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交流——《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1:52:34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读后感
青浦区徐泾中学 蒋慧敏
全书主要有3个部分,九章,再加上一序两后记组成。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开始,然后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从世界、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描述了教育的今天,并高瞻远瞩的设想了教育的明天。博大精深,受益不浅。本书用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对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实现?我主要带着以上问题仔细地阅读了全书,但有很多地方还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在此仅就本书中有关这些问题的某些描述或设想做一些浅薄的思考。
问题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原文节选]
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了解世界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应帮助人们解决他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育本身不能克服邪恶。但应力求增进人民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教育应该努力帮助每一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实现其潜能,解放其创造力。并要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
[我的思考]
从书中所言,教育就是关于人的教育:实现人的潜能,解放人的创造力。人只有实现了自我,才能有所发展,才能生存。实现自我应该包括:了解世界—自身所处的环境;适应变化—实际上还是那句话“适者生存”;控制命运的能力—即主动积极地适应,而不是被动地顺应。教育看来是一项伟大、浩瀚、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命运,每一个人的发展、一生。教育定应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结构,它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应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而且比例也要适当变迁;它不仅是婴幼儿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更为需要关注的是成人教育,这是一种终身教育,所以从时间上、内容上而言都应是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彼此之间绝非孤立的,也不是支离破碎的。教育也必须有一种前瞻性。一名普通的教师仅仅只是教育事业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但是如果在我们的头脑里树立了终身教育的观点。可以指导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得更好,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
[实践指导]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告别了“以分数论英雄、以听话论品行”的时代。立足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品德的培养,引导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做盯师,做导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力图具体在思想上、观念上给学生以引导,如在讲到《养家的父母真辛苦》真辛苦时,通过课前在家对父母操劳情况的观察和调查,以及课堂的讨论,制作《感恩卡》等活动。力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生活操心操劳,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同时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父母在家中的操劳状况,理解父母操持家庭和服务社会的一片真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和孝敬父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学生的行为以具体的指导。充分地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的能力。
问题2、如何实现?
[原文节选]
使人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允许自由地和持久地交换意见;如果交换意见之后又提高了个人对生活的领悟;如果学习者被引导走上自我教育的途径;如果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当教育采取了自由探索、征服环境和创造事物的方式,它就更加民主化了。只有遵循终身教育的路线,把教育过程的结构进行彻底改造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人们最终能够沿着终身教育的模式前进。
[我的思考]
实现的关键是要教育民主化,而教育的民主化应包括两层含义:1、是机会。2、是平等。而平等的含义则是教育要个性化,教育最终成为自我的教育。民主化的三个方面:从情感态度方法而言是要自由探索,从内容范围目的而言是要征服环境,从终极目标而言是要创造事物。这就是本书对民主化的教育的描述。
[实践指导]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会非常关注这里所指的个性化:即教育要面向学生注意符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时间,在意见交换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教师话语霸权,根据学生的意见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授受式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尽可能地将学习者引入自我教育之旅。
生成性问题3、教育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原文节选]
深思熟虑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个人学习如何进行思考和如何从事反射活动中得来的。教育学家们必须学会扩大这种学习过程他们不但要注意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开展方式。
一大批有关的学科加强了教育学的科学性。这门科学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的,而且是和心理学、人类学、控制论、语言学以及许多其他科学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应用科学,我们今天给予教育学的意义广泛而复杂。教育包括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教养过程。
[我的启示]
教育学原来已不再仅仅是教学艺术,而成为了一门科学。不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了。发生了如此转变,我们一定得与时俱进,学习新的学习理论,达成教育根本的目的—人的自我实现。教育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教师只是这个工程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如果将教育这门科学和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单一相连,则“只能把教育降为一种应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