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立志“做贪官”尴尬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0:56:20

9月1日,广州全市中小学如期开学。记者采访小学生,一名刚刚进入小学殿堂的一年级新生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非常认真地说:“想做官。”当记者问她“想做什么官”时,这位小学生想了一下,毫不犹豫地说:“贪官!因为贪官有好多东西。”(9月2日《南方都市报》)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6岁学生,居然立志要“做贪官”,难怪会“雷倒”亿万的网友!网友评论中最多提到的一个词是“童言无忌”,但在关于怎么看一年级小学生理想是当贪官的投票中,只有10%的网友选择了“童言无忌”,而有55%的网友认为“折射社会现实”。那么,这个事件中究竟又折射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呢?

这位6岁小女孩之所以想“做贪官”的理由极其简单,那就是“因为贪官有好多东西。”贪官会有什么样的好东西,或许这位6岁的小女孩并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人们对于贪官的“艳羡”深深地影响了她,所以她便认定贪官一定“有好多东西”并将之作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

是的,贪官“有好多东西”。历数贪官之“楷模”,当数和珅是也。很多人都知道和珅家财万贯,富得流油,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天下人大吃一惊:金银财宝,古董珍玩,绫罗绸缎,稀奇珠宝,多得数都数不清,真让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共计有:赤金八万四千两,银元宝五万五千多个,窖藏散银一百万两,珠宝、玉器、古玩等共值银八百万两,绸缎、皮毛值银一百万两,人参六百斤,多得不计其数。再加上土地房产,当铺银号,粗粗估算一下,其价值大约能折合白银八亿两之多(沤矶钓叟《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转引郑天挺《清史简述》)。当时清廷每年收入白银约七千方两,和珅一人的家产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十余年的国库财政总收入!数量之巨,真是古今中外罕见!

按理说现代社会,人类已经高度进化,社会制度在逐步完善,这种丑恶现象应当是越来越少,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和珅被“查抄”的结局似乎并没有引起官者太大的重视;相反的是,这种贪得无厌的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官员们腐败的比例进一步增大,腐败官员的档次在进一步提高,而且往往是窝案、串案、连环案。更有甚者,有些利益集中的部门,常常是前赴后继,从近几年来每年都有成批的贪官落马,成群的贪官外逃;各种坑害群众利益之事层出不穷中可见一斑!

李勃,因为“有身为省长的老爸在背后支撑”,因而“在云南商界呼风唤雨”,银行就像自家开的一样,“哪个行业最赚钱,就会携巨额银行贷款‘杀’向哪个行业”。

贵州原省委书记刘方仁,为其经商的儿媳妇易某一贯提供诸多便利,支持纵容其“放手经商”,放手倒卖工程项目,使其非法获利2180多万元。

河北原省委书记程维高,以权谋私,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利用其职务影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大发横财,还不知羞耻得意洋洋地炫耀:“我在官场已经得到了这个地位,我儿子在商场上能取得很大成功,也是光宗耀祖”。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刘知炳,利用职权,不仅为其女儿经商大开绿灯,使其非法赢利,而且在其女儿刘芳因参与柳州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被司法机关调查期间,多次为其开脱,干扰司法机关办案。支持其隐瞒事实,暗示其对抗调查。

沈阳市原书记慕绥新的女儿、女婿,借用父亲权力,大量包揽工程以及一些企业的广告业务,从中获取巨额收入,几乎垄断了沈阳广告业和建筑业。

浙江省副省长王钟麓,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介绍项目,收受巨额贿赂,其经商的儿子也从中收受巨额钱财。

浙江省副省长许运鸿为儿子经商发财,也是鞍前马后不辞辛苦,滥发淫威,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正所谓 “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实,这原本就是一个无官不贪的年代。做一个贪官可谓好处多多,除了可以拥有“好多东西”和巨额的家产以外,还可以呼风唤雨、任意横行。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惜一切代价地“跑官、要官”,才把做一个贪官的愿望寄托在了自己下一代的身上!

曾几何时,人们已经忘却了那个把科学家、人民教师、解放军、英雄人物当作理想的年代。而随着“金钱决定一切”的市场经济的潮起云涌和“权利决定一切”的社会现实,人们开始把“金钱”和“权利”当作了崇拜的对象。——的背景之下,孩子耳熏目染当中,岂能不如此地“童言无忌”?

6岁小女孩立志“做贪官”,这决不是什么幽默不幽默的事情;更不是我们应该不应该当真的事情,因为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趋向的重大问题。设若我们仅仅把其当作“儿童戏言”而一笑而过的话,其结果也许真就是“国将不国”了!

颇令笔者庆幸的是,这次网友并没有将口水泼向教师,也未见有人再次批判学校教育的“蛊惑”与“误导”,而是直接将责任指向的家长和社会。我想,或许大家总算是明白中国教育“不幸”的根源所在了。——试想,如果没有贪官生存的土壤,贪官不敢贪,即便贪了也没有好下场,凄凄惨惨,人们还会如此羡慕贪官吗?孩子还会把“做贪官”作为梦想吗?我们的教育还会如此尴尬吗?!

(李吉明2009年9月3日于河南新乡邮箱:liming7302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