使用的汽油要比欧洲多25%,比日本多20%,比美国多10%。
去年11月,中国宣布将立即实施首个节能计划,力图与上述及其他能源使用方面的低效率行为做斗争,并改善环境水平。
中国现在正进行很大努力,以扩大海外石油供给。为保证能源安全,中国不仅需要补足供给缺口,还要分散石油的来源,以降低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对不同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区,中国的考虑也有所不同:
中东。目前,中国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中东石油含硫量较高,将使中国的污染更加严重,而现在政府正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升级炼油厂使其清洁生产需要较大投资。然而,中国仍需要来自该地区的原油,尽管随时间推移,在获得替代供应之后,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会降低。10月,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价值
700亿美元的交易。目前,伊朗约提供了中国进口石油的14%。
俄罗斯。俄罗斯曾说过,它将把中国的能源利益考虑到其远东输油管道的建设计划中去,但在确定输油管道的路线时,却没能满足中国的愿望。俄罗斯还答应增,加通过铁路向中国北方地区供应石油的数量,今年达到1,000万吨,2006年达到I,500万吨。为此,它改善了基础设施,每年能运送3,000万吨石油。俄罗斯对尤科斯石油公司(向中国供应石油)进行打击给中国造成了影响。去年,尤科斯公司曾有一段时间中断了向中国输送石油。现在中国把鲁克石油公司作为在俄罗斯的主要石油供应商。2004年中国希望从俄罗斯进口640万吨石油。最近有猜测说,国有的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可能试图购买Yuganskneftegaz公司20%的股份,该公司以前是尤科斯公司的子公司。这种猜测似乎没有可靠的根据。持有少数股份并不能为中国的石油进口提供保证。
中亚。中国在中亚的投资稳步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制了该地区的几个重要油田。现在,中国是该地区石油工业和输油管道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哈萨克斯坦注定将成为卓有成果的合作伙伴。去年,两国同意在今年底之前建设由卡拉干达通往中国新疆的长达1,000公里的输油管道。中国对能源的兴趣也扩展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由于中亚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所以中国在中亚影响力增大提高了中俄进行战略竞争的风险。
非洲。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14%来自于非洲国家。中国想在10年内把这一比例提高到25%。在非洲地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是苏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中国已经成为在苏丹石油工业投资最多的外国投资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大尼罗石油作业有限公司40%的股份,该公司主导着苏丹的石油工业。中国还帮助苏丹能源部建设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中国的外交官和石油公司也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加蓬、利比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寻找获得石油的机会。
北美。在竞争全球能源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方面,中国和美国可能会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据悉,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可能会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该公司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中国对这家美国公司在海外的资产很感兴趣。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否得到中国政府的授权和资金支持,以支付收购所需的庞大支出。但如果收购成功,它将成为中国准备在全球范围获得所需能源的一项措施。在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访问中国期间,中国和加拿大签署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协议。
拉美。中国和委内瑞拉在两个油田展开合作。乌戈·查韦斯总统对向中国提供石油表示了鼓励,并允许中国公司开采委内瑞拉的主要油田,并在其领海勘查天然气资源。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  中国也对厄瓜多尔的石油感兴趣。
总之,中国在全球范围日益加强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外交活动,这对国际经济和全球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中国想缓和与能源伙伴国和能源供给竞争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必须采取更具有前瞻性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