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夜场发展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07:57
深圳最早的歌舞厅要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唯一的一家宾馆——竹园宾馆的歌舞厅。那时迷离的灯光及喧吵的音乐,真让深圳还没洗净黄泥土的原居民感到新奇……后来,南洋歌舞厅和向西村西苑歌舞厅的诞生,才让深圳的年轻人感受到什么叫歌,什么叫舞。那时,每晚徘徊在这两家歌舞厅的大多数是实实在在的本地青年。可惜象港产老片一样,打架斗殴成了这两家歌舞厅每晚不可缺少的“保留节目”。翻开老南塘派出所档案记录,当年南洋歌舞厅打架斗殴致人伤亡的不知有多少起。除了国贸大厦当年连续的暴窃案,这可能也是当年最令南塘派出所最头痛的一件事……
    
    后来香蜜湖渡假村号称东南亚最大激光夜总会、的士高舞厅的推出,才让深圳人真正领略到高档次的视听享受。香蜜湖夜总会那些变幻莫测,由激光影射出来的图案和文字,比舞台上扭动着身躯的女歌手更让人如痴如醉……的士高舞厅放着谭咏麟“暴风一族”和“爱情陷井”,在当时最受舞池上男女青年的欢迎。那时,日本人可能还没发明什么卡拉OK。深圳街头也不乏有家半家有歌手驻唱的西餐厅,每晚日落以后开始表演节目。象人民南路环球商场隔壁熙龙楼下的西餐厅。那时的歌手大都会翻唱香港歌星的热门歌曲,象唐百强的“一生何求”等。到西餐厅去的一般听歌的多过用餐。
    
    八十年代末,“声雅廊”、“夜倾情”等卡拉OK象雨后春笋般地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时值泡沫经济,全国房地产、股票一片热,深圳街头好象遍地黄金——人们挥金如土。一间装修普普通通,坐上六七个人的卡拉OK小包房每晚消费都在一千元以上,十个人以上的都在两千元左右。那时还得“看菜吃饭”,不象现在这样好友几个凑在一起都往死里喝。那时一渣啤酒、一个果盘标价都是八十八块港币(当年深圳所有歌舞厅、卡拉OK消费都以港币标价的),还得加10%服务费;罐装啤酒三十八块港币,一样加10%服务费。那时还没喜力、太阳啤等玻璃瓶庄的小瓶啤酒。卡拉OK老板也不会象现在那样给你喝两打送一打或喝两瓶送一瓶,最多在最低消费里给你打点折头。大厅外面,散客的最低消费是港币四十八元,另加10%服务费。加你坐下去摆在你桌面上的一两碟小食,反正你每晚的消费都在每人一百块钱人民币以上的。虽然那么昂贵,但还是有那么多人热衷于那样的消费,以致很多人坐一晚上都轮不到唱上一首歌。
    
    由于卡拉OK的流行,很多歌舞厅(夜总会)都纷纷改成卡拉OK,象南洋歌舞厅变成“水车屋”一样……连当年深圳唯一最高档次的熙龙阁桑拿也隔了一大半出来搞卡拉OK,一直延续至今。来不及改变的歌舞厅(夜总会)在卡拉OK的冲击下纷纷关闭了。如国贸大厦地下的“花都夜总会”以及深铁大厦的“深铁夜总会”等……当年深圳唯一能抵抗卡拉OK打击的可能要数深圳大剧院的“沙都歌舞厅”了。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卡拉OK连续受欢迎,罗湖街头冒出了多家旗舰型的大型卡拉OK场所,这些场所一般都装修豪华、气派,并且有近百间KTM包房,堪称当年卡拉OK场所的龙头大哥。象人民南路发展大厦地下“金殿”和三十六楼的“辉煌”卡拉OK夜总会,晚晚暴棚,真是创下了当年卡拉OK的辉煌业绩!
    
    九十年代中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深圳的娱乐行业可谓一落千丈,卡拉OK也不例外。这时,笋岗路“凤凰台”、城建集团的“凯撒”、晶都酒店的“皇后”、凤凰路的“金龙玉凤”等夜总会却又重新屹立起来了!而且“金龙玉凤”夜总会还创下了深圳夜总会连年每晚都暴满的奇迹,曾经成为深圳夜总会的一个品牌。
    
    这时,深圳娱乐行业的新生儿——酒吧又诞生了。记得最早出现在深圳街头的酒吧应该是红岭中路七支队对面的“公爵吧”。那时,不知酒吧为何物的深圳人却喜欢聚集在那几十平米大,没节目看,也没小姐坐台相陪,整晚听着那刺耳快节奏音乐,傻乎乎喝自己酒的地方。很快,那地方吸引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男女青年……每晚,迟一点去都找不到地方。跟着,凤凰路“金龙玉凤”三楼“荷李活”,鹿丹村污水厂门口的“威雀”等酒吧也相继出现了。后来,“群星”、“DJ”、“圣保罗”、“龙胜吧”、“红番区”等酒吧的出现,更让福田区成为酒吧的胜地。但真正将深圳酒吧风气引发、风靡起来的应该是当时红宝路六支队隔壁“house”中文名叫“浩思”(谐音)以及宝安南路天地大厦的“华尔街”两个酒吧。那时的每个晚上,酒吧开始营业时红宝路六支队路段“house”门口车水马龙的……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家酒吧都相继关闭了。现在只成了一种记忆。
“群星”、“DJ”、“圣保罗”三家酒吧在当年也曾构成福田区酒吧行业三国鼎立的局面。“群星”以大面积,够气派深受白领及有车一族的青睐;“DJ”以新潮、低消费也招来了普通消费群体的捧场。那时总是人山人海,印象最深的是该酒吧男洗手间里小便盆上贴着“瞄准目标,射击!”的有趣标语;“圣保罗”却总扮演着大哥角色。该酒吧除了有几十间豪华包房,当年很多大牌名星如崔健、周华健等的到场演出,也让它名噪一时……后来“龙胜吧”的出现,似乎成了另一种群体——那就是大多数香港人和夜不归家一族向往的娱乐场所;倒是“红番区”总给人一种文不文,武不武的感觉,虽然那深受欢迎的光头男歌手每晚都是那么卖力地演出……
    
    从宝安南路国都大厦地下迁移到向西村的“毕打奥”和“三九月光城”DISCO也成了罗湖当时娱乐界的龙头双剑侠。可以说,向西村是因为“毕打奥”才会有那么多人涉足向西村,而三九大酒店也是因为“三九DISCO”才有那么多人涌向三九大酒店……值得一提的是,这时,一个酒吧不是酒吧,歌舞厅不是歌舞厅的啤酒屋象一朵奇芭在凯悦酒店一楼绽开了。这个以现酿啤酒而出名的啤酒屋很快吸引着深圳众多高层消费呙堑木圩恪8闷【莆莸淖阅鹌【坪推渌魉淙荒敲窗汗螅匀挥心敲炊嗟木瓶颓袄垂夤恕M3党∩希客矶纪B烁魇礁餮蠓砍担黄【莆菝趴冢客硪簿奂爬醋圆煌胤降拿琅5娇闷【莆菡颐琅疵琅渤晌笔鄙钲谝鼓幌碌牧硪痪肮邸?梢运担钲诟叩荡我棺芑嵝〗闾ǚ?00块是凯悦啤酒屋创立起来,沿袭到现在的……
    
    而流花医院对面“世纪会”、广西宾馆一楼“夜猫”以及“838”酒吧等的出现,也让罗湖区窄小的春风路成为深圳的另一娱乐宝地。晶都酒店水晶宫的“公牛吧”、南国影院四楼的“纽约、纽约”、国贸大厦后面的“钢琴吧”、阳光酒店地下的DISCO,芙蓉宾馆一楼的“NO1”酒吧也在罗湖的中心区竞放着异彩!
    
    风云际会,酒吧开始在深圳娱乐行业起着倡导者地位。
    
    很快深圳体育馆“芝加哥”、“森吧”等酒吧相继出现。体育馆成为夜幕下深圳年轻人的另一好去处,体育馆的性质也因此仿佛在改变。假如说“芝加哥”因强节奏DISCO音乐激发着无数深圳人的激情,让深圳人每天所受的压力在倾刻间得到散发,那么“森吧”等的酒吧也让爱好恬静的年青爱侣多了一个个好去处……体育馆的夜晚,已比大白天的四驱车越野赛更迷人。
    
    在蛇口南海酒店旁边,也很快兴起了酒吧一条街。那些充满着全世界不同风格的酒吧曾经让无数深圳人感到新奇。但酒吧一条街很快成为深圳人,甚至中国人的一种耻辱!那些当夜色降临时充斥着酒吧一条街的女孩,裸露着不该裸露的肉体,对着过往外国人买风弄首,那情形有如巴登街发廊门口招睐生意的发廊妹,更有如夜幕下新洲路边挥手招揽客人的*女。酒吧街的酒吧失去了应有的酒吧文化,也成了变相的色情场所……
    
    很多规模较小的酒吧,如四川大厦的“零点酒吧”、中兴路的“西部神”、东园路的“加洲红”、南园路的“金威”啤酒屋、上海宾馆后面中航的“真爱酒吧”等此时也出现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里。由于地理位置或经营管理上的关系,这些小规模酒吧也在无情的竟争中很快被淘汰出局,如向西村里的“凡人酒吧”、东园路的“风之都酒吧”等。
    
    酒吧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治安及社会问题。当时,不少颇有规模的酒吧、夜总会,都因泄及黑社会问题而导致关门。如新皇朝酒店对面刚开业不久的“白宫娱乐城”、深南东路深港大厦三楼的“新豪江夜总会”和现在荔枝公园“胜记”酒家的前身“黑巴德酒吧”等……据说“白宫娱乐城”因债务纠纷,黑社会的插手而导致关门;“新豪江夜总会”却因“潮州帮”大哥们在里面向天花乱开数枪而竭业;而同样做着自酿啤酒生意的“黑巴德酒吧”因为看场问题引起内讧而夭折……黑社会问题无可避免地与娱乐行业紧紧相扣,并长期困扰着深圳娱乐行业的发展,在后面的篇章里我们再继续探讨。
    
    当时的酒吧里已开始流行服食摇头丸。可以说,那时有关部门还不清楚摇头丸的危害性。面对那些整晚扶住酒吧里舞池上大音箱不停摇恍着脑袋的年青男女,我常常担心着什么时候他们的人头会不小心摇落在地下……深夜两点后,假如你看到那些刚刚从酒吧的停车场里开出来的车辆,车里面男女青年脑袋的摇恍使他们的汽车也同样发出节奏的摇动时,你可要小心,离他们远点,那摇恍的车身分分钟会与你的车辆吻在一起…
当酒吧开始在深圳轰轰烈烈兴起时,解放路工人文化宫内一座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白宫娱乐城开始营业了。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座造型特别,外表洁白的娱乐城又能为深圳人的夜生活带来新的娱乐,但陈旧的经营模式和单调无味的节目很快让消费者们失去了兴趣。记得有一晚,在该娱乐城夜总会看到唱歌的女歌手因乐队的不合作,歌唱到一半时竟与乐队大打出手起来,这可能也是深圳娱乐界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吧!
    
    与此相反,城建集团红叶电影院隔壁的凯撒夜总会高品质的演出,在当年的深圳堪称一流。这个由城建集团老书记亲自挂帅的夜总会,当年为深圳创造出了不少获奖的音乐作品,如舞蹈《清清的东江水》等。现在深圳的当红歌星,不少当年也是由该夜总会唱出来的。做为观摩,当时的不少市领导都莅临过该夜总会。但夜总会始终是经营单位,不是艺术院校,它的出现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经营成本和费用,如演员的演出费,服装费等等……而过高的艺术造诣总无法让众多的人所接纳。所以尽管每晚的工作人员都那么尽力,台下的观众却越来越寥寥无几。经常,每晚的收入连歌手的演出费都不够,且不要说其它费用……
    
    很快,凯撒夜总会在深圳的夜总会中也成为了历史。
    
    当时有关部门对歌舞厅、夜总会的要求特别严格。除了晚上经营不能超过两点钟,当年的歌舞厅、夜总会是绝对不容许坐台(三陪)小姐出现的。那时的“扫黄”运动一波接一波。尽管如此,还有不少歌舞厅、夜总会铤而走险。当年较出名的有被人戏谑为“鸡鹏”的京鹏和国宾卡拉OK夜总会。前者因门口每晚都聚集着无数低档便宜的三陪女孩而著称;后者却因警方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发现负责洗手间清洁工作的“阿姨”,居然在女洗手间里公开贩卖避孕套而出名。那时很多内地来深的游客,晚上想找小姐,的士司机都会拉着他们前往上述的这两家卡拉OK夜总会。
    
    虽然那时酒吧已经逐暂在福田区形成气候,但象样点的夜总会在福田区却还未曾出现。爱华路“安华”歌舞厅当时虽经常人山人海,但由于它的特殊背景及所处位置,总给人一种混乱和“乡村俱乐部”的感觉。华联大厦三楼的“金枫叶”夜总会虽象点样,但驻唱歌手有限的水平和乏味的节目,无法衬托起一个夜总会应有的气势和喧华,总让人感到不伦不类。上海宾馆的“夜上海”夜总会,那些旧上海夜总会里的老爵士乐手吹奏着有气无力的爵士乐,似乎只吸引着来自上海的那些房客。相信当时深圳没多少年轻人上过那家夜总会……
    
    直到上海宾馆后面中航“二十一世纪演艺中心”夜总会的诞生。以新编历史剧《新白蛇传》和《新粱祝》著称,该演艺中心夜总会刚刚开业的那段时间,确实风靡过整个深圳。也使它一下子成为深圳知名的、高层次的一家夜总会。可以说它的风格,取替着当年大剧院逝去的沙都歌舞厅。但我始终觉得,一家连自己乐队都没有的夜总会,绝对称不上是家规模的夜总会。虽然拥有大规模节目,但大规模节目必定会产生大规模的制作费。当观众厌倦后,这类节目肯定无法长期表演下去,所以大规模节目并非是维持一家夜总正常营业的支撑点。尽管《新白蛇传》和《新粱祝》的推出,很快使二十一世纪成为深圳很多大公司的老总们晚上接待客人的另一好去处。
    
    可以说当时到二十一世纪看演出的人,大都衣冠楚楚,雍容华贵。二十一世纪夜总会也因此曾经成为深圳的一个文化品牌。但很快,到二十一世纪夜总会看演出也成为很多深圳人的过去了。
九十年代末期,笋岗东路同乐大厦“大富豪娱乐广场”的开张,使罗湖区的娱乐行业又占了上风。可以说“大富豪娱乐广场”无论从一、二楼DISCO到三楼夜总会、四楼中餐及五楼的客房,从开业到现在一直都人气兴旺,生意兴隆……但“大富豪”的经营路线跟它的名字刚好恰恰相反。十几块钱一瓶啤酒的价格吸引着无数趿着拖鞋、染着五颜六色头发,买一瓶啤酒玩整个晚上的小青年,令“大富豪”无法给人一种富豪的档次!可以说“大富豪”其实是普罗大众的消费场所,是低消费者们的一大去处——“大富豪”始终做不了深圳富豪们的生意。歪打正着,这可能也是“大富豪”既失败又成功的一大特点。    
    当时,翠竹路有家“同志吧”。由于“同志”两字令人有同性恋的那种感觉,使这家似乎有点暖味的酒吧在刚开业时吸引着不少好奇者的光临。但一家酒吧的成功靠的是经营者的独特经营,而非新奇的招牌。可以说,光临过该酒吧的人,都会觉得该酒吧平平淡淡地,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很快,“同志吧”就在翠竹路上消失了。    
    与此相反,当年春风路的“夜猫”,可算是深圳最特别的一家酒吧了。去过“夜猫”的人都知道,晚上十二点钟前的“夜猫”,空荡荡地根本不象做生意的。但两点钟后,里面的人挤得你想转个身都困难。“夜猫”的消费群体较乱,什么层次的人都有。但到“夜猫”玩的人大都是那些空虚寂寞、情绪低落、白天不用正常上班、晚上想纵情HIGH的人。如那些被人包养起来的“二奶”,桑拿里刚刚下钟的小姐们……由于“夜猫”的低消费,同时也吸引着不少从香港放工后匆匆赶过来的讲话比谁都大声的“香港同胞”们。    
    碰上公安部门检查,“夜猫”紧闭着大门,工作人员会让你进出都从后门经过。“夜猫”的下半夜是“群猫”乱舞的时候。舞池上除了挤满着扭动身躯的男男女女,座位上嘴对着嘴吹大麻,茶几上的啤酒杯里剩下没溶化的摇头丸随处可见(那时还没流行吸K粉)……有人形容“夜猫”里面除了汗臭就是大麻味,一点也不夸张的。    
    “夜猫”之所以生意红火,应该就在于它的混乱。因为它的混乱深深吸引着那些无聊的夜归人,使他们感到刺激。正常人置身于“夜猫”,总会觉得如处地下舞场——整晚都会担心不知什么时候,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会从黑暗的角落里向你扔来一个玻璃酒瓶或烟缸……由于混乱,“夜猫”经历着无数次的关门。    
    那时的酒吧也好象每天都有人开业,有人倒闭。象黄贝岭派出所隔壁“FEEI”酒吧的前身“皇后吧”,以及派出所对面“都市牛仔吧”以前的傲云婷拧本瓢傻取媸羌讣一断布讣页睢>瓢刹煌渌幸担某晒τ敕瘢苯庸叵底啪咦陨淼奈幕匮R桓觥肮馔废憷毙贰薄ⅰ爸厍炻槔被鸸薄ⅰ岸苯茸庸荨薄ⅰ鞍褪穹纭薄ⅰ靶》恃颉钡鹊某晒撸灰欢ň湍艹晒Φ鼐乓患揖瓢伞?amp;nbsp;   
    这使我想起去年中兴路欢乐园刚开业不久就竭业的“红馆”酒吧。可以说“红馆”酒吧刚开业时曾红遍整个罗湖区。当时订KTY包房一般都要在几天前,当天的包房是绝对订不到的。但该酒吧一进门玻璃地板下面的潺潺流水,墙壁上装修成的大鱼缸里面游恍着的大鲨鱼,总让人想起几年前北环路银湖路段三九早就出名的“大白鲨”酒楼。而酒吧里的布局和领舞者跳着的舞蹈,也仿佛令人感到置身于几年前彩田路的“圣保罗”酒吧。可以说“红馆”从一开始就无法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能容纳几个人的小包房,一晚至少都在一两千块以上的消费和几十块钱的一张门票(不能当消费用),也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假如说“大富豪”的消费过于偏低,那么“红馆”的定位却超出了它本身的好多倍。“红馆”的经营者可能只考虑投资的回报率。急功近利,完全摆不清自己在整个娱乐市场中的位置,忽略市场经济规律、市场消费水准及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应该说这是“红馆”夭折的一大因素。现在张罗着重新开业的“红馆”,能否以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出现在消费者们的面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酒吧生意的好坏,不在于酒吧的装修程度,而在于酒吧本身的那种文化能不能在你的酒吧中得到发挥,让你的客人充分感受到那份强烈的气息。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八日,人民南路深房广场“金色时代”酒吧的诞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金色时代”酒吧的出现,进一步奠定了酒吧在深圳娱乐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位于人民南路深房广场六楼的这家酒吧,从一开始就倡导着一种高品位的娱乐风格。当时,酒吧的经营者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娱乐超市”经营理念,使该酒吧的出现,马上吸引着深圳众多的白领,也深受高层次男士们的欢迎。没有其它酒吧那种混杂、缺乏安全感的感觉。每晚,无论你置身于该酒吧的“金童玉女吧”或“的吧”,你都能轻松自如地领略着该酒吧带给你的那种高档次的酒吧文化享受。以至每晚打烊时,你都可以见到酒吧里停留着不少流连忘返的吧友……    
    “金色时代”的出现,带旺着深圳的酒吧行业。如凤凰路的“金色年代”,南国影院四楼的“纽约、纽约”,红岭南路红叶戏院隔壁的“宇宙之星”,书城地下现在“星光大道”前身的“快乐宫”,上步南路的“根据地酒吧”等;也使深圳的很多夜总会黯然失色。象凤凰路的“金龙玉风”,红岭中路康泰娱乐城当时的夜总会,三九大酒店地下的“月光俱乐部”,阳光酒店三楼当年的“阳光俱乐部”等……    
    那时的“金色时代”不分周一或周末,每晚只要超过九点半后到的,你肯定找不到座位的。“金色时代”真是创下了深圳酒吧史上经久不衰的佳话。
春风路“天上人间”的出现,使罗湖区的夜总会又热闹起来了。差不多同一时期,阳光酒店三楼“海港城”属下的“阳光俱乐部”也重新装修开业了。当时与“阳光俱乐部”抗衡的还有罗湖医院后面的“第五大道”以及友谊城楼上的“金伯爵”。短短的地段,四家规模相当的夜总会真让罗湖区闹市的夜生活生色不少……
    
    “天上人间”以高档次的姿态走向市场。刚开始时不少人觉得它会不会“高处不胜寒”,结果它的出现马上吸引着深圳众多的高消费者们,使人们很快感到光临“天上人间”是一种体面。同时也让光顾不了“天上人间”的人对它望尘莫及,甚至产生种种的猜测和误传。有人说“天上人间”的坐台小姐美若西施,但台费却要五百块钱;有人说“天上人间”的小姐是穿三点式服务的……当然,说这些的人肯定没光临过“天上人间”。因为“天上人间”除了高消费,并没什么与其它歌舞厅、夜总会不同的地方。但它却有意无意间总让人想起闻名京城的那家同名夜总会,使不少人误以为是京城那家的连锁店。“天上人间”之所以能以高消费的姿态成功地推向市场,其中这种原因占着不少的成份。
    
    “阳光俱乐部”得天独厚,倚附着本身的五星级大酒店及它自身的老牌子,开业后轻车熟路,生意一路红红火火……倒是惨了开业不久就倒闭的“第五大道”。可以说“第五大道”的倒闭,跟它的匆促开业、对市场的洞察和经营成本的预算的失误分不开的。纵观深圳娱乐界的浮沉,很多象“第五大道”这样夭折的歌舞厅、夜总会或酒吧的经营者,都是看着人家的夜总会,酒吧赚了钱,就误以为只要能开上家夜总会或酒吧就一定能赚钱,并且开得越大就赚得越多……然而,一个娱乐场所能否成功,除了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策略之外,还有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说白了也就是除了你拥有的场所,还要看你跟“黑白”两道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五大道”亏就亏在这里面……(因诸多原因,其细节不便在这告诉大家,以下省略,请原谅)。可以说“第五大道”的经营者在深圳还是个小有名气之辈。但“第五大道”败就败在经营者自身的粗心大意、忘乎所以、缺乏危机感,以及忘记“人情淡薄时时变”和“山外有山”这些道理上。
    
    而“金伯爵”的关门(现在的“金伯爵”是停业后重开的),最大的原因却在于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上。歌舞厅、夜总会不象地盘建筑。你有充足的金钱投资,但你未必就有足够的经验去管理。从“金伯爵”那到处都是用低档的油漆粉成的金黄色,和大厅上每晚只有吼叫声而缺乏艺术性的节目,以及歌舞厅里的服务员懒而散的服务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可以说,“金伯爵”的经营者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没搞懂金字招牌是从经营中打造出来,而非用金属漆粉刷出来的。我们期望现在重新开业的“金伯爵”能走出以往的怪圈,独树一格,真正树立起“金伯爵”的金字招牌!
    
    深圳有如二十年代的上海滩,藏龙卧虎。歌舞厅、夜总会让一些人一举成名,也让不少人一败涂地。无论是“天上人间”,“阳光俱乐部”,“第五大道”,“金伯爵”,乃至澎年酒店地下的“英皇俱乐部”,新都酒店刚开业不久的“翡翠明珠”夜总会,火车站附近的“花样年华”,联合广场上面的“拉斯维加斯”,深南东路原来南塘食街路口的“东方旋风”等等……可以说这些夜总会没有一家算得起是深圳真正合格的夜总会。
    
    不伦不类——是现在的歌舞厅、夜总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现在的歌舞厅、夜总会根本没办法能有以前的歌舞厅、夜总会那样有气派、够档次的节目。假如你想和以前那样领着小情人上夜总会扮下绅士,看下节目跳下舞,人家不笑你傻,也会说你土的!现在的歌舞厅、夜总会晚上的演出大厅里都是空荡荡的,基本上成为人们通往包房的一个过道。
    
    大厅里没有节目,歌舞厅、夜总会的确省了一大笔演出费用。从经济效益上说,盆满钵满,它们似乎获得了成功。但从社会效益上讲,它们却是失败的!只考虑目前的利益,它们无法从整体上挽回歌舞厅、夜总会在酒吧的冲击下日益衰落的局面……可以说歌舞厅、夜总会近年来受酒吧的打击,根本无法维持歌舞厅、夜总会应有的正常演出。歌舞厅、夜总会已形成了一种只做包房生意的怪现象。歌舞厅、夜总会实质上是靠包房生意在支撑着。不少歌舞厅、夜总会的包房也因此变相成了索K粉,抽大麻,吃摇头丸的场所,歌舞厅、夜总会基本上成了人们所说的彻头彻尾的“high”场。
    
    如果没记错的话,一九九九年国庆前夕,东园路国企大厦25楼的民宅里,一家小规模的酒吧“本色吧”诞生了。据说当时“本色吧”的老板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跟几个好友合资几十万弄起这小酒吧的,结果没想到真玩出了名堂,“本色吧”很快在深圳尉然成风……记得刚开始,每次在国企大厦地下车库乘电梯上“本色吧”时,总会想起香港电视里一个牛奶产品的广告,“十八楼养的牛牛……”。这家座落在25楼的酒吧,总难免让现代的都市人感到新奇和前卫。
    
    “本色吧”的出现,使我不禁想起它对面,上步南路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根据地酒吧”。同样是传播着摇滚音乐,两家酒吧却有着不同的风格。“根据地酒吧”真的是深圳摇滚音乐的根据地、摇篮。“根据地酒吧”曾因定期邀请象崔健这样知名的摇滚歌星到场演唱而出名。“根据地酒吧”的出现的确为深圳甚至中国的摇滚音乐做过不少的贡献。
    
    我欣赏“根据地酒吧”舞台中间“与其泯灭,不如瞬间燃烧而逝”那几个字,可以说那是代表着整个酒吧的一种风格和酒吧经营者的一种精神。从专业角度讲,与上面的那些歌舞厅、夜总会相反,“根据地酒吧”注重的只有一种精神——那就是摇滚!但从商业角度上看,“根据地酒吧”给人的感觉是为摇滚而摇滚,摇滚得一般的消费者都无法明白台上的歌手到底在摇滚着什么;摇滚得让人感到烦乱,摇滚得令很多刚进门不久的客人,舍下刚呷上两口的啤酒走人……总之,到“根据地酒吧”的客人应该是一种固定的群体,那就是纯摇滚音乐的爱好者。
    
    与“根据地酒吧”相反,“本色吧”却总有着那些“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以及“到如今年复一年,我不能停止怀念,怀念你,怀念从前……”“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改编自罗大佑及邓丽君既抒情又带着摇滚气息的怀旧歌曲。
    
    每当这些歌声响起时,台下一片哗然!口哨声、呼叫声、掌声连绵不断……酒吧里男男女女那种忘我的欢乐气氛使整个酒吧的高潮一浪接一浪!“本色吧”乐队的出色表演,使“本色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也使“本色吧”深入人心。很快,东园路“本色吧”、振华路“本色吧”、华侨城“本色吧”、东门“本色吧”等分店相继开张。“深南大道”(已到香港发展),“电波”,“武曼”等乐队和歌手也以他们的实力和迷人的歌声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并拥有大批的fans……
    
    日本、台湾和国外一些知名乐队以及象迪克牛仔这样近年走红的摇滚歌星的出现,使“本色吧”的知名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本色吧”饮食节等的推出,也让“本色吧”的酒吧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本色吧”的夜晚人头如潮,“本色吧”的夜晚座无虚席。“本色吧”真正成为深圳一家没有包房,只靠大厅节目却红红火火的娱乐场所。“本色吧”的成功,不但冲击着一些小酒吧(如东园路“本色吧”隔壁的“男孩女孩”酒吧),更让众多的歌舞厅、夜总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本色吧”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酒吧在深圳娱乐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也真正成为深圳的一块文化品牌。“本色吧”的成功,也从另一种角度上证明了深圳人的消费品味已从朦胧中趋向了成熟……夜晚泡酒吧也成为了忙碌一天以后的都市人,时髦的一种去向。 
如果说“本色吧”是深圳夜色中的月亮,那么其它的酒吧就是点缀着这月亮的星星。在红岭中路跟松园路交界的景园大酒楼二楼,有个叫“3原色”的酒吧,我不知这名称代表着什么意思,但这家小复式两层的酒吧,明显有着当年翠竹路“同志”吧的那种味道。可以说,这是一个绝对不适宜带MM们一起同往的地方。只要你留意一下,除了该酒吧的服务生清一色都是男性外,晚上到这酒吧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男性同胞。中国有句老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到“3原色”酒吧玩的,两(男)人行必有一个清清瘦瘦,带着女人味的。
    
    有人说这是一家“同性恋”酒吧,是一点也不过份的。你不时可从酒吧里昏暗的灯光中,看到那依偎在一起,仿似情侣般亲密着,交织在一起的一对对男人。而且奇怪的是扮演着MM角色的都是细小的那位。这里,或许真是“同志”们交往的一大好去处。
    每晚十点左右,酒吧里都有一些表演。但你进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酒吧里的那些节目会粗俗得让你恶心!看着那些肚皮比电视剧《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还大的男人扮成的女人,还有那满脸皱纹的男人扮成的少女,你一定会咽不下你面前的酒水。或许这酒吧的经营者认为这些搞笑的节目是该酒吧的一大卖点。但舞台上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演员们低级的表演和满口下流的污言秽语,却让你的眼睛和精神都感觉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泰国巴堤雅人妖表演之所以出名,除了人妖本身真美若西施外,还有人妖们本身都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所以巴堤雅人妖表演,除了满足了游客们的好奇心理,还能给人一种美感和美的享受。而“3原色”的那些节目,却让人感到比关外布吉、观兰、石岩等那些流动的无牌“歌舞团”的低级表演,还要低级很多。看着酒吧里那些穿着暴露,胸口吊着两个大水袋的假女人的表演,我不禁有着几年前在曼谷街头吃潮州汤河粉,买单时那穿着裙子的“小姐”比我还粗犷的嗓门喊着“来了”时,我肚子里的东西全都呕出来的那种感觉。
    
    应该说,“3原色”酒吧的特别,就在于它传播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极不健康,扭曲着人性的东西……尽管它每晚都吸引着那么多的“同志”。其实,深圳的“同志”酒吧,原来在上步还有一家,也蛮出名的。由于现在已停业装修,所以留着等它重新开业后再作介绍吧。
    
    与“3原色”酒吧遥遥相望的“扎西德勒”酒吧,是一家典型的西藏民族风情酒吧。“扎西德勒”是汉语吉祥如意的意思。这家开业时曾请来腾格尔到场的酒吧,里面挂着的那些牛头造型,亮着的一排排西藏佛灯,还有西藏的雕刻和画画,以及酒吧里的木头凳子、桌子,都令人感到简朴而富有民族特色。那些能歌善舞的西藏姑娘给你倒上的草原奶茶和为你献上的西藏哈达,都让你感到无比的亲切……李娜、韩红的“西藏高原”,“回到拉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从酒吧里的西藏姑娘口里唱出来,真的另有一番风味。穿着民族服装的西藏小伙子粗犷而有力的舞蹈,也倾倒着酒吧里不少的深圳姑娘。每晚,酒吧里的高潮,是在和那些西藏的小伙子,姑娘们一起跳“吉祥如意”舞的时候。据说,跳“吉祥如意”舞能给人带来吉祥。所以每晚当“吉祥如意”舞乐曲响起时,酒吧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跑到舞池中间,围在一块,手舞足蹈,和酒吧里的西藏小伙子,姑娘们一起尽情地跳着……那种欢乐的气氛简直无法形容。那一刻真让人感到自己仿佛回到了西藏,置身于拉萨。
    
    在“扎西德勒”酒吧里渡过一个晚上,听着西藏的小伙子,姑娘们唱那些西藏歌曲,跳那些民族舞蹈,你会觉得象在豆腐作坊里喝着鲜榨的豆浆一样新鲜而原汁原味。遗憾的是,可能是受生意的影响,现在的“扎西德勒”酒吧在原来就不是很大的地方上,隔了一半做“的吧”,严重影响着“扎西德勒”酒吧的整体风格。虽然这样,“扎西德勒”酒吧还可谓是一个真正传播着西藏文化的酒吧!
    
    华强南路上步商业大厦一楼的“回力”酒吧,是一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就出现的酒吧。也是深圳第一代酒吧幸存者之一。它的存在,象一位世纪老人一样记载着深圳酒吧行业跨世纪的沉浮。当年的“回力”酒吧象啤酒屋多过象酒吧。而且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少还带着些乡村气息……现在的“回力”酒吧,装修层次分明。“吧”的格调令人赏心悦目。无论是音响还是乐队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再也不会给人一种“乡村俱乐部”的感觉了。可以说,置身“回力”酒吧,有点仿如身在“本色吧”的感觉。跟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大概是“回力”酒吧依然屹立在深圳街头的原因吧!
    
    但和很多酒吧一样,“回力”酒吧同样缺少着人气。这跟你坐下来,要杯“毡汤力”鸡尾酒,服务员(不懂)说没有这东西。以及刚坐下来,服务员告诉你:先生,我们这里不收节目费,但要收开台费三十元……应该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家酒吧生意的好坏,除了装修、音响等硬件,经营管理方法也很重要的。象“金色时代”、“本色吧”等,现在哪有收什么节目费,开台费的呀?陈旧的经营方式使颇有特色的“回力”酒吧在消费者们的心目中,显得落伍和老土!并必然影响着消费者们前去消费的心理。
    
    与“回力”酒吧相反,黄木岗红会医院正对面二楼,有个独特的酒吧,叫YES——“夜色酒吧”。可以说,我每天都开车从该酒吧门前的天桥上经过,看着天桥底下这家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的酒吧,我总以为这一定是家不值一提的酒吧。然而,这家以“告别单身的日子,结束孤独的时光”为主题,提倡着“一杯酒可以成为两个陌生人相识的理由”的酒吧,以它独特的经营方式,每晚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青年男女。
    
    在二楼酒吧入口处的“朋友信息板”上张贴着的“交友引荐卡”,记录着每晚酒吧里的青年男女交友的信息。象主宾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性格简述、属相、联系电话、从事职业范围;以及交友期望,如对方的年龄、属相、职业范围、性格等应有尽有。同时你还可留下交友寄语,选择引荐方式,象现场引荐、电话约见、手机短信、清吧约见等……据说不少人在这酒吧里相识、相知、相恋以至结成美好良缘。
    
    “夜色酒吧”给人的感觉是紧凑而又自如。晚上除了有乐队助兴表演,黑人DJ播放的强劲DISCO音乐,以及酒吧里每瓶十元底价的“芝华士”酒竟拍活动。最让人兴奋的应该是十一点左右,那消瘦的男歌手兼司仪诙谐而幽默地介绍着酒吧里青年男女当晚的“交友引荐卡”内容的时候。每晚被他抽中的第一位朋友,都会步入舞池中间亮相。这时,在他的鼓动下,酒吧里掌声,口哨声,尖叫声,还有酒杯敲台面的声音此起彼落,酒吧里一片哗然……整个酒吧都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
    
    夜晚的“夜色酒吧”座无虚席。而且“夜色酒吧”的座位打破酒吧的常规,因生意的火爆可搭台而坐。坐在一起的分分钟是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假如加以留意,你会发现酒吧里刚开始男是男,女是女分开坐着的青年男女,到最后会象老朋友一样一起举杯畅饮,乐亦融融……可以说“夜色酒吧”是一家独特的,高档次的交友酒吧。酒吧里很少有染着红红绿绿头发,穿着暴露,行为粗俗的青年男女出现。酒吧里出现的都是些温文尔雅,气质不凡,象“酒店高级管理人员”、“计算机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广告公司高级设计师”等这样的青年男女……酒吧里不会给人有任何猎奇,寻找刺激的遐想。
    
    我佩服“夜色酒吧”经营者这种新的酒吧文化理念,更佩服“夜色酒吧”整晚都能给人一种轻松自如,欢乐无比的享受——就象自己的单位举行的一场联欢会一样
说到酒吧,福田区百花二路有一家很特别的酒吧不得不说,那就是物质生活“书/酒吧”。这家书酒吧,从老子的著作到现代设计学;从鲁迅,沈从文到巴尔扎克,泰戈尔;从李汝珍的《镜花缘》到斯丹达尔的《红与黑》;从艾米莉·勃郎特的《呼啸山庄》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到克里斯托娃的《多元逻辑》;从莎士比亚《戏剧集》到陈鲁豫的《心相约》;从《十三世达赖喇嘛》到《见证基督》;从《资本主义的危机》到《中国人的管理功夫》;从《现代物流学》到《华尔街词典》,甚至连深圳美术家董瑞丰和摄影艺术家邓伟的作品集都能看到,可谓应有尽有,不愧为书的海洋……
    
    要杯饮品,找本自己喜爱看的书,或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用书吧给你预备好的端口,悠哉游哉……可以说书吧是文化人休闲的一大好去处。但书吧的夜晚很少能给人“书吧”的感觉。因为文化人泡吧的概念就是要喧泄自己。所以当你遇到三五成群的“文化人”凑在一块时,你最好转个台,离他们远点,因为他们的高谈阔论分分钟会让你以为身处东门菜市场中。
    
    我羡慕书吧经营者所拥有的“书财富”,但我却不喜欢他(她)对“书财富”的过份集中。我总觉得书吧里摆放着的那些的书,就象咖啡厅门口的书摊(特别是放着电脑的收银处)。我常在想,假如书吧里的书能真正溶进吧里,假如书吧里的书能和吧浑为一体……我更怕买单时那男服务生总说着:先生,我们这里有最低消费,你的消费还没到。书吧里的纸巾外包装印着“白天感觉是涩的”,每到这时,我的感觉才是涩的!可以说,书吧开创了深圳酒吧先河,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酒吧文化的新理念。
    
    福田区女人世界后面还有一家“无心快语”酒吧。这家赵传,腾格尔等知名歌星都光临过的酒吧,无论从门口的小卡拉OK厅到吧台,舞台及桌球台等,都给人一种很浓烈的酒吧气息和舒适的感觉。但“无心快语”酒吧缺乏的还是人气。这原因除了舞台上的那套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的音响,最主要的还是歌手和乐队的关系。晚上九点多那两人组合乐队唱着那些懂英文和不懂英文的人都听不懂唱着什么的“英文”歌,确实令很多兴致勃勃的客人调头走人。一个酒吧,歌手和乐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酒吧的生意。象“本色吧”一样,很多fans整晚都会跟着乐队到处转。而“无心快语”酒吧乐队唱歌给人的感觉就象在应付时事、完成任务一样,台下有没掌声他们漠不关心。他们明知自己的“英文”歌不受欢迎,却总要等到节目快结束时才冒出一首“错误”或“完美生活”的中文歌,让人惊异原来他们会唱中文歌的。尽管如此,“无心快语”酒吧凭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深圳还算是一家默默无闻却又经久不衰的酒吧。
    
    罗湖区春风路一带永远是酒吧的旺地。
    
    凯悦酒店一楼CYBER中文名叫“新一代”酒吧,有点秉承着正在装修的“夜猫”的士高酒吧风格。晚上十二点钟前的CYBER空荡荡的,所不同的是所有台面上都摆放写着被人预订的“已定”牌子。一两点钟后,CYBER里面开始人山人海。CYBER的消费群体都是些档次稍为高档点,但行为和打扮却十分前卫的香港和本地年轻人。可以说,CYBER酒吧的音响水平和强劲的音乐在深圳没多少家能比得上的。所以很适合那些失恋、失意、失去感觉的人长时间逗留。假如你的心脏、听感有点不正常的话,劝你千万别进去,因为里面的音响肯定会让你承受不了的!
    
    CYBER酒吧进门时,保安员对手拿袋子者所谓的“安全”检查,和那一帮帮集结在酒吧门口的男女青年,确实很难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可以说泡CYBER酒吧没办法象泡其它酒吧一样给你一种轻松的感觉,反而让你感到有种冒险的刺激。因为你会担心门口聚集的那些人分分钟会点错相,将你当成他们要寻找的对象……
    
    与CYBER相反,庐山花园一楼的FACE酒吧夜晚十点钟后肯定就找不到座位的。一到周末,里面拥挤的人群逼得你连转个身都难。没有“芝加哥”酒吧强而有节奏的音乐,也没有“群星”DISCO富有号召力的DJ,但“FACE”酒吧却总有着当年“HOUSE”酒吧万人空港的那种感觉。“FACE”酒吧的客人跟“金色时代”酒吧差不多,都是些素质较高且斯文大方的人。所以“FACE”酒吧再拥挤,整晚都能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让你玩得轻松自在。这可能也是这些有“FACE”的人喜欢泡“FACE”酒吧的原因吧。
    
    庐山花园四楼新开的“HOUSE”又叫“百汇”的酒吧,却整晚都空荡荡的,无法吸引着一墙之隔的“FACE”酒吧的客人。歌舞厅、酒吧不象其它行业,生意可慢慢做旺起来。歌舞厅、酒吧开业时生意兴旺与否,决定着这家歌舞厅、酒吧未来的命运。这家“HOUSE”又叫“百汇”的酒吧失败之处应该在于它太过规格的布局。正正方方的吧台,方方正正的舞台和排列有序的卡座都无法让人感受到一点“吧”的感觉。而且晚上十点半之前是夜总会,十点半后是酒吧更让人感到不伦不类……
    
    除了仔细辩认后发觉“HOUSE”跟当年六支队隔壁“HOUSE”酒吧名称的字母一样之外,置身现在的“HOUSE”酒吧,你一丁点都无法感受到当年六支队隔壁“HOUSE”酒吧的那种气派。
    
    晚上从嘉宾路太平洋贸易大厦经过,你可能无法想像静悄悄的楼底下上面却蕴藏着一家十分火爆的酒吧。当你从静寂的一楼进入电梯,电梯在三楼打开门后,酒吧里的火爆场面真会令你觉得不可思议——让你仿佛感到置身于另一世界……这家位于太平洋大厦三楼,被“太平洋桑拿”招牌挡住的“U吧”,虽然没显眼的招牌,但从周一到周末每晚都是人山人海,你想找个座位真是难上加难。据说“U吧”刚开业时是由香港的“灯头”(一种专门从香港带客人到这边消费,然后向酒吧老板提成的人)带旺起来的,我却看不出半点迹象。和火车站附近的一些酒吧相比,“U吧”很少有那些寻欢作乐型的香港玩客。可以说到“U吧”玩的不止是深圳的白领,还有银领、金领甚至是企业的精英人士。
    
    “U吧”也深受深圳老外们的欢迎,每晚都有很多男男女女的老外“泡”于其中。越来越多老外喜欢蒲“U吧”,让人感到大有可能,“U吧”将会慢慢变成一家“鬼佬”吧。同时,也让人担心“U吧”里那些喜欢让老外在自己身上任所欲为的中国MM们,她们的行为将会象蛇口酒吧一条街的酒吧那样,让我们的国体和民族尊严都受到伤害!或许,这正是“U吧”成为目前深圳酒吧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酒吧的一大原因吧。到“U吧”几次,都是在人群中找个立足的地方。朋友说,搞不懂那些人为何这么喜欢“U吧”?我想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吧!
    
    酒吧的红火,让深圳的歌舞厅(夜总会)进一步逊色…
振华路的SUNCAFE“阳光吧”是中兴路“阳光吧”的分店。和中兴路“阳光吧”一样,振华路“阳光吧”充满着香港湾仔旧式酒吧的风格。同样是营业到早上六点钟,同样是两三个服务员,调酒师一人包调酒,播放音乐和收银。所不同的是酒吧里吧台上摆放着的音响已换上了先锋牌双碟CD机,还有一台小小的调音台。“阳光吧”没有一般酒吧里排列着的座位。它将所有的空间都间成了一个个细小的卡座,而且全部座位都用软沙发,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阳光吧”营造的环境,深受三几亲朋好友叙旧,商务公关或情侣们谈情说爱的欢迎。
    
    可以说除了它独特的风格,更主要的是它的经营手法。与“老窦酒吧”相反,“阳光吧”敞开大门做生意。它不断将一张张会员卡送到光临酒吧的客人手中,让客人们有一种会员的尊贵感觉。尽管持会员卡酒吧里一瓶啤酒或一杯饮料要少收好几块钱。会员价十块钱一杯的“特其拉”烈酒是“阳光吧”里的一大卖点,其价格可以说便遍全深圳。但细算之下,大概不到一P的“伏特加”酒和一点点塑料瓶装“七喜”汽水,超不出三块钱的成本,却大受欢迎,让不少酒客着迷,每晚不知“劈”倒多少好酒之客。这一点这可看出经营者的独特经营策略。
    
    振华路“阳光吧”依然象—部甲壳虫车。虽然是2003款的,但一样经典、怀旧。
    
    振兴路有家开了五年左右的老牌酒吧,叫“卡萨布兰卡”酒吧。这家长方型的酒吧,最有特色的地方应该就是歌手唱歌位置背后的壁炉造型。与其它酒吧不同的是,很多人光临这酒吧品尝的不是酒,而是它的咖啡。由于酒吧年轻的女老板同时经营着小有名气的“拿波里咖啡馆”,所以在“卡萨布兰卡”酒吧同样可品尝到高品质的咖啡(只是少了“拿波里咖啡馆”里出名的极品南山咖啡)。
    
    我欣赏吧台里煮咖啡的小女孩熟练的手法和煮咖啡时的高度负责精神。从碾咖啡豆,到用热水温暖咖啡杯、以及绝对不超出一分钟的煮咖啡时间,每一道工序都无懈可击。与别的地方不同,酒吧里那打着领带的经理模样负责人,却象陪酒先生一样整晚坐在一张桌子上陪客人喝酒。一个酒吧或歌舞厅的楼面负责人,除了要应酬客人,更要观察和控制整个楼面的情况。否则,酒吧和歌舞厅的楼面将会象一艘失去船长指挥的航船一样乱成一团……“卡萨布兰卡”酒吧是黑夜中的振兴路泡吧族的另一个驿站。遗憾的是那长相有点象罗大佑的歌手却连客人点唱的一首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都唱不出来。
    
    在“卡萨布兰卡”酒吧二楼的“雨花西餐厅”右侧,新开了一家叫“NOBLECLUB”的士高酒吧。酒吧里保持着“雨花西餐厅”的风格,那用装满雨花石的透明管子做成的柱子隔成的卡座,在灯光照耀下光彩夺目,颇有特色。但酒吧里热闹的音乐却唤不来拥挤的人群,让人唏嘘假如该酒吧处于罗湖闹市,肯定又是另一番景况……
    
    与“夜色酒吧”相比,“NOBLECLUB”的位置应该优胜很多。生意的冷淡,应该在于经营者对生意的不重视。连一个让人知道二楼新开了一家的士高酒吧的显眼招牌都没有,路人只知道上面有家“雨花西餐厅”,这怎么能让酒吧的生意兴旺起来呢?这种“明天会更好”的守株待兔意识是娱乐行业最避忌的一种做法。
    
    振兴路的“都市牛仔本垒吧”,不知是不是黄贝岭华丽路“都市牛仔吧”的分店。这家位于四楼的酒吧,和“NOBLECLUB”一样,遭受着冷冷清清的境况。我觉得,这类没什么特点的酒吧,楼底下的迎宾小姐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忽略了这一点,往往会忽略了生意的一大半……
    
    “都市牛仔本垒吧”斜对面,有一家很不起眼,但却开了两年多的挺有特色的“酒月吧”。这家酒吧的吧台对正门口,吧台灯罩上面那不停转动着的玩具火车和那把吊扇,让人感到玩皮而又充满生命力。酒吧里从一个个小孔的天花板放射出来的闪闪灯光和挂在墙壁中间的大银幕,让人感觉这里象个迷尔影院多过象个酒吧。而邻街的大玻璃窗上那半卷的竹帘子,大有琼瑶阿姨笔下诗一般“一帘幽梦”的感觉。
    
    假如你象我一样,一个大男人独自走进该酒吧,你千万别埋怨坐了老半天,酒吧里从你身旁经过不知多少回的服务生,当你是透明一样理都不理你。因为这是一家专门做那些三十岁左右女仕生意的酒吧。酒吧里的调酒师、打碟DJ到服务员,都是清一色的小帅哥。数数足可组成个“F8”、甚至“F10”、“F12”。
    
    酒吧里的女客人大多是酒吧的熟客。与所有酒吧不同,酒吧里的帅哥服务生,可以陪那些时尚的女客人们喝喝酒,逗逗乐。从帅哥服务生跟那些时尚女客人们亲昵的表现中,你可以看出他们的熟悉程度。可以说这是一家温馨、浪漫而又十分安详的酒吧,是一家绝对适合“浪漫三十”或“人到中年”的女士们浸泡的酒吧……
    
    只是,酒吧里整晚不停变换着的优美音乐,和酒精所起的兴奋作用,都无法驱赶着不少女士们脸上的忧怨……
    
    红桂路长城酒店旁边小通道上有家“大灰狼餐吧”。这是一家不专卖洋酒,没西餐牛扒吃的专做西北羊肉风味的中餐酒吧。象中国汉堡包——西北肉夹馍一样,是家具有西北特色的中式酒吧。但吸引着人们的并不是它的风味羊肉,而是门口写着“日本人不准入内”的小牌子。
    
    从酒吧入门口墙壁上贴着的有关资料中,你可了解到“1938年10月12日,日军四万兵登陆大亚湾,21日占领广州。1938年11月22日日军在大鹏湾登陆,26日深圳镇、沙头角、南头城和宝安县城失守”的历史常识。也可看到“寿司→兽屎”,幽默讽刺日本那种用紫菜包着冷饭,被很多人视为时髦食品的那一小小块东西。我曾在媒体上看到标题为“是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会?还是哗众取宠借机炒作?”有关报道该酒吧的文章。我认为是抗议“日本军国主义”也好,是“哗众取宠”也好,与珠海的“卖春团”丑闻相比,“大灰狼餐吧”起码维护着我们的民族尊严,体现出一种民族精神,打破了“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历史耻辱!
    
    从“大灰狼餐吧”里香港退伍军人协会赠写的“爱国典范”,和中华黄埔协会会长连行健先生留下的“民族之光”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大灰狼餐吧”的这种做法,深受着广大爱国主义者和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肯定和欢迎。“大灰狼餐吧”以中国第一个“城市里的狼窝”,中国第一家“中餐酒吧”,中国第一家“不准日本人入内的餐馆”三个第一,在深圳众多酒吧中,创立了另一种崭新的酒吧文化理念。
    
    “大灰狼餐吧”无论门前丛生的“杂草”,还是那开在“山峦”隙上的小门,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狼窝”感觉。你喝着服务员端给你的茶被称为“狼茶”,进入餐吧里的女士被称为“色狼”,而男人却被称为“豺狼”;餐牌被称为“饿狼传说”,餐牌里的内容被称为“窝规”……够特别吧?
    
    宝安南路骏庭名园A座二楼有家印着红唇印记的“michell′shouse”的士高酒吧。这家小巧玲珑的酒吧,可能因吧台里的调酒师都有外国人的缘故,吸引着不少老外光顾。我欣赏它整个酒吧里红色的砖头,红色的墙壁,木雕的栅栏,酒吧中间古色古香的两扇木雕小门……虽然是一个洋式酒吧,却让人感到有如进入中国庙寺,或者到了包大人的开封府上……
    
    这类DISCO酒吧整体气氛主要来自DJ手里所放的音乐。DJ对音乐的理解和选择,往往影响着整个酒吧的命运。体育馆“芝加哥”的生意为何经久不衰,深受“蹦的一族”欢迎,正因为“芝加哥”的DJ能给人一套系统、连惯的强节奏音乐,让酒吧里的人整晚都陶醉在DISCO音乐的动感之中。而“michell′shouse”酒吧DJ放出来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却象老式126型奔驰车怠速不稳的发动机一样,时快时慢,让舞池里跳舞的人无所适从……
    
    “michell′shuse”酒吧不足之处,还有除了花生米,没别的小食。所谓酒料酒料,中国人讲究下酒之料。其实,酒吧里的很多小食,是带动着整个酒吧酒类销售量上升的直接原因。另外,酒吧大门上贴着写着“MEMBERSONLY(非会员不能进入)”的小牌子,也让人大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因为相信酒吧里连我在内,没几个是会员的!
    
    酒吧是种娱乐场所,打开门做生意,象阿庆嫂唱的“来的都是客”。只有客人选择你,没有你去选择客人。可以说,深圳还没见有哪家酒吧真牛的只做会员生意的,除了你将酒吧开成不可见人的“地下吧”。“michell′shouse”酒吧门上的那块小牌子,原来可能是想给人有种会所式的尊贵感觉,可惜实际上却让人感到这酒吧的“扮野”和不诚实。所以,经营策略正确与否,对一家酒吧来说是何其重要的!
    
    幸亏这是家十分细小的酒吧,三几十号人已经足够让酒吧里显得人气很旺了
黄贝岭华丽路集浩花园二楼的“都市牛仔吧”,以它独特的格调,吸引着深圳不少年轻的泡吧一族。它独特之处,在于整个酒吧几乎由几个“独立”的部落所组成。和很多“的吧”一样,“都市牛仔酒吧”的消费者,多数是些染着青黄头发,嘴里刁着细小香烟的男女青年。“都市牛仔吧”属于那些前卫、带着牛仔气息的年轻人的天地。由于它深受年轻一族的欢迎,生意一直兴隆。但“都市牛仔吧”给人的感觉似乎缺乏着动感,那杂乱的音乐总无法带动酒吧里拥挤的人们,令舞池里“蹦的”的人永远都寥寥无几。反而,酒吧里五块钱一局的桌球,和基本上每晚都出现在桌球台边的白发老外,精湛的球艺倒吸引着不少围观的人……
    
    中兴路“名都”酒店斜对面的SUN“阳光吧”,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酒吧。我欣赏它进门时,右边那放满着鲜玫瑰花瓣的玻璃盆里漂浮着的蜡烛。这家充其量为八十平方米左右却隔着上下两层,每晚通宵营业的小酒吧,没有经理,部长和保安员等。一个酒吧只有两个服务员,收银、DJ由酒吧里的调酒师兼顾。那一叠摆放在酒吧台角落上的家庭式音响,放出来的音乐虽没什么效果可言,但却令人倍感亲切。
    
    可以说,这是一家有着香港湾仔一带旧式酒吧模样的典型小酒吧。“阳光吧”每晚十二点后,陆陆续续出现了客人。这些客人大多是居住在湖贝新村一带的年轻人。他们品酒聊天,感受着酒吧带给他们的那种快乐。“阳光吧”象一部甲壳虫车,充满个性,却又怀旧、经典。
    
    深南东路罗湖交警大队隔壁的罗湖商务中心一楼,一家以蓝色为主题的“BIUEONE”酒吧,名片上的字母排列成一串跳跃的音符,首先给人一种无比的动感。这家出自香港名师手笔的酒吧,象一艘香港开往澳门飞翔船里的豪华舱,无论设计,结构和格调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酒吧里用玻璃隔成的卡座,酒吧台,以及可从三楼舞池望见一楼舞池里翩翩起舞的人群的玻璃地板,让整个酒吧变得晶莹通透,让人感到新锐、富有美感……酒吧里的音乐强劲而不吵闹,那以蓝色为主调的灯光和服务员白色间两根蓝条子的T恤,牛仔裤加蓝白相间的运动鞋,都衬托着整个酒吧的蓝色主题,让酒吧充满着动感……坐在酒吧里,除了舒适、高贵,你更会有一种新潮的酒吧文化享受。可以说“BIUEONE”酒吧,是你休闲、松弛神经、减压的一大好去处。
    
    人民南路佳宁娜大厦地下的“838”酒吧,可谓是目前深圳“的吧”的大哥大。这家曾因中秋晚上被歹徒放置烈性炸药而闻名深港的DISCO酒吧,每晚十二点以后客如云涌。我到这酒吧三次,都因没预先定房和台子,而被门口保安员挡住。站在“838”酒吧门口,看着那三五成群,一帮帮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客人,你一定会惊叹深夜的都市里,还有这么多未眠的人。
    
    一两点钟以后,更多的人剩坐着人力三轮车匆匆而来。酒吧的客人应该大都是来自香港新界一带的“夜游人”。我真怀疑那一辆辆匆匆而来的人力三轮车拉着的客人,分分钟是来自二十四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我在第四次,一个周末的凌晨三点钟后,买到张五十块钱的门票,在接受着保安员严格而没礼貌的检查后,终于得以入内。深夜里,庞大的酒吧里面座无虚席。走廊、洗手间、消防通道等,能站人的地方,到处充都斥着醉醺醺的人们。
    
    酒吧里震撼着你的不是那刺耳的音乐,而是舞池里那层层叠叠的人群——舞池里拥挤得想跳舞的人们,无法随着强节奏的音乐扭动着自己的身躯,只能象征式地扭一扭脖子,摆一摆手。由于酒吧里众多的消费者都来自香港,所以一些改编自香港流行粤语歌曲的DISCO音乐大受欢迎。谭咏麟的一曲“讲不出再见”在深夜四点钟后,再度在酒吧里引起共鸣。酒吧里所有人挥动着双手,高歌着“你我伤心到讲不出再见……”歌声响彻着整个酒吧,一种久违的万人空港场面再度呈现在你眼前。
    
    “838”酒吧有着当年上步“DJ”酒吧的风格,更有着当年六支队礼堂“HOUSE”酒吧的浩瀚场面。所不同的是,当年的“HOUSE”酒吧门口每晚停放着的都是劳斯莱斯、积架、奔驰、宝马等的名车,而“838”酒吧的客人大都是徒步或剩坐人力三轮车。不同的消费层次,也营造着不同的消费环境。当年的“HOUSE”给人一种有序、高尚的酒吧文化享受,而“838”却让人感到人蛇混杂,无论是大厅和包房的客人,都有一种极度的醉生梦死的表现……
    
    可以说“838”酒吧是深港两地“夜游神”们的根据地,是一个真正的“high”场。它传播的是消极颓废的精神,倡导的是一种忘我、迷失自己的行为。如果说八月中秋晚放置在酒吧里的是烈性炸药,那无论哪一方面,“838”酒吧却是埋藏在这城市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任何一种意外,酒吧里混乱的人群都有可能造成人踩人的惨剧。
    
    酒吧门口卖口香糖、香烟,羊肉串和那等着早上七点钟散场的一排排人力三轮车,象“大上海”年代上海滩夜总会门口的黄包车,给深圳的夜色带来了另一番景观。
    
    与“838”酒吧相反,深南中路上海宾馆对面嘉汇新城五楼的“老窦酒吧”,却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可以说这是一家有着名人效应的酒吧。我喜欢“老窦酒吧”里那可爱的小油灯,那仿似文革期间写字桌模样的小吧台,还有那靠着窗边,将深南路美丽的夜色尽收眼帘的卡座,但我却无法接受“老窦酒吧”里台面上写着“本酒吧收取开台费38元”的小牌子,还有那一小碟掺着几颗绿色小豆豆的花生米。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感到这家酒吧的小家之气和过时落伍。
    
    “老窦酒吧”由于过份冷清,无法给人一种“吧”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置身于咖啡屋。假如说38元的开台费是“老窦酒吧”经营上的一大败笔,那么那一碟摆在你面前的花生米,更让你感到“老窦酒吧”的落后和土气。与“本色吧”那碟翠绿的毛豆比,完全显示出“老窦酒吧”经营者经营管理上的水平和缺陷。
    
    可以说“老窦酒吧”经营者是拿着根绳子缚住自己的手脚,让自己无法放开,打开门去迎接四方客人。或许“老窦”人这样做,是想保持“老窦酒吧”客人的一定档次,使“老窦酒吧”独具一格。但现状使我担心“老窦酒吧”每晚的收入够不够交水电费、演出费——且不要说别的费用。看来,名人效应还是有一定限度的。
    
    一家酒吧生意的好坏,靠的还是经营者独特的经营手法和策略。否则,即使将“成龙”大哥的名字也写上去,即使“老窦”里每晚都有名人出现,客人们真冲着名人而到“老窦”,也只不过象到动物园里看大猩猩那样,满足下好奇心就走人的。
    
    听说“老窦酒吧”老板之一,窦文涛先生十月三十一日晚还在“老窦酒吧”里度过。看着“老窦酒吧”里的“时装表演”,那“老化”了的模特儿身上松弛的肌肉,和穿在身上的过时比基尼泳装,以及她们扭动着的粗俗动作……真难想象这一切能跟电视上侃侃而谈的窦文涛先生沾上边。
    
    真不知身在酒吧里的窦文涛先生当时有何感想?
华侨城威尼斯酒店二楼游泳池边的“V吧”是家较高档次的酒吧。这家圆型的酒吧,从装修风格和音响、乐队演奏出来的音乐等,都给人一种重金属的感觉。我喜欢“V吧”里的外国乐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那些外国的乐队带给人的都是些原汁原味的动感音乐享受。不象国内的乐队唱的英文歌那样听起来感到特别地别扭。乐队里两个女主音歌手,键盘手、鼓手,贝司手、吉他手等都戴着无线咪,个个能歌善舞。一场演出大约五十分钟,中间没有间断,他们从台上唱到台下,那两个女主音歌手边跳边唱,不时拉着台下的客人一起投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令酒吧里的人都陶醉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喜欢到酒吧里泡MM的先生们,“V吧”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V吧”里很少能有“本色吧”或“芝加哥”那样美丽动人的时尚MM们出现……可能是地域的差异吧。然而,你也别灰心,“V吧”里的女服务员,无论是身高、身材、长相、气质、英语水平等,可以说是精挑细选,真正达到了五星级水平,绝对值得你去“沟通”的。
    
    “V吧”是个典型的五星级标准,普通收费的酒吧。现在有种消费误区,越低档次,越“九唔搭八”的酒吧,收费就越离谱。象前面提过的那些酒吧,坐下去还要收什么开台费的。就雪茄一项,“V吧”里5寸的“大卫杜夫”只售160元,古巴产的“基度山”才卖120元,“古希华”5.5寸的只卖160元,秀丽型4.5寸的也只卖210元……喜欢抽雪茄的朋友应该知道,市区里面最普通的酒吧里这些雪茄的售价都在两百多到三百多不等。我欣赏“V吧”里坐下去人多给大盆的,人少给小盆的免费爆米花,不象市区里的很多酒吧一包爆米花最少都要收你几十块钱。女士们每周四晚还可享受免费赠送一杯饮料。
    
    假如你想远离都市里的喧闹,又能得到高档次的酒吧享受,华侨城威尼斯酒店的“V吧”应该是你的首选。
    
    与“V吧”相反,福田区华富路“大灰狼餐吧”福田分店隔壁的SOUTHOFHOUSTON“苏豪酒吧”,是家名付其实的“大排档式”酒吧。这家装修简单,敞开横型店门,连门口走廊都摆满着桌子的酒吧,每晚吸引着不少酒客的光顾。这是家没什么音响效果可言的酒吧。虽然酒吧里偶尔也会有些象吉他手演唱的节目。“苏豪酒吧”以开放式的低消费经营(象写着“今晚青岛啤酒23元/瓶,买二送一”这样的公告),紧贴着消费者的心,让消费者们撇开心理负担,放心地消费,从而成为一个深受低消费者们欢迎的休闲消费场所。
    
    坐在“苏豪酒吧”里,我不禁想起苏芮的那一首歌,“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苏豪酒吧”使我想起“老窦酒吧”楼上的“FANS吧”。豪华的装修,豪华的收费,却没有特别的地方。周一到周日,每晚的酒吧里都空荡荡的,真让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去过“FANS吧”几次,除了进门时见到吧台里调酒师在无聊的掏着牙齿,挖着鼻孔,没给我留下任何特别的印象。
    
    虽然酒吧文化在深圳兴起,但不是所有的酒吧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书城路晶都酒店旁边,有家“发现吧”,“发现吧”里面原来设计有个“情侣吧”,还有个“清吧”之类的,但现在都还没开。“发现吧”无法让你发现什么。除了看到酒吧里的潇条样子。
    
    可以说“发现吧”无论地理位置,装修格局等,都算过得去。但“发现吧”开业至今却仍生意冷淡。我觉得这跟经营者的底气不足,准备不充分和经营不善有直接关系。一个月租金(不算其它费用)十万多块的酒吧,每晚只靠玩游戏和每人一百块钱的俄罗斯三人乐队支撑着,象玩泥沙,或者是自家人在胡闹一样,这怎么能让生意兴旺起来呢?这不是酒吧本身请不到好乐队,而应该是经营者请不得起。从那形成一个整体的“情人吧”和“清吧”都无法在开业时同时营业的情况看,“发现吧”似有一种被股东抽回投资款的感觉。这种底气不足的经营最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对经营者来说是最致命的。
    
    再者,“发现吧”经营者的无所适从和酒吧里的混乱情况,也可看到跟经营者的不在行和准备不足,匆促开业有关。“发现吧”的经营者不知道该怎么经营。听人家说“夜色酒吧”搞成“交友吧”,不顾自己的格局适不适合,马上学人家将自己的酒吧改为“交友吧”。结果交友的人没见到,倒将自己的酒吧搞得不伦不类,乱糟糟的。象这样的经营法,真叫人替它担心,也觉得蛮可惜的,一个地理位置那么好,刚开业不久的酒吧!
    
    所以,一个酒吧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这里面不知道要花掉经营者多少的心血。现在的“发现吧”最好的方法是破釜沉舟,早日关门,赶紧注入流动资金,重新调整经营策略。一定要给人一种“重新开业”的感觉,才能打破原来的局面,让生意重新开始起来。否则,相信这样下去拖不了很久的。
    
    象“发现吧”这样的酒吧,深圳还真不少。如振兴路“卡萨布兰卡”酒吧隔壁换了三个老板,以前好象叫“丹枫白露”现在叫“杰克”的酒吧。没有充足的准备就急着营业,结果开业后却一筹莫展,老板整晚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客人一帮帮地进出“卡萨布兰卡”,不急死自己才怪。其实,这时的经营者应该冷静下来,走出去看看夜色中人家的酒吧是怎样经营的,并从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经营路线,变被动为主动。死守着只会加快自己的倒闭。
    
    富临酒店以前“东方驿站”的“3P酒吧”,境况也跟上面的那两个酒吧差不多。酒吧里贴满玻璃的墙壁,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水族店中。该酒吧号称为“LUCKYCLUB”——演艺酒吧,却没有上档次,吸引人的节目。舞台上机械地扭动着身躯的导舞小姐,除了穿着暴露,没什么艺术可言。所谓的女歌手唱歌时只听到音乐却听不到她的歌声,酒吧里稀少的客人点唱的歌,她又言没有伴唱的光碟……整个节目没有掌声,只听到服务员为她吹的哨声。
    
    象这样的酒吧,主要还是经营者的经营不力所致。想当初富临酒店以某种“前卫”经营方式而闻名深圳的“东方驿站”酒吧,相信没几个深圳人会不知道的。听说“3P”酒吧现在每月还搞一次什么“白领相约”的活动,到那时会有很多人。这样的一个酒吧,如果平时生意冷淡,靠每月一次的活动,在富临酒店这么昂贵的地方,能呆多久呢?
    
    体育馆新开业的动感地带“一起玩吧”,是一个所谓的“卡拉OK”吧。新开张的场所却用老一套的经营方式,无不让人感到落伍。而“自由人酒吧”也因装修和设备的陈旧而无法吸引着体育馆内每晚众多的夜归人。
    
    倒是重新装修的“墨西哥球迷俱乐部”酒吧,还让人感到颇有特色。这家以足球为主题,坐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电视萤幕为你播放着不同足球赛事的酒吧,无论装修风格、音响效果等,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墨西哥球迷俱乐部”酒吧也同样遭受着冷清的场面。
    
    这可能跟酒吧里的节目和经营管理关系很大。看着中场那站在台上乱蹦乱跳的女歌手,台下很多客人都纷纷走人。我觉得象这种水平的歌手,宁缺勿滥。酒吧里宁可没节目,随便放点音乐,也好过象这样站在台上对着点歌纸,老说着对不起,这首歌我的伴唱碟里没准备,那首歌说等我下次找到伴唱碟再为你们唱吧……多么别扭、老土啊!让装修得相当不错的酒吧即刻降低了档次。

    酒吧里那摇滚乐队同样让懂英文和不懂英文的人都听不懂唱着什么的英文歌,嚎叫多过唱歌,也让人直冒鸡皮疙瘩……另外六十八块钱一小盘水果和十块钱一盆纸巾的价格,相信也同样影响着不少人的消费意欲,给人留下种昂贵的印象。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一颗老鼠屎能搞坏整锅粥。经营者应该从经营中找出毛病,看出自己的缺陷,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扭转不良趋势。否则,以为有个装修上档次的场所就一定生意兴隆,就可置诸不理,那只会做坏你的口啤,从而让你无法分割深圳酒吧行业这块美味的“蛋糕”。
红岭中路环宇酒店原“国营免税商场”改建的“酷比龙”量贩式KTV,似乎给深圳的娱乐行业吹起了一股新的消费风。那绿色的卡通龙头造型吐着的紫颜色舌头招牌,在夜晚的大剧院附近显得格外夺目。这种象“超级芒果冰”一类的新东东,应该出自台湾同胞的手笔。
    
    很多人都会对“酷比龙”量贩式三个字感到新奇。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不设最低消费,只收房租。饮品、小食、水果等另外收费的卡拉OK场所。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二楼多了个小超市,你可到小超市里选购你想要的啤酒,饮料等。其价格是金威、青岛纯生8元/瓶;太阳啤、百威等12元/瓶;杰克丹尼20元/瓶,但洋酒和威士忌就不算便宜了,黑牌威士忌388元/瓶;芝华士威士忌488元/瓶等。房租是按小时计算的,象迷尔房(可坐1—3人)每小时收费90元;小房(可坐3—5人)每小时收费130元;中房(可坐5—7人)每小时收费160元;大房(可坐7—10人)每小时收费190元;特大房(可坐10—15人)每小时收费210元;豪华房(可坐15—20人)每小时270元。当然这些价格还有些折头打,但真正享受打折优惠的时间是在白天。而大白天里有几个深圳人有空去唱K的呢?
    
    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但当你从包房里坐下去,当你买完单后一算,你才会大呼上当了——原来这种“量贩式”的消费实际上比设最低消费的场所还贵得多。你算算,一两个人包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包房,唱上个三四个钟,光房租都要花上三、四百块钱了,还有吃喝那些呢?三五个人在一起的,唱上个三五个钟的,光房租就要五六百块了,还不包括吃喝那些,最离谱的是所谓的特大包房(可坐十人左右)十来个人在一起,唱上四五个钟光房租就要上千块了,再加上吃喝那些……这数额就大了。聪明的消费者应该明白,这简直比“金色时代”、“天上人间”、“阳光俱乐部”等高档夜总会的消费还要贵。记得在“阳光俱乐部”夜总会里,坐上十个人左右的包房只叫中房,每晚消费打完折也就在一千块左右,而且这些钱都包括酒水等在内。现在一般的夜总会都是你喝两打啤酒,送你一打;喝两瓶红酒,送你一瓶这样的服务。老实说,现在夜总会里的客人真正是“老大”了。晚上十来个人,花个千八百块的,吃的,喝的都不知可让多少个人胀得呕了……
    
    所谓的“量贩式”,其实就是敞开供应,便价的意思。而“酷比龙”打着这样的招牌却没有这样的做法,新奇的外表下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误导消费者的表现。况且,除了崭新的装修,乱哄哄的场面,“酷比龙”并不能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最无法让人接受的是“酷比龙”买单时对时间的分秒必计,让一个庞大的娱乐场所显得多么小家之气。假如你想到这里来试一试,为避免出洋相,你最好带足现金,因为这是一家不能刷卡,只收现金的娱乐场所。说真的,现在深圳象“酷比龙”这样有点档次点的夜总会哪一家不能刷卡的呀?“酷比龙”这样的做法,显得有点落伍,也有一种咄咄逼人和对所有持信用卡的客人不信任和不尊重的感觉。
    
    在市场竟争这么激烈的娱乐行业里,想要有一席之地,除了新的经营理念,真心实意地对待你的客人,让客人真正感到“宾至如归”是很重要的。以新奇的经营方式做诼头来吸引消费者的好奇心,而却无法给消费者真正的优惠,这样的做法,就算客人来了一次,也不会再有第二次的了。“酷比龙”的这种经营模式,能不能在深圳刮起一股“龙卷风”,我们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中兴路原来的“红馆”又重新开业了。本来以为经过这么长时间,重新装修的“红馆”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结果“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红馆”还是原来的“红馆”。挂在门口通道墙壁上的那些鲨鱼造型和大鱼缸里游荡着的鱼儿,依然给人一种北环银湖路段三九“大白鲨”酒楼的味道。所不同的是一楼大厅的舞台变成T型大舞台以及舞台两边通往二楼的复式楼梯。
    
    这家自称“亚洲至TOP迪士高夜总会”的娱乐场所,不知TOP在哪里?台上那两个长相和气质都很一般的“金牌司仪”整晚口水多过茶,那些庸俗、低级的恶心笑话居然也能引起台下阵阵掌声,真可让人看出它的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而很多公共汽车站台和“红馆”门口巨幅广告写着的“花10元,乐一晚”,跟进门时却要买二十块钱一张的门票,及门票上印着“20元可消费”,但进去后服务员却告诉你“20元不能消费,那是我们印错了”等,都给人一种受欺骗和货不对板的感觉。
    
    看着台上那几个扭扭捏捏的小女孩跳着的“艳舞”,朋友说有点象“大富豪”三楼的夜总会,我倒觉得有点似当年名噪一时的“圣保罗”;听着“金牌司仪”和乐队唱着“阿杜”等的歌曲,觉得跟“本色吧”的“电波”乐队比,简直是小厦利跟大奔驰的差别。一个成功的夜总会,靠的是真材实料的经营方式,而不是“引领娱乐潮流,演绎当今时尚”那样动听的广告词,更不是用胡弄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客人。而实际上,“红馆”引领的是换汤没换药原来的那一套,演绎的却是十几二十年前早已过时的经营模式……看着拍着手掌的那些人,相信都有不少象我这样抱着好奇心过来瞧瞧的。
    
    “红馆”能否红起来,我们也只有一样拭目以待了。
    
    上海宾馆二楼新开业的Touch“碰碰吧”,是由原来的歌舞厅改造过来的酒吧。酒吧的风格和情调还算颇有特色的。但不知是否受老“夜上海”夜总会的影响,站在T型舞台上的摇滚乐队,唱出来的摇滚歌曲始终给人一种爵士乐的感觉。“碰碰吧”是家坐台小姐多过客人的酒吧,酒吧里有点象低档夜总会一样到处坐满着“坐台”小姐。由于生意的冷淡,那些小姐一看到客人进来,就象饿狼看到猎物一样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你,看你会不会找她过来坐台。而酒吧负责人也会走过来问你要不要找个小姐过来陪你喝喝酒?
    
    我觉得跟“发现吧”一样,这完全可看出经营者对酒吧行业的不在行和无所适从。酒吧宣扬的是一种文化,而到处充斥着坐台小姐的酒吧,只能让客人有一种跟酒吧文化相违脖的低档感觉,从而降低着整个酒吧的格调和档次。该酒吧主管称,我们刚刚开业,我们想一边做一边改进……市场是无情的,容不得你一丝的疏忽,你准备不充足就先别急着开业。否则,象这样的一个酒吧,怕你还没来得及改进过来,就已经撑不下去了……
    
    与“碰碰吧”相反,百花二路“书吧”隔壁的“影站”吧,却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光临。讲老实话,以前在媒体上看过类似广告的对这家酒吧的有偿报道。那连文句都不通顺的“记者”对该酒吧所谓的“充满欧陆风情……浪漫情调”等的介绍,确实令人反感。也让人感觉用这样的语气吹捧出来的酒吧,总会象吹捧者本身一样的肤浅和俗套。
    
    亲临“影站”吧后,我才被这家有点“庭院深深”感觉的酒吧吸引住了。我没感觉到什么“欧陆风情”、“浪漫情调”……倒觉得酒吧里方型的木柱子和那贴在墙上不加修饰的木板,还有天花上的那些旧报纸,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的乡村木屋——原始,朴实却又充满艺术感。特别是酒吧里中间墙壁上的小银幕和摆放在酒吧一角的两台电影放映机,让人想起童年的榕树下……亲切而又怀旧。令人不得不佩服经营者的独到匹心,也让人看到了经营者的文化造诣。
    
    酒吧里斑斑点点的照片,也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交流的沙龙。“影站”里笼罩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没有任何高档装饰,但却让人感到有如一部“积架”车辆,经典而又充满个性!
    
    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楼的“亨利”酒吧,是一个真正充满欧陆风格的情调酒吧。没有强节奏DISCO音乐,也没有整晚不停扭动着身躯的导舞小姐,“亨利”酒吧却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不少的外国游客和本地的熟客。朋友说在“亨利”酒吧喝酒,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别的酒吧那种俗气的吵闹声,每次都能让人有种绅士般的高级享受。我倒觉得,“亨利”酒吧每次都让我有种置身于私人游艇上的PARTY一样的感觉……
    
    “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有特色的酒吧是不需要画蛇添足式的“有偿”报道来宣扬的。
讲到独特的经营手法,春风路金碧酒店对面广西大厦二、三楼的“夜巴黎”,可以说是走在“酷比龙”量贩式KTV等娱乐场所的前端。跟很多夜场不一样,“夜巴黎”周日到周五全部采用入场券。而且“夜巴黎”的入场券为每张130元。窄一听似乎贵得让人无法接受(“金色时代”周末的入场券才50元),但“夜巴黎”凭入场券全场啤酒包括:青岛纯生、金威、生力、喜力等免费任饮,炒粉、炒面等也免费任吃;其它象太阳啤等不列入免费系列的只收10元/瓶。黑牌威士忌、芝华士威士忌只卖198元/瓶,比所谓“量贩式”经营的便宜得多。还有一样看似经营上败笔的是,“夜巴黎”还要收取60元的“开台费”。但“夜巴黎”开台费提供给客人的有一盒体育馆“墨西哥”酒吧卖10元的纸巾,还有一盘比“墨西哥”酒吧卖68元的水果盘还要大的水果,另外还多了一大盆盐水花生。
    
    “夜巴黎”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只要一男士买了入场券,那怕你带上十个八个女士一起进去玩,所有女士任饮任食都是免费的。“夜巴黎”的这种经营方式,由开始的好象贵得离谱而慢慢让客人感到便宜得偷笑,甚至担心他们这样经营会不会赔本。想想一男士如果买了张入场券130元,加开台费60元,而带上九个小姐,总共十个人,整晚的总消费才190元,假如这十人之中有几个是啤酒桶的,喝个三几打啤酒绝对是小儿科的事。最普通的酒吧每瓶啤酒都要15元,那算你喝上个三打啤酒36瓶,也要540元了。另外开台时的纸巾、水果盘、花生及你肚子饿时再叫些炒面、炒粉等的,这样计算之下是不是很合算,是不是真的要替经营者担心有没钱赚了呢?
    
    看得出来,这是“夜巴黎”经营者一种近乎“破釜沉舟”式的经营方法。与守株待兔的经营方式相反,这种主动搏击的经营手法在竟争激烈的娱乐行业中是很重要的。不过,“夜巴黎”经营者这种比“量贩式”KTV还要实惠得多的经营方式,其实是有着一定底线的。这一点才看出“夜巴黎”经营者的高明之处。
    
    就算你真的是十个人之中只有一人买入场券,真的是喝了它三打啤酒,还吃些别的……但按批发价,每瓶啤酒只有三块钱左右的价格,36瓶啤酒也只不过是一百块钱左右的成本,加上其它的东西,最多也不会超出一百块很远的。而一百九十元减去以上的费用,还有七八十块左右的毛利。但假如你喝了其它不列入免费行列的酒水,还有下酒的小食,它还可赚你另外的这些钱。况且不是所有的客人就真会一人带上十个八个女孩子专门过来“霹”酒;也不一定所有客人就都会喝它个三几打啤酒的。另外啤酒供应商时不时搞些促销活动及供应商每月都要交给经营场所的“进场费”等,也可让场所本身有着一笔另外的收入。“夜巴黎”这样做,另一方面也可带旺自己的场。
    
    没有投机取巧,可以说“夜巴黎”是一家真正将优惠带给客人的娱乐场所。经营者以他独特的经营策略,既保障到自己的利益,又让实惠体现到每一位客人身上,从而成功傲立在春风路这片娱乐场所林立的地方。同样是通宵营业,“夜巴黎”DISCO做的是香港人的生意。黑色的天花,黑色的地板,可以说“夜巴黎”的装修既普通而又沉闷。但舞台两侧两根不锈钢水管,整晚那两个穿三点式的艳舞女郎象两条盘在树杆上蠕动的蛇,以及从舞池四周天花上照射出来的绿色激光,使整个酒吧充满着三维立体动感,让午夜过后酒吧里蹦迪的人感到仿似置身于迷人的冷艳宫中……
    
    “夜巴黎”隔壁的“夜猫”经过一段时间的装修,又重新开业了。晚上十一点多,当“FACE”酒吧里面的人们早已拥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夜猫”里面却有如别人酒吧晚上七八点钟的情景,空荡荡的……凌晨十二点半后,你才能看到陆陆续续的客人。这时,调音台上的DJ才开始发出了阵阵的吼叫。新装修的“夜猫”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风格。同样需要四十块钱的开台费,所不同的是舞池中间多了个小圆台,让喜欢出位的mm们可在上面尽展舞姿;酒吧里的重低音效果也比原来更震人肺腑。凌晨两点,“夜猫”里面开始出现了人潮。三点钟后,“夜猫”里人山人海。门口,过道等到处站满着人,你想去一下洗手间需不时地侧着身子才能走到。舞池里跳舞的人拥挤得想要进去跳舞的你,踮着脚尖也找不到位置。喜欢跳舞的人只能站在自己座位边上、桌子上、通道上舞动着……
    
    金碧酒店隔壁五矿大厦一楼的“猫头鹰”酒吧,是家开了近十年的酒吧。这家又旧又脏的小酒吧,没有舞池,没节目表演,里面排列着的一个个小卡座和那一张张小桌子,让人感觉象家彻头彻尾的茶餐厅。假如不是门口招牌上写着“酒吧”两字的话。假如你在晚上十一点钟前光临该酒吧的话,里面的冷淡场面一定会让你惊异这样一家酒吧怎么能维持了近十年呢?和“夜猫”一样,“猫头鹰”酒吧也是家夜场。“猫头鹰”酒吧的客人都是在晚上十一点半后才陆续出现的。这些酒吧里熟悉的客人,大都属于低下阶层的香港“同胞”。
    
    这些香港人这么钟情“猫头鹰”,是因为“猫头鹰”酒吧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和所有酒吧不同,“猫头鹰”酒吧里那些穿着海军衫工服,年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性格开郎的女服务员,分分钟可过来陪你聊天、喝酒、猜枚,甚至……没有经理等的楼面管理人员,服务员上班时可随意坐在吧台凳子上,她们嘴里含棒棒糖,或手挟根香烟,只要你看上谁,包括吧台里的调酒吧女,她们马上会过来陪你。
    
    凌晨过后,是酒吧里最热闹的时候。香港人拥着他们选中的服务员,兴致勃勃地喝着他们的“花酒”。不时可见那些横七竖八,放肆地躺在服务员大腿上的香港人……酒吧里满地的纸巾,浪叫声——“阿猫”、“阿狗”,象旧时乡下墟日的市集一样杂乱。
    
    可以说,这是家类似于香港旺角钵兰街一带的色情卡拉OK酒吧。在香港,PR小姐陪你喝酒(纯聊天)按钟收费。夜场里收费,一般是二十分钟为一粒钟,一粒钟的收费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想要带小姐“出街”,“街钟”另计。再残旧的夜场,只要你想找个PR小姐陪你喝酒消遣,一个晚上没一千几百块你是绝对下不了楼的。一般的香港人对夜幕下旺角一带闪烁着的欢场霓虹灯广告牌,只能望而怯步。而“猫头鹰”酒吧只需喝上瓶二十多块钱的啤酒,不计时,一整晚都可拥上个年轻的服务员卿卿我我……
    
    这可能就是“猫头鹰”酒吧大受香港人欢迎,十年如一日生存着的原因吧。我觉得这根本就不算是个什么“酒吧”,我觉得经营者也没什么可值得借鉴的经营方式——酒吧里所有小食,连杯热咖啡都要叫外卖送过来的。但我“佩服”经营者居然能找到这么多既当服务员,又愿意当PR的妙龄少女,而且她们都那么地卖命——为了每月区区的六百块钱工资。可以说除了好奇,相信没有一个深圳人会真正上“猫头鹰”酒吧玩的。
    
    深南东路广深宾馆隔壁有家“YY”DISCO,比“夜猫”更加特别。这家其貌不扬但却开了几年的场所,每晚的包房一早就被客人定得七七八八。通过熟人,晚一点过去也只会剩下可坐三几十个人的“贵宾”1或“贵宾”2号了。说它特别,是它二楼的DISCO舞厅凌晨四点钟后才开始营业的。没听说过吧?假如你想真正领略深圳的夜生活,这家也叫“338”的“YY”DISCO,绝对是你的首先。
    
    只不过,包房里的客人象“x哥”、“x哥”还有什么“总”、什么“总”的,要你明白这是个“英雄”、“好汉”和“大哥”们云集的地方。“不是猛龙不过江”——假如你只是一条蛇的话,到这种场合最好还是低调一点,夜场里的“英雄”不象电影中的人物那样高大威猛。洗手间里扶住墙壁撒尿的“小小鸟”,分分钟是一条能吞掉一头大象的巨鳄。
    
    春风路万佳百货隔壁的长丰苑二楼,有家球迷酒吧,叫“踢踢吧”。这家开了两年,楼下没迎宾小姐,整晚紧闭着大门的小酒吧,到处贴着世界各国不同足球队的队徽和足球明星们的漫画相,连洗手间里的墙砖都是足球一样黑白两间的颜色……饮酒言球,可看出这是个球迷们聚会的好地方。每逢赛事时,这里座无虚席。球迷们看着酒吧里电视机上的球赛,手里拿着“足彩”,眼睛随着电视上那细小的足球不停地转,激动时一阵狂叫……到处是一派球迷的气氛!
    
    “踢踢吧”对面的“快车道”酒吧,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卡拉OK夜总会。这类冠名酒吧,其实是卡拉OK场所的夜场,在深圳街头还有很多。象文锦中路朝花大厦南座二楼的“明星吧”,文锦中路深业大厦的“东轩吧”,湖贝路口的“辣椒吧”,上步南路的“越位吧”,爱华路门口贴满足球明星造型的“脉博”吧等……这些所谓的“酒吧”,一般给人的都是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黄贝岭村口牌坊边经泽大厦楼下的“敦煌”酒吧,是家DISCO酒吧。我喜欢酒吧里凹下去的舞池,还有舞池四周的咖啡色栏杆,古朴典雅。坐在吧台上欣赏舞池中mm们的劲舞,有点象在欣赏擂台上重量级自由散打拳击赛的感觉。可以说,这是一个颇有特色的酒吧。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酒吧里多数都是些买一瓶啤酒闹一整晚的本地青年。这种现象既影响着经营场所的档次,也困扰着经营者的经营和发展。但来的都是客,赶也不能赶,这真是令经营者头痛的一件事。象“敦煌”酒吧这种遭遇的酒吧,深圳还有不少…
跟黄贝岭村“敦煌”DSICO酒吧一样,田贝四路水田小学隔壁的“威龙”酒吧,也是家做着些本地小青年的DSICO酒吧。这家酒吧风格和档次远远比不上“敦煌”DISCO酒吧,但它的生意却晚晚“爆棚”。可惜除了那些趿着拖鞋,染着五光十色头发的小青年外,整个酒吧都见不到别的消费群体。
    
    田贝四路的“自然地带”酒吧,景况似乎好一点,布局和格调还多少能给人一点“吧”的感觉。但由于装修、音响的陈旧和地理位置的关系,酒吧里每晚嚎叫般的“卡拉OK”声音总教人有种“乡村俱乐部”的感觉。
    
    倒是太宁路的“目标”酒吧,因附近的“百士达”花园而得天独厚,成为一家颇有档次的小酒吧。这家整晚都紧闭着大门的酒吧,门口靠路边走廊的那几张桌子上,每晚都坐着些时尚女郎,让过往的人们不禁对它产生神秘感。这家有个小阁楼的酒吧,其实是个清吧。酒吧里旋转的藤吧凳,还有酒吧里那两个小吧台,都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酒吧里点缀着气氛,既充满动感却又不显得吵闹的DSICO音乐,让人感到舒适。确是一个三几好友聚会,喝酒聊天的好地方。正因为它的高雅,所以吸引着百士达花园这个“高尚”住宅区不少人士的光临。
    
    深圳戏院二楼夜幕下引人注目的“M3”酒吧,是个卡拉OK场所。晚上的卡拉OK包房免房租、免最低消费,只收几十块钱的“开台费”,绝对比“量贩式”的KTV实惠得多。只是这种颇有风格,却靠卡拉OK方式过日子的酒吧,再一次令人为它感到悲哀……深圳戏院左侧工人文化宫门口的“哈罗·据点BAR”,是原来的“哈罗”吧转变过来的。可能是营业执照更改的问题,现在的经营者在它后面加上了“据点”两个字。这家小小的酒吧,有点象福田区华富路大排档式的“苏豪”酒吧,所不同的是“哈罗·据点BAR”里更具艺术和酒吧味道。
    
    由于酒吧的经营者本身是个文化人,所以酒吧里的设计,无论是用不加修饰的砖头砌成的小舞台,还是那挂在酒吧中间的一串串汽车旧轮胎,以及摆在舞台一侧的汽车不锈钢胎铃,都给人一种简朴的美感。正因为它的独特,所以受到不少较高层次的年轻人的青睐。假如你去惯大场面,象经常到大酒楼里吃燕窝、鱼翅后,偶尔间到“深运”喝碗潮州粥一样,到“哈罗·据点BAR”,说不定能给你另一种“清淡”的享受。其实一个酒吧的成功,并不单纯在于它的装修高级与否。
    
    春风路佳宁娜广场一楼的“TWINS”酒吧,是家装修、音响都很高级的DISCO酒吧。说它高档,是无论整个酒吧的环境,饮品酒水的出品等,都能给你一种星级的享受。与“838”酒吧一墙之隔,每晚当“838”酒吧保安人员因酒吧里满员而拒绝其它客人入内的时候,“TWINS”酒吧的大厅里却空无一人。与别的酒吧不同,“TWINS”酒吧的女DJ没有其它酒吧DJ,整晚不停的嚎叫和令人恶心、装腔作势的“叫床”声。她以女性的细腻,给人一种充满动感却又柔情似水的强劲音乐……没有“838”酒吧的混乱场面,“TWINS”酒吧的的确确是一个高尚的DISCO酒吧。
    
    但是,“TWINS”酒吧生意的冷淡,却在于它的孤高和过份虚炫。以前红叶电影院隔壁的“宇宙之星”DISCO,开张时生意红火,后来换了老板,将门面改小了,生意也差了;再后来又换了老板(就是早已关门,现在还可看到的“3D”DISCO酒吧),又一次将门面改得更小,象电影院进门的剪票口,结果生意一败涂地,成为可能是深圳第一家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就“走路”的酒吧。“TWINS”酒吧的门面比“3D”DISCO更加特别。它的特别在于采用不锈钢电动小门,每个进出的客人都要由门口的保安员按一下秘密按钮。看得出这是“TWINS”酒吧经营者标新立异的一种表现。但“TWINS”酒吧的电动门,却让人有如进“非典”时期,医院里“非典”病人的隔离病房,或到看守所里探望犯人的那种感觉……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开门做生意。我虽然不相信什么“风水”学,但相信懂“风水”的人,都会说该酒吧的电动小门封住了酒吧的财路,挡住了酒吧的客源。而事实上,“TWINS”酒吧的电动小门使人失去了自由进出的潇洒心理,让人感到别扭。严重阻碍着人们进去瞧瞧的好奇心,从而让一个本来可以热闹非凡的高级娱乐场所变成一座冷宫,令人可惜!
    
    深圳水库东湖公园里面新开了一家叫“大府第”的特色娱乐城。说它特色,除了该娱乐场所门口摆放的那几台新款“莲花”名贵跑车,还有它那浓浓的阿拉伯风情。夜幕下,娱乐城粉红色的外墙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温馨浪漫……小河里哗啦啦的流水,小桥旁点燃着的阿拉伯“神灯”;那充满异国情调的餐厅、异国风情的西班牙乐队,还有河边小吧台对面小岛上皇宫般尚未开业的“酒吧”,都让人感到仿如置身于摩洛哥的皇宫里。
    
    其实,这是娱乐城经营者花费了几多年时间,请专门研究阿拉伯文化的澳洲专家设计的仿摩洛哥国王宫殿建筑的主题娱乐城。那些专门从摩洛哥购进的包房里的沙发、坐垫、茶几,乃至细小的烟灰缸、蜡烛座等,都可看出经营者对整个娱乐城的高要求和所付出的心血。这个占地面积几千平方米的主题娱乐城,据说已让经营者投资了好几千万了。远离市区的喧嚣,坐在娱乐城西餐厅门口河边的小吧台上,欣赏餐厅里西班牙乐队演唱的歌曲,感受冬夜里习习的凉风,呼吸着大自然充满着负离子的清新空气,领略着娱乐城里的种种异国风情,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听说娱乐城不完全对外开放,很多娱乐设施象卡拉OK包房,即将开业的酒吧二、三楼等,都是采用会员制的,也就是说整个娱乐城将变成会所式的经营。可以看出,娱乐城经营者根本不想做市场经营。一个投资几千万的娱乐场所,投资者一般做市场预算时都会预算在半年或八个月之内收回投资款,剩下一年多的时间才是利润。满两年时间后,精明的经营者一般都会“金蝉脱壳”,变卖娱乐场所,卖得多少算多少。因为两年后娱乐场所无论装修、音响等都要重新投入资金去修葺和更新的。而往往翻新一家旧场比开一家新场更费神、费劲,而且一家经营两年的场所,分分钟会因经营者的管理不善和其它原因而很难东山再起……
    
    所以一般大规模投资的娱乐场所,投资者投资之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款。这一点经营者可谓是各出奇谋,甚至铤而走险……而“大府第”经营者这一点与别人恰恰相反,它似乎对市场经营顶闲视之。“大府第”的会员卡每张一万五千元。我们试想,假如短时间内“大府第”真能吸收一百个会员的话,充其量也就一百五十万元,这跟几千万的投资额相差甚远!况且“大府第”也只有那十几个包房,假如真有一百个会员的话,能满足得了这么多消费者的需求吗?难道让尊贵的会员晚上到这里,就象到世界之窗一样看一下风景之后就走人了?
    
    而且消费近两三千元一晚的包房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些来自摩洛哥的沙发和坐垫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懂欣赏的。西餐厅里的西班牙乐队,除了肤色和长相跟我们不同之外,并没什么特别之处。那爵士鼓手整晚象打瞌睡一样提不起精神,主音女歌手机械的动作和舞步,象罗湖商业城玩具柜上的电动布娃娃一样,整晚重复着相同的动作。除了那几个每天五十元请来的,白天在那几台“莲花”跑车跟前摆POSE的所谓“香车美女”的模特儿,晚上还可到包房里陪你喝酒之外……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无情的!“大府第”能否在酒吧文化日益兴起的深圳如愿以偿,我们还是一样拭目以待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许,“大府第”经营者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大府第”的经营之上,而在于如何让“大府第”真正拥有贵族风范,吸引着社会名流和某些要员,从而达到更高的商业目的……
工人文化宫原“世纪宫”夜总会的“时尚”量贩KTV娱乐广场,是个象“酷比龙”一样的量贩式KTV。这家远远就可看到拿着麦克风的“阳光女神”塑像,和门口顶着白色三角钢琴造型的KTV夜总会,在夜晚的新园路一带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酷比龙”量贩KTV不同,“时尚”量贩KTV真正将时尚和实惠送给它的客人。“时尚”量贩KTV的包厢价是:4—6人为62元/每小时,8—10人为108元/每小时,15人以上的为178元/每小时,30人以上的为268元/每小时等,这些价格目前还可五折优惠;另外,啤酒12元/瓶,红酒最便宜的是68元/瓶,小食都在15—25元之间,生果中盘的才38元……假如你喜欢唱K的话,这样的价格是不是便宜得让你偷笑?
    
    晚上三几好友,到可容纳10多人的概念房坐上两个小时,每个钟打完五折59元的房价,加上水果、酒水等,绝对不超出二百块钱的消费,却让大家乐了一晚。可是,这么实惠的价格依然吸引不了众多的消费者。“时尚”里的客人廖廖无几,那些设计新颖的包房空荡荡地,令人心酸。可以说,包房里的装修、设施,特别是那套先进的点歌系统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但个把小时之内,三几个人会唱、能唱的歌都唱完了,想继续唱下去很多歌却找不到的现象,却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呆下去的兴趣,大大缩短了消费者们的消费时间。这类以时间计费的KTV,如何令客人流连忘返,拉长客人的消费时间,是整个KTV效益好坏的关键之处。
    
    “时尚”量贩KTV目前正在举行“深圳美女选举大赛”活动。象很多生意不景气,都想靠举行某些活动来救市的娱乐场所一样,这样的“选美”活动,对“时尚”量贩KTV生意的潇条应该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这种昙花一现,旺得了举行“选美”时那一两个晚上,却无法带旺正常生意的活动,象药柜里治标不治本的退烧感冒药一样,根本医治不了娱乐场所生意冷淡的真正病根。经营者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去策划、举办这样的活动,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摆在改进经营管理上还实在点。“时尚”量贩KTV的景况,让人看到了目前深圳娱乐行业的消费倾向,进一步显露出歌舞厅(夜总会)的衰落趋势……
    
    南园路“加洲红”自助式卡拉OK似乎逆市而行。这家跟量贩KTV没两样的卡拉OK,却介乎着量贩KTV与夜总会之间的经营模式。其表现在于:一样收取50—180元不等的钟钱,但酒水和食品的价格却跟夜总会的价格差不多,而且缺乏消费的透明度。买单时总与你自己预算的相差甚远。假如你问:房租能不能打折?门口穿黑西装的工作人员一定会豪迈地告诉你:我们这里没得打折!“加洲红”卡拉OK给人一种自命不凡的感觉。
    
    其实,这种“量贩式”或“自助式”的KTV和卡拉OK,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象“中旅卡拉OK”,“星雅廊卡拉OK”等不少卡拉OK场所就推行过。前两年的“第五大道”刚开业时也推行过类似的经营方式。但由于这类经营方法大都带有投机取巧的性质,很难受到精明的消费者们所接受,所以说这一类的经营模式根本就不适应在深圳使用。深圳是个高消费城市,光场地租金、工人工资等的费用就不知要比内地其它城市高出多少倍。所以“量贩式”的KTV根本无法象内地其它城市那样将实惠带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低消费。象“时尚”量贩KTV这种真正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它每天的总收入却不知够不够交水电费,且别说场地租金和别的费用。
    
    宝安南路煤场路雅馨居二楼新开的BOY'ZCAFE“波子酒吧”,是家DISCO酒吧。跟以前国都花园一楼的“毕打奥”酒吧正对门,其风格也差不多。跟很多DISCO酒吧一样,这家装修和格调都较上档次的酒吧,一样做着些年轻人的生意。由于占地面积不是很大,所以每晚都能给人一种热闹、好玩的气氛。
    
    福田区莲花路润鹏花园一楼,有家“北部湾同学会”酒吧。它的名字,让人觉得似乎狭窄了一点。好象只是“北部湾”同学专门聚会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会想,南部湾、东部湾、西部湾,甚至没有湾的同学能进去吗?名字可能会给这家酒吧的生意带来不少的影响。因为酒吧始终有异于私人会所,招牌上的每一个字眼往往会误导着消费者,让不少过往的客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不属于自己所去的地方。果然,酒吧里冷冷清清。我佩服经营者这种以“同学会”为主题的意念。可惜整个酒吧的装修、风格却平淡无奇,无法给人一丁点“同桌的你”的感觉。唯一值得赞赏的是酒吧里给人看书的地方那用大木头钉成的T型凳子,朴实而充满美感。让人感叹假如整个酒吧的台台凳凳都能有这样的风格,可能酒吧里的气氛就大不相同了。
    
    我问过酒吧的工作人员,他们称每月大概能办到两三次的同学聚会。现在很多不景气的酒吧,都想改成主题酒吧。但无论什么主题的酒吧,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你的主题能不能让你的酒吧维持每天的正常营业。象这种只靠每个月三几次的同学聚会,而平常却生意冷淡的主题酒吧,其主题带给经营者的负面影响比主题的新鲜感还要大得多。看着“北部湾同学会”酒吧的包房慢慢变成麻将房,看着盖在自动麻将机那层白布子上的尘埃,我在想,经营者是否该从另一个角度上去考虑改变这个酒吧了?
    
    这使我又想起另外几家以休闲为主题的酒吧。湖贝路老罗湖区政府门口的“逍遥”酒吧,打着休闲、逍遥的主题,虽然没“同学会”主题那么鲜明,酒吧里的装修也普普通通,但生意却非常不错。“逍遥”酒吧对面的“金山站”酒吧,虽然已经有点破旧了。但它那种旧金山风情的气氛也吸引着不少的熟客。倒是燕南路消防局楼下的“愚人轩”休闲酒吧,既宣扬美体健身,又有怀旧电影,球迷之夜等的主题,结果象粤菜里的杂锦煲,叫人品不出真正的味道,自然也影响着酒吧的个性。
    
    福田区交通监控中心对面万科金色家园二期的“十三姨”休闲酒吧,是个真正休闲的酒吧。这家让人想起香港电影《黄飞鸿》中俊俏、玩皮的十三姨的酒吧,其名字已足够令人产生一种亲切感。我喜欢二楼临窗的那些小卡位。没有喧闹的音乐,三几知己,除了饮酒聊天,还可在酒吧里下下围棋、象棋、跳棋、四子棋、五子棋等……跟一般的酒吧不同,除了品酒和咖啡,“十三姨”休闲酒吧不光有各式粥、炖汤、炒粉、炒面、甜品,甚至连自己制作的龟苓膏都有,而且价格跟茶餐厅一样便宜。
    
    可以说“十三姨”酒吧,是一种另类的休闲酒吧。它介乎酒吧跟茶餐厅之间。既可感受酒吧里浓浓的酒吧气氛,又可享受着茶餐厅里才有的各式美味食品——通俗又富有品味。“十三姨”休闲酒吧给人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一个身心放松的港湾;它传播的应该是另一种新的酒吧文化……
    
    红荔路上步工业区内的LEO'S“丽欧”酒吧,是原来“帝酷”酒吧的所在地。记得有次半夜,广东话讲得不是很好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在“地府”玩。当时以为自己在梦中,吓得半死。后来找了半天,才找到了该酒吧。抬头一看,原来叫“帝酷”酒吧。“帝酷”→“地府”这名字念起来真别扭。现在的“丽欧”酒吧,一改过去“帝酷”的面貌,成为一家十分高雅的酒吧。我喜欢酒吧进门头上那雅致的小阁楼,象老上海滩戏园里有钱人看大戏的“包厢”;还有那不锈钢的酒吧台,质感而又真实。听说酒吧台的设计,包括吧台右侧的红酒架,中间的牛头造型等,都是酒吧的女老板根据美国电影《COCKTAILS》里酒吧的原型,定格后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可见经营者的独到匹心。
    
    我更欣赏倒挂在酒吧天花上干枯树丫那卷曲的片片黄叶,象在讲述着一个个逝去的故事,让人敬佩经营者的艺术造脂……这是家有着较高品位的酒吧,没有刺耳的音乐,吵闹的猜枚声和杂乱的人群,可以说是休闲,聚会的另一个好去处。连来自北京音乐学院的键盘手唱歌时都是那样地有板有眼,没有丝毫的应付感,难怪很多客人都和他成为朋友。
    
    但酒吧毕竟是娱乐场所,不是艺术馆。过高的品位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动中带静,动静结合,过份的静寂不象酒吧,象图书馆。“丽欧”酒吧缺乏的就是动感,一种酒吧里应有的充满生命力的动感。象杭州菜原本美味的“宋嫂鱼羹”里缺少芫茜和胡椒粉一样,“丽欧”酒吧这方面显得有点乏味。写这篇文章时,刚好从某报周末生活版上看到“丽欧”酒吧女老板的专访。虽然从该专访中看到文章作者多次提到酒吧,但感觉跟“丽欧”酒吧没丝毫的联系。或者说对“丽欧”酒吧的经营和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小资女人”→“酒吧女老板”→“女强人”——这其实是女人的一种悲哀!哪个女人不想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享受天伦之乐?这些动听的名字背后,有谁知道成功的酒吧女老板所付出的心血?酒吧的经营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要寄希望于某种媒体的片面宣传。经营者一定要把心思摆在酒吧里,亲力亲为,努力将自己的酒吧办得更有特色,这样才能在竟争激烈的娱乐行业中,使自己的酒吧立于不败之地!
蛇口是一个酒吧文化很浓烈的地方,但由于酒吧街这么多年来无法改变它的变相经营,使酒吧街的很多酒吧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令人一提起蛇口酒吧,就会有一种晦涩的感觉。酒吧街从工业一路至太子路一带,大大小小的酒吧不下几十家,如:“快乐”、“苹果”、“太子”、“天艺吧”、“兰桂坊”、“灵感吧”、“抒情”、“玟瑰”、“野马艾莉”、“情龙”、“老地方”、“铁锤”、“玛格丽特”、“红树林”、“大廊沙龙”、“木坊”、“可口”、“玟瑰”、“东方魅力”、“迎欣”、“加洲红”、“山风居”、“星光”等等……
    
    这些酒吧大都装修普通,场地窄小,但酒吧门口却总站满着那些穿着暴露,摆风弄骚向你招睐生意的女郎。其情形有如泰国清迈的*寨一条街。我在工业一路的“银座”门口,看到一个老外正扳弄着几个小姐开*的裙摆。那两三个小姐跟老外你拉我扯,嬉戏着任自己雪白的大腿和大腿上面的一切,在老外的魔掌玩弄下泄露无遗……我不知道那几个小姐会否从老外手上得到报酬,但小姐们不知廉耻,没有尊严的表现,确实令人心痛!
    
    不过,蛇口真正有特色、健康的酒吧还真有不少。
    
    南油酒店一楼的“简约西餐酒吧”,是家提倡着“新生活主义”的酒吧。这家总店设在南山大道长青园的酒吧,其装修风格和布局跟“丽欧”酒吧十分相似。即使是大白天进去,酒吧里粗糙的地面,吧台上残旧的酒渍,舞台边摆放的杂物,都会象一家资深的物资批发中心,给人一种生意繁忙的感觉。
    
    可能是一个地方一道风俗,南山蛇口一带的酒吧,大都会加上“西餐”两字,意思应该是除了酒吧,白天还有西餐供应。酒吧跟西餐之间也互不影响。象“简约西餐酒吧”,白天做着西餐,夜幕降临以后就开始了酒吧的营业。“简约西餐酒吧”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在于它那弯曲的小梯,和小梯上面的阁楼。与“丽欧”酒吧不同,“简约”西餐酒吧的阁楼长又宽敞,给人别有一番天地的感觉。坐在阁楼栏杆边的位置上欣赏酒吧里的节目,真让人悠哉乐哉……
    
    真的是“简约”赴会,“简约”西餐酒吧里的女歌手,一把嗯哑的老吉它,一条白色的休闲裤,一件褪色的牛仔衣,没有夸张的动作,造作的表情,坐在酒吧凳上,拔弄着琴弦,用她沙哑的声音唱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首三毛的《橄榄树》,象在流露她自己的心声,引起了阵阵共鸣……可见一个酒吧成功之处,除了酒吧本身,好的节目,好的歌手,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南油大道海王大厦二楼的“荷李活吧”,是个刚开业不久的酒吧。跟别的酒吧不同,“荷李活”吧没有半点的挤逼感,空扩的空间,台与台之间的长距离,远处的酒吧台和扶手电梯口的那台三角钢琴,让人感觉象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吧。
    
    舞台上简单、有规律的灯光照射着的那些新款、潮流的乐器,让人倍感特别。“荷李活吧”请来曾经做客“本色吧””的“四加一”乐队驻场表演,这个由四位mm和一位男主音歌手组成的乐队,确实为“荷李活吧”生色不少。短头发女鼓手敲打着鼓子的时候,却仿佛永远都敲不掉脸上的忧愁;戴着近视镜的女键盘手冷漠的脸,好象除了手里的音符,她全都不屑一顾;戴着墨镜的长发女吉它手,拔弄着琴弦的时候,却象在拔弄着她的人生,潇洒而充满着自信;长头发的女贝司手,笑眯眯的眼睛整晚象在对你发电,而当痴情的你想回应她时,她手里的电贝司发出的重低音,却象在俏皮地对你说着一声声的“ON!”;倒是那瘦小的长发男主音歌手,在这四朵金花的衬托下,精神抖擞,高歌着一曲又一曲……
    
    这种乐队的组合,确实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特别是和声部份,女声的和音往往要比男声和音更娓娓动听、更具感染力。虽然主要是做着包房的生意,但那些新增置的高级乐器和“四合一”乐队的驻场表演,可看出“荷李活吧”经营者对酒吧的经营一点也不敢马虎。让所有光临“荷李活吧”的客人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让“荷李活吧”成为夜幕下蛇口另一富有特色的酒吧。
    
    南油路的“根据地”酒吧,入乡随俗,在招牌的另一端也写着“西餐”两字。这家依然倡导着原创摇滚音乐的酒吧,以它独特的风格,堪称在蛇口的酒吧界中,扮演着龙头大哥的角色,使蛇口的酒吧文化变得更具中国特色。这家深圳所有“根据地”酒吧中最具规模的酒吧,打破了因受酒吧一条街的不良影响,蛇口酒吧行业近年来不景气的局面,再次让蛇口掀起了另一股新的酒吧热。
    
    酒吧里挂在舞台中间的尊严国微,和国微两边的两颗红色五星,鲜明地表达了“根据地”酒吧一如继往地坚持中国原创摇滚音乐的立场。同样是传播着摇滚音乐,所不同的是,南油大道“根据地”酒吧更注重着酒吧的经营管理。它没有上步南路“根据地”酒吧,以前那种为了摇滚而摇滚的吵、乱场面,无论是节目的安排或有序的服务,都能让人感受到“根据地”酒吧比以前更胜一筹了。
    
    酒吧里热闹的人群,紧凑的座位,动听的歌声,让人仿佛同坐一艘通往彼岸的渡轮中,陶醉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假如你看到舞台上那扎着小辫子的吉它手,拔弄着琴弦的小拇指间的点点闪光,别误会,那不是他手上的钻戒,而是他夹在手指缝间点燃着的香烟。乐队在歌手唱完一首歌的瞬间,鼓手会利用那片刻的光阴点燃一根香烟,并给其他乐队成员也一人来一根。
    
    键盘手边抽着烟边弹着合成器,需要和音时他也会将香烟叼在嘴角的另一边,“呜呜……”地发出声音;而鼓手激动时,香烟却被打到几米远的观众桌子上,引来阵阵哗然……这可能也是“根据地”酒吧的另一特色。相信很多观众都能接受,但我总觉得乐队的这种表现,缺乏了严肃性和对酒吧里客人的起码尊重,也降低了原创音乐的格调。有点象电影中“国民党散兵”的形象,或者象长途巴士司机身边摆放着的还没喝完的啤酒一样儿戏……
    
    “根据地”酒吧楼上包括DISCO舞厅、小包房和靠南油路窗边的卡座……整个楼上确实需要好好修葺一番。目前给人的感觉象个没装修完的“工地”。好听点,象幅没完成的素描,难听点,象惠阳淡水的“烂尾楼”。这是整个酒吧里的一大败笔,大大地降低了“根据地”酒吧的档次,对酒吧的整体经营肯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假如经营者能引起重视,花多点功夫,将它装修成一个更有特色的DISCO吧,让“根据地”酒吧更趋完美,相信一定会为酒吧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酒吧一条街附近太子路1号的“西部海域俱乐部”,是蛇口一家最大型的DISCO酒吧。这家开了四五年的俱乐部,依然意气风发,魅力丝毫不减当年。夜晚十点钟以后,当你从俱乐部二楼的走廊俯视俱乐部地下中间的舞池,舞池里跳舞的人群层层叠叠的浩瀚场面一定会让你震撼!这家设计独特的圆型俱乐部,周一至周日每晚都热闹非凡,其场面绝对不亚于罗湖的“838”酒吧!
    
    南山区学府路荟芳园一楼的“五十年代”西餐酒吧,是家以五十年代为主题的西餐酒吧,在当地颇有影响力。酒吧的大厅经常都有些类似同学会的聚会。二楼的卡座才是情人们幽会,谈情说爱和欣赏节目的好地方。酒吧里的小包房都以“五O”、“五一”、“五二”这样来命名,颇具特色。但除了酒吧里墙壁上那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宣传画,酒吧里一样很难找到任“五十年代”的气息。
    
    常在想,假如“五十年代”西餐酒吧真的以五十年代为主题,服务员穿着五十年代的服装,乐队里唱着五十年代的歌曲,酒吧里推出五十年代物质紧张时期的食物,那能不能受到现代年轻消费者们的接受?有没有那么多五十年代的消费者来捧场?可见“五十年代”这个主题的局限性,也可看到某些主题对经营者本身的发展所造成的困惑。
    
    和“五十年代”西餐酒吧相隔的“天堂鸟”咖啡吧,是家介乎咖啡厅和酒吧之间的清吧。平时没什么节目,但偶尔间也会在某日的下午,请来国内某些不是很知名的“名星”到场助助兴。我喜欢二楼那些别致的摇椅,跟一般的咖啡屋不同,摇恍中能感受到酒吧的气息。假如你想拥有咖啡屋的恬静,又能感受到酒吧里的气氛,“天堂鸟”咖啡吧真能给你这种“天堂”般的感觉 南山区常兴路国兴大厦的“金色年华”娱乐总汇,可能是目前南山区最大的一个娱乐场所。这家刚开业不久的娱乐总汇,二楼是迪士高舞厅,三楼是演艺吧,四楼是大包房。整个娱乐总汇象一座水晶宫,豪华、气派。夜晚的二楼是动感地带。重低音、强节奏的音乐一早就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喜欢蹦迪的人。舞池里一般在九点半后就会挤满着人。象这种上档次的迪厅,消费群体一般都是些较成熟,层次也相对高点的人。所以没有一般迪吧里那种杂乱的场面,有安全感,玩起来能让人尽兴。遗憾的是DJ台上的女DJ,整晚都叫喊着象病痛中呻吟着的造作“叫床声”,有时长达几分钟,令人心烦。让人觉得俗不可奈,大大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三楼的演艺吧,档次和风格很象深房广场“金色时代”的演艺厅。同样是圆型的酒吧台,同样有陪酒的小姐,舞台同样设在吧台里的中间,所不同的是吧台四周找小姐陪喝酒的没“金色时代”那么多。演艺吧里最令人陶醉的应该是每晚,那台用钢琴协奏曲《黄河》伴奏的芭蕾舞表演。那熟悉的音乐,动听的旋律,和穿着民族服饰的舞蹈演员近距离、朴实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艺术享受。特别是最后,当“东方红”乐曲响起,当演员们随着音乐从舞台上徐徐站立起来时,全场掌声爆满……
    
    人们大概在惊叹着这种酒吧形式的场所,居然能有如此高雅的艺术表演。
    
    与蛇口酒吧街相反,华侨城酒吧街是一个真正传播着酒吧文化的地方。但由于地势偏僻,人烟稀薄,酒吧街的生意日益潇条。酒吧街仿佛正面临着一场兑变。“圣地”酒吧是酒吧街最大也是生意最好的一家酒吧。同样是传播着摇滚音乐,“圣地”酒吧每晚有不同的乐队和歌手到场演出。酒吧里豹子皮模样的软座,和酒吧台中间摆放着金字塔状的各式酒瓶,象小山头般宏伟壮观。但酒吧中央挂着的那幅曾在别的地方洗手间里见过的,写着“LUMP”的抽象画,那抽象的手臂、抽象的身躯,牵着狗儿的老头裸露着的不抽象生殖器,却让人感到有失整个酒吧的雅调。
    
    酒吧里四人组合的摇滚乐队,在客人点唱一首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时,却抱歉地说不会唱,的确令人失望。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乐队对所有客人所点唱的歌曲,都能唱得出来。但“无地自容”这首摇滚音乐的经典歌曲,作为一个摇滚乐队却唱不出来,真有点象搞摇滚的人不认识崔键为何人一样,显露出这支乐队的水平了。这样的乐队,也让酒吧本身失色不少。可见乐队的水平对酒吧的经营所起的作用及所造成的影响。所以一个酒吧,对乐队的挑选是绝对马虎不得的。滥竽充数的乐队,往往是酒吧营业额锐减的一大原因。
    
    “圣地”酒吧隔壁的“启示”酒吧,面积和装修风格跟“圣地”酒吧不相上下。但生意却不及“圣地”酒吧。与“圣地”酒吧不同,“启示”酒吧的酒吧台上排列着的酒瓶,象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酒吧里拱型的栏杆给人庭园般的感觉,挺有特色。
    
    由于生意的不景气,很多乐队或歌手都会临时“请假”,不愿意前来表演。而前来表演的乐队,站在舞台上,对着空荡荡的大厅和比乐队成员还少的客人,勉强地度过他们的演出时间,唱歌时象梦呓般提不起半点精神。唱完最后一首歌之后,他们来不及向客人道声再见,收拾起自己的乐器,象逃离瘟疫灾区一样匆匆离去……酒吧里给人一片荒芜的感觉。
    
    可以说“启示”酒吧的经营者正处在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个不大不小的酒吧,不计别的费用,每晚光演出费用就一千五百元。相信目前该酒吧每晚的总收入可能离这个数字还相差甚远。酒吧目前的现状,令人感到酒吧经营者的束手无策和傍徨。
    
    越没生意,员工就越没劲。越没劲就越让客人感到服务不周,态度不好,出品速度太慢等,而这时酒吧所谓经理的管理者也会象掉进迷宫里一样,找不到出路。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象赛场上一队无法发挥出水平的球队一样,更换主教练和球员,这时候及时更换酒吧的管理人员和部份的员工,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破罐破甩,任其发展只有加快酒吧的关门速度。
    
    “启示”酒吧隔壁的“JD”酒吧,可以说是全酒吧街最有特色的一个酒吧。酒吧里长条型的酒吧台和老式火车座位一样的小卡座,衬托着整个酒吧,让酒吧里充满着一股浓浓的“吧”味。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吸引泡吧一族的酒吧,吧台边少见的一整排足足有二三十张酒吧凳,给喜欢品酒聊天的客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好位置。可惜酒吧经营者却在酒吧的一角装上了卡拉OK装置,让好端端的一个酒吧变成了俗气的卡拉OK场所。
    
    到“JD”酒吧唱卡拉OK的人实在不多。有时酒吧里一整晚都只有一位客人在嚎叫着,象举行“个人演唱会”一样。这让我想起太宁路的“目标”酒吧,差不多的装修格调,但“目标”酒吧却以不变应付万变,使“目标”酒吧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酒吧。而“JD”酒吧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没摸清楚来酒吧街玩的客人的消费心理之前,贸然改变酒吧的经营方式,让酒吧的整体风格变得不伦不类。“JD”酒吧的生意黯然,纯属是酒吧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以及经营失误所致的。
    
    “JD”酒吧隔壁的“印象”酒吧,同样是个给客人唱卡拉OK的酒吧。“印象”酒吧没有“JD”酒吧那种让人觉得舒适的感觉。讲老实话,“印象”酒吧的装修和格调让人感到俗气和陈旧。象这样的酒吧在市区里还有不少。这一类酒吧不重新改变面貌,想起死回生,将生意搞旺起来是很困难的。这类酒吧的很多经营者,都想搞些什么、什么的活动,希望能借这些活动来搞活自己的酒吧。但就没考虑到你的酒吧到底能不能吸引着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或者能否成功让他们成为你以后的客人,这个最关键的地方。
    
    酒吧的风格和平时的经营手法,才是一个酒吧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原因。象“印象”酒吧这样,左看右看,泡了一个晚上,留给人的印象,就象是一条搁浅在岸边的废旧小木船。“印象”酒吧隔壁的“唐宁街10号”酒吧,是家清吧。虽然酒吧里看不出半点的唐宁街模样,普普通通地。但优雅的环境,舒适的气氛和“唐宁街109号”酒吧里特有的鲜酿啤酒设备,一样吸引着不少的客人,让“唐宁街10号”酒吧的生意一直都趋于比较稳定的局面。一到周末,晚点过去还真找不到位置呢!
    
    华侨城酒吧街的客人,一般都是些上年纪,素质较高的人。他们泡吧有异于市区DISCO酒吧里那些醉生梦死的年轻人。他们泡吧是在真正品味着酒吧文化,领略着酒吧带给他们的种种乐趣,让自己白天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酒吧的气氛中得到放松。“唐宁街10号”酒吧的客人也不例外。
    
    说来你不信,市区跟华侨城这么短的距离,其服务的质量就相差很多的。象“唐宁街10号”酒吧里服务员称她为“阿姨”的老板娘模样的女人,在周末那么热闹的晚上,居然可坐在酒吧台上,面向墙上的电视机,整晚将屁股对着吧台上的客人,头也没转过来一下,确实有伤大雅。一个服务场所,服务员,包括老板、老板的亲属等,上班时间你就得有点上班的样子。你面对着客人时,就象面对着一张张的钞票,你一丁点不雅的行为,都会影响着客人们对你的场所的整体感觉。也直接影响着你的场所的直接收入。“这是咱家的地方,咱爱怎着就怎着”的个体户意识,最好是留着到家里再使唤出来。
    
    “唐宁街10号”酒吧隔壁的“本色吧”,是深圳所有“本色吧”中生意最差的一个酒吧。本来酒吧里典雅的情调,特别是二楼那种象私人别墅一样的舒适感,的确令人难忘。但由于场地所限,“本色吧”无法象别的地方那样给乐队一个表演的空间,每晚只有自弹自唱的节目。这给酒吧的经营带来了限制,让不少怀着以为跟市区里其它“本色吧”一样心情的客人大失所望。“本色吧”变成了酒吧街里孤寂的的一颗星。华侨城的“本色吧”无法象市区里的“本色吧”那样,起着龙头大哥的作用。
    
    所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分店开得越多就越好。象华侨城这样的“本色吧”,肯定给“本色吧”的经营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也给“本色吧”的整体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实在是“本色吧”企业的一大败笔。
    
    华侨城酒吧街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虽然酒吧文化在深圳日益兴起,但不是所有的酒吧就都能赚钱的。酒吧的经营者在经营之前,一定要切合实际,看看自身的条件符不符合去经营一家酒吧,还有你对酒吧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假如无法鹤立群鸡,在深圳的娱乐行业中创出一条新的路子——人云你云,一路跟风,那么,当老板还不如做个消费者潇洒自在!
宝安区宝民一路“都之都”大酒店的“世纪星俱乐部”,是一个象“阳光”大酒店三楼“阳光俱乐部”一样的夜总会。夜晚的“世纪星俱乐部”主要做着包房生意,三楼细小的演出厅根本衬托不出一个星级酒店夜总会的应有气派。那些粗糙的节目,如小品,歌手表演、舞蹈等,也让人感到过时和土气。
    
    “世纪星俱乐部”包房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演出大厅卡座上的客人却寥寥无几,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没有什么节目可看的夜总会。跟市区里很多夜总会一样,“世纪星俱乐部”整晚忙忙碌碌的包房,空空荡荡的大厅,松松跨跨的表现,让人感到歌舞厅(夜总会)的进一步衰落和退步。
    
    宝安汽车站大楼的“雷神”的士高啤酒城,是家设施和服务都让人不敢恭维的迪士高舞厅。虽然整晚都有两个穿着暴露的领舞小姐粗俗地扭动着自己的身躯,但那沙哑、毫无质感的刺耳的音响却让人无法安坐下去。啤酒城里男服务员穿白衬衣,打蝴蝶结和楼面女管理人员穿红色西装套裙这种应该在咖啡厅里出现的装束,令的士高舞厅里变得滑稽和不伦不类,让人感觉到宝安的娱乐场所跟市区里存在的差异。
    
    宝安区前进南路的“大富豪”娱乐广场,是一个目前引领着宝安区娱乐新潮流的娱乐场所。“大富豪”的装修风格跟文锦北路同乐大厦的“大富豪”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其装修效果显得更加新颖和高尚。另外,跟市区“大富豪”娱乐广场不同的是,宝安“大富豪”娱乐广场给人一种行业龙头大哥的风范。宝安“大富豪”不象市区“大富豪”那样,用低廉的价格吸引着那些消费一瓶啤酒闹一个晚上的年轻毛小子。
    
    “大富豪”娱乐广场演艺厅有点象以前的夜总会,每晚都会有些固定的节目送给观众。但演艺厅里的歌手无法改变夜总会的公式化表演,他(她)们机械的动作,木纳的表情和造作的笑声,以及他(她)们那些唱了十几年的过时歌曲,让观众们大反胃口。也让人为“大富豪”这样一个新的娱乐场所,却不能有新的经营理念而感到遣憾。尽管“大富豪”娱乐广场演艺厅每晚基本都座无虚席……
    
    “大富豪”DISCO舞厅,也一改市区“大富豪”那种低档、鱼龙混杂的局面,黑人DJ,高素质的领舞小姐,以及迪厅里的整体布局和风格,都能给光临者一种“富豪”级的享受。宽敞的舞池,高级的音响,热闹的场面,也让人为宝安区能有这样高尚的娱乐场所而感到惊讶……
    
    这其实是个底气问题。“大富豪”以它宏大的财力,在定位方面,吸取市区“大富豪”的教训,坚决走高档路线。一掷千金,让自己的娱乐广场装修得要多高雅就多高雅。这样吸引着众多的高层人士,让宝安区工厂、企业的老板们晚上有个消遥快乐的好去处。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既满足了消费者们的要求,又让“大富豪”的经营者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与“大富豪娱乐广场”几步之隔的恒丰国际酒店“黑豹”CLUB,是个装修风格跟罗湖“金色时代”十分相似的酒吧。或者说是宝安版的“金色时代”酒吧。同样是圆型的酒吧台,舞台一样设在吧台中间;吧台四周一样有陪酒小姐,歌手一样唱着“金色时代”唱了近十年的“火美人”歌曲;Dancing一样跳着那些快节奏的舞蹈,不同的是酒吧里一片潇然。坐在“黑豹”的大厅里,有点象几年以前坐在“金色时代”的演艺吧中。听着那些旧歌,看着那些过时节目,让自己也觉得俗套起来。“黑豹”的经营模式有点象一部黑白影片,停留在以往的岁月里,让人觉得陈旧。看得出来,在承受着“大富豪”这样一种新的“娱乐广场”经营模式冲击下,“黑豹”这种不善改变,死守着过去的娱乐场所,正在慢慢走向没落。
    
    目前“黑豹”包房的价格还停留在“都之都”酒店“世纪星俱乐部”之上。问酒吧负责人,为何这里的消费比“都之都”等地方还贵?负责人答:我们的老板不久后也将在西乡开家五星级酒店。言下之意,我们有资格这么贵呀!从酒吧负责人对客人不屑一顾的态度和酒水牌上,每瓶啤酒三十九元的价格,可以看出“黑豹”曾经的辉煌。
    
    但现实是无情的,好汉不提当年勇!一个娱乐场所如果看不清形势,死守着过往的辉煌,在生意额直线下降情况下还强调,“老子当年不也第一过”的僵化思想;而员工们、管理人员也跟着老板,唱着同样过去的高调,漠视一切。酒吧里酒水牌上五种雪糕却三种没有,六种咖啡也四样卖完……这样一个只顾着高消费,却连最起码的服务都跟不上的所谓高级娱乐场所,确实令人感到悲哀。永远放不下“老子第一”架子,自命不凡,不思进取,是某些过期的,曾经辉煌过的娱乐场所走向衰落的最大原因。
    
    龙岗区布吉镇南岭村“SUNDAY”酒吧,是一个演绎着当年六支队礼堂“HOUSE”酒吧万人空巷场面的DISCO酒吧。初进这个象大剧院一样的DISCO酒吧,昏暗的灯光让人以为里面空无一人。在二楼找个位置坐下来后,眼前的场面才让你大吃一惊。舞池里上千人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正在同时狂舞着……
    
    朋友说黑暗的舞池中只看到蠕动着的人头,看不到人群里人头下面的部份是一点也不夸张的。“SUNDAY”没有变幻多端,光怪迷离的灯光,DJ选择的音乐也缺乏连惯性,东拼西凑,形成不了风格,有时过门音乐竟让场面静寂长达几十秒时间。音响除了够大声,没什么“质感”可言。由于场面的空旷,台上DJ整晚对着咪克风的呼叫,也无法让人听明白到底在喊些什么……
    
    但这并不影响着舞池里跳舞者的热情,在DJ换碟的片刻时间里,舞池里听不到任何嘲叫声,反而传来一声声狂热的口哨。在音乐重新开始时,舞池里又出现了新一轮的骚动。DJ台下面那一排大音箱前,站满着扶住它整晚摇恍着脑袋的年轻人;舞池四周的坐椅上,到处都有站在上面挥动着衣服的mm们……舞厅里在此刻仿佛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所有客人的一个大家庭。我在想,假如“SUNDAY”能有体育馆“芝加哥”那种充满动感的音乐节奏,跳舞的人群一定会更加疯狂起来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目前全深圳规模最大,也是人气最旺的DISCO酒吧。由于场地够大,人山人海的场面也不会有市区里“838”酒吧那种混乱的感觉。“SUNDAY”采用不设最低消费,不收门票的经营方法,所以“SUNDAY”也成了一个贫富悬殊,表现突出的地方。没钱的打工仔、打工妹晚上到这里,可能就只有一整晚的“干跳”了;稍为有钱点,或充大头带个小mm的,可能会心痛地花上十来块钱买一瓶啤酒边跳边喝,但整晚充其量也只有那一瓶了;再有钱点的,可能会大帮小帮地坐在“SUNDAY”里四周舒适的卡座里;高级一点的,才会坐上二楼豪华的KTV包房中;而听说村里面本地的“大哥”们,却会长期地坐在二楼最大的总统套间里……
    
    假如你没有亲临其境,晚上出沙湾关后左拐那条荒野的小路,还有路两旁那种荒芜的感觉,无论如何都无法令你相信,在南岭村里面居然有这样一家令市区里所有DISCO酒吧都无法比拟的规模庞大,场面浩瀚的DISCO场所。
    
    南岭村隔壁沙湾樟树布村里,有一个规模比“SUNDAY”小,但人气一样旺的“金沙湾”DISCO。这家一样窝在村里面的DISCO,在布吉镇周围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没有迎宾小姐,没有领舞mm,夜色降临后,来自四乡六里的客人们鱼惯而入。舞池里早早就站满了跳舞的人群。“金沙湾”的灯光要比“SUNDAY”明显得多,整晚闪烁、变幻不停的灯光让那些有点High的年轻人更觉似梦迷离。“金沙湾”的音乐节奏也比“SUNDAY”强烈得多,其音响的效果也更具质感,更能震撼人心。
    
    “金沙湾”DISCO别出心裁地用纱网围住酒吧中间的舞池,使整个DISCO的空间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让舞池里跳舞的人群仿佛置身于鸟笼之中,有一种与世隔绝,自我陶醉的感觉。舞池里的人头跟“SUNDAY”一样,也是黑鸦鸦的一大片……由于地惑关系,“金沙湾”里的客人大多是邻近村里的年轻人,所以难免给人一种鱼龙混杂的感觉。
    
    跟南岭村的“SUNDAY”一样,进入“金沙湾”DISCO也要经过长长的一条乡村小道。我在想,假如南岭村的“SUNDAY”和沙湾樟树布村的“金沙湾”经营的不是DISCO,而是歌舞厅、夜总会,能不能也会有现在那种,让深圳市内很多娱乐场所经营者望尘莫及,万人空巷的浩瀚场面。
    
    “SUNDAY”和“金沙湾”的现象,说明了时代在变迁。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彻底的转变。长江后浪推前浪,市区里一些装修豪华,投资庞大,自命不凡但却格守着残旧、闭塞、传统经营作风的娱乐场所,将会受到新一代人们新的消费理念的挑战。能者适存,相信有不少的经营者在未来的竟争中将会被淘汰出局
布吉镇“新大地”DISCO是家装修规模跟宝安汽车站的“雷神”啤酒城差不多的迪士高酒吧。夜晚“新大地”舞池上一样人头涌涌。跟别的地方不同,这里的热闹只在舞池中间,酒吧里的桌子上很少有客人坐着喝酒。同样不收门票,不最低消费,来这里的人似乎都是一些一整晚都在舞池里跳舞的小年轻人。由于设施,灯光、音响等都很普通,所以这里也很难吸引着较上档次的客人光顾。这家位于布吉镇中心的DISCO场所,始终无法给人一种很旺的感觉。
    
    布吉镇最出名的DISCO应算是国都花园二楼的“尼斯”娱乐城。“尼斯”给人的感觉是紧凑而又热闹非常。舞厅四周在晚上九点半以后就很难找到位置了。十点多以后,通道、舞池边上到处站满着人。舞池里跳舞的人群多得只能象征性地扭动着身躯,无法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舞姿。
    
    与南岭村的“SUNDAY”相反,“尼斯”里的DJ放出来的音乐充满强烈的节奏感,连惯而不停跳跃着的旋律,在舞厅里跳舞的人群中引起了一次次的高潮,让跳舞的人们如痴如醉……一个DISCO酒吧,能不能让人产生出动感,能不能让人体会到酒吧里的气氛,能不能让人感受酒吧里的生命力,DJ是很主要的。
    
    一个好的DJ播放出来的音乐,能让你的酒吧整晚洋溢在一种飞快的欢乐中,让人如痴如醉,让音乐占据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远离苦恼的尘埃,飞向快乐的天堂。不好的DJ放出来的音乐,断断续续、时快时慢,象一头半生不死的老牛,让舞厅里跳舞的人无所适从,让人们无法随着音乐的节奏释放出内心的郁积,使人们本来欠佳的心情变得更加烦躁……
    
    “尼斯”DISCO的成功正因为这一点。它令所有光临“尼斯”的人都能陶醉其中,也让“尼斯”里所有的客人都流连忘返……“尼斯”天花上吊着的一个个镀银小球,也象无数颗闪闪发亮的星星,让“尼斯”变得更加璀璨迷人。
    
    其实,除了强劲的DISCO,布吉也有家比较安静点的酒吧,叫“太子”酒吧。这家位于布吉镇金利路46号的酒吧,其风格跟罗湖区的“FACE”酒吧差不多。这种装修风格都较新颖的酒吧,不会有很强劲的音乐。酒吧里的客人也都是些较有文化素养的人。他们泡吧多属领略酒吧文化,至少不会是醉生梦死的那一类型。
    
    与一般的DISCO不同,“太子”酒吧的灯光显得明亮而又柔和,酒吧里无论是一楼的吧凳,或者是二楼的透明卡座,都给人一种华贵、舒适的感觉。酒吧里最特别的地方,是那站在吧凳上整晚跳个不停的小不点女调酒师。酒吧里调酒师一边调酒一边跟随音乐扭动着屁股,也仿佛成了这家酒吧的一种风格。
    
    “太子”酒吧可谓是一家较讲究艺术的酒吧。酒吧里的整体结构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深的现代气息。酒吧门口用蓝色灯管构成的“PRINCEJACKCAFE”招牌,简单而又充满美感,在夜晚的布吉街头,成为特独的一道街景。
    
    沙湾沙平路边也有家很不错的,叫“榕树”的西餐酒吧。在沙湾这种充满乡村气息的公路边,有这样一家装修高雅,风格独特的清吧出现,的确让人大出意外。“榕树”吧没有象一般酒吧那样到处贴满着俗气、古灵精怪的画画。除了存放客人酒类的酒柜,还有陈列红酒的酒架,整个酒吧给人一种淡雅而又简朴的感觉,就象一位纯情的少女。
    
    酒吧里晚上会有卡拉OK满足那些喜欢唱K的客人。但酒吧里很少见到唱歌的人。“榕树”酒吧特别的地方在于,当你想唱歌时,侍应会将无线咪递到你座位上。而且从无线咪发出来的声音,绝对不会象一般卡拉OK那样,吵得人心烦。酒吧里永远保持着清吧的风格。
    
    但这种偏僻的地方,收费却不低于市区里。两人一起,一人一杯饮料,加开台费算起来也要六七十块钱。而且酒吧服务员跟酒吧调酒员都不懂“汤力水”为何物,也大大让人感到这酒吧的“土”气。让人体会到这些地方的酒吧,无论从哪一方面,始终都存在着与市区的差别。
    
    宝安前进一路的“雄风”娱乐城DISCO舞厅,是一家包括西乡流塘、福永在内的连锁娱乐城。这家外型酷似一艘豪华邮轮的DISCO舞厅,在夜晚的宝安,仿似一艘前进中的巨航。除了“雄风”DISCO外型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雄风”DISCO6确实让人觉得好玩。
    
    “雄风”里的装修象艘大邮轮上豪华舱里的一个酒吧。舞厅里卡座上那些用圆体造型罩着的电视机,象船舱里一个个让人眺望大海蓝天的小窗子;上二楼卡座的小扶梯,也设计得象船舱里的小舷梯,就连里面的洗手间,也设计得象船舱里的洗手间一样,十分特色。整个DISCO舞厅给人一种置身于豪华邮轮上的感觉。我在想,假如舞厅里的服务员也能象春风路的“猫头鹰”酒吧那样,穿上个海军装,那种效果可能就更不相同了。
    
    夜晚的“雄风”,舞池里一样早早就挤满着蹦迪的人,舞厅里一样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关外的DISCO场所有别于深圳市区。市区里泡吧者到酒吧里一般要先找到座位,坐下去后大家要互碰几杯,喝出气氛,喝出感觉后才会下舞池尽情发挥。关外的蹦迪者好象是因为蹦迪而蹦迪,他们到舞池里都想彻底地放纵、疯狂。但他们只有一整晚地泡在舞池里,摇恍着身子,很少会上来找个位子坐坐,喝杯东西。跟别的酒吧一样,尽管“雄风”里的人摩肩接踵,很有气氛,但舞厅里四周的卡座和座位上整晚都空着一大片,台面上的蜡烛也很少能见点燃着……舞厅里只有跳舞者没有消费者,舞厅里只有蹦迪的人们,没有消费的群体。这种现象,在宝安、龙岗两地娱乐场所普遍存在。应该也让这两地娱乐行业的经营者感到“头痛”。可以说热闹的场面丝毫无法令经营者得到利益。
    
    宝安龙华新业大酒店二楼“新亮”的士高,也是一个场面十分庞大的DISCO广场。舞厅外围人头高的一个个卡座,隔断整个舞厅的空间,让初入内的客人有如进入迷宫;舞厅四周的椰子树和其它植物造型,让人感觉好象置身于海南的热带森林里。舞池边用普通水管和角铁焊成的栏杆,也让人感觉象进入自由散打武术馆一样……
    
    “新亮”的士高有点象布吉南岭的“SUNDAY”DISCO,音响效果一样十分松散,没有半点的士高音乐那种震撼人心的质感,只是场内的光线强了一点。夜晚的“新亮”虽然蹦迪的人不算少,但由于场地空旷,“新亮”始终给人一种生意冷淡的感觉。特别是站在二楼走廊里,望着空荡荡的整个舞厅,让人更加感觉“新亮”象个大剧院多过象的士高舞厅。
    
    讲老实话,“新亮”的士高让人觉得有点不伦不类。高高的卡座有点象夜总会里的看台,周围的树林造型却有点象顺德菜馆,而那些用角铁、水管焊成的栏杆,却粗糙得让人感到好象是马路边的交通防护栏。这种舞厅,假如能旺起来确实很具规模,也挺能吸引人。可惜,象目前这个冷清样子,会令人嫌弃它人气不够而不会在这里玩下去……所以关外这些娱乐场所,场地够不够大是另一回事,能不能吸引众多的客人才是关键的。
    
    龙华镇新汽车站边的“帝龙城”演艺中心DISCO,在这一点就做得很成功。这是一家场地更大的DISCO广场。从门口宽广的停车场上停满着各式各样的小车,就可看出DISCO里面的热闹程度。夜晚的“帝龙城”DISCO人山人海,九点钟过后,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象赶集一样,陆续不断。DISCO里舞台边设计成的几层小阁楼式的座位,层次分明,让整个DISCO舞厅显得更具艺术感。
    
    舞池里跳舞的人群不用DJ呼唤,早早占据着自己的位置,他们拥挤着跳着自己的舞,那种场面确实让呆惯市区的人大为震惊。无法进入舞池的人站在自己的座位边上,在强劲的音乐下不亦乐乎。“帝龙城”的音响效果的确很棒,环挂在舞池四周的高低音喇叭发出的音乐,让不少人陶醉其中。那七彩的镭射激光,不时变幻着让整个舞厅变得更加迷人,让那些high过头的人更加如痴如醉……
    
    不过,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夜晚的“帝龙城”里,倒满地下的啤酒,装啤酒的冰水,还有喝多了的客人的呕吐物,烟臭味、汗臭味等……简直乌烟瘴气。DISCO里面那些随意摆放的人造革座位,也象搬家时随便堆放的杂物,令整个DISCO变得杂乱无章,一点都不象是个娱乐场的样子。显露出管理者的水平。其实尽管你生意再好,提供更舒适,优质的环境及服务给你的客人,让你的客人“宾至如归”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总不能在生意好点时就忘乎所以,而等到别的地方又有了新的玩点与你竟争时,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客人慢慢流失过去后,你才在那后悔不及。
    
    龙华镇娱乐场中最旺的一家应该属于廷苑酒店的“野豹”的士高。跟名字一样,“野豹”的士高无论是场景、音乐、装修风格等,都给人一种野的感觉——弯弯的通道,强劲的音响,迷离的灯光,还有那些喝完酒后撒野的年轻人……营业至早上六点,跟关外其它DISCO酒吧不同,夜晚的“野豹”稍为晚点连座位都没有。“野豹”里每张桌子一早就点满蜡烛,坐满客人。除了舞池里人头涌涌,“野豹”里吧凳、卡座、通道、走廊等到处都逼满着人,可谓人多为患。
    
    不了解行情的真搞不明白,宝安、龙岗两区的夜场为什么会这么旺。其实很简单,象平湖镇本身也有几家出名的DISCO,但平湖本地的年轻人玩腻之后,会跑到布吉来玩;布吉的小青年玩腻本地的夜场后,也会跑到龙岗去玩;龙华的本地年轻仔玩腻本地夜场后,会跑到南岭村去,而南岭村本土的年轻人说不定还会跑观兰去;甚至樟木头的年轻人也会赶剩最后一班火车到布吉来……这就造成了关外的夜场每晚都爆棚的场面。
    
    而无论是“SUNDAY”、“雄风”、“尼斯”、“帝龙城”等,做的都是离不开些本地年轻人的生意。由于夜场里都是些年青人出没,关外的娱乐场所给人一种十分混乱的感觉。“野豹”也不例外。每晚,尽管台上的DJ用尽招数,撕破喉咙地吼叫着,不停转换着不同风格的强劲音乐,都无法唤醒着那些服用药物,正进入“时空隧道”的年轻人。他们不停摇摆着脑袋,似乎真正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场内穿黑西装的“保安”正对一个坐在椅背上,脱着鞋子,将脚摆到坐位上,傻乎乎摇着脑袋的小青年嘀咕着什么,大概在劝他穿好鞋子。小青年只会摇头、摆手,眼前的“保安”好象并不存在一样。穿黑西装的“保安”还那么死劲地劝着他。台上的DJ正大声叫喊着“你傻X、他傻X”!仿佛是对着他俩……
    
    关外的夜场确实很乱。但其实不用怕,别装斯文,你到那些场合去能有多野就装多野。到关外去玩,只要你整晚将臭脚丫从运动鞋子里面脱出来,摆放到凳子、甚至台面上去;只要你再清醒的情况下也装作不停地摇着你的脑袋;只要你面前摆着一盘从家里带来的面粉,外加一张磁卡,一根吸管;只要你整晚诈傻扮懵,说话大声过人家;只要你举止粗野,够胆将外衣脱掉,赤着上身喝着酒,再乱的地方包没人会招惹你的。因为人家会当你是本地人。
岗镇政府后面的君逸大酒店是龙岗区唯一的一家四星级酒店。酒店四楼的“仙客来”夜总会,算是龙岗区最高档的一家四星级娱乐场地了。与宝安都之都酒店的“世纪星”俱乐部比,“仙客来”虽然更具档次,但却象个刚出道的小歌手一样,显得格外地稚嫩。夜总会里有若干个“妈咪”,“妈咪”们各顾各的,象菜园里的小鸡般,各找各的吃。除了自己的客人,她们对生面孔的客人一概不理。我搞不懂,没有生客哪来熟客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们怎么会理解不了。
    
    “仙客来”夜总会虽然刚开业不久,但无法给人任何新的创意,提供好点的节目。每晚都是那些三四流“歌星”应付式的表演,俗不可奈。还有那些跟别的地方雷同的“游戏”。看着台上回答问题的人,脑海里只有“傻瓜”两字。“仙客来”夜总会采用一种久违的经营方式,收取每人50元的最低消费。四星级酒店的娱乐场所始终无法给人四星级的享受。可以说其经营手法比一般的歌舞厅还要土。这类冠于四星级酒店之名的娱乐场所一般都是这样飘飘然的。他们都以为是四星级酒店的就一定够资本,随便一点也都行。殊不知高处不胜寒,现在的消费者钟意的是真真实实的消费和实实在在的服务。用旧的经营方式来应付现代的消费潮流,对于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夜总会来说,确是有点儿嬉了。
    
    在竟争这么激烈的娱乐市场中,这类夜总会的确很难与那些人山人海的DISCO酒吧形成对手。这种守旧的经营方式也很难让人看前景和发展空间。
    
    横岗大厦门口麦当劳楼上的“浪波湾”的士高,是一家曾经倡导过横岗一带娱乐新趋势的DISCO酒吧。这家走进舞池时,卡座两旁的小通道设计得象波浪一样的DISCO酒吧,在当年就象现在南岭村的“SUNDAY”和龙华的“野豹”DISCO一样,每晚都人山人海。平湖、东莞凤岗、雁田等地的很多年轻人,当年几乎每晚都是它家的客人。由于多年来保持着原样子,音响和其它设备已日趋残旧,在周围众多新开的DISCO场所冲击下,“浪波湾”已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再也见不到人头涌涌的那种场面了。
    
    市场是无情的。娱乐场所更新换代,出来玩的人其实也就那些人。哪个地方好玩,哪个地方不好玩,只有这些玩家才是真正的“评委”。一个娱乐场所想保持长青不老,除了不停地改变经营方式,装修设计、音响设备等这些硬件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
    
    横岗镇同心宾馆一楼的“同心2008”DISCO广场,是个规模不是很大但却人气很旺的DISCO广场。说它是广场,可能就在于它跳舞的地方比营业的地方还要大。经营者可能是根据关外的DISCO场所,跳舞的人多过喝酒的人的实际情况,将自己场地跳舞的地方装修得有多大就多大,从而让一个迪吧成为一个真正让人蹦迪的DISCO广场。
    
    “同心2008”里面除了跳舞的地方,通道和舞池两端稀疏地摆放着一些台子。舞池上每晚一早就人山人海,但里面那些台子上的烛光却孤零零地在风里面飘晃着……“同心2008”音响效果确实一流,那种重低音震得人的心脏就象快要掉出来一样。好在它将所有的音箱都集中对着舞池,让音响效果全都在舞池中间,既让跳舞者感受到音响效果,也让边上喝酒的人不会觉得受不了。
    
    当DJ高喊着“尖叫声,尖叫声在哪呢?”舞池里马上传来一阵阵的尖叫声;DJ高喊着“拍拍手,一起拍拍手好吗?”在闪烁的灯光下,舞池里拥挤的人头上面马上出现了一双双挥扬起来的小手,那种场面确实令人唏嘘……
    
    可能是治安问题,门口保安对每个进场的人都十分严格地注视着。见到几个被门口保安拦在外面不给进场的小青年,看着他们不亢不卑,若无其事地在门口抽起烟来,并不停打着电话,真搞不懂关外的规举。若是市区里的娱乐场所,恐怕马上会有比里面舞池上跳舞的人更热闹的场面发生。
    
    打开门做生意,来者都是客,你发现来者不善时,只能从内部上做好一切准备,尽量控制闹事者的活动范围和情绪。开得夜场就该做好种种的准备,夜场里是一个“神神鬼鬼”都会出现的地方。好不好生意是另外一回事,能不能摆平每天所发生的“意外”事故,才是证明一个经营者有没“料”到的表现。象这样将不祥的苗头往外面堵,其实只会引来更不妙的后果,也会让经营者变得更加被动。人家是消费者,额头上并没写明是“搞事份子”,即使他们在你的场所里有过不良记录,你也只能从别的方面想办法摆平他。这种将人家拒于门外的做法,只会让人抓住你的把柄,成为变本加厉进行搞事的本钱。
    
    开得夜场者,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背景和关系,但再怎么样,用自己的场所赤裸裸地去跟人家较劲是很不明智的。没什么可牛的,人家在暗你在明,你只能凡事让人三分。谁让你是夜场的经营者呢!
    
    横岗四联路的“热舞台”DISCO酒吧,却经历着冷清的场面。这家位于二楼的DISCO场所,在夜晚十点钟左右这种黄金时间里还冷冷清清,一点都看不出“热”的场面。尽管酒吧里的音乐那么强劲。可以说这家酒吧的装修和设计这横岗这样的地方还算挺不错的。灯光和音响效果也达到一定水平。但酒吧里的管理人员对人爱理不理,让整个酒吧象超级市场一样却让人心酸。
    
    这应该是投资者的问题。娱乐场所不同其它项目,投资者选择投资时,一定要先考虑投资建成后有没经营管理人员,因为经营管理要比投资建复杂得多。一旦发现经营管理者的水平上出现问题时,要采取果断措施,该辞退辞退,该换人换人。一定要占主动,姜太公钓鱼式的做法分分钟会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同一时间,与“热舞台”相差几步的日升宾馆“黑蜘蛛”DISCO却人山人海,热闹非常。“黑蜘蛛”DISCO用酒吧台围成一个圆型的舞池,坐在吧台上感受强劲音乐,喝酒看舞池中狂舞的“善男信女”,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龙岗一带的DISCO由于做的大多数是本地年轻人的生意,所以DJ一般都选择一些混音版的中文歌曲,象张信哲的“爱如潮水”和谢霆锋的“因为爱所以爱”等,这些歌曲容易引起舞池中跳舞的人和着音乐高歌着,让舞厅里充满狂热的气氛。
    
    “黑蜘蛛”二楼同样是DISCO酒吧。一样的装修风格,一样的人头汤涌……这家DISCO的热闹是包括酒吧里座位上满满的人,是一种真正的热闹。从一进门的卡座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到处坐满着人。而且大都是年轻的人。看着几个装扮时髦,戴着贝雷帽叼着烟正在“霹”酒的小女孩,我猜着她们到底有没初中毕业,陪我同往的朋友说应该猜猜她们小学毕业了没有才对。这可能也是关外夜场中的另一种特色。
    
    横岗六联的“开心时代”DISCO,虽然也早已闻名,但却见不到很旺的场面。舞池中跳舞的人也寥寥无几。据说这里做的大都是周围工厂打工仔的生意,所以一般都是到周末生意才会好点。总觉得假如一个娱乐场所要盼长脖子等周末,确是一件伤心事。未知这里的经营者有何感想。
    
    龙岗保安公司内的“金色威龙”DISCO,无论从外表招牌还是名字都让人觉得一定是个很特别的场所。然而外面迎宾小姐顾着吃她的东西,对进门的客人瞟了一眼后理也不理,让我感到大打折扣。走进里面后,果见倘大的一个舞厅空荡荡的,除了楼面服务员,没有半个客人。
    
    穿黑西服的管理人员倒挺识趣地问你要不要安排个包房,但这样的娱乐场合是无法让人停留下来的。大概跟横岗四联的“热舞台”一样,“金色威龙”也威不起来。其原因一样在于管理。象这样松散的管理,责任在于楼面经理身上,水平却应在投资者身上。假如投资者在行或有点水平的话,绝不会让楼面管理者将一个娱乐场所管理成这样。
    
    从“金色威龙”里面转了一大圈出来,见那迎宾小姐刚吃完东西在抹嘴巴和手。向她要张该DISCO的卡片,她奇怪地对着我们,“没有这东西,你们要这干吗?”天,这样的DISCO能旺得起来才怪。真不知投资者看到这里时有没有什么想法。
    
    与“金色威龙”相隔不远的“摇滚之星”DISCO可算是龙岗最旺的一家DISCO场所了。这家场地够大的DISCO,其音响和气氛不亚于横岗的“同心2008”DISCO。不同的是多了两个穿迷尔裙的领舞小姐。舞池里一样挤满着人,DJ一样不同地高喊着“尖叫声,我要尖叫声……”舞池中一样传来阵阵尖叫;DJ高喊着“拍拍手,拍拍手……”舞池里一样见到一双双挥扬的手。当领舞小姐向舞池中抛莹光棒时,整个舞池里兴起一片高潮……
    
    DISCO里穿黑西服的女管理者们整晚穿梭着,这个卡座窜过那个卡座,不停地和客人们喝着酒。卡座上横七竖八躺着喝多了的人。DISCO里有点象满员的客栈大厅,除了那节奏强烈的音乐。莹光灯下满地反光的脏纸巾、烟盒、果皮、啤酒瓶……可能也成了生意兴旺的一种象征吧。
    
    深惠路美洲大厦一楼有家特别的酒吧,叫“另类酒吧”。说它另类,除了装修设计新颖,没有龙岗一带那种土气的感觉之外,可能就是酒吧里挂满墙上的女性乳房造型。这种酒吧,应属西餐酒廊与酒吧之间。是一个很适合三几好友聊天,叙旧的好地方。虽然酒吧里偶然间也会有人唱上首卡拉OK。
    
    但新颖的装修风格却无法带来新的经营手法。十二元一杯热鲜奶的价格本来很便宜,但当看到酒吧小姐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盒“蒙牛”纸盆包装淡奶时,保证你大吊胃口。如果你要求不喝热的,就那样冷的算了,却要变成十三块钱。原因是热的他们里面可加点水份什么的,成本少点,一盒不知道可变成多少杯。这样一整盒给你,他们的成本就会高很多。总之,你正常的思维绝对无法理解这不正常的经营理念。
    
    这种小农意识的经营方法,可能只限于龙岗当地有效。一个“另类”的酒吧却无法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确实令人遗憾。从龙岗附近的娱乐行业发展上,可看到龙岗本身跟其它地方的差异。
福田区沙嘴村的夜晚无比璀璨,各式各样的招牌鳞次栉比。招牌的灯光照亮着沙嘴村的上空,整个沙嘴村象夜晚的小香港般。在沙嘴村里,最光彩夺目的应算那些象“唐朝西餐酒廊”、“天天西餐酒廊”、“金港西餐酒吧”、“豪门西餐酒廊”等西餐酒廊的招牌。沙嘴村的这类酒廊(吧),多数租用当地的农民房加以装修而成。一般都是将一楼装修成酒吧样子,二楼原来的小客厅改成小歌厅,卧室改为卡拉OK包房,三楼情形相同。这类小酒廊(吧)很象香港旺角一带的小卡拉OK场所,很有特色,一般的服务对象都是些居住在村里面的香港人。这类酒廊(吧)的出现,为沙嘴村带了一种新的娱乐文化。
    
    沙嘴村较大的娱乐场应该是金地食街旁的“金海吧”。这家开了几年的酒吧虽然场地和设备都有点残旧,但生意还是相当不错。晚上到“金海吧”玩的大多是本地青年和香港人。“金海吧”十二点半钟前都是DISCO,但到舞池里跳舞的人极少,这一点刚好跟关外的夜场相反。“金海吧”的客人都喜欢三五成群在自己的座位上喝酒,自娱自乐。这家酒吧穿黑西服的女管理人员十分“敬业”,既当楼面管理人员,又充当PR的角色。一晚上不停周旋在整个酒吧中,陪客人聊天,喝酒。客人们喝多时,当众拥着她们倒进怀里,象一对久违的情侣。可能每家夜场都有它的经营方法,经营者可能考虑到让自己的管理者跟客人周旋,会增加营业额。适当的陪陪客人,猜猜酒枚、喝喝酒无伤大雅,但象这种让自己的管理人员失去尊严的行为就不可取了。因为楼面管理人员代表着整个酒吧的形象,从某种角度上看也代表着酒吧的经营者——酒吧的老板。象这样的行为,其实被客人非薄的不是楼面女管理人员本身,而是整个酒吧,甚至是酒吧的管理者——酒吧的老板。所以管理人员的行为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公关小姐。
    
    跟“金海吧”相差不远的“太平绅士”,原来一楼也是个DISCO场所。由于沙嘴村地处一个工业区,“太平绅士”以前DISCO里面的客人大都是那些夜晚下班后没事干的打工一族。所以滋事斗殴的事情每晚都会在“太平绅士”里发生,有人曾开玩笑说“太平绅士”一点也不太平。可能是这些原因,“太平绅士”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将一楼DISCO关掉了,现在“太平绅士”一楼原来DISCO的地方已变成一间间的小店子,“太平绅士”只做着二楼的卡拉OK包房生意。看来“太平绅士”这一回可真“太平”了。
    
    水围村的“星鸿吧”乡村俱乐部,到处充满着乡村气息。门口的几块石头将大门垒成象个小山洞模样,山洞上的大石头刻着“乡村俱乐部”几个字,进门后通道里的假山,还有假山上哗啦啦的流水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星鸿吧”没什么特别的经营方法,早一点有节目表演,DISCO时间,十二点后是客人的卡拉OK时间。跟它的名字一样,十分“乡村”。但“星鸿吧”里面那几棵大树造型,还有将整个酒吧遮住的“树叶子”,让人坐在“树底下”喝酒,有如真的在郊外喝酒的感觉一样。“星鸿吧”的酒吧台设计在潺潺流水的大石头下面,对着哗啦啦的流水喝酒,有时可能会比对着千篇一律的陪酒女郎喝起酒来更加写意。
    
    “星鸿吧”对面水都酒店一楼的“水都”的士高,每晚一早就人头汹涌。大门口和大门附近的街边都站满着人。与“星鸿吧”相反,“水都”的士高从装修到音响设备,到处都充满着大都市的新潮风格。除了舞池里挤满着蹦迪的人群,一楼、二楼的座位、卡座全都坐满着人。整个酒吧人逼人的,很难找到“立足之地”。从一楼环绕着上二楼,再从二楼下一楼,你会发现,整个酒吧里都很难有空隙感。
    
    “水都”的士高的客人除了本地青年,也大部份都是香港人,他们大都成群结队,其中也有不少身旁带着个小mm。这类香港人的消费一般都是AA制的,可能因为公平消费的原因,他们玩起来挺自在的。有些坐在吧台上跟吧台里的陪酒小姐聊天的,一般都想钓这些吧台小姐。“水都”的士高吧台里一样有陪酒小姐陪客人喝酒。但由于吧台地方所限,晚一点过去,很难在吧台上找到让吧台里的陪酒小姐陪你喝酒的位置。
    
    水围村最旺的夜场应该是“威尼斯”酒城。这家楼梯口也有假山、流水的酒城,上楼时给人的感觉就象进入中餐酒楼一样,有点不伦不类。但二楼宽敞的场面,热闹非凡的人群,马上会让你改变看法。这里可算是一家比较大的清吧,吧里面每晚都有歌星和其它节目的表演。但清吧里热闹的人群好象从来都不在乎舞台上的节目,他们到酒吧好象就真为了喝酒,几个人围在一块滔滔不绝地,整晚不停举着手中的杯。他们把酒聊天,乐亦悠悠……这类人的泡吧,才好象是真正的泡吧。
    
    清吧里的酒吧台设计在吧里面那几棵大榕树造型的周围,吧台里一样有不少的陪酒女郎陪客人喝酒。这里的陪酒小姐没罗湖“金色时代”金童玉女吧,那些陪酒小姐的长相和气质,但个个青春可人,同样迷倒着不少香港同胞。坐在“榕树下”的吧台上喝酒,有点象儿时在榕树下听老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感觉。所不同的是面前对着的不是逝去的老奶奶,而是一个个的妙龄少女。
    
    清吧里通往“W·C”的通道上总是人来人往。你别以为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去洗手间。原来洗手间通道上有一个小门,可通往里面跟清吧差不多大小的迪吧。走进迪吧后,里面火爆的场面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在一闪一闪的灯光下,有几百号人同时在舞台上狂蹦着……舞池边上,进门的通道上到处站满着找不到蹦迪位置的人。看着这种场面,你会觉得市里的夜场跟关外的迪吧完全不同。关外的夜场火爆程度一般都在舞池中间,市区里的迪吧,象“威尼斯”酒城的这个迪吧一样,迪吧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坐满着人,连通道四周,到处都站满着寻找座位的人。
    
    在皇岗、福田、上沙、下沙、沙嘴、渔农、包括水围村等这些娱乐场所,大部份都是做着香港人的生意。这些香港人不少都是些货柜车司机,在这边找个小女孩或真正找个老婆什么的。这些人的年龄阶段都比较成熟,到夜场里玩一般都是想开开心,很少会滋事。由于消费层次不同,所以这里的夜场虽然火爆,却不会给人混乱的感觉。也很少会有不雅的事情发生。因为客人大多是本地和香港人,迪吧里的DJ播放的也都是一些港式的DISCO音乐。象“荷里活有个大肥婆,在酒店里看波波……”、“扑街黄飞鸿、扑街李小龙……”等,当DJ将李克勤的一首“红日”混音版歌曲播放出来时,舞池里几百号人,包括那些五六十岁的阿叔、阿伯等都一起挥动着双手,高歌起来……那种场面真的令人唏嘘!
    
    迪吧里吧台中的陪酒小姐,可能久受这种气氛的熏陶,个个热情奔放!这些穿格子裙的陪酒小姐,酒喝到兴高采烈时,会站到吧凳上,跃过酒吧台,拍打着她的客人。或者,干脆会走出吧台外,搂住她的客人,随着动感的音乐一起扭动起来。酒城里的气氛,令人仿佛置身于中国以外的某个地方。真的无法想象,这么偏僻的水围村里,夜生活还会如此精彩、热闹。这种独特的乡村文化气息,象吃惯了无土栽培的蔬菜之后,吃一下乡下菜芯一样,真值得人品味。
    
    同样是乡村企业的娱乐场所,蔡屋围晶都酒店旁边书城路口刚开业的“丽晶音乐广场”就大不相同了。“丽晶音乐广场”三楼是量贩式KTV包房。跟市里面其它几家量贩式KTV不同,这里的KTV包房无论是装修,还是音响设备都卓卓领先。除了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包房,最有特色的应属商务和迷尔、情侣包房。商务包房采用家庭式的真皮沙发,家庭影院般的先进音响设备,让你在领略尖端的音响效果时同样有家的感觉;走进设计别致的迷尔包房,紫色的墙纸,紫色的设备,象一个紫色的天空,让人觉得无比温馨;粉红色的情侣包房,更营造着一片浪漫的气氛,让情侣们流连忘返……
    
    “丽晶音乐广场”量贩式KTV同样有个小超市,但不卖啤酒。啤酒全都在包房里点,价格在十八元左右/瓶。但由于在试业阶段,目前还没有定下包房的时租价格。有点象看行情定价。这种做法对这样一家颇有档次的夜场来说似乎有点欠妥,虽然还在试业期间。没准备好千万别急着试业,头没开好,对今后的发展影响可大了。可以说“丽晶”量贩式KTV的硬件过人,但经营上能不能超凡脱俗,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手法,我们就只能期待着它正式开业后再说了。
    
    “丽晶音乐广场”四楼的红酒雪茄吧,门口的红酒吧除了进门的酒吧台,没有半点吧的感觉。高档的真皮沙发,红色的地板砖,宽阔的空间,象机场候机大楼贵宾厅的休息室;里面的雪茄吧,窄小的空间摆放的雪茄陈列柜,让整个吧变得象雪茄陈列室一样。讲老实话,做为一个经营场所,这里的设计缺少应有的商业气息,变得象房地产开发公司地盘里的样品房一样。
    
    四楼的演艺厅有点象当年东门“本色吧”刚开业时的模样。灰色的墙体,灰色的天花,好象是一个灰色的世界,有点沉闷。演艺厅里的桌子和凳子跟整个演艺厅的整体设计很不相称,给人一种轻薄的感觉。而且演艺厅里的摆设也太过杂乱,缺乏行感,特别是舞台前面舞池里的那几排桌子,让人感到象是临时会议的加座。目前的生意大可不必摆放那么多的桌子,生意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太多的桌子会让自己的场所显得更加人气不够。演艺厅舞台左侧的酒吧台有点象日本寿司店里的食品输送带,也有点象汽水厂里装汽水的生产线。坐在那样的吧台上,用屁股对着舞台,对着客人一个晚上,确实是件别扭的事。可以说酒吧台是演艺厅整体设计的一大败笔。
    
    演艺厅的节目缺乏可观性。那五人组合的女子乐队缺少一个乐队应有的团队精神,象临时搭档。特别是唱完最后一首歌后,女主音歌手头也不回匆匆离去的背影,更降低了整个乐队的素质。乐队没有蛇口“四加一”乐队成员那种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酷吧里的音响设备实属一流,可惜音响师没将最佳效果调出来。DJ所选的音乐卸乏连惯性,时快时慢,无法给人一种动感,应属DJ的水平问题。要知道一个好的DJ,能让一个不好的迪吧起死回生,这叫DJ的魅力。酷吧里最特色的是那些船型凳子,在强劲音乐下,让人坐着也有摇晃的感觉。
    
    听说“丽晶音乐广场”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来自“本色吧”,但“丽晶音乐广场”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应该不是这些管理人员所能解决的。这家隶属于蔡屋围村这个大企业的娱乐场所,象航母后面拖着的一条小船,能否将自主权下放给这些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个关键问题。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层层汇报,等开会讨论、研究后再作决定,是“丽晶音乐广场”在娱乐行业激烈竟争中的一大障碍。
    
    我们希望“丽晶音乐广场”能在经营中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真正成为一艘引领着深圳娱乐新潮流的航母!
宝安四十二区的“自由城”DISCO,象关外不少的DISCO酒吧一样,一到夜晚就人山人海。由于关外的“实际”情况,酒吧入口处象机场一样严格的安检成了关外夜场里的一种景观。人们习惯了夜场里保安人员近乎没礼貌的检查,进入夜场后还是兴高采烈地步入舞池,开始他们一整晚的舞池生活。
“自由城”二楼全是包房,一楼迪厅不算很大,但那圆型的DJ台和环绕着DJ台的圆型舞池,以及DJ台上的DJ阵容,十分气派。晚上十点钟以后,舞池里站满着蹦迪的人。由于“自由城”里多数是本地和附近工厂里的年轻人,所以DJ选择的都是些特别强劲和疯狂的音乐,“自由城”给人一种浮哗和混乱的感觉。
跟关外别的DISCO一样,“自由城”舞池里跳舞的人虽然人头涌涌,但四周座位上的人却寥寥无几。“自由城”外面广告写着什么、什么啤酒买一送一,但你坐下去后,以为买一送一足够你自己喝一晚时,里面的服务员却告诉你:我们这里最低消费一百块!每瓶啤酒二十块钱,你一人喝你最低消费里的都喝不完了,还用喝人家送你的吗?
这可能也是深圳唯一设最低消费的一家DISCO酒吧。听说这家的最低消费以前是一百六十元/每位,后来生意不好才降下来的。终于明白为何“自由城”舞池里人头涌涌,而四周座位的人却寥寥无几。经营者用最低消费将自己的客人赶到舞池上去。这一点确实是“自由城”经营者很不明智之举。跟市区文锦北路“大富豪”相比,“大富豪”里不设最低消费,十来块钱一瓶啤酒的价格反而能保障固定的营业额,也能让自己的场所不止热闹在舞池中间,而是座无虚席,让人感受到旺盛的人气。
“自由城”的经营者漠视所处的区域,以及自己场所里的消费阶层,一味追求最低消费,结果适得其反。为避开最低消费,进入迪吧里的人纷纷跑到舞池里去。都是些年轻人,进入迪吧都是为了蹦迪,再说一百块钱的最低消费对于打工一族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造成了迪厅里只见舞池中的人头,不见舞客们的消费的局面。经营者总不能叫人将舞池中只跳舞不消费的人群给赶出去吧!经营者所设的这种“最低消费”形成了一个怪圈,卡不了那些只跳舞不消费的人,却将真正想消费的人宰了一下或赶出大门,严重影响着自己的正常经营,让人想起中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那句老话。
宝安30区冠利达酒店三楼的“龙堡”DISCO,是一家集四十多间卡拉OK包房在一起的娱乐场所。“龙堡”的夜晚一样人山人海,但“龙堡”的档次却一点都跟不上。大厅的水泥地面象还没装修好的毛坯房,陈旧的音响设备没有半点的“效果”可言;台上的歌手咋呼咋呼地不知在唱些什么,刚坐下去的台子上那白色的烟缸里还残留着不知谁抽过的烟蒂;服务员写酒水时老写错东西,楼面穿黑衣服的那些管理小姐当客人是透明的,不懂跟客人打声招呼,坐在客人旁边的桌子上抽她的烟喝她的茶……“龙堡”让人感到一塌胡涂。
但“龙堡”却花重金从罗湖“金色时代”里请来了那里驻场的舞蹈队。那几个在“金色时代”里被称为“F4”的高大俊男,和那几位性感美艳女孩,在这样的场合里显得特别另类,也特别的不相称。有点象将几部不同年份和车型的林宝坚尼名车,摆放到破旧的二手车市场里一样。眼前的俊男美女让人有一种被“金色时代”老板卖“猪仔”的感觉。
听说“龙堡”的老板花几十万从“金色时代”里将他们买过来。觉得“龙堡”的老板,这几十万应该用在改善“龙堡”里的环境和设备上。而且,“龙堡”目前需要改善的还有它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手法。“龙堡”大厅的啤酒和饮料价格都在三十元左右,跟市内上档次的夜场价格差不多。但其环境和服务却一点也比不上上档次的场所。连服务员拿来的酒水牌是一张复印后过塑的纸牌。
可以说这样的经营手法是“龙堡”经营者的一种短期行为。经营者没有从实际上去正面自己的问题,在经营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档次,想出这样的歪点子,以为“金色时代”的这些俊男美女就是救世主,就能让自己大捞一把,就能万事大吉了,而忽略了管理和经营。这种想走捷径,不切合实际,违背行业游戏规则的行为,其实只会让经营者得不偿失的。
由此想到罗湖目前的“金色时代”,曾经是娱乐品牌的“金色时代”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金色时代”一大特点就是不停地变换着,包括服务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服装。而且每种服装都有一个主题,日本的,藏族的,朝鲜族的还有其它少数民族的;“金色时代”也常常改变着内部装修,但无论怎么改变,都无法改变得象当年刚开业时,迪吧中间旋转舞台上那摇混乐队唱歌时的那种浩瀚场面,迪厅里也失去了往日的火爆场面,就算周末也随时能找到空位置。
现在“金色时代”的DJ缺乏当年DJ的号召力,晚上叫破喉咙也很难唤起舞池上的热闹气氛。DJ选放的音乐,失去当年强劲、奔放的风格,舞池上再也见不到大家一起陶醉在一块的那种气氛。演艺吧里虽然一样不停改变着吧台的风格,但节目质量越办越差,同样无法挽住失去的人气。“金色时代”卖掉那帮跳舞的“俊男美女”,象卖掉了自己的灵魂一样,让整个娱乐超市变得死气沉沉。
“金色时代”需要的是如何调整个娱乐超市的经营方针,特别是节目质量,而不是不停更改内部装修。迪吧里的乐队形同虚设,唱不出迪吧应有的动感节奏。“金色时代”里最难顶的是那位在“金色时代”里“吼”了好多年的所谓“金牌”女司仪。有的人知道自己不足之处,懂得取长补短;有的人不知所为,自以为是,却让自己的缺陷表露无遗。“金色时代”的所谓“金牌”女司仪属于后一种。
“金牌”女司仪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介限,漠视“金色时代”里到处都是青春活泼的小女孩,展露自己“本钱”的地方,不分任何场合,主持什么节目,一味将自己扮成性感俏娇娃。穿着低俗,一条短到大腿根部的牛仔短裤,一件露着肚脐的超简单上衣,将自己已变形的身躯,完全暴露在“金色时代”里那些青春无敌的活泼小女孩面前。几年前陪内地来的客户在那里听她唱一首“火美人”,几年后陪内地来的客人再到那里时,同样听她唱一样的“火美人”,令人大反胃口。她所主持的节目也俗不可奈,没什么艺术可言。可以说扮叫床声扮得最动听,最能让人起疙瘩。可以说,这样的“金牌”司仪大大地降低了“金色时代”的档次,影响了“金色时代”深圳娱乐界龙头大哥的地位,也让不少想真正领略酒吧文化的客人对“金色时代”望而怯步。
“金色时代”演艺吧的节目本来就不怎么样。相比以前,现在的节目的确逊色很多。这位“金牌”司仪小姐往台上一跳,就更变得一塌糊涂了。宣宾夺主,使原来平平淡淡的节目变得更加无味。那个“陈美”式穿着暴露的小提琴手演奏的中国民歌,和那些染着青黄头发的男舞蹈演员跳着的民族舞蹈,也令人觉得不伦不类。
“金色时代”历尽无数次装修,结果越装修越差劲。象从一个满脸暗疮的小伙子变成老气横秋的老年人一样,“金色时代”已彻底失去了它的动感和魅力。现在迪厅里摆放的那些咖啡色红酒储存柜,和那“华贵”的贵宾厅,更让它变得“稳重”与沉闷。“金色时代”需要的是如何摆正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路线,而非无完无了的装修改建。
八卦一路的“深水区”都市牛仔吧,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酒吧。酒吧门口的设计,象一艘刚刚浮出水面的潜艇,酒吧一进门就给人一种海底世界的感觉。蓝蓝的海水,大小不同的锚,墙壁上的大铁索,包房和通道里船舱一样的门,酒吧台上透明玻璃底下各种不同的贝壳,还有酒吧里面那几个仿似在溶洞里的卡座以及隔着清吧的那两个大转扇……
“深水区”的音响效果充满动感而又不让人觉得吵闹。那导舞小姐跳舞的电动升降台,更让人觉得别致而又新奇。秉承了“都市牛仔吧”的一惯风格,“深水区”动感的音乐同样吸引不了跳舞的人群,这一点跟关外的酒吧恰恰相反。不过三五知己凑在一块,在这种全新风格的酒吧里品酒聊天,确实也是另一种享受。“深水区”这种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与一般DISCO酒吧不同的消费群体,这些人一般都较上档次,也较斯文,有别于一般DISCO或夜总会包房里醉生梦死的“high”丸仔一族。
“深水区”清吧里的桌球台,一样吸引着一些老外和每晚都出现在那里的桌球“迷”。看着他们拥着身旁相伴的MM,呷着摆放在一边的特饮,真羡慕死不少围观的人。但你别以为那些人就命好过你,酒吧里就是这样,晚上在里面尽情挥洒的人,往往就是白天里最辛勤的拼搏者。“深水区”里最特色的地方应属清吧里面的红酒吧。红酒吧外型象一艘潜艇。打开船舱一样的门,进入红酒吧里,坐在那舒适的家庭式真皮沙发里,品着红酒,透过那圆型的双层玻璃窗,看着清吧里的人来人往,感受红酒吧里的恬静,那种感觉真让你仿似在一艘即将潜入深海的潜艇一样。
“深水区”象一艘沉睡在冰海里的“铁达尼”号,豪华、富有情调而又有点冰冷。“深水区”都市牛仔吧独特、新颖的装新风格,能否引领着一种新的酒吧文化,还需看看它有没有独特的经营手法。
东湖公园“大府第”的主题酒吧,跟“深水区”刚刚相反。虽然开业时正逢寒冷天气,但酒吧里热闹的气氛却让人仿佛进入了热带世界。主题酒吧到处洋溢着一种北非的情调,酒吧里象北非国王的宫殿一样,服务员穿戴着北非服饰,DJ台设在北非的“帐蓬”下,酒吧里响彻着非洲情调的动感音乐……好一派非洲国王宫殿的风情。
“大府第”主题酒吧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众多的美女,让每个光临过该主题酒吧的男士惊叹着,夜色中的深圳不知从何处冒出这么多的MM。主题酒吧中一样有不少的老外出现,这些老外不管年龄多大,长相如何,在酒吧里同样受到MM们青睐。目前深圳不少酒吧中,“中国的月亮没有国外的圆”的情况相当突出,很多MM一见老外就满口“OK、OK!”仿佛是老外的就全都是宝物一样,让很多过期居留的中东、亚洲等一些贫穷国家的懒(难)民,也在深圳这块土地的酒吧里吃起香来。有的干脆象神仙一样,专吃“软饭”,让那些崇洋媚外的MM们给供养起来。
MM们似乎以抠到老外为荣,整晚抱着满身“古龙水”味的老外不放,全然不顾自己和民族的尊严,自己作*自己!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说不定哪一天也会象安徽、河南的乞丐认为深圳好乞钱,新疆的小偷认为深圳好抢劫一样,这些贫穷国家的懒(难)民也会纷纷涌入深圳,等待着这些MM们的供养。这种情况,是一种与酒吧文化相违背的悲哀……
“大府第”主题酒吧虽然象宫殿般华贵,但却缺少管理和起码的服务。酒吧里来来往往的服务员,却见不到有谁会过来问你想喝杯什么东西。酒吧里的客人多数是一帮帮的,整个场所虽然热闹却让人感到有点混乱。这不免让人觉得有点遗憾。一个成功的场所,并不只在于你设计得多豪华,或策划得多精彩。起码的服务及相应的管理才是一个娱乐场所赖于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和八卦一路“深水区”都市牛仔吧一样,我们期望着“大府第”主题酒吧,能为深圳创造出一种新的酒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