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40:34

“被时代”来临的根源                                                                 —— 公民权利得不到主张

  从“被就业”到“被增长”,再到“被全勤”,广大网友惊呼“被时代”来临了,就像是在喊“狼来了”。从现在这些红极一时的“被”词语来看,“被时代”来临确实不是啥好事。作为“被××”的主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弱势的一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自身的权利遭到了强势一方的侵犯。所以说,“被时代”来临的根源是公民的权利得不到自由的主张,而公民自己又开始意识到应该争取这种权利。
  “被时代”里,有人被“××”,就一定有人在对别人施以“××”。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主张,被肆意侵犯,必定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享有权利,在侵犯别人的权利。比如“被全勤”,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正是强势的单位、企业、工厂。再如“被就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被就业”,正是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力失范的结果。
  “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受强势的权力任意玩弄的被动状态。
  “被”字词红极一时,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而公权力却未能明察,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只有等到媒体曝光了或者“网友曝”了,才忙不迭地出来澄清、公开或者叫停
  所以,要把“被时代”的“被主角”们从无奈和失落中拯救出来,首先就得归还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其次就是约束和规范剥夺他们权利的强势一方的权力。既然劳动法白纸黑字规定了员工有休带薪年假的权利,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他们违规以后为何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既然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多,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有问题,为何被统计者不能要求统计部门公布他们的统计依据和统计信息?
  只有权利得到尊重和伸张,只有权力得到规范和约束,我们才无惧“被时代”的来临,才能早点结束身在“被时代”的尴尬和无奈。

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自身权利意识没有觉醒,个体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与公权力异己的感觉的。因此,被时代是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如果说对“被”事件的盘点仅是简单归纳,那么,当有人站在这一事实基石之上,开始思索“被”后的深层时,“被”这个所谓的“时代”,也许就会发生一种穿越。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集体觉醒,将引领我们穿越到何处?当彼岸的公权力越来越熟悉这些“穿越”的人们,又将发生怎样的互动?
  当权利焦虑投射到一个“被”上时,这个字能不“热”吗?和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同,这个“被”字没有丝毫戏谑,反而是庄严无比、异口同声地诉说着对个人权利的诉求。权利意识或已经在广度上全面觉醒。
  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自身权利意识如果没有觉醒,个体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与公权力异己的感觉的。进一步说,只有个人习惯了主体表达,才能形成独立的权利人格,才能实现和公权力的和谐制衡,即个体不再焦虑,权力不再猖狂。
  衡量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准难道只是GDP? 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如何,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前些年,为了压发案率,我们人为地压低发案数字, 但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数量却没有被真正地"被降低".现在,情况改变了,公安机关开始实行"常量"管理进行社会治安评估和绩效评价,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并不是所有部门都懂得了这个道理. 例如:有关部门在统计失业率的时候,是按照"登记失业率"统计的, 农民是不包括在内的,进城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失业。只有那些有城镇户口的人员失业才被统计为失业率,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是必须自己去登记。

我们不要走进“被时代”

  “被字句”,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活学活用。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推测还是去年出现的“被自杀”。在一连几个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中,当事人的死因都被当地官方归结为“自杀”,人们质疑这种巧合,开始在网络上大量使用“被自杀”一词。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还在于最近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1.2% ,在经济不景气日子难过的情况下,人们突然感到收入“被增长”。这种广泛性就在于,每个人的收入是很容易与统计的平均收入作比较的,也很容易与自己去年的收入作比较的,莫名其妙“被增长”让很多人不开心。
  最让人担忧的还是那句“被和谐”的话,比如人们下班,顺手在马路集市的摊贩那里买点便宜东西,有一天为创建文明街道城管大行动,摊贩不见了,人们就会说“被和谐”了。“被和谐”的意思五味杂成,事实上,建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景,而“被和谐”意思,却是指某些人利用美好名义,做并不太美好的事情。
  有人惊呼中国即将走进“被时代”,这种说法荒诞但值得留意;很明显,“被字句”流行原因并不复杂,透过现象看本质,近年公共权力搞招商引资,官员与商人也搞热乎了,有些执掌公共权力的官员渐失了公正地位,偏袒某些利益集团,发表某种极端偏面观点,强调只对少数人有利的路径依赖,这种“官商勾结”现象会损害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它让社会大众很担心,却拿它一点没有办法;于是,人们借助网络渲泄。就是最近几天的例子,官员与开发商都很喜欢商品房,结果,把经适房搞得不成样子,某地经适房又“被连号”了。如此这般,“被字句”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冷静看,网上流行“被字句”其实又在提醒:社会发展需要讲究轻重缓急;在目前这种阶段,“公共权力姓公”的优先序列,应该排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面了。

结语

  “被××”的,总是弱势的一方。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连定义权也只能任由掌握权力的另一方拿去。于是,心智正常的被说成精神病,被强迫的被说成自愿……只有网民所加的一个“被”字,可以还给弱者一点点公道,道破他们在强权面前的委屈与无奈。可以想象,如果权力继续不受监督、横行无忌,如果公器异化成打压弱者的利器,那么还将会冒出更多的“被”字词,来为这个时代命名。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被时代这个词语迟早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