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公司盈利 自营经纪占大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3:23:41
 
 
牛市到来,在给一些亏损券商提供翻身机会的同时,也为创新类券商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券业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
现已公布半年报的17家券商全部实现盈利,目前的利润冠军为东方证券,净利润5.5亿元,华泰证券以5.28亿元的净利位居亚军。
从一个资金无底洞到提款机,券商借助2006年上半年的牛市,成功实现了“咸鱼翻身”。
经纪自营赚大钱
资料显示,包括东方、华泰、中金、广发华福在内的17家券商(详见附表)均实现盈利。17家券商的净利润约22.87亿元。除东方和华泰外,还有4家券商利润过亿:华西证券2.09亿元,中金公司1.73亿元,红塔证券1.3亿元,民生证券1.13亿元。经纪业务和自营收入成为这些“大户”的主要利润来源。
以利润冠军东方证券为例,其上半年营业收入9.8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收入为2.5亿元,自营差价收入4.43亿元。
华泰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7.2亿元,去年同期只有可怜的1339万元。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而自营收入3.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887万元。
两家券商的证券承销收入数量很小,华泰证券承销费只有160万元,而东方证券更低,证券承销收入仅131万元。
另外3家净利润亿元以上的券商同样具有以上特点。如华西证券营业收入达4.37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收入1.98亿元,自营收入1.53亿元,一举扭亏。民生证券手续费收入达9175万元,自营差价收入为3490万元,受托资产管理收入2683万元。而红塔证券的自营差价收入达8970万元,投资业务对公司净利润贡献最大。
尽管自营业务创造了主要利润,但券商的自营股票市值出现减少。其中,东方证券降幅为19.49%,华西证券降幅为24.16%,而华林证券和民生证券今年6月末的自营股票市值已基本为0,下降幅度分别为100%和99.38%。红塔证券的自营证券市值,从6月初的11亿元降到了7.9亿元,减少了3.1亿元。这说明券商已经通过减仓兑现了利润。
华泰证券自营股票市值增幅低于同期大盘涨幅,为27.66%,不过,这并未妨碍其获利。
兴业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孙国雄认为,券业复苏与牛市的到来密不可分。2005年末至2006年6月底,上证综指由1161点上涨至1672点,涨幅达到44%。
不过,券业复苏的背后,一些有识之士表示了理性的担忧。
“尽管券商普遍获得了丰收,但更应当借机实现业务模式转型,假如靠天吃饭模式还没改变,牛市过后,前两年的局面又会重新上演。”深圳一家券商高层表示。
迎来注资热情与上市冲动
仅仅半年前,券商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据统计,2005年券业亏损较2004年扩大10余亿元,全行业净资本余额不到360亿元。
实际上,从2002年起,券业就经历着炼狱般的考验。2002年证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行业大亏损,亏损额约37亿元,2003年122家券商利润总额为-93.893亿元,2004年114家券商利润总额为-103.64亿元。
两相对比,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度被唯恐避之不及的券商们,一夜之间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如巨田证券的重组,就同时获得了国家邮政储汇局以及中国诚通集团的青睐。而此前引资迟迟未能成功的联合证券,6月份就获得了华泰证券7亿元的注资。
随着形势好转,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此前一直传出要重组的蔚深证券,目前明显放缓了步伐,该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原来监管部门定了治理期限,对我们的重组催得很急,现在是我们着急,想要尽快完成重组,借助牛市发展,但他们反而不着急。”
在中信证券上市后获得高速扩张的示范效应下,其他券商也在图谋上市获得发展,但是,由于股市的低迷,造成了多数券商业绩难以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牛市到来,在给一些亏损券商提供翻身机会的同时,也为创新类券商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7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证券公司上市问题研讨会”上,中证协副会长黄湘平指出,当前证券公司的上市进程不仅慢于大型国有企业,也比不上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企业。在综合治理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形势下,推动证券公司上市成为行业十分紧迫的问题。
“牛市正是上市好时机。”申银万国的券商研究员蒋健蓉表示,“借壳节省时间,而IPO的优势在于,不会重组后突然发现窟窿,而且相对借壳收购而言,成本较低。”
而此前,中金、光大、东方、海通等多家券商公开透露了上市计划。长江证券借壳东湖高新“始乱终弃”;延边公路、G敖东因广发证券借壳消息而停牌,而光大借壳宁波富达欲语还羞。券商上市潮暗流涌动之下,开始出现泥沙俱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